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减震设备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3061435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10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主岭减震设备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公主岭减震设备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主岭减震设备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主岭减震设备项目建议书.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MACRO/ 公主岭减震设备项目建议书公主岭减震设备项目建议书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说明近几年来,许多国家针对隔震行业陆续推出强制性法律法规和支持性政策,进一步刺激了行业的需求,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影响,是个地震多发国家。据统计,我国大陆7级以上的地震占全球大陆7级以上地震的1/3,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2;我国有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6度及6度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9%。我国几个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和云南、四川西部,华北太行山和京津唐地区,新疆及甘肃、宁夏,福建

2、和广东沿海,台湾地区等。据统计,我国30个省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个省份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12个省份发生过8级地震。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区处于地震带,长期饱受地震灾害的困扰。云南省全部国土面积都处于6度及以上的地震烈度设防区,其中7度和8度设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8.6%,加上9度区,占总面积的84%,设防区面积之大,烈度之高,居全国首位。另外,同等强度地震下,发展中国家由于抗震技术落后,其受到地震的损害比发达国家更严重。在大地震中,发达国家的伤亡人数仅为发展中国家十分之一左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房屋建筑物大量采用隔震技术,从而提高了房屋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地震是人类无

3、法避免的自然灾害,地震引起的震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给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历次震害调查表明,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源于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倒塌以及由此引发的次生灾害。因此,世界各国的建筑工程师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建筑防震抗震的研究,其中,建筑隔震技术成为建造高性能防震建筑物的重要课题之一。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结构采用隔震技术时,应符合如下要求:A、结构高宽比宜小于4,且不应大于相关规范规程对非隔震结构的具体规定,其变形特征接近剪切变形,大高度应满足本规范非隔震结构的要求;高宽比大于4或非隔震结构相关规定的结构采用隔震技术

4、时,应进行专门研究;B、建筑场地宜I、II、III类,并应选用稳定性较好的基础类型;C、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总水平力不宜超过结构总重力的10%;D、隔震层应提供必要的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穿过隔震层的设备配管、配线,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其他有效措施以适应隔震层的罕遇地震水平位移。消能减震技术可用于钢、钢筋混凝土、钢-混凝土混合等结构类型的房屋。隔震技术主要用于抗地震,减震技术应用范围较广,可用于抗地震、抗风震。因此,隔震技术与减震技术在抗震原理、抗震效果、抗震设计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以及抗震技术的应用范围方面都有区别,两种抗震技术并不具有完全替代关系,而是各有利弊。该减震

5、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9481.4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342.2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6.89%;流动资金3139.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11%。达产年营业收入21291.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616.20万元,税金及附加182.92万元,利润总额4674.80万元,利税总额5502.52万元,税后净利润3506.1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996.4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30%,投资利税率58.03%,投资回报率36.98%,全部投资回收期4.20年,提供就业职位359个。报告根据项目产品市场分析并结合项目承办单位资金、技术和经济实力确定项目的生产纲领和建设规模;分析选

6、择项目的技术工艺并配置生产设备,同时,分析原辅材料消耗及供应情况是否合理。概述、项目建设背景分析、市场分析、调研、产品规划分析、项目选址说明、土建方案说明、项目工艺技术、项目环保研究、生产安全保护、投资风险分析、项目节能方案分析、进度说明、投资情况说明、项目经济收益分析、项目总结、建议等。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分析一、行业发展背景分析(一)国家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及技术标准1、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118-2000规定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产品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所用的建筑橡胶支座。对构筑物、桥梁、铁路、设备等隔震减震所需的隔震橡胶支座也可

7、参照适用。2、叠层橡胶隔震支座隔震技术规程(CECS126:2001)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房屋和桥梁结构的隔震设计与施工。3、建筑结构隔震构造详图03SG610-1适用于在建筑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以隔离地震能量的房屋隔震设计,是关于主要由橡胶隔震支座等部件组成的隔震层的结构布置、节点设计、构造连接等4、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制定、修订工程建设标准时,应当及时将先进适用的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纳入标准、规范,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

8、震设防。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降低抗震设防标准。产权人和使用人不得擅自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部件或者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5、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增强城乡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能力。推进隔震等新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6、建筑消能阻尼器JG/T209-2007标准规定了建筑消能阻尼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建筑隔震橡胶支座GB20688.3-2006规定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及所用橡胶材料和钢板的要求,包括隔震橡胶支座的分类、要求、设计准则、允许偏差、检验规则、标志和标签。适用于建筑结构所用的隔震橡

9、胶支座。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抗震设防区的所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国家鼓励、支持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逐步提高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经费投入,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

10、计。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鼓励类“二十一、建筑”第1项“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扶持建筑业的发展,支持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房屋建筑设计水平,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提倡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新型建筑材料和现13、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开展住宅抗震与防灾、新建筑材料开发与应用。14、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11、,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上述鼓励类产业企业是指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包括国家现有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和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两部分,主营业务属于国家现有产业目录,即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中的鼓励类“二十一、建筑”第1项“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15、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297-2013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新建建筑结构和既有建筑结构抗震加固的消能减震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16、关于房屋

12、建筑工程推广应用减隔震技术的若干意见(暂行)对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或地震灾后重建阶段的新建3层(含3层)以上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减隔震技术进行设计。鼓励重点设防类、特殊设防类建筑和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含8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的建筑采用减隔震技术。对抗震安全性或使用功能有较高需求的标准设防类建筑提倡采用减隔震技术。我国隔震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隔震技术的有效性及综合效益未得到广泛认可,隔震技术的市场推广仍需要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引导。200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率先出台一系列文件和法规,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减隔震技术应用,并对减

13、隔震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近年来住建部及山西、甘肃、海南、山东、新疆、合肥等省市也相继出台推广减隔震技术应用的政策,但由于从各省市发布支持政策到市场真正推广采用尚存在较长时间(按云南经验为1-2年),其他地区大部分地方政府或者设计院对减隔震技术的认知度仍然较低。建筑隔减震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地震灾害预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利于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措施和抗灾能力。随着国家对抗震防灾工作的重视和隔震技术宣传普及度的提高,以及强制政策的实施起到的示范和鼓励作用,未来隔震技术推广和应用总体呈上升趋势,整个行业处

14、于平稳成长期,市场前景广阔。(二)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隔震技术的有效性在隔震支座的作用下,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一般仅相当于不隔震时的20%-50%,保证建筑物内部设施在强震下的安全性,保持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确保建筑物内部财产不遭受损失,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很多都通过了大地震的考验,表现出了隔震技术的有效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近1.6万人遇难。其中,超过90%是因为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而淹死,只有不到5%是因为地震导致的房屋损害、塌压所致(数据来源:平成23年版防灾白书)。仙台、福岛等震区的数

15、百栋隔震建筑(包括超过100米的高层隔震建筑)经历地震后完好无损,室内设备和物品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移位。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采用隔震技术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在震后主体结构完好无损,内部设备正常使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2)、隔震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公共类建筑物设防烈度每提高1度,将增加造价20%左右,使用隔震技术可以节约这部分成本,而隔震装置的购置和安装费用只占总成本的5%左右。采用隔震技术的经济效益体现在:1)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减少。建筑物受到地震的损害作用将会减少,抗震等级也可能降低,这样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构件的配筋等也将减

16、少,即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均随之减少;2)建筑物使用面积增加。采用隔震技术后,建筑物内部梁柱截面减小,房屋使用面积增加。另外,采用隔震技术,还能增加建筑物的层数或者高度,从而大大摊低了开发商的土地成本。从长期来看,采用隔震技术,在地震发生时,使得建筑物及其内部的设备和物品只受到轻微损坏或者不损坏(不维修或简单维修即可使用),从而有效降低了震后建筑加固维修或重建的费用以及内部设备物品维修或更换的费用等直接经济损失,也降低了因为地震对建筑物和内部设备物品的损害导致企业和工厂无法正常工作和生产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3)、市场需求巨大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41%左右的国土面积处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

17、上地区,同时,这些地震多发地区往往又是人口密集地区,地震对这些地区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害更加严重。建筑隔减震产品有利于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措施和抗灾能力,能有效减少地震对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害。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于隔震技术的应用不足,远落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对于隔震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现实需求体现了隔震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4)、相关法律法规强制规定、产业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利于隔震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为隔震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和政策基础。近年来,云南、山西、甘肃、山东、新疆、四川、海南、合肥等省市陆续对部分地区(主要

18、是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上地区)的学校、医院等建筑物要求强制或优先使用隔震技术。其中,云南、山西、甘肃对学校和医院为强制使用;山东对学校和三级医院为强制使用;新疆自2016年起,具备条件的房屋、市政工程等建筑物强制使用;四川、海南对学校和医院为优先使用;合肥市对于重大医疗用建筑强制使用,学校优先使用。另外,隔震行业被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纳入鼓励类第二十一类“建筑”第1款“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5)、原材料资源供应充足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橡胶、铅锭、胶黏剂,其中,报告期内钢材和橡胶成本合计占直接材

19、料成本比重平均在70%以上。2、不利因素(1)隔震技术的认知度较低相比国外,我国隔震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隔震技术的有效性还未通过足够的案例被广泛认可,其良好的综合效益也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从而还未形成社会公众的强烈需求和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目前隔震技术推广在很大程度上仅限于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物对使用隔震技术安全性的需求和开发商对使用隔震技术经济性的需求。(2)隔震行业的市场竞争无序隔震技术是我国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国家标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较低,产品质量检测规范尚不完备,且行业内的大部分隔震产品生产企业还不具规模性,研发能力较弱,产品质量不稳定,施工质量低,后期检测和安装维护不到位,且多采

20、用价格竞争的模式进入市场。无序的竞争可能导致劣质产品进入市场,不利于隔震行业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随着国标、行业标准等逐步完善,产品质量检测逐步规范化,行业预期将形成有序竞争。二、必要性分析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一方面,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也使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解决这些前进道路上的现实矛盾,关键的一招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早期阶段,实现高速增长相对容易,而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的过渡中,发展的难度明显增大,只有少数经济体能成功跨越这一关口。我

21、国经过长期努力,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但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正是我国跨越关口、攻坚克难、应对挑战的一剂“对症良药”。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精心谋划好和利用好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依靠促改革调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不断改善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和产业基础,努力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有针对性地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为改革持续推进创造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2、“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围绕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加大对工业的投入,推进

22、工业的创新发展,使得工业在全市经济中的贡献保持稳定。全市生态工业建设稳步推进,这在近两年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和全社会工业投资下滑的大环境下,本市工业发展的相对稳定,对全市经济发展和财政稳定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十三五”时期本市工业经济发展以率先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全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推动工业增长由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不断增强本市工业经济内生增长能力,创建装备技术智能制造创新示范中心。实施创新工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制度体系;打造高端人才工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

23、育,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模式,完善高端人才激励机制;打造质量品牌建设工程,提升标准化引领能力,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推进质量品牌建设。3、考虑到项目建设地的投资环境、劳动力条件和政策优势,项目承办单位决定在项目建设地实施投资项目建设,投资项目的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装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种并可以配合其他相关产品形成突出优势,使市场占有率以及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承办单位将成为项目建设地内目前投资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项目的建设无论是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投资项目的建设是项目承办单位自身发

24、展的需要,随着国内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客户需求面的不断增多,项目产品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因此,紧紧抓住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动态,拓展投资项目丰富产品线及扩大生产规模已经显得必要而且紧迫。目前,项目承办单位建立了企业内部研发中心,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研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已在材料和设备及制造工艺上取得新的突破,项目承办单位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指标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国际技术水平接轨;通过保持人才、技术、设备、研发能力、市场营销、生产材料供应等方面的优势,产、学、研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无论是对项目承办单位自身还是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三、项目建设有利条件随

25、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项目产品及相关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已具有龙头地位,同时,xx省又是相关行业在国内的生产基地,这就使本行业在国际市场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项目承办单位通过参加国外会展和网络销售,可以使公司项目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交易给项目承办单位搭建了很好的发展平台,目前,很多公司都已经不是以前传统销售方式,仅仅依靠一家供应商供货,而是充分加强网络在市场营销的应用,这就给公司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凭着公司产品良好的性价比和稳定的质量,通过开展网上销售,完善电子商务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第二章 概述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公主岭减震设备项目地震是人

26、类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地震引起的震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给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历次震害调查表明,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源于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倒塌以及由此引发的次生灾害。因此,世界各国的建筑工程师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建筑防震抗震的研究,其中,建筑隔震技术成为建造高性能防震建筑物的重要课题之一。在隔震支座的作用下,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一般仅相当于不隔震时的20%-50%,保证建筑物内部设施在强震下的安全性,保持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确保建筑物内部财产不遭受损失,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很多都通过了大地震的考验,表现出了隔震技术的有

27、效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近1.6万人遇难。其中,超过90%是因为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而淹死,只有不到5%是因为地震导致的房屋损害、塌压所致(数据来源:平成23年版防灾白书)。仙台、福岛等震区的数百栋隔震建筑(包括超过100米的高层隔震建筑)经历地震后完好无损,室内设备和物品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移位。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采用隔震技术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建门诊综合楼在震后主体结构完好无损,内部设备正常使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隔震支座的作用下,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一般仅相当于不隔震时的20%-50%,保证建筑物内部设

28、施在强震下的安全性,保持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能力,确保建筑物内部财产不遭受损失,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已建成的隔震建筑,很多都通过了大地震的考验,表现出了隔震技术的有效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近1.6万人遇难。其中,超过90%是因为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而淹死,只有不到5%是因为地震导致的房屋损害、塌压所致(数据来源:平成23年版防灾白书)。仙台、福岛等震区的数百栋隔震建筑(包括超过100米的高层隔震建筑)经历地震后完好无损,室内设备和物品几乎没有发生任何移位。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采用隔震技术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建门诊综合

29、楼在震后主体结构完好无损,内部设备正常使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二)项目选址xx经济开发区公主岭市,吉林省省直管市,由长春市代管。公主岭市地处吉林省中西部,东辽河中游右岸。位于东经12402至12518,北纬4311至4409之间。最东点始于响水镇刘小窝堡村,最西点止于桑树台镇村围子里屯,最南点起于龙山乡建设村二龙屯,最北点止于双城堡镇玛瑙村泡子沿屯。市境东西宽106公里,南北宽111公里,总面积4058平方公里。市境南和东南与伊通满族自治县相连,东和东北分别与长春市朝阳区、农安县为邻,北与长岭县交界,西与双辽市接壤,隔东辽河与梨树县相望。市域广阔,北宽南狭,宛如一弯新月,依傍

30、在东辽河畔。2013年11月,公主岭市由吉林省直接管理,被赋予地级市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2014年,公主岭市位列全国百强县第93名。2015年,公主岭市位列中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第75名。2015年,公主岭市获批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全国61个试点地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26386.52平方米(折合约39.56亩)。(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0.83%,建筑容积率1.50,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14%,固定资产

31、投资强度160.32万元/亩。(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26386.52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8689.5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579.78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6484.3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824.09平方米。(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30台(套),主要包括:超声波清沈机、低温时效炉、电子显微镜、数显显微硬度机、铣床、空压机、真空泵、锚固螺栓智能生产设备、机器人本体、数控车床、滚丝机、旋风铣床、绞辊轴智能生产设备等,设备购置费2462.51万元。(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664597.49千瓦时,折合81.68吨标准煤。2、项目年总用水量1

32、8722.75立方米,折合1.60吨标准煤。3、“公主岭减震设备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664597.49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8722.75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83.28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0.80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0.44%,能源利用效果良好。(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xx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符合xx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9481.4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342.2

3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6.89%;流动资金3139.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11%。(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1291.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616.20万元,税金及附加182.92万元,利润总额4674.80万元,利税总额5502.52万元,税后净利润3506.1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996.4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30%,投资利税率58.03%,投资回报率36.98%,全部投资回收期4.20年,提供就业职位359个。(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选派组织能力强、技术素质高、施工经验

34、丰富、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投入本项目施工。项目承办单位要合理安排设计、采购和设备安装的时间,在工作上交叉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将投资密度比较大的部分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其他配套工程等。(三)“三线一单”符合性1、生态保护红线:公主岭减震设备项目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不在主导生态功能区范围内,且不在当地饮用水水源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该项目建设区域环境质量不低于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项目营运过程消耗一定的电能、水,资源消耗量相对于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

35、用上线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该项目所在地无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后,废气、废水、噪声均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能够得到合理处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二、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经济开发区及xx经济开发区减震设备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经济开发区减震设备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2、xxx科技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公主岭减震设备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359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996.42万元,可以促进xx经济开发

36、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30%,投资利税率58.03%,全部投资回报率36.98%,全部投资回收期4.20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20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4、民营企业贴近市场、嗅觉敏锐、机制灵活,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培育工业设计企业,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升级。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走在科技、产业、时尚的最前沿,能够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创新,服务于工业设计,丰富产

37、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创造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第三章 建设单位基本信息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实业发展公司(二)公司简介公司高度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优秀人才的引进,已形成一支多领域、高水平、稳定性强、实战经验丰富的研发管理团队。公司团队始终立足自主技术创新,整合公司市场采购部门、营销部门的资源,将供应市场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到研发过程,及时响应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打造公司研发队伍的核心竞争优势。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对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大的支持作用。未来,公司计划依靠自身实力,通过引入资本、技术和人才等扩大生产规模,以“高效、智能、环保”作为产品发展方向,持续加强新产品

38、研发力度,实现行业关键技术突破,进一步夯实公司技术实力,全面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优化公司利润来源,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巩固和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公司基于业务优化提升客户体验与满意度,通过关键业务优化改善产业相关流程;并结合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推动业务体系提升。公司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完整的产品系列和精益求精的品质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除国内市场外,公司还具有强大稳固的国外市场网络;项

39、目承办单位一贯遵循“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以管理求效率,以服务求信誉”的质量方针,努力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优质的服务奉献社会。公司已拥有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以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及ERP生产管理系统,并具有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及实验测试设备。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科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49.10万元,同比增长8.39%(1428.82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减震设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5622.08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4.68%。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合计1营业收入3874.315165.754796.

40、774612.2718449.102主营业务收入3280.644374.184061.743905.5215622.082.1减震设备(A)1082.611443.481340.371288.825155.292.2减震设备(B)754.551006.06934.20898.273593.082.3减震设备(C)557.71743.61690.50663.942655.752.4减震设备(D)393.68524.90487.41468.661874.652.5减震设备(E)262.45349.93324.94312.441249.772.6减震设备(F)164.03218.71203.0919

41、5.28781.102.7减震设备(.)65.6187.4881.2378.11312.443其他业务收入593.67791.57735.03706.752827.02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4514.4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90.00万元,增长率28.09%;实现净利润3385.85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88.12万元,增长率16.85%。第四章 市场分析、调研一、行业基本情况(一)隔震行业发展概况地震是人类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地震引起的震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给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历次震害调查表明,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源于建筑物和工程设

42、施的破坏、倒塌以及由此引发的次生灾害。因此,世界各国的建筑工程师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建筑防震抗震的研究,其中,建筑隔震技术成为建造高性能防震建筑物的重要课题之一。建筑隔震技术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新西兰、日本、美国等多地震国家对隔震技术开展深入、系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70年代,新西兰学者W.H.Robinson率先开发出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大大推动了建筑隔震技术的实用化进程。南斯拉夫的贝斯特洛奇小学是早采用天然橡胶隔震的建筑,隔震垫被设计成方形,且中间无钢板;1984年,新西兰建成4层威廉惠灵顿政府办公大楼,它是世界上首座以铅芯叠层橡胶垫做隔震元件

43、的建筑物;同年,美国利用新西兰技术第一个用建筑隔震方法对盐湖城市政大厦进行抗震加固。到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建筑隔震技术的研究,并在美、日、法、新、意等20多个国家修建了数百座隔震建筑物。其中,日本的技术发展快、技术成熟,也是应用广泛,特别是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和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采用橡胶支座隔震的建筑,经受住地震的考验,隔震性能良好。建筑隔震技术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推广,不仅应用于政府办公大楼和医院,而且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住宅建筑。近几年来,许多国家针对隔震行业陆续推出强制性法律法规和支持性政策,进一步刺激了行业的需求,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二)我国隔

44、震行业发展概况及其未来前景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影响,是个地震多发国家。据统计,我国大陆7级以上的地震占全球大陆7级以上地震的1/3,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的1/2;我国有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6度及6度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9%。我国几个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是:青藏高原和云南、四川西部,华北太行山和京津唐地区,新疆及甘肃、宁夏,福建和广东沿海,台湾地区等。据统计,我国30个省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个省份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12个省份发生过8级地震。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区处于地震带,长期饱受地震灾害的困扰。

45、云南省全部国土面积都处于6度及以上的地震烈度设防区,其中7度和8度设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8.6%,加上9度区,占总面积的84%,设防区面积之大,烈度之高,居全国首位。另外,同等强度地震下,发展中国家由于抗震技术落后,其受到地震的损害比发达国家更严重。在大地震中,发达国家的伤亡人数仅为发展中国家十分之一左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房屋建筑物大量采用隔震技术,从而提高了房屋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我国研发和应用建筑隔震技术更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需求。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开始重点关注橡胶隔震支座技术。由广州大学周福霖、华中科技大学唐家祥等学者作为学术带头人,进行了橡胶隔震支座研制、隔震

46、结构分析和设计方法、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橡胶支座产品性能检验、检测技术、施工技术等全方位的系统研究工作,提出了橡胶支座隔震建筑的成套技术。1993年由周福霖院士设计建造的汕头陵海路八层框架结构商住楼成为我国早的隔震建筑。1994年5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权威专家将这个隔震居民楼的建成誉为“世界建筑隔震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2001年,建筑隔震技术与消能减震技术写入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标志着隔震技术在我国的重要发展。目前,建筑隔震技术在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有应用,云南、新疆、四川、陕西、甘肃、河北、江苏、山西、北京、山东、宁夏、天津、海南、福建、内蒙、青海等省

47、市已建成隔震建筑4,000多栋。鉴于建筑减震技术与隔震技术有一定的替代关系,以下分析减隔震在全国范围的应用情况。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在2015年2月25日颁布的关于印发2014年城乡建设抗震防灾有关统计数据的函(建质抗函201512号)、在2016年2月26日颁布的关于印发2015年城乡建设抗震防灾有关统计数据的函(建质抗函20167号)、在2017年3月7日颁布的关于印发2016年城乡建设抗震防灾有关统计数据的函(建质抗函20178号)以及在2018年5月4日颁布的关于印发2017年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工作有关统计数据的函(建质抗函201823号)的统计情况,截至2014年

48、、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全国累计已建成隔震房屋建筑工程分别为2,662栋、3,181栋、3,659栋和4,295栋,全国累计已建成减震房屋建筑工程分别为174栋、270栋、432栋和824栋,全国累计已建成减、隔震房屋建筑工程分别为2,836栋、3,451栋、4,091栋和5,119栋。其中,云南省由于减隔震技术发展起步较早,技术普及程度高,形成了研究、设计、产品制造相关成套技术,同时政府支持力度较大,使减隔震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云南省隔震房屋建筑数量分别占到全国81.55%、74.90%、67.85%和71.59%,云南省减震房屋建筑数量分别占到全国36.74%、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