方山子传教案(公开课).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854921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山子传教案(公开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方山子传教案(公开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山子传教案(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山子传教案(公开课).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和翻译,把握传主的事迹和品质,分析方山子的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方山子“异”的评价,把握苏轼的创作目的和情感。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 。理解作者对方山子“异”的评价,把握苏轼的创作目的和情感。【课时安排】 一课时北宋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苏轼在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于是有了青史流芳的“东坡居士”;在黄州,苏轼泛舟赤壁矶下,于是有了传诵千古的“两赋一词”前赤壁富、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在黄州,苏轼再一次和友人相遇二、点学生读课文,正字音2.找学生翻译,一人一小节

2、,翻译后,强调重点字词。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 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

3、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

4、显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重点字词:驰骋:施展才能庵居蔬食:住草屋,吃素食遇:赏识屋:帽遗像:遗留下来的样子四、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制作方山子档案。五、问题探究1.方山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试用一个或两个字概括。异(奇、怪)2.方山子的异表现在何处?一异:少年侠气而晚年避世二异:环堵萧然而怡然自得三异:文武全

5、才而怀才不遇四异:世有勋阀而山居隐逸明确: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形象之怪异,生活方式之独特)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心态之豁达、坦然,对污浊世道的蔑视)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从侧面表现方山子安贫乐道的精神)- 2 -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展现其年轻气盛的豪侠一面)3.苏轼为什么写方山子这个人? 赞赏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 “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个是怀才不遇的陈慥,另一个是屡遭贬谪的苏轼,欲驰骋当世,然终不遇,相似的经历使得二人惺惺相惜。所以,“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流露出同为“怀才不遇”的感慨。4.面对挫折,苏轼又会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请概括比较方山

6、子和苏轼的人生态度。五、布置作业找一找:历史上像方山子这样隐而不仕的人有很多,请你搜集一至两个人物,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他们的故事,并告诉同学们他们隐而不仕的理由是什么?六、板书设计生活态度生活道路异接人待物- 3 -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

7、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

8、许能遇见他们吧。重点字词:驰骋:施展才能庵居蔬食:住草屋,吃素食遇:赏识屋:帽遗像:遗留下来的样子四、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制作方山子档案。五、问题探究1.方山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试用一个或两个字概括。异(奇、怪)2.方山子的异表现在何处?一异:少年侠气而晚年避世二异:环堵萧然而怡然自得三异:文武全才而怀才不遇四异:世有勋阀而山居隐逸明确: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形象之怪异,生活方式之独特)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心态之豁达、坦然,对污浊世道的蔑视)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从侧面表现方山子安贫乐道的精神)- 2 -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展现其年轻气盛的豪侠一面)3.苏轼为什么写方山子这个人? 赞赏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 “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个是怀才不遇的陈慥,另一个是屡遭贬谪的苏轼,欲驰骋当世,然终不遇,相似的经历使得二人惺惺相惜。所以,“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流露出同为“怀才不遇”的感慨。4.面对挫折,苏轼又会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请概括比较方山子和苏轼的人生态度。五、布置作业找一找:历史上像方山子这样隐而不仕的人有很多,请你搜集一至两个人物,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他们的故事,并告诉同学们他们隐而不仕的理由是什么?六、板书设计生活态度生活道路异接人待物-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