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测评B含解析语文版必修.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793873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测评B含解析语文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测评B含解析语文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测评B含解析语文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测评B含解析语文版必修.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测评(B)(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卷阅读题(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魏晋以后,经学的统治动摇了,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摆脱了经学的束缚,特点才受到重视,开始深入探讨诗歌创作本身的规律。诗是言志的、缘情的,如何将情志用语言完美表达出来,是诗歌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特别是言不及意论说出了诗人们在创作中深切体验过的一种苦恼,自然容易被诗人接受。诗歌批评家结合诗歌创作和欣赏的特点,来论述言意的关系,他们所说的意,已不仅指思想、概念、鉴识等逻辑思维,更多的是指印象、想象、情调等形象思维和心理活动,这些更难用言辞完全地表达出来。语言的力量

2、难以估量,但同人类丰富的情感、心理相比,又是苍白无力的。诗歌创作欲求达意,最好的方法是既诉诸言内,又寄诸言外,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唤起读者的联想,让他们自己去咀嚼体味那字句之外隽永深长的情思和意趣,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读者的联想千差万别,不一定完全符合作者的原意,只要总的趋向一致,不但不会损害原意,反而能使诗的意味更浓郁。晋陆机在文斌中提出言与意的关系:“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深入阐述了创作活动中言意关系:“方其搦瀚,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半折心始”是说有一半的意不能表达。这段话说明了

3、言意的区别,以及创作过程中言辞不能完全达意的困惑和缺憾。言和意的关系,既有吻合的时候,也有乖离的时候,尤其是那些“思表纤旨”“文外曲致”,就更不容易诉诸语言了。唐代诗歌理论家司空图提出的“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这些不可能由诗人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借助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让读者自己求得它们,这样,它们就显得更生动、更活泼。司空图把这种境界称之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宋代梅圣俞从读者的角度评论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认为诗歌应该在有限的篇幅内给读者以不尽之意,这阐述了言意之间尽与不尽的关

4、系。言意关系是古代诗歌理论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对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影响至深,注重言外之意,不仅是中国诗歌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共同的特点。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其中的美学观念是相通的。在一首诗里,言总是有尽的,但是这有尽的言所包含的意味,它们所给予读者的启发却是无尽的。作诗最忌太直、太露,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人浮想联翩、思想感情的飞跃接近极顶时自然达到的艺术境界。既是有尽,又是无穷,使诗歌语言保持在最饱满、最富有启发性的状态之中,给读者留下最广阔的想象余地。(摘编自袁行需言与意)1.下列关于诗歌中言与意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中的意既包括逻辑思维,又

5、包含形象思维和心理活动,丰富而复杂,这都难以用言辞完全表达出来。B.诗歌想要达意,需要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诉诸言内,寄诸言外,达到以有尽之言传达无穷之意的效果。C.诗歌中言与意的关系,常常让作家感到困惑,言不及意的诗歌理论说出了诗人们在创作中深切体验过的苦恼。D.诗歌中言与意的关系,有吻合的时候,也有背离的时候,如“思表纤旨”“文外曲致”,就不太容易用语言表达。解析:A项,“难以用言辞完全表达出来”是“形象思维和心理活动”,不是“逻辑思维”,理解错误。答案:A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歌摆脱经学的束缚,文学特点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深入探讨诗歌创作本身的规律,这

6、些是在经学统治动摇了的魏晋之后。B.陆机提出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刘勰所说的“暨乎篇成,半折心始”,都揭示了诗歌创作中言不尽意的问题。C.诗人大多从诗歌创作的角度谈论言不及意的苦恼,而宋代梅圣俞则站在诗歌欣赏者的角度谈及言与意尽与不尽的关系。D.言意之间尽与不尽的理论,对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影响很大,因此,历代诗人和诗歌评论家争论不一,各执一词。解析:D项,“争论不一”理解错误。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可见,在审美情趣和美学理念方面中国古代艺术的各个门类是相通的。B.欣赏诗歌只要总的趋向一致,就不会损害诗人

7、的原意,而读者千差万别的联想、感受则能使诗歌的意味更加丰富浓郁。C.诗人借助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让读者自己去求得诗歌的“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这样,诗歌才更有感染力。D.和那些直抒胸臆、语言明快的诗歌相比,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诗歌更容易触动读者心灵,引发共鸣,艺术效果更为强烈。解析:D项,“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诗歌更容易触动读者心灵,引发共鸣,艺术效果更为强烈”分析有误,文中并没有这样的表达,只是说这样的诗“所给予读者的启发却是无尽的”。答案:D二、古代诗文阅读(31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唐休璟,京兆始平人也。少以明经擢第。调露中,单于突厥背

8、叛,都督周道务遣休璟将兵击破之于独护山,斩获甚众,超拜丰州司马。永淳中,突厥围丰州,都督崔智辩战殁。朝议欲罢丰州,徙百姓于灵、夏,休璟以为不可,上书曰:“丰州控河遏贼,实为襟带,自秦、汉已来,列为郡县,田畴良美,尤宜耕牧。隋季丧乱,不能坚守,乃迁徙百姓就宁、庆二州,致使戎羯交侵。贞观之末,始募人以实之,西北一隅,方得宁谧。今若废弃,则河傍之地复为贼有,灵、夏等州人不安业,非国家之利也。”朝廷从其言,丰州复存。久视元年秋,吐蕃大将麹莽布支率骑数万寇凉州,入自洪源谷,将围昌松县。休璟以数千人往击之,临阵登高,望见贼衣甲鲜盛,谓麾下曰:“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

9、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乃被甲先登,与贼六战六克,大破之。是后休璟入朝,吐蕃亦遣使来请和,因宴屡觇休璟。则天问其故,对曰:“往岁洪源战时,此将军雄猛无比,杀臣将士甚众,故欲识之。”则天大加叹异。休璟尤谙练边事,自碣石西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记之。长安中,西突厥鸟质勒与诸蕃不和,举兵相持,安西道绝,表奏相继。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后十余日,安西诸州表请兵马应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画。则天谓休璟曰:“恨用卿晚。”又谓魏元忠及杨再思等曰:“休璟谙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也。”寻转太子右庶子,依旧知政事。景龙二年,致仕于家,年力虽衰,进取弥锐。时尚宫贺娄氏颇关预国

10、政,凭附者皆得宠荣,休璟乃为其子娶贺娄氏养女为妻,因以自达。休璟年逾八十,而不知止足,依托求进,为时所讥。(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三,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斩获甚众,超拜丰州司马超拜:破格提拔。B.隋季丧乱,不能坚守隋季:隋朝时期。C.致使戎羯交侵交侵:交相侵入。D.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草奏:草定奏章。解析:B项,“隋季”是“隋朝末年”的意思,“季”,朝代的末期。答案:B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B.自钦陵死/

11、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C.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D.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解析:在这段文字中,有不少人名,可作为断句标志。答案:A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休璟文武双全,深受朝廷重用。唐休璟本是一个通晓经学的文士,凭“明经”入仕,但在他为官的生涯中却累战沙场,屡建战功,皇帝很器重。B.唐休璟尤其熟悉边疆防守事务。西

12、突厥等与诸蕃不和,阻断了到安西的通道,武则天要他和宰相商量对策,他在很短的时间内草草地写出了奏章。C.唐休璟英勇善战,身先士卒。身为主帅的唐休璟在面对精兵强敌的情况下,主动出击,临阵冲杀在前,最终获得胜利;洪源大战,威震吐蕃。D.唐休璟在晚年非常贪恋权位。年八十却仍不知足,还想任官,为加官晋级,还为儿子娶显贵人家的养女为妻,结果受到世人讥笑,声誉不佳。解析:B项,“他在很短的时间内草草地写出了奏章”错,第4段中“俄顷间草奏”中的“草”是“起草、草拟”的意思,即“写好奏折”。答案:B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小题4分)(1)今若废弃,则河傍之地复为贼有,灵、夏等州人不安业,

13、非国家之利也。(2)景龙二年,致仕于家,年力虽衰,进取弥锐。解析:(1)“若”,如果;“废弃”,废除丢弃;“傍”,旁边;“安业”,安居乐业;“为”表被动。(2)“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进取”,指获取功名;“弥”,更加。参考答案:(1)今天如果废弃(丰州),那么会使黄河旁边的地区重新被贼寇所占有,灵、夏等州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这对国家的安定是不利的。(2)景龙二年,唐休璟退休在家,身体和精力虽然已经衰退,但获取功名之心却更加强烈。参考译文:唐休璟是京兆始平人。年轻时考中明经科。调露年间,单于突厥背叛朝廷,都督周道务派遣唐休璟领兵在独护山打败了叛军,斩杀俘虏了很多叛兵,唐休璟因此被破格授予丰州

14、司马。永淳年间,突厥围攻丰州,都督崔智辩战死。朝中商议要撤除丰州,把百姓迁移到灵、夏二州,唐休璟认为不可以,上书说:“丰州控制扼守黄河,阻止敌人,确实是襟带险要之地,自秦、汉以来,设为郡县,田地肥美,尤其适宜耕作和放牧。隋末丧乱,不能坚守,便迁徙百姓到宁、庆二州,致使戎人、羯胡交相侵入。贞观末年,开始募集人口充实这一地区,西北一隅,才得以安宁。今天如果废弃,那么会使黄河旁边的地区重新被贼寇所占有,灵、夏等州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这对国家的安定是不利的。”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丰州又保存了下来。久视元年秋天,吐蕃大将麹莽布支率领数万骑兵进犯凉州,从洪源谷侵入,将要包围昌松县。唐休璟统率数千人前往迎击,

15、来到阵前登高观察敌情,看见敌兵穿的铠甲颜色鲜艳,便对部下说:“自从钦陵死去,赞婆投降之后,麹莽布支新任敌兵首领,想要炫耀武力,所以他国内的权贵子弟随从而来。人马虽然貌似精良,却不懂得军事,看我为诸君攻取他们。”于是唐休璟披甲上马,抢先冲入阵地,与敌人六战六胜,大破吐蕃军队。此后,唐休璟入朝,吐蕃也派使者来求和,在宴席上吐蕃使者多次偷看唐休璟。武则天寻问是什么缘故,使者回答说:“去年在洪源交战时,这位将军雄猛无比,杀了我们很多将士,因此想记住他的相貌。”武则天大加赞叹。唐休璟尤其熟悉边防事务,从碣石向西越过四镇,绵延万里,山川要害,他都能记在心中。长安年间,西突厥的鸟质勒与诸蕃不和,起兵相争,安

16、西通道断绝,表奏相继上报朝廷。武则天命令唐休璟与宰相商讨事态,顷刻之间草定奏章,武则天便批准施行。十几天后,安西各州上表请求接应兵马,行程和日期与唐休璟所估计的完全一致。武则天对唐休璟说:“只遗憾重用你太迟了。”武则天又对魏元忠及杨再思等人说:“唐休璟熟悉边防之事,你们十人也比不上他一人。”不久唐休璟改任太子右庶子,依旧主持政事。景龙二年,唐休璟退休在家,身体和精力虽然已经衰退,但获取功名之心却更加强烈。当时尚宫贺娄氏经常干预国政,依附她的人都得到恩宠和官位,唐休璟便让儿子娶了贺娄氏的养女为妻,借以使自己的官运通达。唐休璟年过八十,却还不知满足,依托权贵以求晋升,被当时的人所讥讽。(二)古代诗

17、歌阅读(8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89题。卜算子旅雁宋朱敦儒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注: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短箭。8.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解析:“旅雁”的形象可以从“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云海茫茫无处归”“哀鸣急”等语句中分析得出。词中的“旅雁”,其实就是流离失所的南宋百姓,“旅雁”南飞的画面,就是百姓南渡的画面。参考答案:(1)“旅雁”的形象:

18、失群孤独,饥寒交迫,心忧迷惘,凄苦哀鸣。(2)南渡的画面:风雨中大批民众仓皇逃难。人们饥寒交迫,心惊害怕。亲人失散,哭声不断。9.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词,抓住旅雁的象征意义可以看出词人对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情和对国家破亡的哀痛之情。参考答案: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词人借南飞的失群旅雁,倾诉了个人孤寂凄凉的痛苦,也反映了广大民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深哀巨痛。(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有两句诗可凝结为成语“赏奇析疑”,两句诗是:“,。”(2)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中引用了唐朝贾岛的寻隐者

19、不遇:“松下问童子,。,云深不知处。”(3)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中引用的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中通过写实景透露出诗人强烈的孤独寂寞之情的句子是“,。”答案:(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2)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第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烈日炎炎,持续的高温让市民,省内各市纷纷“让洞于民”,免费向社会开放一批可用于避暑纳凉的人防工程。(2)我县坚持文化“普惠”理念,先后投资5亿多元,建成了8个文化中心,安装健身器材2 600多台,文体设施。(3)“菊花节”期间,公园里摆放着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

20、红,微风一吹,轻轻摇曳,仪态万千,赏花的市民流连其间,。A.不堪忍受日趋笃厚意兴阑珊B.不堪忍受日臻完善意兴盎然C.情何以堪日臻完善意兴阑珊D.情何以堪日趋笃厚意兴盎然解析:“不堪忍受”,不能忍受。“情何以堪”,感情又怎么能承受这种打击呢。根据(1)句语境应填“不堪忍受”。“日臻完善”,一天一天地达到完善。“日趋笃厚”,形容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越来越信任彼此、感情越来越坚定。(2)句指设施,应用“日臻完善”。“意兴盎然”,形容兴致很浓的样子。“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3)句“流连其间”自然兴致很浓,所以选“意兴盎然”。答案:B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习

21、主席登上中国商飞设计研究中心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穿过分机客舱时,他坐下来在座位上两次谈感受,指出要发展装备制造业。B.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言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C.合肥某中学秉承“立足于升学预备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以“把每一个学生放在心上”为行动指南,已成为精英的摇篮。D.“滴滴”“快的”打车软件大战刚刚落下帷幕,“爱拼车”“哈哈拼车”等另一波功能相似的拼车软件又在一夜间掀起烧钱大战,它们先后砸出百万元,补贴用户拼车。解析:A项,语序不当

22、,改为“两次在座位上坐下来”。B项,表意不明,“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有歧义。C项,成分残缺,在“奠基”后加“的理念”。答案:D1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忽略了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A.B.C.D.解析:先看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和意境。独坐书斋,怡然自得,唯书为友。在此好情趣之下,自己平时喜好的一些东西也视而不见、听而

23、不闻了。再看所给的四句,它们相对独立构成一个语段,与前面已给定内容在语法上、结构上等方面没有直接联系;主要联系体现在意蕴上,这是一种内在的联系。这四句都是写室外的所见、所闻,那么“窗外”一词极有可能就是由所给定内容(室内以书为友)到要求排序内容(室外景象及感受)的过渡。可初步确定句为首句。句与句皆为所见景象,应连在一起;句皆为感受,应在其后。句开首有指示代词“这”,而内容与“所见”直接相关,自应放在之后;句写听觉,是对视觉所体现感受的进一步深入,可放在最后。答案:A14.下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画家和书法家心中的奔马的神韵。请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要求:必须原创;运用比喻、比拟两

24、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6分)解析:题中给出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只是为做题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内容为“你心中的奔马”。要注意题目的要求,其中比拟修辞手法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做题时从拟人着手较为容易。答案示例:(1)奔跃气如虹,昂首啸长空。龙马抖精神,奋蹄疾如风。(2)哒哒哒哒,蹄声敲醒草原;萧萧长嘶,鸣声激荡群山!啊,草原的精灵,大地的骄子,迅疾如风,快似闪电!骏马奔驰,一往无前。15.仿照下面句子写一段文字,要求:结构与所给句子相似;内容要有一定的哲理性。(5分)春蚕和蜘蛛,虽然都在忙忙碌碌地织网,但一个在奉献,一个在索取。奉献者给予人类的是宝贵的财富,索取者留给人们的却是轻蔑的鄙弃。解析:所

25、给示例从“春蚕和蜘蛛”不同的价值取向进行阐释,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二者的不同。作答时,可另选话题,格式要与所给句子相仿。答案示例:蜜蜂和蝴蝶,虽然都在快快乐乐地起舞,但一个在创造,一个在虚度。创造者奉献给人类的是甜美的生活,虚度者留给人们的却是无奈的叹息。四、写作(60分)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与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其实,内心的声音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我们发出召唤!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不必面面俱到;(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6、,文体特征明显。写作提示:题目的提示语来自玛利亚史利弗做自己一书的“编辑导语”,它很能引发人的一些感想。人是最自由的,又是最不自由的。生活在尘世之中,就必然受到一些外在条件、规章制度的限制和约束,其中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不尽合理但又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的客观存在。这时候,一味地抱怨批判是于事无补的,因为人“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做绝对自由绝对自我的“自己”是不可能的,要认清此点,不要让自己的作文变成一个指责老师、家长,痛斥官员、社会的“发泄场”。可以写议论文,写如何做自己,做一个怎样的自己,对“做自己”有什么样的认识体会等,但忌泛泛而谈,要有明晰的思路,要有思维的层次。当然也可以写记叙

27、文,注意文章要扣题,事件要简单。例文:做自己卸下堆笑的面具,拖着疲惫的身躯,她背着书包回到家,莫名的空虚、失落。尤思响,十六岁女中学生,成绩平平,相貌中等,除了较好的人缘,其他地方都毫不起眼。然而,这两天,她竟听到了同学朋友背地里说她虚伪、爱装的小道消息。她不明白了,平时自己对周围同学百依百顺的,怎么这些人倒说起自己的不是了。尤思响的待人处世经是:尽量听从别人,避免矛盾;凡事尽量别人拿主意,省下自己费口舌。于是,明明最不爱逛街的她怕大伙排斥她,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大伙去商量好的步行街度周末;明明不爱看言情片的她怕自己被孤立,只好勉强自己跟着同学去电影院;明明不喜欢讨论明星八卦的她为了参与同学的课间

28、话题,不得不多在“课下充电”从前大家对她的印象一直是个开朗随和的小姑娘,然而最近,她们也都从每次尤思响笑脸背后的落寞神情中发现了什么。于是,更辛辣的言论类似“尤思响你怎么没思想”之类的话朝她袭来,她简直快要崩溃了。不得已,尤思响将自己的苦恼向父亲尤主建倾诉。父亲尤主建是一位有主见的大学教授,听完女儿的烦恼后,他笑了笑,说道:“这倒让我想起了当年做学问,开始我也是极力推崇孔子和的思想,后来才发现和的精髓在于和而不同。你们政治老师也肯定讲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亦如此,每个人的性格、风格、思维方式都不会完全一样,只有坚持做自己,这个世界才会更精彩。”尤思响其实不是真的没思想,她只是过于考虑他人的感受,使自己的思想受到了别人的制约。听了父亲的一番话,她似乎有所醒悟现在的尤思响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她学会了拒绝陪同学逛街的建议,她更愿意宅在家里看几本好书;她学会了独立,敢于一个人跑去电影院看她喜欢的科幻片;她学会了尊重自己的兴趣爱好,她热衷于将新鲜的体育新闻与同学分享更加不同的是,同学们更喜欢她了,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独一无二的尤思响,他们欣赏她的自信、果断与真诚。如今,面对那些同学朋友,尤思响也不再觉得身心疲惫,她也能够在这“和”的大环境中保持自己的“不同”。每天清晨,她轻松愉悦地背起书包,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做自己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