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观沧海笔记整理-观沧海主要内容.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762747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操观沧海笔记整理-观沧海主要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曹操观沧海笔记整理-观沧海主要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曹操观沧海笔记整理-观沧海主要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操观沧海笔记整理-观沧海主要内容.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曹操观沧海笔记整理 观沧海主要内容观沧海 曹操教学目标1、在反复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2、培养学生的远大的志向。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文修养。4、了解诗歌情境交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5、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2.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教学时数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有人用这样的话来评价他“治世之能臣

2、,乱世之奸雄”。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1800年前他统一了连年动乱的中原大地;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篇流传千古。他以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才能在三国时期独领风骚。他就是三国时期的三绝之一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

3、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什么是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等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副怎样的图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观沧海,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二、 整体感知,充分读书1.教师泛读,正音。2.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诗词大意3.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碣(ji)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

4、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沧:通“苍”,青绿色。海:渤海何:多么澹澹(dndn):水波荡漾的样子。竦峙(snssss):高高地挺立。竦通“耸”,高。峙:挺立。萧瑟:是联绵字,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阳和月亮若:如同星汉:银河。 灿烂:是叠韵联绵字,光彩耀眼的意思,幸:庆幸。 至:极。 幸甚至哉:真是幸运极了啊。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咏:歌吟 咏志:即表达心志。 志:理想三、 赏析品读,深入理解1、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

5、”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2、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景: (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宽阔、博大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诗的正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以叙事发端,起调平稳。“观“字统领全文。是诗的线索,由以下“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东:方位名词,这里作临的状语,表示向东、朝东。临:到,这里是登上的意思。以:连词,连接“东临碣石”

6、和“观沧海”两个短语,所连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观:看,这里是远眺、眺望的意思。沧海:东海,这里是泛称。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接着描绘登山观海所见壮丽景色。这两句写大海雄浑开阔的气象,是远景,全景全景全景全景。水:指海水。何:副词,用在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可译为“怎么这样”“多么“那么”等。竦:同“耸”,高起,高耸。峙:直立。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两句写,突出

7、其林密草丰的特点,是近景,是局部。树木:指山岛上的树木。丛生:(草木)聚集在一处生长。这里是说林密。丰:茂密,茂盛。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从结构上看,把海水的正面写实推向了高潮,也自然的过度到了下面的虚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两句写大海波涛汹涌的动态。以上六句描写,有静有动,有远有近,有主有从,都是实。诗人这时的视线从山岛又转移到哪里呢?(明确:海面上) 萧瑟:秋风声。洪波:巨大的波涛。洪:大的意思。涌:形容大波掀动的样子。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

8、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赏析玩全诗后,想必大家也知道这首诗的大意了吧,下面我们一起描述一下大意。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深入理解后,大家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观。曹操的这首诗有什么写作特点?明确: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

9、,动静结合。1. 丰富奇特的想像。 观沧海这首诗最大的亮点就是诗人在表现沧海之壮观、之雄伟时,他除了直接描写大海本身之外,还从浩瀚壮阔的海景展开想像写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佳句。表现出了沧海吞吐日月蕴含群星的气派。读到这里,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宏伟景象,这一切都归功于诗人丰富奇特的想像。2. 合情合理的夸张。 从表现形式上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运行不息的太阳,星光灿烂的银河,竟然蕴含在沧海之中,由于前面在描写沧海本身时,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表现了它雄壮的气势。所以这是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

10、来突显它的这一特点,使读者在为沧海的气势所折服的同时,觉得夸张也合情合理了。3. 准确恰当的借景抒情。 如果观沧海仅仅局限在大海气魄的刻画与表现上,这样的沧海虽雄壮但缺乏灵性。诗人巧妙地赋予大海以人的性格,它的雄浑、它的沉稳、它的动荡不安,这些无不是诗人自身真实的写照,诗文表面句句是在写景,实则时时又在抒情,结尾“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句,诗人直抒胸臆,把自己的雄心壮志与沧海的雄伟融合在一起,不仅表现了沧海的宏伟,还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四、 拓展延伸,巩固积累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是由全景到局部,由远到近来描写登海后看到的景物和感受的。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 他们以质朴刚健、清新自然的语言、比兴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现实,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后人称这种文风为“建安风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