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创业致富共富先进事迹材料_党员事迹材料.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0444044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员创业致富共富先进事迹材料_党员事迹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党员创业致富共富先进事迹材料_党员事迹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员创业致富共富先进事迹材料_党员事迹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员创业致富共富先进事迹材料_党员事迹材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党员创业致富共富先进事迹材料_党员事迹材料_现年46岁,1980年高中毕业,_年10月入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能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创业,带领全村群众致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一个普通党员的闪光风采,嬴得全村群众的信赖,先后多次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党员”,受到表彰奖励。筹资办厂,克服困难创大业_村位于钱集镇东北部,与张圩乡接壤,全村共620多户,2600多口人,有可耕地面积3800亩。过去,由于这里地处偏僻,村情较差,不仅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发展经济意识也不强,经济收入较低。_从1980年高中毕业后,一直在苏南务工。在外闯荡十多年,他虽然付出了一定的艰辛,但也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内

2、心深处积蓄很大的经济发展热望。1998年,他响应镇党委、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号召,自筹70万元资金,在本村办起一个瓦楞纸厂。当时在钱集镇,个人在村级办厂,_还是第一人,因此也在全镇引起很大的反响。说起办厂,_至今还深有体会:“一个人办厂,不仅仅需要有一种勇气和胆量,更要品尝许许多多别人难以体会的艰辛,经受住一切困难和考验”。当初,由于资金不足,_走亲拜友,磨破嘴皮借钱。一开始,一些亲戚朋友都对他投以怀疑的目光,不敢轻易借钱给他,以种种借口推辞。有时候,为了借到一笔钱,他是一次不行,再去第二次、第三次,他也不知挨过多少人白眼,面对多少个嘲笑。最终,一些亲戚朋友被他的真诚感动,同时,镇党委、

3、政府也在关键时刻对他予以了大力支持,使他顺利筹集齐资金,购置了设备。然而,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由于自己不懂技术,一开始生产就很不顺,出不了产品,有时出了产品也不合格,机器也三天两头出故障。有时候,接到厂家的订单,却不能及时付货,使利于厂家对他持怀疑态度,中止合同,造成了很多损失。有的好心人就劝他,与其这样不出效益,倒不如干脆收手,停止生产,这样避免更大的损失。也有的人散布谣言,说他的厂子地点“风水”不好,倒霉的事情还在后头。面对这些,_虽然有些疲倦,但他偏偏不信这个邪,他认为,企业之所以会出现问题,重要的是技术跟不上。于是,他从河南高薪聘请一位专业技术人员,对他的机器设备和操作流程进行一次彻底

4、的“解剖”,终于找出了问题的症结,在技术员的精心指导下,很快,机器正常运转了,顺利生产出合格的产品,_也从技术员那里学到了许多技术。对于产品的质量,_从不马虎,精益求精,如果有一点不合格,他都坚决返工,决不让不合格的产品出厂,由于他严格把关,保证了产品质量,也嬴得了客户的信赖,使厂子越办越红火。如今,他生产的产品远销苏、锡、常和江阴等地,供不应求,年生产瓦楞纸1700吨,年产值达2800万元,实现利税51万元。企业的兴办,还吸纳了本村46名富余民力进厂务工,人均年收入达7000元。甘当“红娘”,引进项目富乡亲_村有许多富余劳力,除了一部分常年外出务工外,还有一部分人留守家中,有的因为没有一技之

5、长,除了做做一些家务、农活,服侍老人、照顾孩子外,好多人无所事事。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在闲聊甚至玩扑克、打麻将中打发日子。这些,_看在心里,急在心上。他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富了算不了什么,只有大家都有事情做了,都有钱赚了,才有意义。他时时留心,为村民找到致富的好项目而努力。今年春节前,他在与本村一名外出务工人员的座谈中得知,无锡一个军工企业对外寻求合作伙伴。这是一个手工编织帽风带业务,恰恰最适合不出家门的留守人员操作。于是,他多次前往无锡,找到客商,积极向客商介绍本村富余民力多的优势,要求将这个项目放在_村。在务工青年的积极协助下,春节期间,无锡的客商到_村进行实地考察,确信该村有编织的条件

6、后,决定在_村设立帽风带编织点。一开始,有些妇女由于不熟悉编织业务,认为有难度,只有10多个妇女勉强领料编织,_就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动员,还让自已的妻子带头学习编织,然后手把手教给他人。很快,很多人便熟悉这项技术,大家纷纷自觉加入编织行列,特别是一些留守妇女更是热情高涨,连一些粗手大脚的男劳力也从事起这项业务。本村村民张云贵,以前喜好赌博,是当地出了名的“赌命汉”,虽多次受到处理,但是还是小赌不断,为此,欠下了不少赌债,闹得家庭不和。引进帽风带编织项目后,_主动找到张云贵,引导他学习编织技术,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起初,张云贵认为_是多管闲事,又认为自己一个大男人,干不了那细活。_就苦口婆心地劝导他,还让技术人员对他单独指导,很快,张云贵掌握了这一技术,也迷上了编织,现在,他的技术比一些妇女还好,每天收入都在30元以上。说起这件事情,张云贵感动地说:“以前,自己只知道拚命的赌钱,把什么都输掉了,现在,多亏了_这个“红娘”,使我体会到用自己的勤劳赚钱是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事情”。如今,_村从事帽风带编织的民力由开始的10几人发展到现在的300人,人均月收入500元左右。_村也成为全镇第一个“三来一加”项目专业村。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