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培训试题煤气安全知识试题.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0409400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培训试题煤气安全知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煤气培训试题煤气安全知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气培训试题煤气安全知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培训试题煤气安全知识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煤气培训试题煤气安全知识试题煤气培训简答题1、乙炔瓶内为什么装丙酮?答:乙炔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最高。因为乙炔气加压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爆炸,直接压缩乙炔压力需要很高才能使乙炔液化,而在丙酮存在的情况下,乙炔很低的压力就可以在钢瓶中存贮。2、天车十不吊?答:超负荷不吊;歪拉斜吊不吊;指挥信号不明不吊;安全装置失灵不吊;重物起过人头不吊;光线阴暗看不清不吊;埋在地下的物不吊;吊物上站人不吊;捆绑不牢不稳不吊;重物边缘锋利无防护措施不吊。煤气培训填空题1、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的能力大约是结合氧气的200倍。2、煤气中毒,亦称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的物理特点是无色、无臭味的气体,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

2、气略轻,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3、煤气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约在30%-40%。4、煤气中毒者供氧非常重要,因为吸入氧浓度越高,血内一氧化碳分离越多,排出越快。故应用高压氧舱设备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的方法。5、胸外心脏挤压法,对成人每分钟挤压6070次;儿童每分钟挤压80100

3、次。6、乙炔气瓶使用时必须装防止回火器。7、氧气瓶是高压容器,瓶内要灌装压力为150公斤的氧气9、氧气瓶使用到最后时应留有适量余气,以防混入其它气体或杂质,造成事故。使用氧气时,至少剩余13公斤压的氧气。10、氧气胶管设计能承受2MPa的压力。而乙炔气胶管只能承受0.5MPa的压力。氧气减压器冬天使用时容易冻结,致使流量降低,影响使用,不能用明火烘烤,可以采用热水等方法化冻。煤气培训问答题1、煤气中毒者救助处理?(主要回答在送医院、救护车来前的急救要点,20分)答:将中毒者迅速及时地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并注意保暖;抢救场

4、所应保持清静、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抢救。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2、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挤压具体操作步骤和要点是什么?(以轧钢厂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或按专业资料回答,按回答的操作要点给分,30分)答:人工呼吸法:使患者鼻孔(或嘴唇)紧闭,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后自患者的口(或鼻孔),向内吹气,时间约2s;吹气完毕立即松开患者的鼻孔(或嘴唇),同时松开患者的口(或鼻孔),让其自行呼气,时间约3s。胸外心脏

5、挤压法:救护人员位于患者一侧,两手交叉相叠,手掌跟部置于胸骨下1/31/2处;用力向下,即向脊背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的血液;对成人压陷3cm5cm,每分钟挤压6070次;儿童压陷1cm2cm,每分钟挤压80100次;挤压后迅速放松其胸部,让患者胸部自动复原,心脏充满血液;放松时手掌不必离开患者的胸部。若现场仅一人抢救,两种方法应交替进行;每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而且频率适当提高一些,以保证抢救效果。操作时病人仰卧,松解衣领衣服,清除病人口鼻中泌物和污 泥、假牙等,必要时将舌拉出来以免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将病人头部后仰,使呼吸道伸展,救护人员将口紧贴病人的口(最好隔一纱布),另一手捏紧病人鼻孔以免漏气,术者深吸一口气,向病人口内均匀吹气,如果病人牙关紧闭,无法进行口对口呼吸,可以用口对鼻呼吸法(将病人口唇紧闭)。如此反复施行。如病人胸壁能随每次吹气而举起,吹气停止后于病人口部能感到气流呼出时,即证明人工呼吸有效。直到病人自动呼吸恢复为止。人工呼吸每分钟进行16次。如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口对口呼吸则可行口对鼻呼吸。如同时有心跳停止,则可人工呼吸同时作胸外心脏按摩每分钟约70次。猜你感兴趣:1.燃气安全知识考试题2.天然气安全知识竞赛题3.燃气安全教育培训心得总结4.煤气安全知识试题5.教育部安全知识竞赛题及答案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