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7高考化学总复习必修部分第九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2讲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塑料橡胶纤维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827196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7高考化学总复习必修部分第九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2讲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塑料橡胶纤维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优化方案2017高考化学总复习必修部分第九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2讲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塑料橡胶纤维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7高考化学总复习必修部分第九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2讲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塑料橡胶纤维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7高考化学总复习必修部分第九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2讲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塑料橡胶纤维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塑料、橡胶、纤维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B乙醇易燃烧,污染小,只能在实验室中做燃料C常在燃料乙醇中添加少量煤油用于区分食用乙醇和燃料乙醇,因为煤油具有特殊气味D除去乙醇中少量乙酸:加入足量生石灰蒸馏解析:选B。A项中CH3CH2OH可以先氧化为乙醛,乙醛再氧化为乙酸,正确;B项中乙醇除在实验室做燃料外,还可用于生产乙醇汽油,错误;C项中煤油有特殊气味可以加入燃料乙醇中用于区分食用乙醇和燃料乙醇,正确;D项中乙酸与CaO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醋酸钙,蒸馏时乙醇以蒸气形式逸出,得到纯净乙醇,正确。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正确的是()A油

2、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福尔马林可防腐,可用它保存海鲜产品C乙醇、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D合成橡胶与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解析:选A。A项,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正确;B项,福尔马林可防腐,可用于保存动物标本,但不能用于食物防腐,错误;C项,乙醇不属于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错误;D项,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错误。3(2014高考福建卷)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解析:选C。A.正确,纤维素水解

3、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能转化为酒精(乙醇)。B正确,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成反应可生成乙醇。C.错误,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乙醛的分子式为C2H4O,二者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D正确,乙醇和乙酸通过取代反应(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4(2014高考广东卷)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解析:选A。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不

4、锈钢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铬、镍等金属,因此属于合金,A正确。B属于同分异构体的前提是物质的分子式相同,棉和麻的主要成分均属于纤维素,虽然纤维素和淀粉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因此两者的分子式并不相同,不能称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C.不饱和度大的酯常温下为液态,花生油常温下为液态,因此含有不饱和酯,C错误。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煮沸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并不能发生彻底的水解反应,D错误。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B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D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

5、:选D。葡萄糖和果糖中含有不一样的官能团,A项错误;淀粉和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C项错误;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但结构式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B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C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D淀粉、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析:选D。油脂的皂化反应是指其和NaOH共热制取肥皂的过程,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A项错;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其所含官能团为羧基和氨基,B项错;淀

6、粉遇碘水显蓝色,纤维素没有这一性质,C项错;D项正确。7(2015高考全国卷,8,6分)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 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BC14H16O4CC16H22O5 DC16H20O5解析:选A。由1 mol酯(C18H26O5)完全水解可得到1 mol羧酸和2 mol乙醇可知,该酯为二元酯,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COO),结合酯的水解反应原理可得“1 mol C18H26O52 mol H2O1 mol羧酸2 mol C2H5OH”,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推知,该羧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8下列有

7、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BPVC的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C倡导人们在购物时使用纸袋或布袋,最好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D鉴别PE和PVC时,可将其放入试管中加强热,在试管口放置一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红,则为PVC;若不变红,则为PE解析:选B。PE、PVC的单体分别为CH2=CH2、CH2=CHCl,CH2=CHCl 可由乙炔与HCl加成制得,而乙烯与HCl加成生成CH3CH2Cl,B错。9下列关于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B制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

8、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C可将导管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收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D1 mol乙醇与2 mol乙酸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不能合成 1 mol 乙酸乙酯解析:选C。收集乙酸乙酯时导管不能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应置于液面上方贴近液面处。10根据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H10O5)n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二者均属于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以利用银镜反应证明反应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酸,将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也可得到乙酸D在反应得到的混合物中倒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并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解析:选B。淀粉与纤维素的分子式中n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A错误;灼

9、热的铜丝只能将乙醇氧化为乙醛,C错误;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D错误。11(2016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模拟)有机物A分子式为C2H4,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已知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75%的B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BD、E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CB、D、E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D由B、D制备E常用浓硫酸做脱水剂解析:选D。B为乙醇,D为乙酸,E为乙酸乙酯,制备乙酸乙酯常用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12下图所示是合成香豆素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9H8O3B有两种含氧官能团C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5

10、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解析:选C。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1 mol 该有机物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C不正确。13鉴别下列各组有机物所用试剂及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有机物鉴别所用试剂现象与结论A葡萄糖与果糖钠有气体放出的是葡萄糖B蔗糖与蛋白质溴水使溴水退色的是蔗糖C油脂与蛋白质浓硝酸变蓝的是蛋白质D淀粉与蛋白质碘水变蓝的是淀粉解析:选D。A项,葡萄糖和果糖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气体;B项,分别向蔗糖与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溴水均不退色;C项,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而不是变蓝色。14分子式为C7H14O2的有机物Q,在稀硫酸中经加热可

11、转化为乙醇与一种酸性物质,则Q的结构最多有()A6种 B4种C3种 D2种解析:选B。分子式为C7H14O2的酯水解得乙醇和戊酸,丁基有4种,则戊酸有4种,故选B。1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ABCD被提纯物质酒精(水)乙醇(乙酸)乙烷(乙烯)溴苯(溴)除杂试剂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I溶液分离方法蒸馏分液洗气分液解析:选A。A项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酒精中的水,蒸馏可得到酒精;B项乙醇易溶于水,利用分液的方法不能将乙醇与盐溶液分离;C项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D项溴可将KI溶液氧化为碘单质,而

12、碘易溶于溴苯,达不到除杂的目的。16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金属钠 溴水碳酸钠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A均可 B只有C只有 D只有解析:选D。在溶液中加入鉴别试剂、的现象:物质试剂乙酸乙醇苯氢氧化钡碳酸钠溶液有气体生成混溶分层有白色沉淀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混溶分层溶液呈蓝色17.下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A蒸馏;过滤;分液B分液;蒸馏;蒸馏C蒸馏;分液;分液D分液;蒸馏;结晶、过滤解析:选B。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后,乙酸和乙醇均在下层,乙酸乙酯在上层,分液后将下层液体A蒸馏,可将乙醇蒸出,然

13、后在B(乙酸钠溶液)中加入H2SO4使之反应生成乙酸,再将乙酸蒸出。18(2016山东济南模拟)“神十”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是以聚酯玻璃钢为原料。甲、乙、丙三种物质是合成聚酯玻璃钢的基本原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物质可以在引发剂作用下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1 mol乙物质可与2 mol钠完全反应生成1 mol氢气C丙物质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D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解析:选D。甲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项正确;乙物质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1 mol乙物质可与2 mol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1 mol H2,B项正确;丙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C项正确;乙物质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