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增分突破 考前题型滚动练22.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718040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增分突破 考前题型滚动练2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增分突破 考前题型滚动练2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增分突破 考前题型滚动练2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增分突破 考前题型滚动练22.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滚动练22基础知识古诗文填空诗歌鉴赏散文阅读(二)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呱(g)呱坠地 量(ling)体裁衣鼎铛(chng)玉食 心宽体胖(png)B佶(j)屈聱牙 拾(sh)级而上斗转参(cn)横 风驰电掣(ch)C一丘之貉(h) 喁喁(y)私语呼天抢(qing)地 改弦(xin)更张D饿殍(pio)遍野 便(pin)宜行事暴虎冯(png)河 呶(no)呶不休答案CA项“量”读ling ,“胖”读pn;B项“参”读shn;D项“便”读bi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国庆节前市旅游局加大了对本市旅游市场的整顿力度,很多涉旅单位

2、积极配合,服务质量大为改观;但也有一些私人酒店并不配合,表现差强人意。B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鏖战,第28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尘埃落定,国手林丹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奋勇拼杀,再次获得了奥运会男单冠军。C最近曝光的“房族”们能够轻易占有大批房产,原因大多在于他们本人或是亲朋正掌握着权力;“房族”现象只是房地产市场腐败的冰山一角。DCBA总决赛赛后,球迷上传的围殴裁判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在“打人不对”这个原本毫无争议的道德判断面前,网民们却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答案AA.差强人意:大体上还可以使人满意。B.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C.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漏出来的一小部分。D.莫衷一是:不

3、能得出一致的结论。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恢复年味的关键在于理解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尊重百姓的情感诉求,鼓励百姓的文化创造并为此提供最大程度的服务是非常重要的。B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创业累计创造就业岗位将近1 000多万个,成为创业就业新的增长点。C针对节日期间食品市场供需两旺的特点,工商管理局围绕粮油、肉类、酒类、调味品、保健品、农副产品等热销品集中精力进行检查。D教育部有关人士表示,中小学开设书法课旨在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和审美能力。答案DA.“关键在于”与“是非常重要的”句式杂糅。B.不合逻辑,“将

4、近”与“多”矛盾;语序也不当,“我国网络创业累计创造就业岗位将近1 000万多个”应为“我国网络创业创造就业岗位累计将近1 000万个”。C.分类错误,粮油、肉类、酒类、调味品、保健品、农副产品分类混乱。二、古诗文填空4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1)弟走从军阿姨死,_。门前冷落鞍马稀,_。(白居易琵琶行)(2)_,而又不随以怠,_,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_,谁怕?_。(苏轼定风波)(4)引壶觞以自酌,_。倚南窗以寄傲,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日月忽其不淹兮,_。惟草本之零落兮,_。(屈原离骚)答案(1)暮去朝来颜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妇(2)有志与力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4)眄庭柯以怡颜审容膝之易安(5)春与秋其代序恐美人之迟暮三、诗歌鉴赏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南宋方岳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注】 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做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两仙翁:指欧阳修和苏轼。(1)

6、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答:_(2)“洲外”三句,词人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从“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两句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答:_答案(1)孤独漂泊,思念家乡,令人神伤;中原未复,山河破碎,令人慨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令人感喟;怀才不遇,功业未成,颇感失意。(2)“洲外”三句,词人用了拟人和寓情于景的手法,描绘出在长满草的渚洲之外,远山逐渐消失在苍茫暮色中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愁苦之情。读出了一个失意落魄又孤高不羁的踽踽独行者的形象。四、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种树小记于坚有一天读希腊神话,尤利西斯流浪一生,经历无数磨难,几十年

7、后回到故乡,认出了童年时跟着父亲种下的树。这是一种幸福。我小时候特别崇拜我们大院里的一位爷爷,他总是很得意地告诉我们,院子里的老枇杷树是他种的,然后咧嘴一笑:那个枇杷鬼也是我放进去的。我们在黄昏里吓得四处逃开,躲到母亲的背后。有一天与黑人诗人阿发聊天,他老家在美国,他说他的家门口有一棵老柳树,他母亲去世时,老柳树也倒下死了。我平生第一次种树是在上小学的时候。那是1964年的春天,我正上小学,有一天,学校宣布,要种树了!我们高兴着,盼望着。那天,艳阳高照,我们提着水桶,扛着比我们的个子还高的锄头,唱着歌去种树。对我来说,这是个非常神圣的时刻。我有一种父亲般的感觉,少年时的一件大事开始了,我坚信我

8、自己种下的树在我长成大人的时候,也会长成一棵高高的大树。我们种的是银桦树,我把种那棵树的坑挖得很深,埋下树苗,培土,浇水,最后把红领巾系在树脖子上,让它飘扬了一回。我激动而严肃,像在寺院里面对着佛像,我相信这是一件与永恒有关的事情,我的生命有了一个具体的期待,我埋下的那一小片黑暗是将来的一个丰功伟绩。树种好以后,我过几天就要提一桶水去浇,放学回家也要去看看,摇摇它,看它长结实了没有。几个月后的某日,忽然发现我们种的几百棵树全部被拔了出来,丢在地上,被太阳暴晒着。几辆推土机停在附近。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建筑工地,后来盖起了春城饭店。那个早晨我看见这情景的时候,脑袋嗡嗡地响。没有任何人通知我这件事情,

9、也从来没有人向我解释过这件事情。大人们根本没有把这当回事,谁会向一个三年级的少年去解释什么呢?但一个少年却遭遇了世界猛力的一击。我种的树啊,我人生第一件完全是我自己干的正大光明的大事情。这个世界还有比我的树更强大的东西,那一天我模糊地感觉到了这点。它可以根本不与我商量,哪怕我的事属于真理,它就那么在黑暗里咔嚓一下。春城饭店的设计师也一样,他一定严肃认真,以设计百年大计的激情干了一个夏天,在我的树坑上设计了他的“树”,那是昆明上世纪60年代最早的高级饭店。但10年后,我发现那里再次成为一个巨大的坑,他的“树”也被拔掉了。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天,我去滇池游泳,忽然发现水是臭的。我才3个月没来

10、啊,这里已经成了臭水坑!这不是一个盆,一个洗澡堂,一个水库,这是一片海啊!那个下午我仓皇逃出滇池,回到岸上坐着发呆。我又一次感觉到那个巨大的力量,它比滇池都强大啊!我看着太阳,说不定它什么时候会被一把大刷子刷成黑的,我不以为这是神话。后来我又种过许多树,我几乎是在回家的路上就永远忘记了它们种在哪里,我不想像个守财奴或者庄园主那样把它们视为自己的财产。生命中还有无数的树等着我去种呢!种树只是生命的无数过程之一,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种树的时候你体验了某种喜悦或者悲痛。人生的意义并不在这些具体的事件中,种树只是种树这件事而已,这件事并没有什么根本的意义,它将来是否会死掉,或者长成一棵大树,那是另一

11、件事情,那是宇宙的事情。天地无德,宇宙大千不是按照人类此一时彼一时的价值观、主义、尺度、喜怒无常的情绪来安排世界的。多年前我曾经在澳大利亚的荒野漫游,看见一棵树。不知道是谁种的,那么遥远,那么自由蓬勃地生长着,那荒原上没有人,风吹过的时候,把树上的一点什么带去了远方。那些风就是荒原上的种植者,它们从来不在乎结果、意义,天地无德,因此它们的树遍布大地。而且,也许,它们就是1964年的春天种下的。(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6文章第段写了三件有关种树的事,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解析首先要明确第段讲了什么内容,本文第段写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表明种树是幸福的,种树是有成就感的,树也是有灵性的。然后分

12、析这部分内容与标题、与下文的关系;照应了标题中的“种树”,也为下文的相关内容的叙述作了铺垫。另外,文章以故事开头,也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案突出种树是幸福的,是有成就感的,树也是有灵性的。照应题目,为下文叙写“我”对种树的向往、种树时的神圣幸福感受作铺垫。以故事开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7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答:_解析赏析画线句时,既要明确其运用的表达技巧,又要说明句子的内涵和表达效果。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写了“我”种树的过程和种树时的心理,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答案这段文字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以“挖”“埋”“培”“浇”“系”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我”种树时的认真仔

13、细和郑重的态度;通过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种树时心中的激动、虔诚和对树长大的期待。8第段写的与“滇池”有关的内容似与“种树”无关,作者安排这一内容的用意是什么?答:_解析作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第段写了什么,然后分析其和上下文的关系,和文章主旨的关系等。具体来说,本段内容是文章内容的拓展,和前文的“树被拔掉”表达了同样的主题,深化了文章中心。答案第段的内容看似和“种树”无关,但它与“我”的树被拔掉一事表现了同样的主题:有些势力很强大,在破坏美好的东西。这样写加深了文章内涵,深化了文章中心。9作者从“种树”这件事中悟到了哪些道理?请联系全文,任选两点进行探究。答:_解析题干中的“联系全文”意味着作答本题时必须立足文本,联系全文探究文章意蕴。作者从“种树”中悟到了很多道理,我们可以从文章开头往下梳理,看哪些是结论性的句子,其中可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观点等。然后针对其中两点进行探究即可。答案种树是美好幸福的一件事。世间美好正义的东西有时会被人为地破坏。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会造成严重后果。无论做什么事,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任选其中两点进行探究即可)-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