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2021年春季高中历史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优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721561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志鸿优化设计】2021年春季高中历史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优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志鸿优化设计】2021年春季高中历史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优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志鸿优化设计】2021年春季高中历史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优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鸿优化设计】2021年春季高中历史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优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志鸿优化设计】2014年春季高中历史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优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197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这反映出()A.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愿望B.国外普遍赞赏中国开放政策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解析:中央电视台是中国的国家电视台,它开始播放外商的商业广告,释放出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中国的市场将向世界开放,这反映出中国要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答案:A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C3

2、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毗临港澳B.政策扶持C.科技领先D.资源丰富解析:珠海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国家对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发展,所以珠海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扶持。答案:B4深圳、珠海等地是我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其特殊性表现在()A.突破了计划经济的限制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对外关系可以独立自主D.具有特别的行政权力解析:C、D两项不符合经济特区的含义,B项不符合实际情况,建

3、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来的。答案:A5经济特区的设立具有重大的意义,包括()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为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作出了可贵的探索A.B.C.D.答案:D6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其中,位于山东的有()日照青岛烟台威海A.B.C.D.答案:B7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形成沿海开放地带,对这一地带的形成起着直接作用的是()A.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D.开放开发上海浦东解析:沿海经济开放区从南

4、到北,把沿海地带连成一片,形成了沿海开放地带。答案:C8上海浦东的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主要因为它()能够促进上海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发展能够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开放能够促进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出现新飞跃能够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A.B.C.D.解析:浦东成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开发开放浦东的结果,而不是开发开放浦东的原因。答案:D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词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材料二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

5、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外贸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近代大城市。图1“一夜崛起之城”图2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深圳特区(1980年)上海浦东新区(1990年)图3中国北方经济增长的引擎天津滨海新区(2006年)请完成:(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历史状况?(2)广州、上海、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各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中国近代

6、口岸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3)依据图1图3,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指出图3所示地区与前两地开发时相比,在经济运行环境方面的最大优势。(4)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和图1图3,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指出近代、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关系。解析:解答第(1)问,要结合材料中的时间,说明中英两国社会发展的差异。解答第(2)问,要联系必修1所学知识,结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进行思考。解答第(3)问,一方面要再认再现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当今形成的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另一方面,要从三幅图片提示的时间出发,思考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时在“经济运行环境”上的优势。对第(4)问,要说明近现代中国两次对外开放的明显不同。参考答案:(1)英国工业革命已开始,需要开辟海外市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闭关锁国。(2)广州、上海依据南京条约,天津依据北京条约。开埠通商引起全国外贸中心的转移,设立租界引起相关城市商业或经济中心的转移。(3)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格局。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4)近代世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被迫开放,卷入世界市场;当代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中国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主动开放,融入世界经济。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