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30522281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26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2年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pdf(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个别资本的运动。在这一章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社会资本的运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货币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等的形成相比较,在时间上要晚些。 这一理论本身要求对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做系统的、全面的考察, 要有广泛的、 深刻的科学理论做基础。因而, 它只有在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流通理论后, 才能形成。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形成了科学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第一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一、社会总资本及其运动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着成千上万个资本主义企业。其中,每一个企业的资本,都在独

2、立发挥资本的职能, 它们各自通过自身的循环和周转,实现自己的价值增殖。这种独立地进行循环和周转的资本,就是个别资本。 但是资本主义经济是以社会分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在这种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之间是互为市场,互相提供需求与供给,形成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任何一个单位都不可能孤立地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马克思指出, 每一个单个资本只是社会总资本中的一个独立的、赋有个体生命的部分,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它们在运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交错,互为前提、互为条件。这种相互联系、 相互交错的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构成社会总资本。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单个资本的运动总和,就形成社会总资

3、本的运动。由此可以看出, 单个资本是在运动中,即在不断的循环和周转中才彼此发生关系,因而,从数量上看, 社会总资本无非是所有单个资本量的总和。但是,从运动的角度看,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比单个资本运动具有更为复杂的关系。与单个资本运动相比,社会总资本运动具有以下特点:(1)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含预付资本价值的运动,而且包含全部剩余价值的流通。在考察单个资本运动时,我们只考察了预付资本价值的流通和周转,以及扩大再生产时通过积累而资本化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的流通,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的流通则是不包括在单个资本运动中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运动则不同,它所包含的, 除了预付资本价值的实现过程以

4、外,不仅有剩余价值由商品形态到货币形态的转化,而且有剩余价值由货币形态向实物形态的再转化。这是因为全部剩余价值在货币形式上的支出,即购买商品, 乃是社会总产品实现和社会总资本得以继续进行再生产运动的一个必要条件。(2)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含生产消费,而且包含个人消费。在考察单个资本运动时,我们只考察了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消费即生产消费。生产消费的结果是生产出物质产品。 而对人们的个人生活需要的消费并未考察。作为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既包含生产消费,又包含个人消费。因为工人用工资、资本家用剩余价值购买消费品,同样是社会总产品实现和社会总资本得以继续运动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个人消费,

5、 一部分社会总产品就不能卖掉;没有劳动力的再生产,整个社会生产也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3)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含资本流通,而且包含一般商品流通。单个资本循环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资本价值存在的特殊形态,如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因此,单个资本的运动只包括资本流通,不包括一般的商品流通。而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29 页 - - - - - - - - - 会总资本的运动就不同,它不仅包含所有单个资本的流通,而且包含一般的商品流通。总之, 社会

6、资本运动的总过程,既包含预付资本价值的实现过程,又包含全部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既包含生产消费,又包含个人消费;既包含所有单个资本的流通,又包含一般的简单商品流通。二、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社会总资本运动的主要特征是包含着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的交换和消费,因此,把这个特征表现得最明显的当然是社会年总产品即总商品资本(W ) 了。社会总产品就是指一国在一年内所提供的商品产品(又叫社会总商品资本)。因为, “ 年产品既包括补偿资本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即社会再生产,也包括归入消费基金的、由工人和资本家消费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就是说,既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个人消费。”1 所以,社会总产品(

7、W ) 是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既然,社会总产品(W )是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总商品资本。因此,分析对象显然采用商品资本循环的公式。马克思指出:“ 显然,我们应当分析的是W 这个流通公式,在这里,消费必然会起作用;因为起点W =W+w,即商品资本, 既包含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也包含剩余价值。”2 公式中 W 代表一年中全社会生产的产品总和。这个总产品不是普通的产品,其中包含了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所以是总商品资本。在 W 中,一部分商品 (W) 代表生产中资本的消耗,另一部分(w)代表剩余价值,为资本家占有。经

8、过售卖,全部W 转化为货币(G),其中, 一部分货币 (G)补偿了资本家垫付的资本价值,即生产中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被资本家用来再购买生产资料(Pm)和劳动力 (A) ,重新变成生产资本,开始新的生产过程。经过新的生产过程,又生产出新的产品,再转化为W ,以完成商品资本的循环。另一部分货币(g),或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这便是简单再生产;或被资本家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 一部分用于积累,这便是扩大再生产。工人出卖劳动力得到的货币,用于购买工人消费品。 这就明显地表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从属于资本消费,只有工人的劳动能力为资本家提供剩余产品,从而提供剩余价值时,才是资本需要

9、的。这个公式表明,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既有垫支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又有资本价值的补偿和资本实物的替换,以及以生产消费形成的资本流通和以个人消费形成的一般商品流通。因而, 它和个别资本的运动有着重大区别。总商品流通公式的特点, 规定了它最适合用来研究社会总资本的运动。货币资本循环和生产资本循环都不具备这些特点,因而不适用于分析社会总资本的生产和流通。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由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具有不同于单个资本运动的特点,所以在考察单个资本运动时,只要假定, 资本家的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卖出去,转化为货币资本,然后在市场上能够把所需要的生产要

10、素买进来,转化为生产资本,再生产就可以继续进行下去。至于资本家的产品在何处出售, 又向谁购买生产资料,资本家和工人从何处购买消费品等问题,这些对于单个资本运动来说,都属于外部条件,可以作为假定的既定条件而存在。但是,在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时, 就不能再满足于这种假定了。因为社会总资本是所有各部门各企业单个资本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29 页 - - - - - - - - - 总和,社会总产品是一个社会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 )生产的产品总和,包

11、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及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都只能在社会总产品中购买。所以, 马克思指出, 社会资本再生产“ 直接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生产上消费掉的资本,就它的价值来说,怎样由年产品得到补偿?这种补偿的运动怎样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消费和工人对工资的消费交织在一起?”3 这就是说,在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时, 一方面要分析在生产上消耗掉的资本,怎样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另一方面要研究这种消耗掉的资本,又怎样在实物形态上得到替换,即资本家向谁购买生产资料?而这种补偿运动同工人用工资和资本家用剩余价值购买消费资料的运动又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考察单个资本运

12、动, 可以只着眼于价值补偿运动,抽象掉实物补偿运动。但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则必须从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相统一的观点进行考察。以上说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问题就在于社会总产品能否通过市场交换(买卖 )全部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满足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资本家及工人的生活消费需要。也就是说,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的核心问题不在生产领域,而在流通领域, 在于社会总产品的市场交换能否顺利实现。 可见,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所谓实现,首先是资本家必须把商品卖掉,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实现剩余价值, 使之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 其次,资本家必须从市场上能买到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劳动

13、力,进行再生产; 第三,资本家和工人必须从市场上能买到各自需要的消费资料。如果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价值和实物形式上,能够通过市场交换得到互相补偿,那么全部产品就能实现,从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就能顺利进行。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所依据的两个理论前提第一个理论前提 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马克思指出: “ 社会的总产品,从而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具有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的形式的商品。.消费资料: 具有进入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的形式的商品。这两个部类中, 每一部类拥有的所有不同生产部门,总合起来都形成一个单一的大的生产部门:一个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另一

14、个是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两个生产部门各自使用的全部资本,都形成社会资本的一个特殊的大部类。”4社会总产品或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是从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看,即从物质产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标志来划分的,是对社会生产所有生产部门最概括、最恰当的分类。有些产品既可以用作生产资料,又可以用作消费资料。例如:小麦,既可以用作种子,又可以用作食物; 煤炭既可以用作燃料动力,又可以用作生活取暖。但这并不影响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正确性。马克思说:“ 某些产品 (例如马、谷物等)既可以供个人消费又可以用作生产资料的事实,丝毫也不会排除这种分类的绝对正确性。”5 因为一种产品虽然用途是多方面的,

15、 但是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看,它最终要么用作生产资料,要么用作消费资料。它究竟属于哪一类,只能根据它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正如马克思所指出: “ 一个使用价值究竟表现为原料、劳动资料还是产品,完全取决于它在劳动过程中所起的特定的作用,取决于它在劳动过程中所处的地位,随着地位的改变,这些规定也就改变” 。6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社会总产品划分为两大部类,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包含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消费,即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引起的。前者只能用生产资料来满足,后者则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

16、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只能用消费资料来满足。正是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区分了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才使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划分具有高度科学抽象性,其目的是为了对两大部类的交换关系进行纯粹理论上的考察,以求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我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曾实行部门分类法,即把社会生产归结为主要是农、轻、重三大部门的关系。所谓农业,通常是指种植业和畜牧业两个部门。所谓轻工业, 是指主要生产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皮革工业、钟表工业、文教体育用品工业等。轻工业产品的大部分是生

17、活消费品,也有一部分用于生产方面,如工业用的织物和纸张。所谓重工业, 是相对于轻工业而言,是指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燃料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建筑材料工业、化学工业等。重工业产品的大部分用以满足生产需要,也有一部分供生活消费之用,如生活用的电力、煤炭等。在现实生活中,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大体上表现为农、轻、重的比例关系。所以,要处理好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 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农轻重比例关系;财政投资应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部门分类法是以各生产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特点为依据的,是从组织和安排社会生产这个角度出发对两大部类的具体化。所以,两大部类和农、轻

18、、重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且农、轻、重三个部门没有包括全部社会生产(建筑、运输等行业就未包括在内)。因此,不能把两大部类和农、轻、重等同起来。从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广泛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是按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序列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来划分的,它同时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历史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按照三次产业的分类,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第二产业主要指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包括工业、矿业、 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包括运输、通讯、商贸、 旅游、 金融保险、医疗卫生、公

19、用事业、文化娱乐、科技教育、 新闻出版等行业。三次产业分类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能覆盖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发展状况有全面和综合的反映,有助于我们观察和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两大部类分类法的根据和意义各不相同。 因此,三次产业分类法否定不了两大部类分类法,更否定不了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第二个理论前提 每个部类的产品价值都划分为三个部分: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 m。马克思在分析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后,紧接着又分析了它的价值形态。马克思指出:“ 这两个部类中,每一部类借助于这些资本而生产的全部年产品的

20、价值,都分成:代表生产上消费掉的、 按其价值来说只是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本c 的价值部分和由全部年劳动加入的价值部分。 后者又分成: 补偿预付可变资本v 的部分和超过可变资本而形成剩余价值m的部分。因此,每一部类的全部年产品的价值,和每个个别商品的价值一样,也分成c+v+m。” 7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和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划分为三个部分,这种划分显然是与马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29 页 - - - - - - - - - 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

21、和剩余价值论直接相联系的。这两个理论前提是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方法的精华所在,是科学揭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行规律的必要条件。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划分为c、v、m 是从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创造的角度来考察的,称之为 “ 生产价值构成 ” 。马克思还从社会总产品的最终需要和使用的角度,把它分成几项基金:一是补偿其在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基金;二是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基金;三是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基金。这种通过分配和再分配,在最终使用上形成的价值构成,称之为“ 再生产价值构成” 。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价值构成是再生产价值构成形成的基础。从实物形态来看, 三大基金的构成应当基本上和两大部类产品

22、的实物构成相适应,否则, 三大基金的分配就不能完全实现,社会再生产也就不能顺利进行。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属于国民收入,因此,在国民收入(v+m)分配中尤其要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邓子基: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财政,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第二节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一、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并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但是,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应当从分析简单再生产开始。这是因为: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现实的因素。扩大再生产只有在原有的生产规模能够保持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而且简单再生产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为扩大再生产所需要

23、的资本积累提供了前提条件。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在理论分析上的主要困难是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这个困难解决了,再分析扩大再生产的实现问题也就容易了。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就是生产规模不变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其特点是全部剩余价值都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不进行资本积累。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假定:整个社会生产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上只有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阶级。 生产周期为一年,全部不变资本都在一年内消耗掉,它的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一切商品都按价值出售,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也不发生背离。不存在对外贸易。在这样几个假定条件下,为了实现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各个部分的产品都必须通过交换使它们在

24、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上得到补偿。下面,我们就来说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社会总产品实现的条件。马克思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本: 4000c+1000v=5000 ;cv=4 1,m =100%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商品产品: 4000c+1000v+1000m=6000 . 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本: 2000c+500v=2500 ;cv=41; m =100%商品产品: 20

25、00c+500v+500m=3000 全年总商品产品: 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 2000c+500v+500m=3000消费资料9000社会总产品二、从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看实现条件现在,如果研究简单再生产基础上的各种必要的交换,撇开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流通,那么,一开始就会得出三个要点:(1)(500v+500m)的交换。它是在第部类内部通过各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来实现的。因为第部类本身就是生产消费资料的,而 500v 和 500m 指的是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第部类内部有无数个从事消费资料生产的单位。第部类生产的是消费资料,需要补偿的也是消费资料,因此, (500v

26、+500m )可以在本部类内部通过交换来实现。(2)(1000v+1000m) 和2000c 的交换。 它们的交换只能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来实现。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就解决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使第部类的资本家把他的c 价值从消费资料的形式变成生产资料的形式,以便使第 部类的再生产能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就是要使第 部类的 (v+m)要由生产资料的形式变成消费资料的形式,以便为第部类的资本家和工人提供消费品。(3)4000c 的交换。它是在第部类内部通过各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来实现的。因为,第I 部类本身就是生产生产资料的,而 4000c 表示的是在一年生产中实际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要维持简

27、单再生产,就需要补偿同样多的生产资料及价值,就只能从本部类内部来。两个部类的交换关系有三个,其中,Ic 和(v+m)都可在自身部类内部通过交换实现,而 I(v+m)与 IIc 的交换则必须在两个部类之间进行,交换要实现就困难得多。分析简单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必然要从它开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29 页 - - - - - - - - - 以上三种交换关系用图式表示如下:. 4000c + 1000v+1000m = 6000 生产资料. 2000

28、c + 500v+500m = 3000 消费资料其中:表示第 部类内部的交换; 表示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表示第 部类内部的交换。通过上述三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不仅在价值上得到了补偿,而且在实物上得到了替换。这样,简单再生产就可以继续进行了。以上分析表明,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即两大部类的生产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由此得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第一个规律:I(v+m)=IIc 简单再生产的第一个实现条件主要说明:要实现简单再生产,第 I 部类新创造的价值产品必须全部用于补偿第II 部类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第II 部类产品中相当于不变资本的部分

29、必须能够维持第I 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原有的生活需要。这个平衡公式反映了简单再生产中第I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II 部类对生产资料的消费之间,以及第 II 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第I 部类对消费资料的消费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I(v+m)IIc ,那末第I 部类就会发生生产资料过剩,从而影响再生产,同时,这个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也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如果I(v+m)IIc ,那末第II 部类就不能全部补偿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从而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同时, 它所生产的消费资料也不能全部得到实现。所以, I(v+m)=IIc ,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总

30、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实现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还要求:“ 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的总价值,等于当年再生产的第II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新生产的第II 部类的剩余价值(即等于第II 部类当年生产的价值), 加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29 页 - - - - - - - - - 上当年再生产的第I 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新生产的第I 部类的剩余价值(也就是加上第I 部类当年生产的价值)。”8 用公式 (第二平衡式 )表示:(c+v+m)= (v+m)+

31、(v+m) 用上述图式中的数字表示就是:(2000c+500v+500m)= (1000v+1000m)+ (500v+500m) 这一实现条件着重说明,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第 II 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供给 )同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消费(需求 )之间的关系。 第 II 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第II 部类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必须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个人消费品的需要相等。为什么 (c+v+m) 必须等于 (v+m)+ (v+m) 呢?这是因为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当年新创造的全部价值,即两个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都要购买消费资料,

32、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如果 (c+v+m) (v+m)+ (v+m) ,第 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就会有一部分卖不掉;如果(c+v+m) (v+m)+ (v+m) ,那就表明第 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不足以维持工人和资本家原有的生活状况,从而使简单再生产无法进行。因此, (c+v+m)= (v+m)+ (v+m) 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又一个必要条件。应该指出,从使用价值方面看,(c+v+m) 都是当年生产的新产品。但从价值看就不全是这样。其中第 部类 2000c 的价值是本年以前的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来的,它和第部类的新创造的价值1000v+1000m 相交换,实际上是过去的旧价值和当年的

33、新价值的交换。 (c+v+m)= (v+m)+ (v+m) ,决不意味着全部社会产品都分解为个人收入,用于生活消费 (如果这样,连简单再生产也维持不了),而是意味着第部类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要由第部类新创造的价值来补偿。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还要求:“ 生产资料 ()的总价值,等于以生产资料()形式再现的不变资本价值同以消费资料()形式再现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所以,等于在社会总产品中再现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9 就是说,全年生产的生产资料的总价值,等于当年再现的第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和第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用公式表示(第三平衡式 )就是:(c+v+m)= c+c 用上述图式中的数字表示就是:(4

34、000c+1000v+1000m)= 4000c+2000c 这一平衡式着重说明: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第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必须全部用来补偿两大部类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必须指明的是,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不是物物交换,而是通过货币流通来实现的, 即是以货币流通作为媒介来实现的。货币流通对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35、具有决定意义。如果没有货币流通,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就不能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就不能实现。在这里的分析中, 把货币流通加进来并不会改变问题的性质,因此,我们把货币流通媒介两大部类交换的过程舍象掉了。三、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各部类内部的比例关系关于简单再生产条件下部类内部比例关系的原理,主要说明简单再生产的实现,不仅要求两大部类之间保持协调的关系,而且要求部类内部的各种比例关系保持平衡。(一)分析第 部类内部的比例关系(v+m) 注定是要用来满足第部类内资本家和工人的个人消费。它可以在第部类内实现。通过第 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以及资本家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来实现。第部类的产品是怎样交换的? 第部类的产品就

36、其价值讲仍然由c+v+m 三个部分组成。1. 第部类两个分类的划分第部类是由许多部门构成的。如果按这些部门的产品的不同经济用途来划分,就可以把第部类包括的部门分为两个分类:a 分类:生产必要消费资料的部门。生产的产品是必要消费品,供工人消费,也构成资本家的一部分消费。b 分类:生产奢侈品的部门。生产的产品是奢侈品。按马克思假定奢侈品只供资本家消费,这部分产品只和m 相交换。按上例, (500v+500m) 部分的交换是这样进行的。假定ab=41,那么,(500v+500m)就分解为:公式a(400v+400m)( 必要消费资料 ) b(100v+100m)( 奢侈品 ) 假定条件: 假设两个分

37、类的资本家都把他们的m 的 3/5 拿来购买必要消费资料,把 m 的 2/5拿来购买奢侈品。那么,公式变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29 页 - - - - - - - - - a(400v+240ma+160mb) b(100v+60ma+40mb) 2. 第部类的 (v+m) 的交换三个交换关系:(1)a(400v+240ma)的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是必要消费资料,所以就有两个部分可以直接在a 分类内部解决。a(400v)通过a 分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之

38、间的交换来解决。具体讲, a 分类的工人从a分类资本家手中拿到工资,又把工资向a分类资本家购买必要消费资料。a(240ma)可以在 a 分类内部解决。具体讲,可以通过a分类内部的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的交换来解决。(2)b 的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是奢侈品,需要补偿的也是奢侈品,可以在b 分类内部实现。b(40mb)可以在 b内部实现补偿。(3)a 和b 的交换。如图所示:3. c 部分的交换根据前面假定的cv=41,m =100% ,那么, (2000c+500v+500m)=3000 可分解为:3000 公式变成a(1600c+400v+400mb)=2400 b(400c+100v+100mb)=

39、600 c 的交换就是通过第部类的两个分类的c,分别同 (v+m) 进行交换来实现的。它不能通过分类内部的交换来实现,也不能通过两个分类之间的交换来实现。因为这两个分类的c代表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代表需要更新的生产资料。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表示如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其中:代表交换 a生产必要消费资料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代表交换 b 所需要的生产奢侈品的生产资料。通过以上分析,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

40、必然会得出两个结论:(1)第部类两个分部类产品的交换的实现,是以 I(v+m)= c这一基本比例关系为基础的。(2)投入奢侈品生产的v 必须等于以必要生活资料形式生产的m 中和它的价值量相适应的部分,因而,就必然小于这整个m,即小于 am。即是说, bv c (v+1/2 m) c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8 页,共 29 页 - - - - - - - - - 这三种情形会引起扩大再生产实现过程的某些具体差别,但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虽然(v+

41、m/x) 可以等于、 大于或小于 c,但是, (c+m) 必须总是大于 (v+m/x) 。这就是说,第部类产品中的不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部类产品中的可变资本和资本家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其差额就是第 部类资本家消费的剩余价值以及两个部类追加的可变资本 (v+ v) 。用平衡式表示就是:(c+m)= (v+m/x)+ m/x+ v+ v马克思的这个观点主要说明,要进行扩大再生产,第部类也必须有积累的物质基础,以便为两个部类提供追加的生活资料。总之,扩大再生产不仅要有相应的生产资料,而且要有相应的生活资料。(2)两个部类的积累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拿第部类来说,它从自己的剩余价值中拿出

42、一部分追加到不变资本中去,和第部类的追加可变资本相交换,这既是第部类本身不变资本的积累,同时又为第部类可变资本的积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进一步说,这也保证了第 部类不变资本的积累。(3)两个部类的积累规模是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第部类的积累规模规定了第部类的积累规模。另一方面,“ 第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最低限度,就是第部类本身进行实际积累,即实际扩大再生产所不可缺少的最低限度。”17综上所述, 从扩大再生产的一般规律来看,两大部类的积累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地确定和发展。马克思在论述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时,考察的是纯粹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即生产技术和资本有机构成各年都不变的条件下的扩大再生产,并

43、没有专门提出和论述两大部类的增长谁快谁慢的问题。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作为一个规律,是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一书中明确提出来的。他把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因素引入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公式,得出了“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得更快” 的结论。所以如此,是因为在生产技术进步的一定条件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即同一劳动时间可以推动更多的生产资料,反映在整个社会的生产上,就要求第部类的增长比第部类增长得更快一些。在上述的条件下,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的确是起作用的。如上所述, 就不能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作片面的、绝对化的理解。 不能把生产资料

44、优先增长理解为把发展重工业必须放在首位;不能把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解为无条件地增长更快。因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物化劳动会越来越节约,不仅节约固定资本,而且节约燃料和原材料,与此同时,社会的消费结构迅速变化,进入生活消费的产品会越来越多,人们总的消费水平会不断提高。这些变化反映在两大部类的关系上,在一定时期内就会出现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9 页,共 29 页 - - - - - - - - - 第部类增长超过第 部类增长的情况。不能把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

45、解为生产规模越大,国民经济发展就越快,经济效果就越好。 生产资料的更快增长只有在两大部类按比例发展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效益。生产资料的增长规模一定要适合消费品生产发展的需要,超过了这个需要,就意味着社会财富的浪费。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通过市场交换进行的,这样就包含了两个层次的问题: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总量平衡问题;供求总量内部构成比例平衡问题, 即结构平衡问题。 马克思不仅研究了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条件,而且指出了实现总量平衡的重要意义。同时,马克思还注意了从结构上进行分析社会总产出的平衡。社会总产品在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即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46、、第部类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换、第部类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换,都包含着社会供给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均衡的思想。 马克思还明确指出,供求的平衡是社会总产出的理想状态。但在现实的市场运行中,供求平衡是偶然的,不平衡才是经常的,供求的平衡总是寓于不平衡之中,是作为市场供求波动的平均值而得到体现。 张家禄: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第四节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资本主义社会在进入大机器工业时期以后,从19 世纪初叶开始,每隔若干年就要经历一次经济危机。每当经济危机爆发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就像受到一次瘟疫或战争的剧烈破坏一样,突然陷入瘫痪

47、和混乱的状态中。在危机期间,商品流通停滞,大量商品由于找不到销路而堆满仓库,甚至被成批地毁掉;工厂减产、停工甚至倒闭,生产猛烈下降;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大批企业破产, 失业人数急剧增长,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收入显著下降,生活困苦不堪。在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不同的时期,危机的表现形式和具体进程虽然有所不同,但一般说来,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危机的最一般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商品的生产过剩。危机时期的各种现象都是直接或间接由生产过剩引起的,都是生产过剩在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表现。这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以前一切时代的人们所从来不曾经历过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社会里,由于战

48、争、 天灾或瘟疫等原因,也会在或长或短的时期内使生产陷于瘫痪, 造成社会生产的危机。但是,作为这种危机的特征的现象并不是生产的过剩,而是生产的严重不足, 因而,它同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是: 一方面有着堆积如山的找不到销路的过剩商品;另一方面却是广大人民的饥寒交迫。这种相对的生产过剩,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现象。但是,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却在简单商品经济中早就潜伏着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49、 - - - - - 第 20 页,共 29 页 - - - - - - - - -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引起的。经济危机的最一般的表现, 是商品买和卖的脱节,也就是商品卖不出去。我们在前面分析货币的职能时曾经说过,商品买卖脱节的可能性,远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商品流通出现以后就产生了。在商品流通的条件下,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裂成了两个互相独立的行为,这时如果有一些商品生产者在出卖了自己的商品之后,不接着实行购买, 就会有另一些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卖不出去。危机的第二种可能性,是由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引起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商品买卖日益有

50、更多的部分采取赊购赊销的方式,因此在商品生产者之间,便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债务连锁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某一些债务人在债务到期时不能支付,就会影响到其他一些生产者也不能支付,从而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但是, 在简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危机毕竟只是一种可能性,它并没有变成现实性,即没有成为社会范畴的生产过剩。这主要是因为:小商品生产者的目的是为了换取生产资料来维持自己的生产和换取生活用品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因此,他们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价值,而不是为了价值。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生产所占的比重不大,因此,商品买卖的脱节和支付连锁关系的破坏,虽然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