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0731877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3、读懂课文,体会草原的自然美。【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教学难点】体会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达的草原的意境美。【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师:这节课,老师

2、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课件播放草原风光图片,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些都是哪的风景呢?(板书:草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四十二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问时,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共作一次“草原心灵之旅”。二、自主学文,勾画圈点1、整体感知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2、自主研读师: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勾画让你感受很深的关键词句。3、放声朗读师:自由地、放声朗读这一段,读出你对草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一会儿把你感受最深、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三、合作研读,品读玩味“在天

3、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想象点拨,指导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分享经验,指导朗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借助经验,唤起想象)“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以读代讲)“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联系前文

4、,体会意境)四、音乐过渡,读中悟情1、音乐过渡,激发想象。、自由朗读,读中悟情。、指名朗读,以读代讲。五、个性朗读,小结全文“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板书设计景一碧千里并不茫茫美丽动人【教学反思】现在回想那一节课的前前后后,我总结反思出了以下四个“用心”。一、用心备课备课的重要性众人皆知,但是备课到底该如何切实有效进行呢?也许我们总是习惯了“套用”,备课的时候务必熟练地掌握教学环节,务必牢牢地记住每个环节的过渡语。在准备草原一课教学时,我起初也采用了这样的备课方式,并且心里总是希望自己教学时能够一字不漏地把文采横溢的过渡语“背”出来。可是紧接着,我又反问了一下自己,这样,是不是脱离了

5、“备课重在备学生”的人本思想。而且自己再仔细感觉一下,哟,把这些话一字不漏地背出来,多别扭啊。我何不大胆地尝试一下?教学中顺着学生的思维恰当地创造应用过渡语。接着,我又花了大量的时间预设学生课堂上可能产生的情况,再认真地将这些情况归类,然后寻找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我上起课来就游刃有余了。二、用心“造势”在感受作者那些优美语句中流淌出的美景时,很多学生“心领”但“神不会”,举手感情朗读优美语句的学生很少。面对这种情况,我当时也不懂得哪来的耐心和激情,依然十分投入地通过多媒体画面和激情语言来感染他们,在那个时候我表现出了较好的耐性,这是我平时课堂中较少有的。之后学生也能较有感情地朗读出那些语

6、句。现在想来,那该是“教师的投入感染了学生”。曾经听一位全国名师说过:“语文老师要学会造势。”我想这里的“造势”,必定是指语文老师自己要投入到文本中,然后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自然地引导学生。如果语文课堂上有矫揉造作的“造势”,那该让人觉得多么不舒服啊。因此,用心地“造势”,乃是用心地投入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三、用心置疑上了这节课,我揪出了自己的一个致命的毛病,课堂提问太泛。在学生反馈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我要引导他们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的时候,我开口就向学生提问:“你为什么欣赏这句话?”满以为会有声音冒出欣赏“绣”、“一碧千里”等关键词,传来的却是“草原很美”之类的话。课堂提问,别看只是一个小

7、小的词,它的引导性同样是很强烈的。我们平时总是责怪学生不认真倾听,可那只是个别的,大部分学生比老师还会用心听,他们会在瞬间就去捉摸老师话里每个字的意思。面对这样“用心”的学生,我岂能不更用心置疑?四、用心“撒网”课堂中许多生成性的情况可能都有一个精彩的续写,这时,老师应该善于用心“放线”。备课时,总是一味注意精读感悟时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我该怎么“收线”,却忽视了“放线”的精彩。好比打渔,外人一向关注收网后捞上来的鱼有多少,却很少去关注撒网的技巧。这节课接近尾声时,有一个配乐写诗的情景。按照我的教学设计,我的过渡语还没说完时,很多学生就高高举起了手,他们以为老师要让他们说出此时如果身在草原

8、的感受,兴致非常高。我当时心里一阵惊喜,可是嘴上的话却没有停止住:“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笔记本,可以写几句话,也可以写一首小诗表达你此时的感想。”说完之后,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有点儿沮丧地缩回了手。我心里一阵后悔,咋刚才不让呢!课后教研评课上,老师们也给出了这个意见。如果当时善于顺势“撒网”,让学生先发言,肯定是课堂的一大亮点。不仅学生可以尽情抒怀感想,互相启发,而且这样也不正是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一个大好时刻吗?只因自己是个“刚出海的渔夫”,这一网不懂得撒得漂亮些,就这样失去了满舱收获。但是不管课上得如何,只要是真实的,只要是用心的,只要有所收获,有所启迪,我就深深感谢这一切了。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9、(二)教材分析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结合生活体验,边想象画面,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作者语言的精妙,感爱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陈巴尔虎旗、迂回、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等词的意思。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3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诵一、二自然段。4、体会蒙汉情深的真挚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品读,体会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义,感受作都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深情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教学时间课时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第一课时一、单元导读、同学们,课前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雪山,高原,草原,戈壁。、看到同学们为这些美丽的风光而赞叹,是啊,这就是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课本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就是走进西部,让我们打

11、开书,快速浏览第一单元课文,书上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西部的景和物呢。(一望无垠的草原,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高大挺拔的白杨,跨跃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学习要求:同学们,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4、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课文,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二、本课导读设计1、欣赏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是一首歌唱草原的歌,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去过草原吗?你对草原有哪些了解?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草原的文章。(板书:1、草原)3、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在他的眼中,草原又是一

12、番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老舍笔下的草原。三、初读课文,理清文脉。、读通课文,检查字词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绿色渲染墨线勾勒翠色欲流忽飞忽落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拨转马头鄂温克姑娘陈巴尔虎旗蒙汉深情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分组读,正音理解渲染勾勒:正音结合课文注释理解意思忽飞忽落:由一对反义词组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襟飘带舞:看图,理解“襟”就是衣襟鄂温克姑娘陈巴尔虎旗:读准音了解“鄂温克”是草原中的一个少数民族;“陈巴尔虎旗”:“旗”是民族自治地方的的一个行政单位,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旗相当于县级。陈巴尔虎旗位于呼伦贝尔盟西北部,是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牧区四旗之一。()观察,每组词分别在写什么

13、?(草原景,草原的人,作者的感受)、理清文脉(1)课文从草原的景和人这两方面来赞美草原,抒发“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这种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情感。(板书:景人)(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部分在写草原的景,哪些部分又在写草原的人?(把课文分为两部分)(3)分小节朗读。(4)读了课文后,同学们,草原的景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草原的人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回答之后师小结)小结:草原的景和人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美。(板书:美)三、朗读品析,感受美景、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字词:请同学们自已读读这一段,不懂的词,可以做上记号。、理清结构:同学们,我们看看这段话哪几句话是在写景

14、的,哪几句是抒情的,找出来,分别读一读。(个别读)4、读抒情的句子:“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5、“这种境界”,是哪种境界呢?读读课文的15句。(1)师引读:我们看到那里的天,在天底下,那些小丘的线条。(2)文中写这种境界就是按“天空小丘草地”这样的顺序来描写的。(分句读)6、重点品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1)读句子(2)翠色“欲”流,流了没有?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真可谓是“碧草与蓝天一色啊)(3)再读读整个句子,

15、这样一个画面,给你什么感受?(柔美、自然)(4)轻柔地来读一读这个句字,让我们感受到那份自然和谐的美。7、情感提升(1)师生合作读:同学们,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师读写景的部分)这样的境界,(生读抒情部分)(2)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呀!天空赋予了草原以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这种境界,(生接读)8、写作方法指导:同学们,像这样,作者先写景,再抒情的写作方法就是“情景交融”。、背诵课文。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作业本1、2、3、4小题。2、课后作业:背诵第一段。试着用“情景交融”的方法,模仿第一段写一个片段,可以写写“校园”,“公园”等。草原教学设

16、计及反思(三)(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游玩我们祖国大地上的名胜古迹,回顾学过的课文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让我们一起登上万里长城、游览桂林山水、飞到鸟的天堂。(课件出示万里长城、桂林山水、鸟的天堂的照片)接下来我还准备带你们去游览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看!这是哪里呀?让学生回答那就是草原。(板书)让我们与老舍先生共同走进美丽的地方-草原。(二)、读占鳌头、突出重点【教学设想: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采用读-思-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自读自找不理解的词句,合作探究不懂的问题,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同时结合课件出示的草原风光,指导学生看图欣赏,使学生头脑中浮现

17、的画面更加完善,以培养他们思维的完整性和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再通过教师形象的描绘,把学生带到草原如诗如画的境界中,更好地体会作者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请大家自由地、放声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作者初到草原时看到了什么景物,并画出自己喜欢的描写草原美景的句子。1、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2、品味这些优美的句子。(出示课件)(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我满心的愉快。(让学生理解清鲜的意思,体会到草原的空气和城市的空气不一样,没有污染,让人心旷神怡,特别想高歌一曲,来表达当时愉快的心情。)(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草原特点的词。一碧千里

18、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茫茫是什么意思?)(板书:一碧千里)(3)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提问:作者在描写羊群和小丘时分别用什么词句来形容?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绿色与白色的搭配,真是一幅多么清新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呀!)(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翠色欲流,流了没有?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并让两名学过绘画的同学,上台用美术的方法为大家解释渲染和勾勒这两个词语。看看这翠色欲

19、流,轻轻流人云际是一幅怎样的画面。)3、播放音乐范读,并指导朗读。(要把高歌一曲的喜悦读出来,也要读出羊群在草原上的活泼可爱,更要读出对草原的喜爱和赞美。)4、(出示课件)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呀!天空赋予了草原的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的生命活力。置身于此情此景,难怪老舍先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导读)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要读出惊叹的语气。)(1)作者会吟一首什么小诗呢?引导学生吟颂敕勒歌。(2)理解回味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回味什么?(3)指导学

20、生体会作者先写草原的景色再抒发感慨,这就是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三)、合作探究,放飞想象【教学设想:第2-5自然段中,草原人民特有的风土人情学生较为生疏,所以教学时应从整体入手,先理清文脉,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把草原人民特有的欢迎客人的方式作为理解重点,让学生合作探究,发挥想象。再从课件展示的动人画面,扣人心弦的音乐中领悟文章所表达的蒙汉情深这一主题。】(音乐过渡)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听!这

21、是什么?(课件播放乐曲赛马)1、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想象蒙古人民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情景,再课件出示远迎客人的画面。)2、老舍先生又是怎样描绘见面后的动人场面的呢?请大家朗读第2-5自然段,并用最简单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远迎、相见、款待、话别)3、齐读第2自然段。(1)、该段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拿出笔把每小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同桌互相说说喜欢的原因?(2)、合作探究喜欢的句子。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是个什么句?破折号有什么作用?)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

22、虹向我们飞过来。(把飞改成跑行吗?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为什么说是一条七色的彩虹?说明了什么?)(蒙古族同胞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多么热情呀!老舍先生一个飞字,为我们描绘了富有诗意的画面,更让我们感到蒙古族同胞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情。所以在读时要体现这种急切的心情。)4、默读第3-5自然段。(课件出示问题)(1)哪些语句感受到热情洋溢的气氛?主客的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说明什么?(2)主人怎样招待客人的?看出主客双方的情谊怎样?读出有关句子。a、说着你想说的话,模仿主客双方的动作,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握握手,体会一下当时主客相见热闹的场面。b、课件展示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场

23、面。(3)饭后,主客是怎样联欢的?a、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这是一种什么感情?b、哪句话最能体现这种感情?c、如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在夕阳的余晖洒在一碧千里的草原的课件展示中,在忧伤的音乐声中,我让学生悟情,让他们深深地体会:蒙汉人民情深如海,从遥远的地方来到碧绿的草原,深情的话儿说不完,一直到太阳偏西还难舍难分的情感。)(板书:蒙汉情深)(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1、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然而蒙汉为何情深?仅仅是蒙汉才情深吗?2、大胆放手让学生讨论这两个问题,顺势引导他们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并告诉同学们,我们祖国

24、是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是亲如一家。3、课件展示民族大团结的画面,在爱我中华的动人旋律下,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深深地体会到我们56个兄弟姐妹亲如一家的亲情!(同学们,民族团结是我们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好好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团结大业贡献力量。)4、课件展示草原、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动人画面,鼓励学生心儿继续飞翔,更进一步去了解西部,走向未来!(六)、作业设计必做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找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抄写下来。2、观察一处景物,写一段话,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选做题:1、让学生为内蒙古草原设计一段精彩的广告词。如:请到我们草原来

25、,草原之花永盛开。大草原,乳香飘,人情美,客常在。2、出示与西部有关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部,走进西部)【安排选作题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附:板书设计草原景:一碧千里蒙汉情深人:远迎、相见、款待、话别七、教学反思:1、由于本文是本组单元-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根据文章的特点,我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用多媒体课件再现草原迷人的风光,体会作者对草原的无限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激起了解西部,热爱西部的兴趣。2、读中自悟,悟中体情-由于品读优美语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于是,我鼓励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引导学生品味精美的语言。通过品读、吟诵,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审美能力。3、我给学生创设了空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放飞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深入体会蒙汉深情这一主题。4、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草原美、人情美之后,我鼓励学生心儿继续飞翔,并设计选做题,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走进西部,了解西部。第 21 页 共 2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