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756969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docx(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小麦吸浆虫又称小红虫、喝浆虫、黄疽虫、麦蛆等,分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属双翅目瘿蚊科,是小麦产区毁灭性的一种害虫。自2001年在山东汶上暴发成灾以来,近几年在我县每年都有发生,该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小麦乳熟籽粒,吸食浆液,造成瘪粒、空壳而减产。一般被害麦地减产40%左右,严重者减产8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1.发生规律小麦吸浆虫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结圆茧在土壤中越冬越夏。小麦拔节前后(3月下旬)土温达10左右,土壤水分达20%左右时,幼虫破茧上升到地表(37厘米)土层化蛹,小麦抽穗约70%的时期(4月20日前后),土温达20时,开始羽化为成虫,小麦抽穗至

2、扬花期(5月上旬)雌虫产卵,卵产在小麦护颖上,经5天左右,卵孵化为幼虫,幼虫钻入正在扬花的小麦颖壳内,吸食小麦浆液,致使麦粒空秕,严重减产,幼虫期约20天,小麦乳熟期后老熟,在雨天或潮湿时从麦穗中爬出,弹落土中,结圆茧越夏越冬,第二年遇适宜的条件,成虫出土产卵,再为害小麦。2.发生原因小麦吸浆虫暴发成灾的原因主要取决于虫源基数,气候与土壤条件、感虫品种种植面积。2.1连年的春旱少雨,土壤含水量不足,吸浆虫则滞留土中,逐年积累而越年羽化,为以后大发生埋下了隐患。2.2土壤耕翻次数减少,水利条件的改善,为吸浆虫生存、繁殖提供了条件,虫口密度逐年提高。春季雨期,与吸浆虫化蛹、羽化期相遇,羽化率明显提

3、高。2.3连年种植内外颖扣合不紧,开花期长,籽粒皮薄的感虫品种利于吸浆虫取食、成活。3.防治措施由于小麦吸浆虫具有虫体小,为害隐蔽,治虫不见虫的特点,稍有疏忽就可能错过防治时机,所以应以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并举的原则。3.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颖壳紧密、籽粒灌浆快、种皮较厚的抗虫品种。3.2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倒茬,耕翻暴晒或深耕,控制春后灌水、追肥。3.3化学防治有3个适期为播种整地时,幼虫化蛹期(小麦拔节期)和成虫羽化期(小麦抽穗率70%时)。播种期每667平方米用小麦吸浆虫专用药剂4.7%甲拌?辛粉剂2.5千克拌毒土于耕后耙前撒施,防治越冬幼虫降低翌年的虫源基数。同时兼治蛴螬、蝼蛄、金针虫及田鼠。幼虫化蛹期仍用上述药剂拌毒土撒于麦田内并耧划,使毒土混入土壤中,防治破茧化蛹的幼虫。成虫羽化期每667平方米用25%辉丰快克40毫升或5%辛硫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50毫升喷雾杀灭成虫和初孵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