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715533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2014新乡许昌平顶山一模)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A废除宗法制B采取郡国并行制 C加强皇帝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解析解答抓住关键语“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可判断汉高祖采用郡国并行制。汉高祖认为秦朝“前世之弊”在于废分封,行郡县,一旦农民起义,无人勤王,导致速亡。宗法制,西周以来一直是古代中国重要政治制度,A项错误;汉承秦制,C、D两项错误。答案B2(2014泉州质检)“吏

2、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A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B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C没有依照条例办事 D较好发挥监察作用 解析理解材料,其意思是,官吏往往有很多苛政,治政的政策和命令烦琐而且杂碎,(人民无法依从),其中大多错误在于当地的刺史,(这些刺史们)有些不守自己的职责,举荐或者罢黜某个下级官员完全出于自己的私意,多干预郡县事务,私自听信他人谗言来获得吏民过失。由此可见,刺史没有较好发挥监察作用,没有依照条例办事,故C项正确,D项错误;刺史职责是监察地方官员,但材料主旨是说明刺史没有履行自

3、己职责,故A项错误;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在西汉中期以前就有,故B项错误。答案C3(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A增加了官吏人才来源 B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C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 D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解析钱穆认为汉代的察举制和唐朝的科举制,政权向贵族特权阶级以外的人开放,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B、C、D三项在材料中未反映,故答案为A项。答案A4(2014南京、盐城一模)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

4、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A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C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解析九品中正制源自魏武帝曹操“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故A项正确;“非为世族高卑”“自魏至晋,莫之能改”,没有成为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九品中正制实行期间能依据人才优劣选官,故B、C两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之前选官制度,无法判定九品中正制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故D项错误。答案A5(2014广东六市六校联考)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三公权不及尚书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

5、密。”这说明汉代()A权力重心在中书 B皇权逐步加强C外朝受内朝牵制 D三省已具雏形解析材料大意:汉代以丞相为首的三公的权力不如皇帝身边掌管文书的小官尚书的权力大,而尚书不及中书的权力大。主要的是文官(与皇帝的关系)不如宦官那么亲密。可见,当时皇帝通过重用身边的文职人员和宦官来加强皇权。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C项不准确,材料只论及三公权力小,皇帝身边的文官和宦官权力大,并无用外朝来牵制内朝的信息。D项错误,东汉时有尚书台,隋朝中央机构才出现三省。答案B6(2014皖南八校联考)中国古代,“吏”是贵族或大官随员或职员的通称,秦汉以后,多指没有官位的官府工作人员,但“吏”常常利

6、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C中央集权的削弱 D相权不断膨胀解析从材料“吏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可以看出,“吏”利用职务为自己谋方便,说明官僚政治的弊端,B项正确;封建社会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故A项不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C、D两项不正确。 答案B7(2014荆州一模)旧唐书薛登传载:“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故文笔日烦,

7、其政日乱。帝纳李谔之策。”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A打击豪强势力以促进统一B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人才D弘扬儒家思想以笼络士心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更好文词”、“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可知直接目的应该为C项;A项中的“打击豪强”、B项中的“防止重臣专权”、D项中的“弘扬儒家思想”材料都没有体现,故排除。答案C8(2014郑州一模)关于中国某朝官制,有史学家如此评述,“当时的官,仅以寓禄秩,而别以差遣治事。”这说明该朝官制()A规范了官员职责 B加强了对官员控制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专制君权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官以寓禄秩”可知官名只用来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

8、官称与职务相脱离,真正负实际责任、有实际权力的是“差遣”,这种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其结果是加强了对官员的控制,防止其擅权专断,故B项正确;官职差遣分离、名实混淆,不利于规范官员职责,故A项错误;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故C项错误;官职差遣分离,使各层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加强了专制君权,故D项错误。答案B9(2014孝感一模)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C皇权和相权的

9、矛盾尤为突出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解析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唐宋时期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威胁到皇权,因此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故C项正确;唐宋时期实行的仍然是专制政体,故A项错误;宰相参与讨论军国大事,皇帝是国家的实际决策者,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4万州一模)下图所示为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示意图。导致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孝廉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与完善C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唐宋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平民阶层的政府解析根据图表可知东晋至北宋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

10、持续增加,这一变化主要应归功于科举制,科举制使平民子弟通过考试可以步入仕途,这就大大提高了平民子弟在官员群体中的比例,故C项正确;A项是察举制,主要盛行于汉朝,故A项错误;B项主要依据门第高低选拔人才,出身低微的平民很难出任政府官员,故B项错误;D项与题目要求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4邯郸摸底)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由此反映了元代政治的特点是()A中央直接控制各级地方行政B地方分权各机构相互牵制C中央对地方实施多层次管理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解析解读题干材料,从材

11、料省略号之前的内容可看出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受中书省的制约;省略号之后的材料可看出行省有较大的权力,这就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A、B、C三项均只涉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一部分。答案D12(2014茂名一模)“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渝,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渝发出了。”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C提高行政效率 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解析材料是“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

12、,结合所学知识,清朝加强君主专制权力的一项措施是设立军机处,并且说这是清代特有的,寄信上谕是为了将皇帝的旨意完全执行,不许旁人议论,这是为了加强专制皇权,故A项正确;“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渝发出了”,从文字上分析,应是数量较多,如果是为了保密,不会那么频繁的,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办事效率提高了,故C项错误;也没有指出监察官员,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13(2014无锡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

13、史概要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指出秦与汉初政治制度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

14、识,判断材料二中汉高祖对秦制之失的分析是否正确。他所制定的矫枉之策的推行有何影响? (3)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指出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后,诸侯的权力和地位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举措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材料二“封建王侯”,结合秦代中央与地方官制可以解答。第(2)问,从材料可以看出汉高祖认为秦制之失在于设郡县,依据所学可知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其分析不正确。其矫枉之策是推行郡国并行制,从不利于中央集权角度分析。第(3)问,对比材料二、三从诸侯地位、统治范围、社交范围、与中央关系等角度来概括。答案(1)同:沿用皇帝制度、设三公九卿

15、,设郡县。(若答到沿用秦朝中央机构或地方制度亦可)异:分封王侯,实行郡国并行制。(2)分析:不正确。影响: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3)变化:诸侯统治范围缩小;地位降低;社交范围受限制;受中央的严格监管。(任答3点即可)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14(2014湖北稳派强化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16、。置诸侯不便。”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久困弱。朱子语录材料三元统一,疆域辽阔,为了适应全国辽阔疆域管理,在地方上推行行省制。元行省辖区广褒,权力空前,元史百官志七云:“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行省“不得彻承制署置属吏”,“十省之属自篼库(保管仓库的役吏)而上,皆命于朝”;“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军事上在批准调军程序、委任统军人等方面要受中央节制,布置调换戍兵、整点军队等事宜更是由朝廷直接掌握。御史台、行御史台和各道廉访

17、司对行省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察。摘编自宋濂元史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廷争的焦点,并概括李斯的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是如何做到“一切收了”的?如何认识朱熹“州郡遂日久困弱”的论断?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请立诸子”、“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可知双方争论的焦点。李斯的观点应从分封制的弊端、西周衰败教训、郡县制的好处三方面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提示“兵”、“财”、“赏罚刑政”,从军事、财政、行政三方面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弊端,对朱熹论断给予肯定。第(3)问

18、,材料一从正面突显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性,材料二从反面突显地方分权的必要性,材料三突显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有机结合行省制度,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可以从三则材料中得出认识。答案(1)焦点:应该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观点:分封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容易导致诸侯之间的矛盾;周代正是因为诸侯纷争不断而走向衰败;郡县制使中央容易控制地方,有利于统治的稳定。(2)措施:军事上:收回主要将领的兵权;地方军队精锐抽调到中央禁军; 行政上:文官做知州,通判牵制;财政上:转运使理财,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部分上交中央。认识:朱熹的论断有道理。宋朝以分化、并置的方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结果导致地方缺乏自主性,削弱了行政效率,致使地方陷入困弱境地。(3)处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维护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和前提;在加强中央集权过程中要给予地方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应该实现相互制约下的动态平衡;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根本着眼点是实现稳定与效率的兼顾。(任意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符合题目主旨的回答均可)-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