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做好仲裁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0460750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做好仲裁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做好仲裁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做好仲裁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做好仲裁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做好仲裁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内容摘要: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在妥善处理人员聘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维护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构建和谐人事的桥梁。特别是市、区、县 (市)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在处(受)理市、区、县(市)一级人事争议方面起着独当一面的重要作用。搞好和加强市、区、县(市)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对于社会稳定,职工与职工之间、职工与单位之间和谐,无疑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加强市及市级以下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专门论述。关键词:人事仲裁 社会和谐 文秘网站的龙头_大-秘-书-网_论文:.damishu/arti

2、cle/ktlw/Inde_. 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是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产物。1997年8月,人事部制定下发了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正式确立了人事争议仲裁的基本制度。20_3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就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作出了司法解释,实现了人事争议仲裁与司法的有效衔接。十多年来,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在妥善处理人员聘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维护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构建和谐人事的桥梁。市、区、县 (市)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是省级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的网络分支,在处(受)理市、区、县(市)一级人事争议方面起着独当一面的重要作用。搞好和加强市、区、

3、县(市)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对于社会稳定,人与人之间、职工与单位之间和谐,无益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如何加强市及市级以下人事争议仲裁工作谈几点浅见。正确认识人事争议仲裁在构建和谐人事中的重要地位,切实把人事争议仲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是由人才流动争议仲裁发展演化而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特别是事业单位的人事争议逐渐增多。以-市为例(不包括区、县(市),人事争议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 20_4到20_6年三年中分别受(处)理人事争议案282件、316件、358件。从这些争议中可以看出,既有领导干部的主观随意和以言代法问题,也有改革措

4、施不够科学有待完善的问题。处理好这些争议对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显得意义重大而深远。做好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是人事管理工作职能的必要延伸。长期以来,我国的人事管理制度缺乏一个健全的、对个人以及用人单位合法权益加以保障的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对出现这方面的问题重视不够个人或者用人单位合法权益受到侵犯而不能有效维护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的职责,仅有制定政策和督促执行是不够的,还需要做好实践中大量存在的纠错工作。人事争议仲裁作为监督纠错环节的重要内容,对于保证政策贯彻,保护依法办事原则的落实有着重要意义,是人事工作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市、区、县(市)人事部门(特别是区、县(市),作为基层人事管理机构,直

5、接面对最广大的干部群众,应该成为干部群众利益的首要代言人。直接处理身边发生的争议,应该是责无旁贷的。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维护本地区的社会稳定,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和人事工作的不断发展。总之,做好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是人事工作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然结果,应该切实加强和重视这项职责。完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强化人事争议仲裁职能完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最主要的是完善专门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因为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专业的工作。专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按照-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法中的规定,是指市、区、县(市)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它们是维护个人和单位利益的守护神和执法官。没有这样一支稳定的队

6、伍,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就不能搞好。目前,个别区、县(市)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形同虚设,没有专门工作人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水平。特别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人事争议仲裁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任务日趋繁重。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市、区、县(市)专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的建设。首先,要强化市、区、县(市)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设置。仲裁委员会要名副其实,专、兼职仲裁员要确保到位。其次,要不断加强人事仲裁机构的干部队伍建设。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都说明,没有一支坚强稳定、素质良好、业务精通的人事争议仲裁员队伍,要搞好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仲裁

7、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还应对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的干部任免、职级待遇等方面制定出专门的规定,保证仲裁员队伍的稳定和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制度和基础工作建设-市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经过多年的摸索、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成为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宝贵财富。相比之下,个别区、县(市)的人事争议仲裁工作还处在随意性阶段,缺少制度的约束,方式方法也不够规范。应通过制度和基础工作建设,对人事争议仲裁的各个环节、步骤、程序、方式和手段等方面都加以规范,使人事争议仲裁活动真正做到有章可循,确保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笔者认为,仲裁活动只有当它上升为政治法律

8、制度时,才能得到有效实施,才能对人事工作的正常运转,对社会的安定产生决定性影响。反之,不成为制度,不上升为法律,缺少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人事争议仲裁的有效性就将被大大地打了折扣。当然,这种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要在处理争议的全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积累,逐步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性。市、区、县(市)人事工作在新时期能否实现创新,就要在独立自主办案方面取得突破。加强宣传,公平办案,积极赢取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当前市、区、县(市)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的影响力还十分有限,甚至不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已于20_6年初升格为劳动争议仲裁院)。由于我市,特别是区、县(市)的人事争议仲裁工作起步较晚,群

9、众对此还不太了解,造成了有的区、县(市)仲裁活动显得的冷清的局面。因此,开辟途径,加强舆论宣传,创造有利于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社会环境,也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因此,必须增加仲裁活动的公开度,使其置于群众的关注之下。仲裁活动的过程,也应是提高群众民主和法律意识的过程。要使群众知道,公民的民主权利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另一方面是指公民的民主权利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党的十五大提出了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在人事管理中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一项具体措施。通过仲裁活动,维护国家人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护个人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仲裁活动还可以使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人事工作的情况,收集人民群众的反映,从中发现问题,督促有关单位改进工作,修正错误。要把处理人事争议活动作为政府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途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办案,及时正确地处理人事争议,从而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构建和谐人事做出积极的贡献。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