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高中地理1.3地球的运动同步训练湘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790612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_2021学年高中地理1.3地球的运动同步训练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_2021学年高中地理1.3地球的运动同步训练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_2021学年高中地理1.3地球的运动同步训练湘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高中地理1.3地球的运动同步训练湘教版必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下图是一张天文爱好者经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星的轨迹”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3题。1.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A.太阳在运动B.月球在公转C.地球在公转D.地球在自转 2.如果拍摄地点位于北半球,则图中心的那颗亮星是()A.北极星B.牛郎星C.大熊星座D.北斗星3.如果站在图中心的亮星上看地球,其自转方向与下图中的相似()A.B.C.D.解析:第1、2题,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所有的星星都做圆周运动,说明圆的中心是北极星。题中提到的“星星”,能发光发热,应是恒星。恒星相对于拍照者来说应该是不动的,但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人看到所有的恒星都围绕北极星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2、。第3题,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答案:1.D2.A3.C4.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解析:春分日各地日出的地方时均为6时,分别用甲、乙、丙、丁日出的北京时间,可计算出其各自所处的经度为130E、115E、100E、85E,故应选C项。答案:C5.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侵蚀较重的是()河流示意图A.B.C.D.解析:河流侵蚀状况在自然状态下主要受以下两个因素影响:地转偏向力;流水在河道弯曲处的直接冲刷

3、力。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较重。答案:A6.下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此时北京时间是()A.2时B.4时C.8时D.10时解析:读图可知太阳直射150E经线,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经线的地方时,此时是10时。答案:D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据此完成第78题。7.图中甲地时间为()A.5日5时20分B.6日6时20分C.6日5时20分D.5日6时20分8.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A.悉尼B.上海C.雅加达D.莫斯科解析:第7题,甲地为15E,即东一区,此时西五区为6日0时20分,东一区要比西五区早6个小时,即6日6时20分。第8题,由晨昏

4、线分布看出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纬度越高昼越长。答案:7.B8.D读右图,完成第911题。9.此时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时(116E)分别为()A.1:44,1:00B.2:00,1:44C.2:00,2:16D.2:16,1:4410.图中与新的一天范围较吻合的是()A.从90W向东至0B.从90E向西至90WC.从180向东至0D.从90E向东至18011.若图示为3月21日,航行在太平洋上的一艘轮船于11:00 越过180,5分钟后轮船所在地的区时不可能是()A.3月21日11:05B.3月20日11:05C.3月22日10:55D.3月22日11:05解析:第9题,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

5、北京地方时是东经116的地方时。第10题,由图可知180经线正好处在晨线上,且全球昼夜平分,因此可判断180经线时刻为6时,可计算出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90E,所以新的一天的范围为从90E向东至180。第11题,越过180经线并不一定越过日界线,但无论如何时间不会后退。答案:9.B10.D11.C读右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第1213题。12.若M点所在经线度数为45E,则M地的昼长为()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13.若为10,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30W,10SB. 80N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C.此时北半球各纬度昼在变长、夜在变短D.此时新

6、旧日期的比例小于1/2解析:第12题,由60E为18时,可推知45E为17时,所以白昼的一半为:17-12=5(小时),因而M地昼长为10小时。第13题,由于=10,结合图示可知,太阳直射10S;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所以可推算经度为30W;所以在80N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由于30W为12时,可推知150E为0时,所以新日期只占全球的30个经度,新旧比例为111;虽然太阳直射点处在南半球,但移动方向不明确,无法确定北半球昼长的变化趋势。答案:12.A13.C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415题。14.该地可能位于()A.三江平原B.华北平原C.巴

7、西高原D.南非高原15.倾斜的绝热窗户利于()A.减轻热岛效应B.夏季室内降温C.削弱太阳辐射D.冬季室内增温解析:第14题,由图可获取信息:冬至日,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说明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北,由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0判断应位于南回归线以北60个纬度,即36.5N。结合四个选项,可知只有B项符合条件。第15题,由上题分析知,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样式,主要是在冬季可加大窗户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利于室内增温。答案:14.B15.D读“太阳直射点位移简图”,完成第1618题。16.从A到B,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为()A.低高低B.高低高C.低高D.高低17.从D到B

8、,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A.先向南,再向北B.先向北,再向南C.持续北移D.持续南移18.在我国华北地区,下列日期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A.国际劳动节B.国际儿童节C.我国教师节D.我国国庆节解析:第16题,从A到B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京地区距离直射点由近到远,所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高低。第1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从D到B太阳直射点先向北、再向南移动。第18题,在我国华北地区,日期越接近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夜长短相差越小。日期越接近夏至日和冬至日,昼夜长短相差越大。答案:16.D17.B18.D1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甲图中AH各位置中,地球位于位置时,晨昏线

9、符合乙图的情况;地球位于位置和位置时,晨昏线符合丙图的情况。(2)丁图中箭头表示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和方向。在甲图中地球从位置公转到位置这段时期,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和方向与丁图所示的情况相符。(3)地球公转到甲图中位置时,澳大利亚悉尼(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4)地球从甲图中C位置公转到G位置这段时期,北京的昼长变化是。(5)地球从甲图中A位置公转到E位置这段时期,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6)地球公转到甲图中C位置时,南半球正值季。解析:第(1)题,根据甲图中地轴的倾斜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可知,A、C、E、G依次是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乙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内的地区出现

10、极昼现象,为夏至日;丙图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为春分日到秋分日之间。第(2)题,丁图中,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为冬至日到夏至日期间。第(3)题,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时,太阳直射点距离悉尼最远,位于北回归线。第(4)题,地球从甲图中C位置公转到G位置这段时期,太阳直射点先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再向北移向赤道;北京昼长先变短再变长。第(5)题,地球从甲图中A位置公转到E位置这段时期,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移向南回归线,距离北京越来越远,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减小。第(6)题,地球公转到甲图中C位置时为9月23日前后,正值南半球的春季。

11、答案:(1)ABH(2)EA(3)A(4)由CE由昼夜平分变为白昼最短,由EG由白昼最短变为昼夜平分(5)不断减小,由最大值变为最小值(6)春20.读“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1)地的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2)P和Q的数值分别为、。(3)若下图中的地形剖面为36.5纬线上某地,一房地产开发商欲在山地南侧M处开发一处高档住宅楼,为保证住宅楼的采光条件,图中L的最小距离应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变化规律、计算及应用等知识。由图分析可知:地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地位于赤道上,地位于南回归线上;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P、Q对应的数值;住

12、宅区开发需注意采光,特别是在当地冬至日时。答案:(1)(2)4366.5(3)h21.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采用实验的形式研究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请你协助他们完成该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形象直观地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实验材料准备:地球仪一个、小灯泡、灯泡座及可套在小灯泡上的灯罩筒。(3)实验过程:将电灯座固定在桌子的正中央,并将灯泡固定在灯座上充当太阳。在距离灯泡的适当距离处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将灯罩筒一端套在灯泡上,使另一端直射出的光为一束平行光。打开灯泡开关,并将房间其他灯关闭,让从灯罩筒射出的光束直射到地球仪上,让始终指向一个方向,并上下移动地球仪。(4)实验结

13、果:若每步实验做得到位,在此实验过程中,你将观察到。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5)实验总结:在此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并未观测到上述结果,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解析:完成此实验需应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一知识点。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在地表的直射点是不同的,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在实验过程中,应首先注意地轴的空间指向。其次,还应注意平行光束应始终与地心在同一平面上。答案:(3)地轴(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黄赤交角的大小不变(5)地心未与平行光束在同一平面上,地轴与桌面的夹角不是23.5。原因只要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