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决算工作报告 2021年财政预决算报告.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0671186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预决算工作报告 2021年财政预决算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财政预决算工作报告 2021年财政预决算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预决算工作报告 2021年财政预决算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预决算工作报告 2021年财政预决算报告.doc(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财政预决算工作报告:2021年财政预决算报告财政预决算的报告应该怎么写呢?下文是财政预决算的报告,欢迎阅读!财政预决算工作报告一各位代表:我受苏仙区五里牌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20_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_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20_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_年我镇财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监督、镇政协的关心下,坚持以经济建设、项目建设为中心,深化财政改革,狠抓财建设,优化支出结构,克服了一系列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给财政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确保了干部津补贴的及时足额发放、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实现了财政收支平稳运行,为我

2、镇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20_年我镇的财政预算总收入1560万元,财政总支出1556万元,年终执行情况:财政总收入完成1572万元,完成预算的%,比上年增收113万元;财政总支出155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比上年增支112万元,全年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一、主要财政收入项目完成情况(一)一般预算收入615万元,完成任务的105%。1、国税收入(全口径)365万元,完成任务的 106% 。2、地税收入(全口径)250万元,完成任务的 104%,(二)预算外资金收入完成424万元。(三)上级补助收入完成533万元。二、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20.25万元

3、。2.国防支出20.5万元。3.公共安全支出55.36万元。4.教育支出12.5万元。5.文体与传媒支出15.22万元。6.社保和就业支出98.3万元。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2.25万元。8.节能环保支出30.42万元。9.城乡社区支出185.65万元10.农林水支出265.47万元。11.交通运输支出16.98万元。12.资勘电信(安全生产及食药)支出55.1万元。各位代表,总的来看,20_年财政预算执行遇到的困难比较大,但执行的结果比预计的好,全镇财政收入得到了快速增长。这是镇党委、政府和各部门以及各位代表共同努力的结果。回顾一年来的财政工作,20_年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着重突出以

4、下四个方面:1、努力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夯实了财基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推进我镇城镇化、产业化进程,全镇经济发展呈现加速态势,财基础更加稳固。为了承接粤港澳产业梯度转移及打造郴州市卫星小城镇,镇党委、政府及时调整思想,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了无商不活、无商不富、无商不旺的思想观念。我们通过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网上招商和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积极发动全民招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吸引广大客商来五里牌投资。2、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升民众福祉我们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强化预算管理,努力保障了涉及民生、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重点支出需要。坚持

5、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保证干部职工的津补贴及时足额发放。二是继续加大了城镇建设投入,推进路桥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搞好跟踪问效。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防灾体系建设等,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加大了扶贫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四是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配合区委工作队搞好资金筹积工作,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提供财力保障,掀起了建设新农村的高潮,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我们大力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狠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之风,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3、不断加大支农力度,公共财政普惠

6、“三农”坚持把财政支农惠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广大农村。一是不折不扣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全年全镇发放各种惠农补贴资金960.5万元,其中:耕地地力补贴518.3万元,农机购置补贴52万元,生态效益林补贴23.7万元,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3.9万元,农村独生子女补贴1.6万元,农村部分家庭奖励扶助25.7万元,计划生育特别扶助15.2万元,城市低保50.5万元,农村低保185万元,五保32.7万元,医疗救助7.7万元,临时救助4.2万元。所有补贴都是通过“一卡通”发到农民手中,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让中央的惠农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

7、二是加大对种养大户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种养的积极性,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大力推进农民就业培训。大力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稳定就业、增强致富的能力。4、坚持依法理财,财政监督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始终坚持“依法、依规、依程序”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改进和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推进了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和科学理财。一是更加重视制度建设,财政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有效地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更加重视财政监督,财政运行进一步规范。着力创新财政监督机制,切实加强重点支出专项检查,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三是

8、更加重视跟踪问效,支出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启动了社保、支农等重点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跟踪问效意识进一步增强,为我镇财政“节支增效”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在干部队伍建设、廉政建设、财政教育培训、信息调研宣传、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面完成财政工作任务作出了应有的成绩。总体上看,过去的一年是我镇财政收支增长较快、财政实力显著提升的一年,是财政收支结构明显优化、重点支出得到切实保障的一年,是财政管理能力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稳步提高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镇人大代表的支持和监督,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全镇广大干部职工的辛

9、勤工作。在此,我向所有关心支持财政工作的各位代表及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和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预算执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减收因素多,对财政收入影响大,主体财不足,财后劲有待增强。二是收支矛盾仍然突出,支出压力有待缓解,重点保障水平偏低,支出结构有待优化。三是财政管理不够精细,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四是财政仍较困难,负债太重,财政风险有所显观,政府债务有待化解等等。我们将认真对待,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强化措施,积极应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妥善解决。20_年财政预算(草案)20_年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要精神为指

10、导,全面深入贯彻镇党委、政府各项工作指导思想和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增收节支,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注重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使财政实力明显壮大,更好地促进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20_年我镇财政预算总收入1653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加94万元,增长6%,财政预算总支出1625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加69万元,增长1%,收支两抵,略有结余。一、主要收入(一)一般预算收入640万元,占预算的39%。1、国税收入360万元。2、地税收入280万元。(二)预算外资金收入445万元,占预算的27%。(三)上级补助收入568万元,

11、占预算的34%。二、主要支出项目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29万元(其中人大经费5万)。2.国防支出22万元。3.公共安全支出56万元(其中普法经费2万元,禁毒经费3万元,防范防控经费3万元,重点地区整治经费4万元,综治干部培训经费3万元,群防群治经费4万元,打击地下六合彩及禁赌经费3万元,安全创建经费5万元,人民调解经费2万元,反邪教经费2万元,司法行政经费2万元,表彰见义勇为经费1万元,安置帮教经费2万元)。4.教育支出15万元。5.文体与传媒支出15.5万元。6.社保和就业支出102万元。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95万元(其中区级示范村15万)。8.节能环保支出35万元。9.城乡社区支出1

12、95万元(其中:规范农村建房支出72万元,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支出118万元,查违拆违支出5万元)。10.农林水支出288万元(其中扶贫工作经费5万)。11.交通运输支出16.5万元。12.资勘电信(安全生产及食药)支出56万元。三、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严格依法理财,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好20_年的财政工作,确保预算圆满完成,对深化改革、壮大财力、促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将围绕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加快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力争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新的成效:(一)突出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培植壮大财继续围绕镇党委、政府确定的“开放带动、工业强镇、旅游活镇、民营富镇、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

13、,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化进程为重点,不断壮大财,增强财政实力,努力促进我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着力发挥财政调控作用,夯实经济发展基础。积极支持企业建设,有效推进企业发展。认真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帮强扶优,以大带小,引导和扶持其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形成特色和规模,加快提高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以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支持重大招商引资活动,进一步提高直接利用外资水平。二是积极支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五里牌。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努力满足我镇重点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技术需求,着力构建创新体系,改善创新环境。三是进一步加强财税收入征管,促进财政经济良性循环。把完成收

14、入目标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加强与税务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让经济发展的成果实实在在反映到财政收入上来。(二)突出支持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调动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努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一是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二是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扩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规模,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支持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工程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三是大力促进农民增

15、收。完善支农惠农政策体系,稳定和完善各种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发放力度,确保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身上。四是突出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广大人民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我们始终要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原则,大力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突出强化财政监管,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按照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监管体系,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努力实现财政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资配置的管理效益。一要强化财政监督。切实推进财政监督机制创新,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

16、制衡的财政资金运行监督体系,重点强化事前、事中监督。二要加强绩效管理。要加快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逐步建立支出绩效对预算编制的正向激励机制。三要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及社会舆论的监督。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努力扩大社会知情权,注重通过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改进财政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四要积极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做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队伍建设工作,全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打造高效透明的“阳光理财”模式。(四)突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政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财政干部队伍建设是财政工作的基础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干部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不

17、断提高干部依法理财、科学管理、勤政为民的本领,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一要努力加强效能建设。紧密联系财政工作实际,扎实推进以提高能力、转变作风、和谐发展为重点的效能建设。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好财政职能,协调好各方面关系,逐步理顺分配渠道,推动财政和谐发展。二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注重培养复合型和实用型财政人才,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三要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敬业精神,发扬优良作风,构建和谐环境,激发工作动力,牢固树立为民理财的财政工作宗旨,努力以财政文化提升财政形象,以财政形象展现财政文化

18、。各位代表,20_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光荣而又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围绕镇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对财政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振奋精神,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努力推动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实现五里牌镇财政工作新的跨越而努力奋斗。财政预决算工作报告二各位代表:根据会议安排,向大会提交自治县20_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_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及与会同志提出宝贵意见。一、20_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由于目前预算年度尚未结束,本次提交审议的20_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均为预计数。与20_年度财政决算数可能有差异,待20_年度财政决算办理完结后,将提交县人大会审

19、批。(一)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20_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8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增收100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80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同口径同比增长15%,增收5400万元。上级税收返还收入137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10951万元(含市财政补助11583万元,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性转移支付收入2657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78654万元;上年结余-983万元。全县总财力230801万元,其中:县本级财力208879万元,乡镇级财力21922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20_00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5589万元,为预算

20、的105.2%,比上年增长5.6%,增加支出9272万元,其中:上级专项补助支出110601万元,与上年持平,县本级支出93066万元,比上年增长8.3%,增加支出6549万元,乡镇级支出21922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增加支出2723万元。专项上解支出3170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42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20_0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收支明细见附表1)(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完成情况。20_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3467万元,为预算的73.7%,比上年增加1.4%,增收1046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3467万元,为预算的73.7%,比上年增加1.4%,增加支出1046万

21、元。当年收支平衡。(收支明细情况见附表2)(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完成情况。20_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5158万元,为预算的103.8%;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1792万元,为预算的99.5%。上年结余收入17981万元,收支相抵后累计结余22693万元。(收支明细情况见附表3)(四)政府债务收支情况。20_年,政府取得债务收入共计220_00万元,其中,省财政划拨政府债券转贷资金120_00万元、项目专项建设基金40000万元、金融机构信贷融资60000万元。其支出情况是:债券转贷资金主要用于消化存量债务,即:省财政直接划拨金融机构还贷的定向承销债券11988万元,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款93002万

22、元(BT项目20_00万元),偿还银行贷款14010万元,到期债券还本1000万元。从金融机构直接支付的贷款及专项建设基金6400万元,其中:公路建设贷款5100万元由县交通局统筹安排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水库建设贷款1300万元由县移民局用于支付水库工程款。划入财政统筹安排的贷款及基金93600万元。主要用于以下项目支出:还本付息18000万元,征地拆迁资金20872万元,生态移民搬迁建设 8000万元,乡镇卫生院建设20_0万元,园区建设20_00万元,市政工程建设16000万元,水利工程建设8728万元。二、20_年组织预算执行的主要措施一是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完成收入目标。面对国际国内错综复

23、杂的经济形势,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年度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认真研判经济形势,扎实强化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均衡入库。二是优化支出结构,着力强化民生保障。财政支出安排及资金调度,始终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确保干部职工工资按时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优先安排各项民生支出;加大对扶贫攻坚的支持力度,积极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三是努力涵养财,增强财政增收动力。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夯实财基础;积极支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培植后续财;继续落实积极性财政政策,优化政府投资结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展难的问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植新生财,加快培育新的经济

24、增长点。四是深化财政改革,努力规范财政管理。围绕税制改革、转移支付政策调整等主要改革内容,认真研究和对接中央和省、市改革措施,切实加强和规范我县财税管理,努力争取改革红利;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融资平台公司向市场主体、经营实体转变;积极推进公益性项目PPP模式,实现项目建设资金筹集的多元化、市场化,破解项目建设融资瓶颈;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管理;加快推动绩效评价、投资评审、财政监督、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与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机结合,构建财政管理运行新机制,提高理财水平。各位代表,近年来,我县财政对改善民生、推动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我县经济基础

25、薄弱,财结构单一,财政收入增长较为乏力;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等民生支出不断增加,农业水利及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投入需求急迫,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也大幅增长,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深化财政改革、优化资配置、积极筹措资金等措施,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努力加以解决。三、20_年全县及县本级财政预算(草案)根据预算法第五条规定,各级政府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由于我县没有国有企业上缴收入,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收入已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因此,我县财政没有国有资本经营收益,20_年未编制国

26、有资本经营预算。提交本次大会审议的预算主要有: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20_年,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9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安排47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500 万元,乡镇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00万元。预计上级税收返还收入137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06070万元(含一般性转移支付款96796万元,市级补助927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78654万元。20_年全县总财力预计为233100万元,剔除专项补助后可用财力为122499万元。按照量入为出、量力而

27、行、收支平衡的原则,以及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要求,相应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3100万元。其中:县本级支出96930万元,乡镇级支出21160万元,上级专项补助支出110601万元,专项上解支出4409万元,当年收支平衡。(各项收支明细情况见附表4)(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20_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3420_万元,其中:土地出让收入320_0万元、其他基金收入700万元、上级基金补助专项1400万元、上年结余100万元。政府性基金相应安排支出3420_万元,当年收支平衡。主要用于偿还贷款利息4000万元,支付工程欠款9000万元,征地拆迁补偿支出8000万元,工业园区建设5000

28、万元,城镇建设与维护支出5000万元,交通建设250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700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5)(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20_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3495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3179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2693万元,收支相抵后累计结余25852万元。(收支明细情况见附表6)(四)政府债务预算。20_年,政府债务收入预计100000万元。主要用于消化存量债务,其中,归还到期贷款本息20_00万元,清偿政府投资项目欠款5000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 20_0万元,产业化建设1000万元,交通建设3000万元,新农村建设4000万元,园区建设10000万元,征拆资金

29、10000万元。努力将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省财政核定限额内,并竭尽全力消化存量债务。(五)县本级部门一般公共预算。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96930万元,主要构成如下:人员支出74099万元,基本运转支出3407万元,教育专项支出1826万元、社会保障及救灾救济等民生配套支出2910万元,公共卫生及计划生育支出1527万元,消防、武警、人民武装保障支出620万元,扶贫攻坚及小康创建1000万元,社会管理及信访维稳支出100万元,税收征管支出600万元,非税收入安排的支出1000万元,文化旅游、生态文明及招商工作300万元,残疾人保障金支出650万元,农村公路养护支出360万元,一事一议项目配

30、套400万元,农村危房改造配套450万元,乡村少年宫建设100万元,预备费1000万元,各部门专项经费6581万元。(各部门支出预算见附表7)四、20_年组织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措施从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看,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需要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排难进取,切实强化增收节支意识,在组织财政预算执行中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培植税,确保收入增长。围绕脱贫攻坚、民生事业,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壮大,夯实财基础;积极谋划新项目、大项目,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实施进度,有效增强投资拉动,努力增加投资对财税的贡献率;积极落实国家优惠政策,促进县内小微企

31、业发展壮大,园区企业投产达产,努力培植新生税和财政增长点。二是加强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强化收入调度,层层落实财税工作目标责任,适时统筹调度,完善财税收入分析p 预测机制,做到组织收入工作常态化。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税种的跟踪管理,加强税收稽查和综合治税力度,提高收入管控能力,杜绝收入流失,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强化支出管理,确保财政绩效。坚持把财政收支调度作为组织预算执行的首要任务,加强财政经济运行分析p ;积极探索有效的财政保障方式,优化支出结构,尽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牢固树立“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思想,切实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聚集引领作用。四是加大融资力

32、度,确保建设资金。加强融资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弥补财力不足,为民生事业发展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努力确保财政运行平稳。五是加强财政监督,确保资金安全。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监督机制,逐步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资金使用单位、审计部门相互制约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认真贯彻预算法、会计法等财经法规,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跟踪监督,寓监督于预算管理全过程的运行机制,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有效。各位代表,当前经济形势十分复杂,财政改革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全面完成20_年财政收支预算,为

33、建成县强民富生态美的新道真而努力奋斗!财政预决算工作报告三各位代表: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_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_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_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_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切实增强财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力组织收入,重点保障工资、正常运转和民生支出,有序推进财税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20_年,预计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5935万元,同比上年完成108373万元,增收7562

34、万元,增长7%。其中:国税系统预计完成45000万元,比上年完成220_5万元增收22995万元,增长104.5%;地税系统预计完成43461万元,比上年完成48875万元减收5414万元,下降11.08%;财政系统预计完成27474万元,比上年完成37493万元减收10019万元,下降26.72%。全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78694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30613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19700万元(含置换债券)、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852万元、上年结转35383万元,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总额为550763万元。(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20_年,预计全市财政总支出514491万元,其中,一般预

35、算支出411046万元(比上年382659万元增长7.42%),上解上级支出369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99750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36272万元,全年收支平衡。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如下: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3076万元,比上年增加2652万元,增长8.71%。2、国防支出465万元,比上年增加41万元,增长9.67%。3、公共安全支出14896万元,比上年增加1499万元,增长11.19%。4、教育支出62817万元,比上年增加4430万元,增长7.57%。5、科学技术支出1973万元,比上年增加498万元,增长33.76%。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343万元,比上年增加282

36、7万元,增长51.25%。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9628万元,比上年增加4676万元,增长6%。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9358万元,比上年增加1233万元,增长2.56%。9、节能环保支出9219万元,比上年增加1904万元,增长26.02%。10、城乡社区支出20529万元,比上年增加4708万元,增长29.66%。11、农林水支出64827万元,比上年增加30万元,增长0.05%。12、交通运输支出11304万元,比上年增加1739万元,增长18.18%。13、资勘探信息等支出11112万元,比上年增加350万元,增长3.25%。14、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794万元,比上年增加37万

37、元,增长2.1%。15、商业服务业支出2492万元,比上年增加61万元,增长2.5%。16、住房保障支出34300万元,比上年增加737万元,增长2.19%。17、其他支出155万元,比上年减少14万元,下降8.28%。18、国土海洋气象支出3688万元,比上年增加558万元,增长17.82%。19、金融支出24万元,与上年持平。20、债务付息支出1043万元,比上年增加418万元,增长66.88%。(三)政府性基金执行情况20_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21530万元,上级对本级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9068万元,上年结余11415万元,收入合计420_万元,比上年完成63178万元,减少21165

38、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有:城市公用事业附加36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20_00万元、污水处理费450万元、散装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100万元、车辆通行费46万元、其他收入374万元。20_年,政府性基金支出31900万元,比上年支出49777万元,减少17877万元。主要支出项目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6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5617万元、农林水支出88万元、资勘探信息支出2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7万元、其他支出2477万元。(四)社会保险基金执行情况20_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52132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65252万元,利息收入494万元,财政补贴收入86373万元,转移收入1

39、3万元。按险种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1816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345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9220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561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57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588万元、生育保险基金340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73174万元。20_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58607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1741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023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8122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488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82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228万元、生育保险基金98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85800万元。20_年末

40、滚存结余62652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150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6741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8046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6165万元、工伤保险基金1331万元、失业保险基金3002万元、生育保险基金2402万元、企业养老保险基金3465万元。(五)围绕预算执行所做的主要工作1、着力加强财建设。一是深入开展“园区建设大会战”。投入资金20.62亿元,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园区新建道路4千米,建成标准厂房14.3万平米。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新引进湖南闽商服饰集团等74个服装产业项目进驻园区,项目总投资38亿元。园区新建成项目19个,创利税20_

41、多万元。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投入22亿元,加强船舶产业园建设,船舶产业全年创税3000万元。争取芦笋品牌开发项目资金1300万元,本级财政投入500万元,加强沅江芦笋品牌推介,发展芦笋加工企业24家(其中规模企业3家)。争取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900万元。三是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改造提升麻纺、造纸、化工等传统产业,进一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申报企业技术创新改造项目23个,争取上级财政资金1432.23万元。认真清理涉企收费目录清单,严格执行收费清单之外无收费。组建“助保贷”,实施“三帮”(帮大、帮特、帮群),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四是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建设。投入1637万

42、元,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公路桥维修改造步伐。投资3.27亿元,其中整合涉农资金1.5亿元,在草尾、阳罗洲等5个镇19个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预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6万亩。争取旱改水建设项目指标4.2万亩,引入社会投资1.8亿元。争取洞庭湖区沟渠疏浚补助4300万元、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500万元,争取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特色产业园等项目资金900多万元。2、切实强化财税征管。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将全年财税收入目标任务“划块分方”, 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并对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二是着力开展税收协控联管。切实强化税收协控联管工作机制,加强财税分析p ,及时掌握

43、税、税收、税负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全年通过税收协控联管入库税收23452万元,占税收收入的39.1%。三是大力实施税收清查。对全市各大中小微企业进行全面的税调查,重点调度10家企业的生产、销售和税收,掌控了全市税动态和税实际情况。同时组织清查小组对房地产、芦笋、砂石、船舶等十几个行业开展税收清查行动,清理税收6000万元。四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着力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网络化建设,充分发挥“以票控收”、“以票促收”的头控管作用。全年完成非税收入5亿元,其中纳入一般预算收入管理2.75亿元。3、重点保障民生支出。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大力压减一般

44、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把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全市全年与民生相关的支出达 28.1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8.5%。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通过一卡通发放惠民补贴35项117批次25232万元。切实加大教育发展投入力度,按标准拨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7000万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443万元、民办学校学杂费补助400万元、普高和中职学校助学金397.7万元、中职学校在校生免学费资金531.5万元、学前教育贫困学生资助资金99.3万元,拨付资金5000万元,实施校舍标准化建设、校舍安全保障工程、校舍维修改造工程以及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学校各类工程建设。着力开展精准扶贫工

45、作,落实财政扶贫资金1530多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7个。拨付彩票公益金1211万元,支持农村幸福院、敬老院、乡村少年宫、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争取上级转移支付1.27亿元,改造棚户区26万平米、建设公租房195套5400平米、发放租赁补贴1360户。拨付移民后扶资金2154.7万元,确保全市3.6万移民享受后扶政策。投入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1328万元,建设项目135个。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4、深入推进财税改革。一是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 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

46、生活服务业全面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同时进一步推进了消费税和资税等税制改革。二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围绕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目标,首先,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实现三部预算“统筹、统编、统批、统管”,做到各有侧重、有机衔接;其次,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全面晒政府、部门预算家底和“三公”经费明细;再次,稳步推进了重大民生专项资金公开工作。三是着力盘活财政存量。调入20_年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852万元,同时对上年结转资金进行清理,调整用途使用2418万元(其中市本级1668万元,2年以上的上级结转项目资金750万元),弥补20_年预算资金缺口。四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对政府性债务的举借、规

47、模控制、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同时积极争取置换债券,稳步推进债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今年争取了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0700万元,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争取置换债券9.9亿元,用于偿还经省核定清理甄别结果内的政府存量债务。五是积极推广和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公开征集PPP咨询服务机构,搭建PPP服务平台,选定28个可向社会推介PPP模式建设项目,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PPP模式试点项目总投资达24866.59万元。六是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将所有预算单位纳入自行评价范围,财政部门选取部分社会公众关注的项目开展重点评价,先后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基础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专项资金等十余项财政专项资金等进行了重点的绩效评价。七是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改革。切实落实农业“三项补贴”,实现涉农补贴资金发放平稳过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资金12300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