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大数据助推审计工作实现非现场“全覆盖”.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0580188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工作大数据助推审计工作实现非现场“全覆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审计工作大数据助推审计工作实现非现场“全覆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工作大数据助推审计工作实现非现场“全覆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工作大数据助推审计工作实现非现场“全覆盖”.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审计工作 大数据助推审计工作实现非现场“全覆盖”大数据助推审计工作实现非现场“全覆盖” -农信社电子审计方法初探 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庚子年初无情的向我们袭来,把大家卷入了一场大范围的防“疫”阻击战中。为了确保疫情防控和审计工作两不误,省联社党委书记王中印在全面布置疫情防范工作同时单独对审计工作进行了部署。按照中印理事长要求,省联社制定下发关于疫情期间推进审计项目工作的通知,要求利用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展非现场审计。 疫情防控期间审计工作方式的转变,侧面反映出了农信社未来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大数据技术为数据分析查询处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影响着

2、审计技术的应用。当前,国家审计署正积极推进大数据审计,坚持科技强审,利用大数据时代优势向精细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探索多维度智能化数据分析方法。可以说,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审计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广审计电子化,具有多方面优势 一是运用大数据审计可以降低审计成本。信息获取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审计人员需要到被审计单位调阅相关审计资料,查询所需要的审计数据,通过检查、盘点、抽样、观察、询问审计技术来获取审计证据。现在,审计人员利用大数据开展前期数据分析,将来自财务、会计、信贷、风险等多个条线的管理数据进行关联,能增强审计项目的针对性,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可以

3、缩短审计时间,降低工作成本。 二是运用大数据审计能够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大数据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语言进行数据汇总和综合分析,可比手工查账方式更加精准。审计人员利用累计分类分析挖掘技术,能够迅速准确地采集、存贮、分析、处理大数据,从容应对海量数据、无形信息,并从中发现审计线索,找出审计疑点,锁定审计目标,达成审计目的,实现数据的标准化,保证审计成效,让隐蔽的问题充分暴露,大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三是大数据审计能够更好的服务经营与管理。在新形势下,依法加强审计监督,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贯彻依法治国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农信社审计系统不仅是保障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也是规范

4、经营管理、防止违法违纪现象发生的重要屏障。审计监督的过程也是审计服务的过程,不仅要通过审计查出问题,更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反馈审计发现的问题,促进有关专业条线部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提升对法人行社的管理水平。 二、已初步具备从现场审计到非现场审计的转变条件 一是审计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不断完善。通过既定的监测规则,利用科技信息手段抽取符合监测规则的业务数据, 能够有效发挥风险监测在预防和控制法人行社经营风险方面的作用。现有的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由管理员负责参数管理、监测规则管理,实现了对部分条线业务的数据采集及监测,并能自动产生各类预警信息,使用程序审计工具,变手工查账为电子化业务信息查询与风险

5、排查,为后续审计数据查证、业务风险监测、审计作业管理以及审计项目评价提供了数据基础。 二是为加强条线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通过某省审计信息系统三年来所监测的问题结果来看,贷款监测的问题主要有借款人主体不合规、贷款担保不合规、授信不合规、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等;票据业务方面的问题主要有银行承兑汇票贸易背景不真实、为异地企业办理票据业务和超比例办理票据业务等方面。通过审计系统的预警监测结果和排查出的问题,为了加强管理,相关业务条线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相继出台了关于暂停发放新增社(银)团贷款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个人信贷业务营销及风险防控指导意见等制度,有效发挥了风险监测在预防和

6、控制法人行社经营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 三、加快推进审计管理科学化、电子化、信息化、规范化,推动农信社审计变革,实现跨越发展 一要加深对电子数据审计需求的认识。电子数据审计已成为现代审计工作的重点及趋势,持续性审计工作也将成为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和重心,对信息的全面掌握和技术应用更是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的体现。当前审计人员只有转变传统的审计思维方式,提高对电子数据审计需求的认识,改变原有的审计方法,广泛运用数据信息,在信息中充分挖掘相关联线索,运用大数据技术应用对业务发展及经营管理中各风险环节及其数据变化中快速准确地发现疑点,做出判断和反应,消除传统审计工作中各项因素的影响,才能大大提升审计效能。

7、二要加快建立完善的审计分析平台。要全面实现电子化审计技术,可在以往审计系统原有数据基础上进行完善,充分运用审计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升级原有的审计系统软件数据处理能力,完成审计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为数据接收发送、转换存储、处理和应用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在数据库基础上建立集中统一的数据分析平台,组建审计数据分析团队,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采取集中分析、共享交流、全面推进的一体化工作方式,并要降低大数据使用门槛,实现“按钮式”操作、“百度式”搜索、“菜单式”筛选,将复杂的操作变得简单、便捷;还要持续做好新功能模块的改造升级,开发出与新一代核心系统紧密关联的审计管理信

8、息系统,实现法人行社数据预测功能,通过比对和关联分析,全面掌握法人行社的经营管理整体情况,实现审计的信息化向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三要加速培养能力过硬的审计人员。要加快引进大数据审计人才和计算机应用人才,并要对现有审计人员开展全面的大数据审计技术技能培训,逐步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和风险管理等符合电子审计的专业人才,来满足电子数据采集、转换以及分析等工作要求;实现多条线提供平台,促进审计人员与各部门业务骨干和计算机专业人员充分合作交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为组织开展大数据审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规范与保障,从而降低审计风险,确保能够发挥出大数据审计在农信发展中的推进作用。 四是加强电子化审计制度体系建设。新时代,大数据对审计数据的真实性及其保护与控制、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与技术使用、审计基础信息以及分析平台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信社应多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研究大数据审计模式及方法,完善理论体系,完善规章制度指导审计业务的开展,防范各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共同推进审计目标的实现;要高度重视大数据时代审计制度建设和审计平台的安全防护工作,严格规范数据使用行为,实行数据加密管理,强化权限控制,提高系统保护等级,确保数据传输安全,并及时出台符合内部审计管理模式的大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大数据审计人员管理等相关制度,切实防范安全风险。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