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读书心得: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doc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30368826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美》读书心得: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美》读书心得: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美》读书心得: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美》读书心得: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谈美读书心得: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作者:赵娜本章主要讲了艺术创作的第三个方面:格律。分别讲解了格律的起源,格律之弊以及对待格律的正确态度,情感和格律的关系,最后得出“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这绝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的结论,我们应该追求“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艺术境界。一格律本就是自然的。作者通过对比诗和散文的不同,以及举了生活中“一个年轻姑娘”实例,讲解诗歌的特点在于谴兴表情,低回往复,缠绵不尽,一唱三叹,情溢于辞。自然缠绵不尽的神情就要缠绵不尽的音节才能表现出来。比如古诗华山畿 ,音节往而复返,因为情节也是往而复返的。二韵只是音节的一部分,韵只是音

2、节的一部分。音节除韵以外,在章句长短和平仄交错中也可以出现。它们都是顺着情感的自然需要;情感的节奏见于脉搏呼吸,脉搏、呼吸的节奏影响语言的节奏;诗本来就是一种语言,所以它的节奏也随情感的节奏于往复中见规律;最初的诗人都无意于规律而自合于规律,后人研究他们的作品,才把潜在的规律寻译出来。读了这两部分,我想起叶嘉莹先生的一句话:“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诗歌中缠绵不尽的情感,低回婉转的哀思,高旷幽远的情怀.都有相应的音节,句式,平仄来呈现,来表达。我们的汉语言,是非常美的,她的美不仅在于表意的丰富,不仅在横平竖直的方正,一撇一捺的飘逸,更在于她的平上去入,在韵、章句长短、平仄交错之中有一种情感的

3、流动与表达。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名外教在我们班说:“你们说话就像唱歌一样。”这位外教即使不通汉语,他也从声音里感受到汉语之美,并且感受到说话人传递的情绪。所以我们读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时候,不仅是读到一种缠绵辗转的音节,更从中体会到一种缠绵辗转的情思。我尤其喜欢月色,古往今来写月色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我独爱“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一句。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缠绵哀婉,又极尽美感,温度,颜色,人,月色.这两句单是嘴边吟咏,就已唇齿“生香”,意味悠长,情思袅袅。诗从自然律发展成到规范律,其他艺术也如此,那么,艺术上通行的作法是否定成“格律”,后人便如法炮制呢?从历

4、史的发展来看,如果只死板遵循“格律”,所有的艺术都会走入死胡同。所以艺术的发展也是一个从“临帖”到“破贴”的过程,是一种传承之中的“革新”。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四言弊而有楚辞,楚辞弊而有五言,五言弊而有七言,古诗弊而有律绝,律绝弊而有词.格律有“利”,格律有“弊”,提倡和不提倡之间之间的矛盾如何调和呢?在明确作者观点之前,我们不妨回忆一下香菱刚开始学诗的片段: 黛玉说:“什么难事,不过起承转合,中间两幅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但若有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黛玉先给她圈了王摩诘等人的诗,让她细细揣摩透了,熟记于心,然后香菱开始作诗,第一次作出来的,黛玉说:“只因你看得诗少,

5、被傅住了,这首丢开,只管放开胆子去做。”我们不难看出,创造不能无格律,但只做到遵守格律的地步也决不足与言创造,就如香菱刚作诗的时候,遵循格律,但因为只去想着怎么遵循,就会被其束缚。诗和其他艺术都是你情感的流露,人类的情感在时时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区别,它在变化之中也要有不变化者存在: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些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情感共同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不能产生艺术。古今大艺术家大半从格律入手;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在变与不变之间,我们有一份传承,更多地是创造。以这样的态度去做学问,甚至立身处世,我们方能觉得学问有趣,生活有美,生命有无限的可能性,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美好状态。生命不应该是被禁锢的,而应该是流动的,绽放的。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