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746455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1836年,参加宪章运动的英国工人们高举着旗帜集会,旗帜上写着:“自由之神再一次召集大军,发抖吧,你们这些暴君!难道你们还讪笑这是虚张声势?到头来,你们会流血而非流泪!”这首名为自由的诗属于()A浪漫主义文学B古典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和诗歌中注重对感情的表达可以判断是浪漫主义,故A项正确;古典主义文学强调的是形式的统一,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揭露,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史20世纪兴起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2近现代某一文学流派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个人普遍的陌生感和孤独感,

2、揭示了物质文明的残酷和冷漠无情,集中体现了西方世界带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下列属于该流派的作品是()A悲惨世界B战争与和平C母亲D等待戈多解析:悲惨世界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想象力丰富,通过心理描写揭露内心世界,给人以巨大鼓舞,故A项错误;战争与和平属于现实主义文学,通过再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抨击社会现实具有震撼力,故B项错误;母亲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斗争的大无畏精神,故C项错误;等待戈多是荒诞派开山之作,用夸张怪诞的手法,渲染了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后苦闷迷惘的氛围,与材料“集中体现了西方世界带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相符,故D项正确

3、。答案:D3“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此背景下出现的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B战争与和平C思想者D老人与海解析:根据材料“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面”分析时代背景,得出该文学艺术类型为浪漫主义,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故A项正确;战争与和平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B项错误;思想者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故C项错误;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故D项错误。答案:A41827年,雨果发表了克伦威尔序言,他猛烈抨击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强调自然界中

4、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题材。据此可知雨果()A吸收了古典主义的创作手法B认为文学创作应体现人文精神C力求扩大艺术描写的范围D强调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艺术创作解析: 据题干材料“强调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题材”可知,雨果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主张打破清规戒律,扩大艺术描写的范围,故选C项。A项与材料中“猛烈抨击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不符,排除;人文精神与材料中“强调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题材”不符,B项错误;材料中“自然界中的一切”是指对象而非环境,D项错误。答案:C5托尔斯泰在作品复活中,一方面对资产阶级社会进行全面猛烈的揭露抨击;另一方面又宣传“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不以暴力抗恶”等

5、。这说明托尔斯泰 ()A艺术思想的矛盾性B倾向无产阶级革命C希望恢复农奴制度D推崇儒家道德文明解析:“一方面对资产阶级社会进行全面猛烈的揭露抨击;另一方面又宣传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不以暴力抗恶”表明托尔斯泰艺术思想的矛盾性,故选A项;材料并未涉及托尔斯泰是否倾向无产阶级革命,B项错误;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作家,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C项错误;材料中的“道德”并非指儒家思想,D项排除。答案:A6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A浪漫主义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D古典主义解析:据题干材料“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

6、”可知,该文学家对当时社会秩序的重建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从材料“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可以看出他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其创作风格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故选A项;现代主义是反传统、反理性的,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现实主义强调再现社会风貌,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古典主义强调在创作理论上模仿古代,主张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答案:A7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要理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我们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B工业革命C

7、法国大革命D1929年经济危机解析:人间喜剧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中期,与工业革命这一重大事件相关。答案:B8唐代诗人杜甫著有诗篇对雪:“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下列法国文学作品的风格与之最为接近的是()A巴黎圣母院B红与黑C战争与和平D老人与海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杜甫对雪的风格是批判现实主义,与之接近的是现实主义风格的红与黑。答案:B9恩格斯称赞某作家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该作家属于的文学流派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

8、主义解析:古典主义与材料中“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与材料中“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表明是现实主义,故C项正确;现代主义与材料中“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01913年,泰戈尔(印度)的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这说明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是 ()A东

9、方文化开始赶超西方文化B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C东西方文化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D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主流解析:解答时注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用英文表达”“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泰戈尔是东方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是西方设立的文学奖项,泰戈尔用英文写作并获得该奖项说明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故选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59年,英国作家狄更斯发表了他著名的小说双城记。该作品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是那个时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在双城记的开头,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

10、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在小说发表之前的1854年底,狄更斯曾坦言:“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第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变成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可见,双城记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骂,也对心怀愤懑、希图以暴力对抗暴政的人民群众提出警告,幻想为社会

11、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狄更斯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在狄更斯看来,法国大革命能够为当时的英国统治阶级提供哪些历史借鉴?(2)如何理解材料中“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人们正在直下地狱”一段话?解析:第(1)问,根据“1859年”的时间信息结合工业革命时代下的诸多社会问题归纳、概括狄更斯文学创作的特点。根据“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狄更斯看来,法国大革命能够为当时的英国统治阶级提供诸多历史借鉴。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相关信息判断“这个时代”,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狄更斯的话

12、,最后总结。答案:(1)特点:直面现实与批判性;社会改良与人文关怀。借鉴:发展社会经济;推进民主化进程;保障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增强国家治理能力。(2)理解:“这个时代”是指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另一方面,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爆发;阶级对立明显,社会矛盾激化;生态环境日益破坏。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个时代的主流是进步的。12近代以来,法兰西民族创造出独具魅力、光彩照人的文化,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的欧洲人为法国启蒙思想家

13、那些顺应时代潮流的新思想所折服。一时间,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吕一民法国通史材料二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材料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法国文化界流行。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给世人描绘了一幅阴暗的世界画面: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选

14、择与创造。吕一民法国通史(1)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新思想”有哪些?分析这些思想当时在欧洲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2)雨果所追悼的文学家是谁?属于哪种文学流派?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该文学家的作品中,令人感到“惊惶与恐怖”的社会现实是什么?(3)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出现的背景可能与20世纪哪些重大事件相关?有人认为,20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正在走向崩溃,这一观点是否符合史实?请说明理由。解析:第(1)问,实际上考查启蒙运动的内容及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喜剧”及所学可知该文学家是巴尔扎克,然后联系所学回答相关问题。第(3)问,第一小问要注意题干时间“20世纪

15、40、50年代”,联系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回答。结合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回答第二小问,由所学可知,此观点不符合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过调整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答案:(1)新思想:分权制衡、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理性主义等思想。(或答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科学、人权、理性等思想)原因:欧洲国家普遍处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启蒙思想顺应了欧洲社会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2)巴尔扎克;(批判)现实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社会矛盾尖锐。(3)世界大战、经济危机。不符合。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弊端,但并未走向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通过政策调整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仍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