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0713941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生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生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学校感谢各位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家长会,说明你们十分关心自己的孩子,希望和学校、老师交流、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从而达到育人的共识。学生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他们的成长需要家长、社会和学校共同配合,方能完成育人的任务。我校在社会各界及在坐的各位家长的支持下,本学期在各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变化,我们在着力打造农村小学教育特色的同时,注重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狠抓学校管理,改善校容校貌,抓师资队伍的建设,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学校的教研教学工作。本学期先后有六位教师被分别评为县骨干教师和

2、教学能手,青年教师参加全县的教学比赛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我们又深刻体会到,没有家庭配合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今天我想借此机会, 向各位家长就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希望能对和在座的各位共同切磋。一 、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有正确的认识1、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常有进退起伏的现象。面对这种现象有的家长喜出望外,有点焦急万分,甚至不停地训斥。其实,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谁也不可能只进不退,即使起伏大一点,家长也要冷静旁观,心中有数,孩子遇到困难,家长要多帮助多鼓励,不能毫无理智,被动急躁。2、孩子喜欢玩。不少家长埋怨孩子“只喜欢玩”,不能如自己所想象的好学生那样 “喜欢看书”。 孩子

3、喜欢玩都是正常的,这一点家长要有思想准备,不能把好学生与喜欢玩对立起来,好学生应该是既喜欢看书,也喜欢玩。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孩子,玩耍是他们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家长的任务不是制止孩子玩耍,而是花一定的时间让孩子既喜欢学习,又喜欢玩。实际上,这样的孩子比只喜欢学习或只喜欢玩的孩子发展的更好。3、缺点不少。孩子上学后,家长和学校所要求的优点,孩子不可能一下子齐备,只能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所以孩子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家长对此要有思想准备,急躁粗暴,会破坏孩子的正常发展过程,欲速不达,效果反而不好。二 、家长要主动与教师协调。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说“全靠老师了”。自己只管料理孩

4、子的生活,很少到学校询问孩子的情况。有的家长甚至老师请他到学校来交换意见,也从来不肯露面。在现代社会里,家长必须依靠学校让孩子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在这一点上,家长无法取代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只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一部分,家长如果把教育责任全推给老师,老师同样无法取代家长。尤其是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重要教育任务,更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才能完成。那么,家长与教师的协调主要做些什么呢?首先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家长了解情况不能只了解分数,在班里排第几名,其他就不闻不问,这是片面的,应多方面了解孩子的表现。如孩子的学习习惯如何,上课是否专心,是否积极大胆发言,作业有什么困难,孩子是

5、否合群,独立性怎样,是否太胆小好哭,是否欺负同学,孩子是否精力充沛,是否喜欢活动,喜欢劳动等等。其次,应根据学生在校的表现,和老师教学的要求,在家庭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督促孩子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遵守时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等。三、掌握教育孩子的艺术1、学会与孩子交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亲的人,从小对父母是无话不说,诉说所有高兴的和不高兴的事情,为什么小学还没有毕业就不对父母说实话了呢?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们大人与谁讲话,如果话不投机,或被挖苦一顿,你还会再说什么吗?不少家长很不注意对孩子说话应有的理智,尊重和讲信用,要不了多长时间孩子就不愿再对

6、家长说真话,这是家长的过失。那么学会与孩子交流,应注意哪几点呢?首先,要理智客观。不能孩子报告好消息就乐于听,听到孩子说退步就火冒三丈。这种听喜不听忧的心态,迫使孩子报喜不报忧,甚至最终什么也不愿报了。其次,要乐于倾听孩子的诉说。有的家长只关心考试分数,其余的一概不听。孩子在学校会有各种喜悦、苦恼和困难,最初总是告诉父母,而有的家长认为小孩子的话,哪有时间听,所以孩子告诉什么总是“去去去,做作业”,多几次这样,孩子也无法再对父母诉说什么。还有的家长成天忙于赚钱,或只顾自己玩乐,每天给孩子几元钱吃饭,自己则东奔西忙,或成天打牌,不拿一点时间与孩子交流,孩子没有任何机会可能对父母说什么,这都是家长

7、自己在拒绝交流。家长要学会乐于倾听孩子诉说一切,孩子的话往往条理差,内容简单,甚至幼稚可笑,但家长的认真倾听,就是一种极大的关注。这种关注能消除孩子的紧张、孤独造成的不良情绪。听孩子说这说那,说的事情都不重要,但这种倾听很重要。2、家长要学会使用表扬。孩子只是孩子,有弱点不足是正常的,家长如果一贯用批评去否定孩子这不对那不对,孩子容易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管是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都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表扬多于批评。有的家长说“孩子缺点多,只好多批评”,这不够科学。心理学研究表明,鼓励多,则孩子求知欲高;批评惩罚多,则孩子学习兴趣、求知欲都低。所以,尽可能用表扬的方法去纠正孩子的不足。如孩子做作业分心

8、,家长除了督促提醒外,要留心孩子的进步,哪怕孩子集中精力了五分钟,家长就要给予衷心的表扬夸奖,这样可以唤起孩子积极愉快的情绪,主动控制自己分心。虽然下一次有可能反复,但只要家长耐心坚持,孩子就会在这个方面不断进步。家长只喜欢用批评,觉得批评孩子才是严格要求,这不对。比如孩子不能按时睡觉,家长老是批评,又急又催,唠叨不已,甚至打骂孩子,但某一次孩子自己按时去睡觉了,家长却不表扬,认为孩子应该按时去睡,还表扬什么?这样孩子很难获得积极愉快的情绪,获得主动性,很难产生自信心、自觉性,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弱点。批评、惩罚的方法不是不能用,但它的使用要依赖一定的条件,所以要少用、慎用,尤其对自信心不足、自卑

9、的孩子,更要慎重。单纯使用批评、惩罚,有时似乎收效较快,但多次重复,孩子也就无所谓了,批评变成了家长的唠叨。惩罚制止某种行为效果明显一些,但惩罚很难唤起主动性。比如孩子分心,如果用惩罚,可以使孩子暂时集中一下注意力,却很难使孩子主动去努力克服分心,使用多了,反而造成孩子厌恶学习,拒绝学习,想方设法逃避学习,那样就很糟了。教育_发展到今天,最好的方法是多鼓励、多表扬,使孩子获得自信,获得主动,获得勤奋。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被一大家子人视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家长在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方面是毫不吝啬的,唯独“赞扬”不轻易给予孩子。而不少家长误认为孩子只需要经常“敲打

10、”,而无需赞扬,理由是孩子缺乏自觉性。成长的真正动力却是孩子的内部的需要,“被赞扬”就是这样的一种需要。如果家长能不失时机地赞扬孩子如:孩子肯帮助别人,你告诉他“做得对”,孩子通过独立思考解决了一道难题,你告诉他“你真是一个肯动脑筋的孩子!”无论是一句由衷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微笑,还是摸摸头,拍拍肩,无不传递着你对孩子的肯定,那么孩子就能经常去追求成功。相反,如果家长对孩子只是一味地“敲打”,或批评,或指责,孩子或许也能进步,但那只是在一种外力的作用下的进步。一旦没有了外力,孩子也就丧失了前进的动力。例如:一个 9 岁的女孩第一次在家做饭,结果是一锅夹生饭,女孩很伤心,可她的妈妈却首先表达了对孩

11、子的极大赞赏,赞赏孩子主动做家务,同时也指出孩子由于平时观察不仔细而导致失误。这使女孩大受鼓舞,不仅没有放弃做饭,反而增强了做好饭菜的欲望。责任感教育应该是遵循从孩子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少到多的原则。在日常生活的具体事情当中,让孩子为自己去尝试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要求孩子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不挑食,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孩子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认真完成作业,自己检查作业;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自己的衣物,洗碗筷,倒垃圾,给家里的牲口喂食,给种的花和菜地的菜浇水等。如果孩子因故耽误了这些事应要求孩子另作安排或补救,让孩子明白不能因为自己有事而让牲口饿肚子,让

12、花枯萎,那是不负责的表现;孩子在学校,父母别忘了教导他做值日生、班干部应尽职尽责,做清洁卫生不能偷奸耍滑。还有一个必须明确的责任范围,那就是孩子的家庭作业。严格说来,家庭作业是孩子和老师的事。但不少父母出于对孩子学习的关心,承担起监督和检查孩子家庭作业的任务。有些家长则成了孩子的“校对”,孩子做不出来的算术题,造不出来的句子,写不出来的段意,自然成了陪读父母的任务,检查作业更是被看作“份内的事”,父母的签字似乎成了应为孩子作业中的错误承担责任的证据,而孩子还会理直气壮地指责你为什么不仔细点检查,害他没得到好分数。这样的孩子是不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的。因此,家庭作业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的签字只

13、表明家长要告诉老师,孩子在家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教育孩子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尤其是做错事以后要敢于承担责任,不把责任推给别人。这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内容。各位家长,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不是等待被填充的无思想者,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具有主动精神的学习过程的实施者、生成者、发展者,他们具有各自的需求、兴趣、特长。作为家长,必须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发展需求,正确地认知,合理地引导,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总之,只要我们双方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学生的现在和未来,我们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您的孩子也一定会在您和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如果有说的错误的地方,请各位家长批评指正。谢谢大家!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