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马铃薯新品种.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0845738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马铃薯新品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马铃薯新品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马铃薯新品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马铃薯新品种.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马铃薯新品种_县20_-20_年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_水族自治县农村工作局农技站 一、试验来源与目的: 根据_县20_-20_年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方案要求,引进新品种进行同田对比试验。通过试验,了解马铃薯新品种在_的抗逆性、丰产性、成熟期、产量及商品性等综合性状,客观评价各品种的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_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和下步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地点: 塘州乡中化村潘衣家责任田,前作水稻,壤土,肥力中等。 三、试验材料与田间设计 、供试品种:中薯3号、中薯5号、中薯7号、中薯8号、中薯9号、中薯10号、中薯17号、中薯18号

2、、中著20号、中薯21号、GC14、901共12个新品种,以费乌瑞它作对照,种著均由贵州省农科院提供。 、田间设计: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行,行距60cm,株距20cm,每行播种60株,每小区240株,小区面积21.6M2,区组间距为50 cm,试验地周边保护行不少于2行。 三、试验方法 1、严格挑选种薯 种薯按统一标准严格挑选,统一选用100-20_g的优良种薯,病烂薯淘汰不用。切块时要求每块种著带2个以上芽,切著刀用0.1高锰酸钾消毒。并以每150公斤种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包+7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包+5公斤滑石粉混合进行种著消毒。 2、播种 试验品种统一于20_

3、年1月10日播种,按1.2M开厢,厢面0.8M,厢沟0.4M,每厢2行,每行播种60株,每小区4行,共240株,密度为60cm 20cm,折合每亩5500株。 3、田间管理 统一采取黑地膜覆盖栽培,出苗后及时破膜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适时培土、施肥、防治病虫害。所有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4、收获 收获时先计数收获株数,如果1个小区缺株15%以上,作缺区处理;若1个试验内有3个小区缺株15%,试验报废;各组各试点全小区计产。 四、试验结果 试验多数品种应于4月底采收,但由于其他工作耽误,没有按各品种适收期分别采收,统一于20_年5月13日采收,采收前先进行理论测产,即每小区随机抽取10株样本,

4、测定其总个数、总重量,以及按150g以、50-150 g、50g以下三个等次薯块个数、重量,商品薯和裂、绿、烂薯个数、重量,结果如下表: 附表 20_-20_年马铃薯品种比较测产情况统计表 单位:cm、个、kg、 % 品种 中10 中7 901 中9 中8 中20 中18 中21 中5 GC14 中17 中13 CK 株高 55 52 81 65 66 57 83 66 73 82 53 45 53 感病率 97 93 95 100 100 91 89 73 95 90 78 100 98 理论测产 150g以上 数量 15 20 18 17 16 7 22 6 22 17 15 12 18

5、重量 2.65 3.73 2.86 2.70 2.67 1.16 3.61 0.94 4.04 3.10 2.97 2.07 3.31 50150g 数量 22 30 15 15 24 21 13 18 12 23 8 20 25 重量 2.45 3.04 1.27 1.06 2.12 1.64 1.04 1.21 0.97 1.82 0.75 1.86 2.08 50g以下 数量 26 30 11 14 12 19 17 41 12 15 17 26 13 重量 0.95 1.44 0.47 0.37 0.43 0.45 0.70 0.97 0.48 0.53 0.52 0.83 0.49

6、裂、烂、绿薯 数量 13 8 2 7 1 6 8 5 8 13 5 12 5 重量 1.15 1.01 0.16 0.48 0.14 0.34 0.38 0.16 0.63 0.89 0.17 0.52 0.45 小计 总数量 63 80 44 46 52 47 54 65 46 55 40 58 56 总重量 6.05 7.61 4.6 4.13 5.22 3.25 5.35 3.12 5.49 5.45 4.24 4.76 5.88 50g以上商品薯重量 3.95 5.16 3.97 3.48 4.65 2.46 4.27 1.99 4.28 4.03 3.55 3.41 4.94 折亩总

7、产 3327.5 4185.5 2530 2271.5 2871.0 1787.5 2942.5 1716.0 3019.5 2997.5 2332.0 2618.0 3234.0 亩商品薯 2172.5 2838.0 2183.5 1914.0 2557.5 1353.0 2348.5 1094.5 2354.0 2216.5 1952.5 1875.5 2717.0 实收产量 小区产量 92.9 114.5 73.1 65.4 81.9 54.2 87.8 52.2 87.3 86.0 67.1 75.2 91.9 折亩总产 2867.4 3543.1 2256.3 20_.6 2527.

8、9 1672.9 2710.0 1611.2 2694.6 2654.5 2071.1 2321.1 2836.6 亩商品薯 1872.5 2400.5 1934.6 1702.5 2253.4 1266.5 2158.6 1030.2 2100.5 1958.4 1732.8 1665.2 2385.2 商品薯率 65.30 67.75 85.74 84.34 89.14 75.71 79.65 63.94 77.95 73.78 83.67 71.74 84.09 1、生物性状: (1)出苗情况:通过观察记载,各品种出苗时间以中3、中5、中7、中8、中10、GC14较早,为2月10日,与对

9、照费乌瑞它一致,其次是中17,为2月15日,较对照晚5天,中9、中18为2月17日,较对照晚7天,中21较对照晚10天,中20及901为最晚,较对照晚12天。出苗率以中5、中7最高,达97.5%,比对照费乌瑞它高0.8%,其次是中8、中10,与对照相同,依次为中5、中7(97.50%)中8、中10、费乌瑞它(96.67%)中3、GC14(94.17%)中9、中17(92.08%)中18、中21(88.33%)901(83.75%)中21(80.42%)。 (2)全生育期:根据记载,中3、中5、中7、中8、中9、中10、GC14与对照费乌瑞它成熟期基本一致,为4月23日,全生育期为94天,中18

10、、中20、901成熟期为4月27日,比对照长4天,中17、中21成熟期为5月3日,比对照长10天。 (3)株高:在生长盛期对各品种进行株高测定,从高到底依次为中18、GC14、901(81-83cm)中5(73cm)中9、中8、中21( 65-66cm)中20、中10(55-57 cm)中17、CK、中7(52-53 cm)中13(45cm)。 (4)抗病性:重点调查各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感病情况 ,结果依次为中8、中9、中13(感病率100%)CK(感病率98%)中10(感病率97%)中5、901(感病率95%)中7(感病率93%)中20(感病率91%)GC(感病率90%)中18(感病率89

11、%)中17(感病率78%)中21(感病率73%)。 2、经济性状:(1)产量表现:从上表看出,各品种抽样10株的理论产量以中7为最高,折合亩产量达4185.5公斤,较对照费乌瑞它亩 增产951.5公斤、增长29.42%,其次为中10,亩产3327.5公斤,比对照增产93.5公斤、增长2.89%,其它品种均低于对照,中21为最低,亩产仅1716.0公斤,较对照减产1518.0公斤、减少46.94%;50g以上商品薯产量(除去50g以下小薯、裂薯、烂薯和绿薯)中7仍为最高,亩产达2835.5公斤,较对照亩产2717.0公斤增产118.5公斤、增长4.36%,其它品种均低于对照。从各品种小区收获实测

12、产量看,总产同样是中7为最高,折合亩产3543.1公斤,较对照亩产2836.6公斤增产706.5公斤、增长24.91%,中10居第二,亩产2867.4公斤,较对照增产30.8公斤、增长1.09%,其它品种均低于对照;50g以上商品薯产量中7折亩产为2400.5公斤,较对照亩产2385.2公斤增产15.3公斤、增长0.64%,其它品种均低于对照。 (2)商品薯率:从上表看出,商品薯率以中8为最高,50g以上商品薯率(除去50g以下小薯、裂薯、烂薯和绿薯)达89.14%,依次为中8(89.14%)901(85.74%)中9(84.34%)费乌瑞它(84.09%)中17(83.67%)中18(79.

13、65%)中5(77.95%)中20(75.71%)GC14(73.78%)中13(71.74%)中7(67.75%)中10(65.30%)中21(63.94%)。 (3)外形特征:中17块茎为园形、红皮白肉,中18、费乌瑞它为长腰形、黄皮黄肉,中5为扁园形、黄皮黄肉,其余均为园形、黄皮黄肉。 (4)裂、烂、绿、小薯:裂薯以中3、中10品种两品种较多,依次为中10(裂薯占总个数的11.2%)中3(占12.5%)中5(占6.35%)GC14(占5.33%)中17(占4.0%)中9(占3.33%),其它品种均没有裂薯。烂薯以中5品种最高,烂薯占总数量的3.18%,依次为中5(占3.18%) 中18(

14、2.86%)中9(占1.67%)中3(占1.25%)中10、中21(占1.22%)中7(占0.96%),901、中8、中20、中17、GC14与对照没有烂薯。绿薯每个品种均有,以GC14为最高,绿薯占总个数的17.33%,依次为GC14(占17.33%)中20(占12.9%)中18(占11.43%)对照费乌瑞它(占11.32%)中9(占10.0%)中17(占8.0%)中5(占7.94%)中3(占7.5%)中10(占7.32%)中21(占6.1%)中7(占4.81%)901(占3.64%)。50g以下小薯个数比以中21为最高,占总个数的63.08%,依次为中21(占63.08%)中13(占44.

15、83%)中17(占42.50%)中10(占41.27%)中20(占40.43%)中7(占37.5%)中18(占31.48%)中9(占30.44%)GC14(占27.27%)中5(占26.09%)901(占25.0%)中7(占4.81%)CK(23.21%) 中8(占23.08%)。50g以下小薯重量比以中21为最高,依次为中21(占总重量的31.09%)中7(占18.92%)中13(占17.44%)中10(占15.70%)中20(占13.85%)中18(占13.08%)中17(占12.26%)901(占10.22%)GC14(占9.73%)中9(占8.96%)中5(占8.74%)CK(8.33

16、%) 中8(占8.24%)。 五、小结 1、试验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均偏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验的总体效果。 2、由于其它工作影响没有全面定期记载各品种全生育期各时期的具体时间,各品种全生育期天数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3、收获时各小区实际收获株数主要是以出苗时缺株率和收获时所数株数记数,也可能存在一定误差,故产量未作方差分析比较。 4、从试验结果看,中薯7号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较为最高,但50g以上商品薯比率并不高,仅67.92%,说明该品种通过增加施肥量和管理水平尚有增产潜力,可进一步的示范种植,如果产量稳定再作进一步推广。中5、中8、中15产量略低于对照费乌瑞它,且成熟期也基本一致,进一步示范如果产量稳定可以作为推广备选品种。 20_年7月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