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练习 岳麓版必修1.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721768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练习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练习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练习 岳麓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练习 岳麓版必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程标准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确立(1)时间:_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2)内容三省:_省负责起草诏令,_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六部:_、户、礼、兵、_、工六部。(3)作用相互牵制和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_,避免权臣专权,加强了_。2演变(1)宋代:设“_”、_和三司分割相权。(2)元代:只设_,长官为宰相,六部归入中书省。3评价(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_发生了深刻变化。(2)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的_产生了深远影响。二、选官制度1战国至汉初:实行_

2、制度。2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和_(1)原因:为适应和平年代需要设立。(2)内容_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征辟制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_征聘人才。(3)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_的需要。容易任人唯亲,_和_容易形成小集团。3隋唐时期:实行_(1)背景:隋朝统一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不适应政治、社会需要。(2)过程_时规定每州每年贡士三人,后分设不同科目推荐人才。隋炀帝时设_,以_取士。_代日臻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的制度。(3)影响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扩大了统治的_。促进了_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

3、制度保障之一。三、监察与谏议1目的:维护_的正常运转,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2历程(1)监察制度秦朝:_兼管监察。汉朝:御史大夫专管监察,_监察地方。明清:在中央设都察院、监察御史、“科道”;在地方,省级机构有按察使司。(2)谏议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中的_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_。明清取消了专门的谏议机构。3评价(1)积极方面:在整顿_,打击地方_,维护中央集权,谏正_过失,防止决策_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消极方面:不能从根本上约束_的无上权力,也未杜绝官僚队伍中的_和_现象。知识点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4、。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阐明了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形成了中央机构间的监督制约机制实行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皇权置于相权的制约之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A BC D2下列哪一项不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A三省职权划分明确,分工合作B不容易出现大权独揽的宰相C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D较秦汉,丞相更能发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权功能3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

5、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C中央设立“三公”D确立三省六部制4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A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和财政B枢密院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C加大各部的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D分割军队的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知识点二选官制度5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

6、望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6.清代公布殿试金榜右图告示中获得进士出身金榜题名的人是通过什么途径()A毛遂自荐B立军功授爵C凭才学科举获得功名D出洋留学,功成名就7江苏有一显赫家族,世世代代珍藏着其祖上进士及第,当地官员前来贺喜时赠送的条幅:“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这一条幅能够提供的信息不包括()A早在汉朝,保存该条幅的这一家族就已经成为名门望族B文人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C当时的皇帝和官员都特别重视科举考试D这一显赫家族的祖先是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知识点三监察与谏议8秦朝设置的御史和西汉设置的刺史,其相同的职能是()A执掌军政大权 B

7、负责审核政令C负责草拟政令 D负责监察事务9明朝中央机构中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是()御史大夫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按察使司A BC D10中国隋唐时期的监察、谏议制度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杜绝了官僚队伍中的腐败现象有利于国家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从根本上约束了皇帝的无上权力A BC D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论政体材料二隋唐时期正式确立

8、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请完成:(1)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2)唐太宗认为宰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唐朝宰相的权力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制约?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材料三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

9、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在此前的奴隶制时代我国主要采用的选官制度是什么?(2)材料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产生于什么时期?(4)如果你是皇帝,你会采用哪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解析】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知识清单一、1.(1)隋唐(2)中书尚书吏刑(3)相权皇权2(1)中书门下枢密院(2)中书省3(1)古代政治体制(2)国家体制二、1.军功爵2征辟制(2)察举制社会(3)官僚队伍荐举人被荐人3科举制(2)隋文帝进士科试策唐(3

10、)社会基础官僚体制三、1.国家机器2(1)御史大夫刺史(2)门下省谏院3(1)吏治割据势力皇帝失误(2)皇帝腐败低效对点训练1A材料内容从侧面反映了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材料中“相正以否”、“相防过误”、“勿上下雷同”等内容,反映了三省之间相互制约,以减少决策失误的目的。但三省的设置,分割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故表述错误。2D隋唐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皇权得以加强。3DA、C两项发生在秦朝,B项发生在汉武帝时期。4B“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表明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政权,而财政由三司掌握,故选B。5D对应如下:秦朝军功授爵制功绩;汉代察举制品行才学;魏晋南北

11、朝九品中正制门第声望;隋唐科举制考试成绩。6C从图注涉及到的时代及“进士出身”等信息可知与科举制有关。7A科举制开始于隋唐时期,汉朝不可能出现“进士及第”的“天子门生”。8D秦朝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西汉武帝时设置刺史,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9D是秦汉时期的监察官员,是明代地方监察机构,均不合题意。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六科给事中与六部相对应,进行业务监督。由此可见,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都是明朝中央负责监察的官员,正确。10C中国封建时代的监察、谏议制度都是为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服务的,不可能“从根本上约束了皇帝的无上权力”。腐败是专制制度的伴生物,在专制时代官僚队伍中的

12、腐败现象无法杜绝。所以,不正确。综合运用11(1)先由宰相等集体议政,再由皇帝最后决断。(2)唐太宗认为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3)宰相是皇帝直接任免的官吏,必须依照皇帝的意愿行事;三省机构中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12(1)察举制。世卿世禄制。(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3)科举制。隋(或隋唐时期)。(4)科举制。原因:能够选拔出高素质人才,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和巩固统治。教材问题解答自我测评1说明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因为在三省六部制确立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削弱了中央主要大臣的权力,从而加强了皇帝的权力。2(1)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2)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