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火学生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法).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764519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火学生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火学生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火学生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火学生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生家庭教育百问百答大全1、父母良好的管教风格有哪几种类型?通过对上百个家庭的调查,心理学家们将父母的管教风格分为3种类型:独裁型、放任型和权威型。1.独裁型父母独裁型的父母对子女科教非常严厉,他们因袭中国封建传统的家长绝对权威观念,惯于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态度,把既定规则作为绝对标准,强使他们绝对服从,动辄施以惩罚,而且在向孩子发出命令时很少作出解释。一般来说,这种管教风格下教养出的孩子会比较谨慎,便容易胆怯,攻击性时强时弱,情绪易趋于不稳定。这种管教风格使孩子在感情上与父母疏远,他们在家时往往不快乐,有的孩子长大后有从外面寻找感情寄托的倾向;也有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咸蛋上的关怀和温暖,在性格上趋

2、于冷漠,缺少热情和欢快。他们在学业成绩和表现上一般也不是很好。2.放任型父母放任型父母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很少对孩子有所限制,这样的你絰孩子放任自流,疏于引导和教育。他们以为让孩子自由发展是最理想的教养方式。这种管教风格下成长的孩子似乎成熟较晚,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低,一旦遇到约束就会表现出任性行为。稍稍长大后,表现为缺乏遵守纪律的习惯。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服从管理,他们的成就要求低,学业成绩不会很好。3.权威型父母权威型父母倾向于合理地引导孩子的认知和行为。对孩子的表现比较关注,正确、及时而恰当地实行表扬或惩罚。在必要时,父母会施以坚定的限制,但会解释理由,并鼓励孩子与之交流意见。这样的父母与孩子

3、之间的感情联系比较亲密,彼此容易沟通和理解。他们关心孩子内心的想法和反应,同时考虑自己提出要求和命令的合理性。在权威型父母的教养下,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会比较好,同时孩子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愿望,行为举止经常受到父母的指点。因而他们一般的社会行为表现较好,比其他科教风格教养下的孩子在心理上所随的不良情绪要少。这样的孩子将成长为有自信心、有自立能力、善于自我肯定、乐观、乐群、向外展观,勇于探索的个性。从以上3种管教风格可以看到,具有良好的管教风格的父母是权威型的父母。在些要强调的是,不同管教风格可出现在整个儿童和青少年期,但是,3岁前的婴儿也是需要管教的。婴儿从学会爬行、行走和萌生语言开始,就需

4、要管教了。1岁内的婴儿在亲子关系中形成对成人的依赖感,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树立了父母的权威。父母在既不滥施威严,亦不放任自流的情况下,从婴儿能够自己活动(包括身体活动和手的活动)开始,就要对他们的举止、行为进行引导和管教。及早培养有序的、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为以后养成守纪律、懂礼貌、善交往的人格特征提供极大的方便。2、亲子沟通有哪些要避免的“雷区”()?问题四:沟通过程专断化 许多家长和孩子交谈时,常常只顾自己“畅所欲言”,喜欢使用强硬的措辞,“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常常挂在嘴边,没有孩子商量回旋的余地。时间一长,孩子渴望交流的愿望便会被压抑住,渐渐不想再与家长沟通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

5、想法和看法,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世界的角度和方法。家长应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让孩子有说“不”的权利和自由。在一些事情上要和孩子沟通,就算孩子不懂,做家长的有责任让孩子去了解,征询孩子的意见,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让他发表出来都有好处,孩子会感觉到自尊心得到满足,也激起了与家长交流的欲望。问题五:沟通时机不合理 许多家长不懂得把握和孩子沟通的时机,当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时,家长就插进去想打开话匣子,或者孩子刚受了批评,心情还未平静,家长就想“趁热打铁”去与孩子沟通等,还有在饭桌上对孩子施加教训,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的抗拒和不满。家长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

6、选择最佳时机。可以利用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途中与他聊天,或一起做手工时,孩子想与成人玩耍时,这都是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时机。问题六:沟通语言负面化在我们内心烦燥、生气时,与对方的交谈通常充满怨气和指责。光是前缀以“你”为开始的,就难免掉入下列贬损孩子的陷井里。3、国外家长怎么惩罚孩子?美国:“计时隔离”惩罚孩子 在美国的家庭及幼儿园中,父母和老师常用 “计时隔离”的方式来惩罚一时不守规矩的孩子。比如当孩子在家不听话,父母就会将其抱进自己的卧室,让其独处3分钟。3分钟后,父母会准时把他抱出来,并借机对其进行说服教育,督促其改正缺点。 美国法律规定,小孩必须随时有成人陪伴和保护,孩子很少有被冷落或孤立无

7、援的情感体验。因此,一旦被隔离而受到“冷落”,必然会从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孩子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意识,把孩子从群体中隔离开来,会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区别对待了,从而产生一种“不平等”的感觉。因此,“计时隔离”既可缓解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紧张气氛,又能使孩子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幼儿园,这种教育方法都很有效。 新西兰:一般都采取“冷处理” 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家长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比如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家长就会将孩子抱走,放到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孩子继续闹直至闹够。

8、 父母们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达到他的某些目的。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自然就会选择放弃。新西兰父母主张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时候起就教其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日本:公开场合犯错回家以后惩罚 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的民族。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 不过,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犯错,父母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孩子。大多数日本父母认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因此,他们会在回家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惩罚。

9、 4、处理早恋问题的错误处理方式有哪些?粗暴干预,棒打“鸳鸯”型为了防止儿子的“早恋”行为,有的家长每天提前下班接儿子放学、没收手机、偷翻孩子的书包这样无疑让孩子产生反叛心理,发誓要“和妈妈对着干”。听之任之,放任纵容型有些家长放弃教育的责任,看到子女不良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甚至包庇纵容。这类家长有的本身素质就不高,根本谈不上对子女进行正确的教育,也不会与学校教育很好地配合,使得子女好的素质不能形成,坏的行为得不到纠正。推卸责任,交给学校型有的家长发觉自己的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过甚,不问青红皂白,到学校大吵大闹,认为这是学校没有教育好,把一切责任推给了学校,要求老师不仅给对方学生一定的处分,

10、而且还要求找对方的家长理论。一无所知,糊理糊涂型有的家长从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在干些什么,甚至女儿与男同学发生性行为导致怀孕都以为是女儿发胖了不以为是,直至女儿临盆,才后悔莫及。5、为什么不应该直接问孩子, “你为什么有这种感觉?”有些孩子可以告诉你他为什么感到害怕、愤怒或不高兴,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为什么” 这个问题犹如雪上加霜。现在除了原有的困扰之外,他们还要分析原因并找出合理的解释。通常孩子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某种感觉,有时即使知道,他们也不想告诉大人,因为他们担心在大人眼里,他们的理由似乎不成其为理由。(“这点儿事儿也值得哭?”)对于一个正在伤心的孩子来说,听到一句“我知道你感到很伤心”

11、,要比受到逼问“出什么事了?”或“你为什么有这种感觉?”要舒心得多。他会觉得,和一个接受自己感受的大人交谈,比和一个逼他解释的大人交谈要容易得多。6、学生究竟应该学什么?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叶圣陶说过:“什么

12、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 7、如何养成错题管理的习惯?专家强调学生要坚持运用学习方法的好习惯,因为学习就是争取正确的过程,而在孩子求知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的错误,如果形成了整理错题的习惯(错题本习惯),那么这样就会变成经验,这种经验会为孩子下一步追求正确提供可贵的学习资源。是的,整理错题就是整理资源,但关键是让这种东西变成一种持续有效的好习惯,可能就有些难度了。作为父母,首先要搞清楚整理错题的要求,哪些错题是需要整理的?怎样整理?怎样利用错题集?怎样进行阶段性总结?整理错题一定不是目的,所以不要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而去整理。那么怎样的错题是需要整理的呢?怎样总结实际上就是怎样利用的

13、问题,无论是小总结还是大总结,实质上就是整理错题的过程,也是整理错题的根本目的。 一星期一小结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将每天记录下来的错题浏览一遍,在“完全弄懂保证以后不会错”的题目前打上一个“”,在“不完全明白以后有可能再错”的题目前打个“?”,在“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弄懂”的题目前打上一个“”。 一个月一中结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把每个星期总结出来的“?”级题目想办法彻底解决弄懂,自己不行的话,一定要请老师把它消灭掉,不能客气。而把“”级题目再抄录下来,如果一点新的发现都没有,就将它升级为“?”级题目,如果已经觉得可以消灭掉了,就将它降级为“”,下一个月争取把消灭掉并降级为“”。 一学期一总结的具体

14、方法是:通常是在期末考试前15天完成,首先把一个月一中结中的“?”级题目整理出来,不惜一切代价把它消灭掉,然后再将星期小结和月总结中的“?”级、“”级,不管有没有消灭掉,不仅全部从头思考一遍,想想当时自己是如何消灭掉它的,从中找到大约15%-20%数量的好题用笔再做一遍。最后把一学期一总结的成果抄录到另外一个“错题精华本上去,每个学期一个错题精华本。这个精华本一般不需要一个学科一本,只要进行分类即可,最后,小学总共是12本,初中是6本,高中也是6本。如果养成了这个习惯,那么复习就会变得很容易了。除了看课本,把知识串起来,就是看自己的”错题成果了,而且,这样的好习惯如果一直延续到高考,那样高考就

15、变得简单了。 8、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到底有什么样的差别呢?首先,是教育目标的差别。学校教育目标清晰、明确、全面、具有法定性质;家庭教育目标则可能片面并存在主观随意性,家长应注意对孩子要求的科学性。其次,是教育的内容也不同。学校教育内容科学、系统,而家庭教育内更为繁杂。再次,教育方式不同。家庭教育主要靠家长以身作则,而学校教育从规律入手,遵循科学的原则与程序,有课堂、有教材、有系统。最后,是教育的权威性。家庭教育的权威性主要指血缘伦理,学校教育的权威性体现于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会因为其知识渊博而受到学生的宠爱。9、如何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孩子乐观性格?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

16、启蒙老师,家庭的氛围、父母的言行、教育的方式,无一不对孩子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首先要做乐观的人。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则,在面对困境、挫折时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奋发向上。孩子也会受父母的影响,在遇到困难时,乐观的去面对。 家长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每逢节假日,我都安排时间开心的陪同孩子一起玩耍,做游戏。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很乐观,尽量不对孩子发脾气。每当开学学校工作比较忙,有时回到家里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我提醒自己不能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要准备一个讲座加之时间很紧,丈夫就特意对孩子们说,妈妈很忙,谁也不能打扰她。还未满四岁的女

17、儿想找我玩儿,孩子似乎忘记刚才爸爸给他们的说的话。在我刚工作了一会儿的时候它敲响了我的门。小女儿怯生生地张开小手,手掌心上放了一张一元钱的纸币,她想用买东西的方法要我和她一起玩。这时候我抬头一看是小女儿,心里的烦躁不由自主的写在自己的脸上。孩子仰着头似乎有点害怕,天真的对我说:“走吧!妈妈去超市,我给你买糖吃。”望着孩子那大人似的认真表情,我转念一想放下手中的工作,毅然陪同孩子到小区里一起做游戏。这样父母就会把乐观的情绪传递给孩子,日久天长孩子的性格也慢慢发生了变化,本来羞涩、胆小的她渐渐变得开朗乐观了。 因此,在平时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的乐观主义精神,让孩子明白,令人快乐的事情总是永久的、普遍

18、的。一旦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那也只是暂时的,不具普遍性,让孩子在面对任何挫折任何环境的时候,都保持一种愉悦、乐观的心情。另外家长要给孩子积极的期望而不是消极的期望,在生活中对孩子应该多点肯定,少点疑问!我想要自己的孩子第二天早晨能独立起床,而且自已收拾好书包时,我就说:“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而不是“你能做吗?”疑问的语气会使孩子怀疑自己是否有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力。在具体做的时候,就不是努力去做,而是容易气馁,半途而废!家长经常鼓励肯定孩子,孩子就能健康成长,就能拥有受益终生的乐观心态。 10、如何因人而异批评孩子?年龄2岁以下不主张直接批评此阶段的宝宝常有把衣服纽扣扣错位,把两只鞋子穿反的情况

19、;再大点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则顽皮、好打闹他们往往全然不知是错,这种情况也不能称为错。因此,此时不应被过过多责备,更不要说那些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如“真笨”“你真是没用”。应该在如何做上给予具体指导,不断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2-5岁直接告诉结果批评不是讨伐、审讯,而是指导、教育。因此指出错误时点明后果,让孩子明白确实出现了不好的结果。一般分两种情况。人与物:可告诉他,“看,牛奶洒了。”人与人:可告诉他“被打是会痛的。”时忌贴标签,批评孩子不能否定人格,因此不要给他打上“很坏”、“很笨”之类的标签。性格对于性格内向、胆小的孩子,批评与鼓励相结合,用词尽量不要太严厉,一般可用协商的口吻,比如这样

20、做是不是不对?你看这样就更好把!对于听话、沉稳的孩子,可采用追问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其自己发现错误,比如:你爱吃这盘西兰花不让别人吃,那爸爸爱吃土豆牛肉也不让你吃,可以吗?对于性格开朗、活泼、爱说爱笑的孩子,父母提出批评时,需态度严肃,否则被认为玩笑而不予以重视、纠正。11、孩子如何读书更有效?1、听读启蒙法方法:家长抑扬顿挫、饶有兴致地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孩子听和看的阅读导形式。作用:集中儿童注意力,诱发儿童阅读兴趣,丰富词汇、激发想象、萌发情感、拓宽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孩子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为孩子今后的广泛阅读打下基础。注意点:孩子听读越早越好,内容选择要生动有趣,由浅入深。关键

21、是父母要有时间和耐心。2、讲述提问法方法:父亲(母亲)与孩子拥坐在一起,采用父亲(母亲)讲述,或边讲边提问、解释疑难,引导幼儿阅读理解阅读材料。(有需要帮助,通过提问帮助理解)作用:促进母(父)子之间的情感交融,激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孩子对阅读材料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幼儿掌握有序翻阅等基本阅读技能。注意点:父母要以亲切的态度与孩子共读,当孩子初学阅读,或阅读有困难时,以及提出共读请求时,父母可多采用此种方法。3、自由阅读法方法:由孩子自由地翻阅讲述,或听录音翻阅的方法。作用: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自律能力及独立阅读能力;反馈幼儿在阅读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4、延伸想象法(续

22、编故事)。方法:在阅读活动中,励孩子想象在阅读材料所提供的情节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可能发生的情节,并加以讲述。作用:发展孩子的想象及思维的连续性,满足幼儿喜欢追求完满的心理需求,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注意:在孩子熟悉理解阅读材料后可鼓励孩子进行延伸想象,父母尽量采用“诱导”的方式,切忌强求孩子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关于绘本当一本书拿在手里,无论是它的封面、环衬、扉页、正文还是封底,都是这本书的组成部分,每一个细节都不应放过。 封面激发兴趣、产生期待图书的封面是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它的插画要么是取自图书中的经典场景,是一本书的精华所在,要么是对图书内容的高度提炼或补充。比如绘本荷花

23、镇的早市,通过封面的图画可以看到早市的熙熙攘攘,色彩缤纷,鲜活的生活场景跃然纸上。小老鼠和大老虎,两只体型悬殊的动物依偎在一起,他们之间会产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孩子们会藉由这些信息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同时,封面上书名、作者等信息也要向孩子进行说明和介绍。 12、如何培养自信乐观的孩子?(1)相信孩子(2)在探究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3)建立合理期望,让孩子体验成功(4)树立自信的偶像(5)寻找契机,巧用时机刺激孩子自信 A、委重任,满足其表现欲 B、促成功,满足其自我实现欲(6)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13、你是说应该让孩子知道我们同意他们的感受吗?孩子需要的不是别人同意他们的感受。一句“你完全

24、正确 可能当时听起来很顺耳,但它会妨碍孩子自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想清楚。例子:孩子:老师说要取消我们班的演出,她真坏!父母:白练那么久了? 我同意你。她一定是心肠很坏才会做出这种事来。对话结束。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情况。看一看如果孩子的感受得到了接受,那么他可以多么容易地进行建设性思考:孩子:老师说要取消我们班的演出。她真坏!父母:那你一定很失望吧! 你一直在盼着这场演出呢。孩子:是呀,就因为有些小孩在排练时乱闹。但那是他们的错,和我们有啥关系。父母:(静静地听着。)孩子:老师火了,还因为大家都没记住台词。 父母:原来是这样。孩子:老师说如果我们立即 “改邪归正”, 她也许还会再给我们一次机

25、会我得再练练我的台词, 今晚你帮我提提词儿好吗?结论: 不论年老年少,人在心情不好时所需要的不是别人同意他的看法,而是有人承认他的感受。14、亲子沟通有哪些要避免的“雷区”?与孩子沟通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您是否每天也上演着不当的亲子沟通呢?这些片段正在对孩子产生着负面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亲子沟通的“雷区”。问题一:沟通方式单一化 ( 只说不听 ) 家长过于主观,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和需要,也没耐心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家长把沟通看成是单方向的家长讲,孩子听,一味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强加给孩子,不准孩子反驳,也不准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孩子的自主性根本就谈不上。 家长应该学会去聆听孩子的

26、心声,学会用聊天的方式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感觉到家长对待自己的平等态度,也就会乐于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 问题二:沟通渠道片面化 ( 只重语言沟通,缺乏身体等其他方式的沟通 ) 一说沟通,大部分家长认为就是和孩子用语言交流、谈话,把语言当作是和孩子沟通的唯一方式或主要方式。因此,在和孩子沟通时,家长只会一昧说教,讲道理,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家长总是不停地唠叨。 其实,沟通时家长不宜仅仅立足于语言的沟通,应该采取多种方式。美国人类学家在研究人与人的沟通时发现,孩子在表达感情时,更偏重使用身体语言,抱一抱、亲一亲、一个赞赏的眼神都是孩子需要的。所以家长要学会善于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感

27、受到“妈妈 ( 爸爸 ) 是爱你的”。 问题三:沟通内容太泛化,缺乏针对性 不少家长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语重心长,但是说出的话却又特别空洞。因为这些话缺乏明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孩子很难领会,有时反倒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效的,也是无益的。例如,孩子不太讲卫生,吃过的、用过的东西到处乱放乱扔,母亲批评“你这孩子,习惯不行,让人烦”。说“习惯”,太宽泛了,习惯包括孩子的方方面面,孩子还是意识不到自己到底存在什么缺点,也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改变自己。最好直接说具体的行为,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对,更要说清应该怎么做。15、家长应该避免说的话有哪些?1.“笨蛋,你太傻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

28、经常可以听见家长对孩子说这样的话:笨蛋,你太傻了!瞧你这德性,长大肯定成不了材,只配上街擦皮鞋!你能考上大学,太阳从西边出来。调查显示:933的北大学生家长(从小学到高中)从未对孩子使用过以上或类似语言。家长动怒的时候往往口无遮拦。因为觉得有资格骂自己的孩子,所以多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有时觉得说得越难听,越能提醒孩子注意,更能解一时之气。但是家长们可否想到,这些话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其实,每个人都不能忍受别人对其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的轻视与诋毁,处于成长中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本来就弱,更是如此。他们的自尊心往往比较强,家长的贬低和否定会强烈地刺激他们,使他们觉得受到了伤害。孩子会自然地进行自我保护,

29、或者认同家长的责骂,认为自己的确非常笨,从此放弃努力,放弃对自己的要求;或者在态度和行为上抗拒外界的劝导和说教,与家长处于对立面。2.“看看别的同学,你不害臊吗?”调查显示:883的北大学生家长(从小学到高中)从未对孩子使用过以上或类似语言。许多家长为了激励自己的孩子追求上进,常常拿其他的同龄人与孩子做比较。碰上自己的孩子不如其他孩子时,会不由自主地说诸如“看看别的同学,你不害臊吗?”一类的话。还有的家长对于有过错的孩子,喜欢当着同学、亲友的面没完没了地数落。这样的比较和数落,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被揭丑的感觉,好像就自己最差,其他任何人都比自己强。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拿孩子的缺点和其他同龄人的优点

30、进行比较,对孩子的刺激和伤害是相当大的。时间长了会使孩子丧失自信,产生自卑感,最终直接影响孩子成才。3.“考了59分你也不害臊吗?”调查显示:982的北大学生家长(从小学到高中)从未对孩子使用过以上或类似语言。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免不了惩罚和批评,但是惩罚和批评一定不能讽刺挖苦。考了59分你也不害臊吗?这个都干不了,还能干什么?类似这些语言,把孩子看扁了,并且因为这种话十分刻薄,会使孩子长期不会忘记,孩子产生的抗拒心理会长期存在,难以消失。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批评孩子时语言不文明、刻薄,这就使得批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

31、力,产生反作用。因此,家长应该牢记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16、那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习惯能起到关键的作用,让孩子受益终生?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 培养孩子的条理性。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习惯。 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 培养孩子理财的习惯。 培养孩子旅游的习惯。 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培养孩子价值输出的习惯。 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习惯。 17、如何成为好爸爸()?4.树立知识“权威”孩子从2、3岁后进入求知欲的旺盛期,会有很多问题从小脑袋瓜里冒出,此时父亲一知识权威的形象出现最合适了当孩子问问题时,耐心准确地回答,

32、不嫌麻烦而敷衍了事,要抓住机会向孩子传授知识。而且,一个热衷于和孩子一起探索世界的父亲,才能获得真正的威信。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在他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利用生活中的场景来教导他,比如当他们经过水果店时,父亲就问儿子有哪些水果;路过田野时,父亲就向儿子介绍看到的花草树木。5.忙爸爸也能做好爸爸哲学家周国平在宝贝宝贝曾写到做孩子的大玩伴,而且是特别舍得花时间,“我觉得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时间是特别短暂的,你现在少写一些东西、少挣一些钱在以后都是可以弥补的,可孩子的童年时光一旦错过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尽力调侃,在孩子面前搞笑,她也会和我互动,所以我觉得孩子的幽默和我的这种努力也是

33、有关系的。”忙爸爸也能成为好爸爸吗?先来听一位过来人的故事:我有2个孩子,大女儿出生时,我30岁,以事业为重,根本没花时间在家庭上。当我想去教育孩子时,才发现她已经很叛逆了,根本不和我谈想法,有个朋友这样说:“你没有见证她的成长,却要她来听你的经验,怎么可能?”所以,小女儿降生后,我决定要弥补曾经失去的东西。我是做咨询的,平时听很多客户谈需求、想法,有时想想,为什么这些人就值得我花功夫,自己的孩子却从不去耐心聆听呢?现在,我把孩子也当做客户,花功夫陪她们,感受她们的感受。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和我聊天,我也不觉得烦,因为跟她们相处越久,就发现与人打交道的道理是相通的,这对我跟客户打交道也很有促进。我

34、的建议是,不要把孩子和事业看成矛盾体,多花时间在孩子身上,不表示你就会缺少时间干事业。事实上,和孩子相处最起码能让你在休息时充满乐趣,干起事业来更加有劲。很多忙爸爸,总在孩子出问题后才凸显爸爸的角色,但往往为时已晚。因此,为了避免日后出现教育困境,同时也让孩子健康成长,从现在开始“经营”吧! 您是否每天都是披星戴月地早出晚归或者频繁出差,那就找找弹性的工作时间为陪伴孩子寻找可能性。调休的时间里,去送孩子上学或接他放学。如果他在家,留出部分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嬉戏。或许您已经很累了,但是这样的间隙会让孩子获得真实的父爱以及由此带来的快乐。重新检视自己的日程表:上下班、开会、发E-Mail、消遣把

35、“水分”滤掉,尽量不把工作带回家;假日尽量推掉一些应酬,和太太、孩子一起郊游或看展览、演出,享受家庭相聚的快乐。6.妈妈做不到你见过孩子骑在妈妈头上玩的吗?妈妈能有这样的胆量和力量吗?所以,老爸们需要在这些地方下工夫。你孩子会觉得,老爸真好,能带给好玩的经历;你老婆会觉得,老公真好,能带孩子有担当,是个“纯爷们儿”。18、有益的夸奖包括哪几方面?第一、大人以赞赏的口吻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或所感受到的。第二、听到大人的描述之后,孩子便能自己夸奖自己。第三、用一个词来概括孩子值得表扬的行为。例1:我四岁的儿子从幼儿园回来,把一张用铅笔乱画的纸拿到我面前问道: 画得好吗?我的第一反应是一个脱口而出的“很

36、好”。但是我记起来了,不能这样说,我得去描述。但是你怎么去描述一纸涂鸦啊?我说: “我看你画了圆圈,圆圈,圆圈曲线,曲线,曲线点,点,点,点,点,点,点然后是一划,又一划!”“是的!” 他兴奋地点点头。我说: “你怎么会想到要这么画?”他想了一会儿。“因为我是个艺术家。” 他回答道。我想: 这真是个奇妙的过程。大人只负责描述,孩子就真的去自己夸奖自己了。19、如何培养自信乐观的孩子?(1)相信孩子(2)在探究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3)建立合理期望,让孩子体验成功(4)树立自信的偶像(5)寻找契机,巧用时机刺激孩子自信 A、委重任,满足其表现欲 B、促成功,满足其自我实现欲(6)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

37、。20、父母如何进行挫折与困难教养?婴儿生活环境的动态因素与婴儿的适应之间会有不一致之处,他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从而产生痛苦、悲伤、恐惧或愤怒等负性体验。如果成人误以为必须使自己的孩子不遇挫折和痛苦,那就必须走进过度保护的境地,对孩子的成长并不是有益的。因此,成人的任务是保证孩子身心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经历一定地困难和体验一定的痛苦,让他们经历一些磨练,给他们的人格增加一些坚毅的成分。这是他们社会化成长所必需的。我们曾经强调让孩子生活在有环境中,让他们建立有序的生活习惯,这有助于他们适应环境;我们也强调让孩子生活在温暖和慈爱的抚育中,让他们建立依恋的安全感,这也有助于他们适应多变的环

38、境。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强调对他们的行为有所要求,以促进其社会性成长。例如,包含大小便训练、睡眠等生活事件的要求,是有序生活习惯的培养,又含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在玩耍中坚持完成活动,例如训练他们把木珠穿在线绳上,把拼板放进合适的模子中,是培养他们顽强的和坚韧的品质。对于会走的孩子,坚持对他们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整理好自己的玩具才能出去玩,接受医生治疗而不反抗、哭闹等生活事件的要求。让他们经历挫折和痛苦,增长社会意识,体验成人对他们的要求。同时成人也应当在他们经受挫折和痛苦中,帮助他们和同情他们,让他们在温暖中体验痛苦,这就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人格。21、如何成为好爸爸()?1.干活

39、也能陪孩子玩有一次,我正打算骑车带女儿玩,不巧自行车坏了。给她找了几样玩具,但她仍是不满地哼哼唧唧。我赶紧拿工具箱修,并招呼她过来帮忙。没想到,这些工具很有吸引力,她一会玩玩扳手,一会弄弄起子,也不吵闹了,看来,只要找到新鲜的东西,干活就等于陪她玩了。(彤彤爸)2. 带着宝贝去兜风天太热,孩子可能觉得难受老是难缠,长时间在空调屋里又怕对身体不好,一时没了办法。后来偶然听到一个“方子”傍晚,让宝贝坐在自行车安全座椅上,在附近人少的小路上转上几圈。惬意的小风,变化的风景,小宝贝早就将哭闹的念头抛在九霄云外了。我一试,果然奏效。 (小凝爸)3. 父子(女)有的忙爸爸早出晚归,时间的两头宝宝都在睡觉,

40、也不忍叫醒,因此,每周交流的次数很少。但是如果长此下去,爸爸和孩子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当然,这是您不希望看到的,那就拿起电话吧,与宝贝之间开一条热线。午休时间拨过去,跟宝贝联络一下感情;如果宝宝已经上幼儿园了,可以选择晚餐时间,即使出差的日子也不例外。和孩子聊聊他感兴趣的事,问问他在家里或幼儿园里玩的什么,分享他的快乐,帮他排除困扰。一旦确定了可要“雷打不动”,这样才能增进父子(女)交流,彼此对它有所期待。如果您需要临时加班,最好提前知会宝贝一声,免得忙过了头儿,而给宝宝“爸爸不守信用” 的印象。当然,如果在加班间歇,也能给宝宝来个“闪电通话”,那是最好不过了。最后一点,可以经常提醒宝贝

41、:“想爸爸了就给爸爸打电话”。4.分集讲故事儿子刚上幼儿园那会,每次送到门口都要磨叽半天。我知道需要有个过渡期,为了让他尽快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就给他来了个分集讲故事。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先讲一半,如果分别时他不哭闹,晚上接他时就接着讲另一半,就这样,儿子慢慢愿意去幼儿园了。不过这期间,对我的挑战也蛮大的,每天的故事要要新颖、有推理,并且得在最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这样才能吸引他期盼听到后面的故事。 5.家庭版的“战争游戏”可能是小男孩天生好斗,这小子就爱跟我玩战争游戏,这也成了每次他制服他耍赖时的妙招了。一般是儿子把枕头当炸药包扔向我,我要快速躲闪,如果被打中,就要投降状,一场战争就结束了,两人再互

42、换角色玩。也可以各在床边玩,把床当做屏障以保护自己不被对方的枕头击中。可别以为这就是普通的打闹,里面有学问呢!扔东西砸能锻炼孩子大肌肉的力量,释放身体能量,培养勇敢、冒险的精神;躲闪时能训练身体的灵活性和大脑的快速反应能力。22、代沟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一、立场不同、互不理解:子女从小不为生计担忧,很少体味人间疾苦,大多事情都是由家长包办的,时间长了导致自我中心倾向,成了所谓的“小皇帝小皇后”。而父母一直含辛茹苦、受苦受累却又不被子女所理解。这种痛苦的心情,又有谁能体会?二、关注点不一样:父母和孩子的关注点不同。子女可能对于明星、电子产品关心得多一些,而父母则是更多地关心社会上的一些政策、家庭的

43、经济问题、以及我们以后的升学问题。三、成长的经过:子女长大了,心理上追求独立。 很多事情希望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愿意倾听父母的劝告,再加上许多观点与父母不同,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代沟也因此形成。 孩子追求的是最新鲜的东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时代在不断地变化,观点也在不断地改变。换句话说,孩子的观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着不确定性。代沟的消弭代沟的产生是由于父母一代和子女一代人不同的知识构成,使他们的思想不同。但是 他们与父母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父母又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 ,父母是“老师”,需要传递主流价值观。沟通是消除代沟的最佳方式。23、家长如何孩子乐于助人待人友善,培养孩子学会分享? 许多孩子

44、都不愿意分享自己东西,但是他却希望能够分享他人的东西,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分享的习惯呢? 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其实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比如从孩子懂事开始我就让他学着与别人分享东西。这里我把在生活中一些做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记得一个周末我带着女儿去公园玩。孩子又累又渴,要求坐在路边的凳子上喝点东西。我就给她拿出一袋饼干和牛奶。这时看见一个小女孩儿也坐在旁边,正看着女儿吃饼干。我一看就知道那个小女孩也饿了,也许她家长去给她买吃的了。看那渴望的眼睛,我告诉女儿说:“给小妹妹吃点儿饼干,好吗?” “不,我要自己吃!”女儿显然不乐意,“我又不认识她,就是不给她。”我耐心地引导她:“”如果我有事儿不在这儿

45、,这位小妹妹吃饼干,你想不想吃呢?” “想吃。”她毫不犹豫的回答。 “这就对啦,现在你拿一些饼干给小妹妹吃,下次我不在你身边的时候,小妹妹也会把好吃东西分给你吃。”她看了看我,又看看小妹妹,高兴的给了小妹妹一些饼干。过了一会儿,小女孩儿爸爸来了。小女孩跑过来给了女儿几颗糖果,两个孩子一起玩儿着一起开心的笑着。虽然孩子年纪小,但她已经能够发现这样做好处,逐渐尝到甜头的她更加喜欢与小朋友分享,还在幼儿园里交了几个好朋友。慢慢长大后,我开始跟她讲一些有关帮助别人的故事,经常鼓励孩子带同学来自己家里玩。也鼓励她去别人家玩,让孩子帮我到邻居家借还物品等。在这些交往过程中,孩子就会体验到与朋友应该怎样相处

46、,逐步学会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从而让孩子慢慢学会关心和分享的意识。这样让孩子真正做到互通有无,平等享用。其实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分享”,应该有两层意思:第一,我们要教孩子学会分享,第二,父母也要学会和孩子分享。然而对这一点往往被很多父母忽视。因此对于父母来说,要想培养孩子与他人分享,最重要的是父母首先要学会分享,坦然地与孩子分享,成为孩子分享的伙伴。在饭桌上,我就让孩子学着给长辈夹菜,鼓励他们给爸爸妈妈拿东西,教孩子给客人让座,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品味到做有益于他人的事而带来的喜悦后他们做事更加勤快了。我还让孩子为每个家庭成员分苹果,教孩子先分给爷爷奶奶等长辈,再分给爸爸妈妈,最后才分给自己。在分东西的过程当中,她不仅学会了与人分享,而且明白了应该尊敬长辈,关心父母的传统美德。24、父母惩罚孩子需要注意的问题?惩罚是人们常用的老子方法,有些人甚至迷信惩罚。这是因为人们对惩罚的作用和如何运用缺乏了解。惩罚有时是必要的,便如何运用,才达到最大的效果呢?a时效性。惩罚是一种负性强化,是从行为效果的相反意义上接受教训。因此,在施予惩罚时,惩罚的时间与行为效果发生的时间越接近越好。如果孩子在做不好的事情之前就被训诫或警告,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