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传李白传全文阅读.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035986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白传李白传全文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李白传李白传全文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白传李白传全文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传李白传全文阅读.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李白传,李白传全文阅读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中华名人传记 李白传 目 录 导 语 4 第一章 天才少年6 迷离家世6 万里东归10 学诗习剑14 游历蜀中19 第二章 仗剑去国23 冲出夔门23 江陵之遇27 侠游长江31 第三章 酒隐安陆36 李孟之交36 喜结伉俪40 初入长安43 两“难”问世46 谒韩失败54 北上太原58 “酒歌”绝唱61 移居东鲁65 第四章 待诏翰林69 李白传 2 奉诏入京69 帮闲宫中73 送别知章77 辞京还山81 第五章 巨星之会86 陈留相逢86 结袖访道90 齐鲁重聚94 友谊长存99 第六章 十年漫游104

2、 南下越中104 思亲还家108 幽燕“探险” 112 流连宣城116 首托诗稿121 第七章 从宾获罪125 亡命道中125 寻阳入幕130 获救出狱134 流放遇赦138 第八章 天夺壮心142 盘桓江夏142 归返豫章147 李白传 3 皓首从军152 诗人之死156 第九章 千古华章160 思想内蕴160 艺术风格177 师承渊源185 巨大影响197 李白传 4 导 语 在中国,一个人只要能背几首古诗,其中便笃定 有一二首是李白写的;一个人即使只听说过几个关于 古代诗人的掌故,其中便笃定有一二个是有关李白的。 一千多年来,人们在戏文里唱他,小说里写他,传说 里神化他,在中国不可计数的

3、诗人中,有谁能像他这 样让一代又一代的普通百姓津津乐道?! 李白之后的中国诗人,大都对他推崇备至,尊他 为“诗豪”、“诗仙 ”,说他“千载独步 ”(唐李阳冰 草堂集序),至连与他同时代的大诗人杜甫也说 : “白也诗无敌”、“诗成泣鬼神”(杜甫春日忆李白)。 当然也有几位是贬抑李白的,而贬抑的原因则是李白 的诗太倚仗天才,别人根本无法仿效。的确,李白是 凭藉自己的旷世天才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跳空推向高 峰的,对于后世的诗人来说,李白是一个不可企及、 也不可思议的奇迹。 李白有幸经历了中国封建时代最光辉灿烂的年代 227开元盛世。这是一个充满梦想同时也能使梦想变 为现实的时代。李白的种种人生理想,就

4、是被这个气 势恢宏的时代所激荡的。李白想从仕,而且是从布衣 之身一步而为卿相;李白想修道、想任侠、想写诗、 李白传 5 还想李白希望在人生的各个向度上都取得成功。 他要用这全部的成功构成一个十全十美的人生模式。 李白的一生,就被这些向度不同的人生目标牵扯着, 撕裂着,从而造成了终身的精神痛苦,同时也造成了 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本质。即使是在开元盛世这样的伟 大时代,李白的理想也是无法实现的,因为他的理想 超越了封建时代所能容忍的极限。于是李白便在一次 又一次的挫折中坚守自己的理想。李白是一位不可教 训的理想主义者,他那虽九死犹未悔的理想主义热情, 使之成为了一位千古独步的精神超人。 李白降生不久,

5、便踏上了漫漫漂泊之路。这以后 他的一生都在漂泊之中。为了从仕他要拜谒天南地北 的权蒙势要,为了学道他要遍访天下名山。李白有不 少挚友,然而在常年的漂泊中与他朝夕相伴的朋友只 有一个,那就是酒;李白也有过好几个家,然而在无 尽的旅途上能给他家庭温馨的,只有一轮明月。酒与 月,构成了李白漂泊人生的深刻象征。 李白的理想是大唐的理想,李白的悲剧是大唐的 悲剧。李白的诗,是整个大唐文化的精魂。不读他的 诗,便无法理解什么是大唐气象、大唐风韵。 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聚集起自己全部的浪漫情 愫,凝结成一个民族的浪漫之子,这就是李白。 李白传 6 第一章 天才少年 迷离家世 中国古代的文人,大都看重家世,似

6、乎这是一种 徽标。出身钟鸣鼎食之家的,自然引为殊荣,广加宣 传;出身贫寒微末的,也总要追根溯源,与某个华丽 家族牵扯上一点关系,这种风气在李唐时代尤甚。因 而即使像李白这样高标傲世的“谪仙人 ”,在这一点 上也未能免俗。他曾不止一次地暗示自己与李唐天子 的宗亲关系,为后人征考其家世留下了种种疑窦。 尽管,李白的家世并不像他所期望的那样贵为与 当朝皇帝同宗,但其出身也说不上微贱。据唐朝李阳 冰的草堂集序和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 公新墓碑记载 :李白乃五胡十六国之一的西凉国创 建人武昭王的九世孙。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范传正 是李白好友的儿子,他们的这一记载应当是颇为可靠 的。 相传武昭王为陇西

7、成纪(今甘肃泰安)人,那么李 白的祖籍也就是这里了。待到隋朝末年,李白显赫的 家族发生了一次变故 :他的某一位祖先犯了罪,只好一 李白传 7 家人背井离乡流落到西域一个名叫碎叶的小镇 (即前 苏联的吉尔吉斯北部的托克马克附近),隐姓埋名,过 起流浪他乡的客居生活。直到唐中宗神龙元年,李白 一家才从西域返回内地,在西蜀绵州的昌隆(今四川江 油)定居下来,并恢复了李姓。 究竟李白的祖先因何罪而惨遭流放(或逃亡)?他 们在西域又怎样艰难地生存下来?他们重返内地又为 何不归故土而在四川的小村里定居下来?这些具体的 历史细节都已经无从考据,只能留待后人去想象了。 当李白的父亲携带家族千里迢迢内迁时,李白

8、还只有 五岁。他对父亲为何选择青莲乡也不甚了然。或许只 是一种纯粹的偶然吧,但对于后来成长为诗人李白来 说,这个偶然的选择实在是很重要。 李白的父亲名客,大概是取客居之意。当然也有 人说因为姓李,当地人因他是外来户便叫他李客。定 居昌隆以后,李客始终过着不求仕进的隐逸生活。而 在此之前他去西域究竟干些什么,已经无法猜度了。 从李白后来的诗文中看,他的家庭十分富裕,他曾“ 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有人因此猜测李客内迁前或许是做生意的,是一名丝 绸之路上的富商;当然,也有可能是他的祖先流落西 域时所带甚丰,历经几世仍旧富甲一方。家中有钱, 对李白后来善成“千金散尽还复来”

9、的豪放诗句有颇 李白传 8 大的影响。李客赋闲在家,常常管管孩子们读书,李 白后来还回忆起父亲令他诵读子虚赋的情景。李 白这位旷世奇才,大概就是在这位神秘的乡 间隐士手中发蒙的。 关于李白的母亲,史书几乎没有记载,李白自己 的诗文也没有提及。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家,其文学的 成就大都与母亲的启蒙有关。李白对此只字不提,颇 让人费解。现在各种资料中唯一提到其母亲的,就是 说李白出生时,她梦见长庚星坠入怀中。因此李白取 名白,字太白。李白不谈及母亲,是否因为像有人猜 测的那样,她母亲是一位异族女子呢?著名文论家李 长之曾亲赴李白家乡考察,说李白所居的地方青莲乡 漫坡渡,从前叫蛮婆渡,意谓曾有不少外族女

10、子在此 生活。这些外族女子是否就是随李客一道内迁的家人 呢?而李白那一双“哆如饿虎”的明亮的大眼睛,是 否正是从他的母亲那里继承来的呢? 李白的家是一个大家庭。他在兄弟当中排行十二, 而且还不是家中最小的。他前面的十一位哥哥姐姐, 没有任何史料记载。他的一个弟弟,据说李白晚年时 还住在三陕边上。他还有一个妹妹名叫月圆,死后葬 在漫坡渡。几十年前李长之先生去时,她的坟茔还存, 碑却有些残破了。为何李白其他兄弟姊妹的坟茔都了 无痕迹了,唯独留下了月圆的呢?或许是她的名字含 李白传 9 孕了一种李白诗歌的意境,因而被后人倍加珍爱吧。 李白传 10 万里东归 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年),李白在碎叶呱 呱

11、坠地了。尽管临产时已有长庚入梦的说法,但他的 降生到底未给这个已有十一个孩子的家庭带来太多的 兴奋和惊喜。李客依照梦中所托,给新生的儿子取好 了名和字,算是寄托了自己对儿子的希冀。他怎么也 没有想到,这个他亲手取定光辉的名字将“光焰万丈 长”(韩愈调张籍),照彻民族于万年的历史。 碎叶这个众多民族杂居的小城,也似乎完全没有 意识到这个新生儿的非同凡响。人们没太在意这个多 子多女的外乡人家庭新添的男丁。那些异族的商人们 照例在一起喝酒,谈生意。谁也没能想到这个边疆小 城多少年后还能被人提及,竟是因为这个并不惹人注 意的外乡小子。尽管当时的唐朝天子已把疆土一扩再 扩,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

12、国气象,虽然 碎叶当时已是一个属大唐安西都护统摄的边疆城镇, 但其生活习俗、文化风尚并未彻底汉化。这里天寒地 冻,林木稀少,人衣毡褐,商胡杂居,确乎完全不具 备孕育一个时代奇才的人文条件。 为什么李客几代人安居碎叶,却在李白诞生后动 了举家东归之念,这实在是一个难解的谜团。没有太 李白传 11 多的理由认定李客当时已判定李白未来的远大前程, 并因此而决然归返内地。或许这也是一种冥冥之中的 神论吧,李客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但他就那样决定 了。于是一家人扶老携幼,踏上了遥远而艰辛的东归 之路。对于中国文学的历史来说,这是一次多么重要 的迁徙!幼小的李白就这样伴着马蹄和驼铃声,匆匆 奔向他诗歌的国度

13、。 这是李白最早的一次人生漫游。这以后他还有多 次。他的大半生几乎都在漂泊之中。如果说碎叶是他 的出生地,是他的第一个故乡,那么这次漫长的内迁 之旅,则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李白人生的象征。他 在故乡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而流浪漂泊的日子却总 是那么漫长。 这次迁徙究竟经历了多久?一年?二年?还是三 年?已经无法知晓。李白那时还太小,对此没有留下 任何纪录。不过,反正在他五岁那年,这个历经跋涉 的家族在四川一个山明水秀的小村里停顿下来。于是 李白有了他人生的第二故乡227西蜀绵州昌隆县青莲 乡蛮婆渡(漫坡渡)。这里“水是那样清,远远地看去 似云气蒸腾似的,有些淡淡的白雾,天和水是不大分 的举目是一

14、片淡黄花的树,夹杂着一些青竹,有 些飘渺,有些空虚”(李长之李白)。这些景色在 蜀中本属寻常,但对于看惯了西域的万里黄沙、茫茫 李白传 12 戈壁的李白来说,眼前的一切都不啻是奇迹,是梦境, 是天堂。这些自然风物给年幼的李白带来的快乐是无 与伦比的。这些飘渺而空灵的山水,无声地滋润着李 白的心灵,铸造着他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范式。李白一 生酷爱游历,作诗喜欢描写自然风光,都与故乡山水 的陶冶有关。到过漫坡渡的人,都会有一种印象:那 里的山水风物,就像李白那飘渺空虚的诗境。 蜀中是一块文化沃土,构成了一种相对独立和稳 定的地域文化空间。这里道教、佛教烟火繁盛、墨客 儒人层出不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风尚和氛围。 漫坡渡浸淀在这种风尚与氛围中,给年幼的李白以最 新的文化启蒙。在这里他读经史子集,读司马相如, 在这里他学道寻仙,习武练剑,这一切他如鱼得水, 自然而然。大概当时蜀中乡下人家的孩子都是这样成 长的,除了让他自由地呼吸地域文化的空气之外,李 白的家庭并未给他施行某种特殊的教育。由此可见, 漫坡渡对于李白的一生是多么重要。所以尽管李白出 生在碎叶,但要说他真正的故乡,还是漫坡渡这个地 方。 现在漫坡渡还有太白祠,据说那就是当年李白的 家。一千多年后有人问起李白,当地人总是文质彬彬 地称他“太白先生 ”,可见故乡人对他的热爱与尊重。 李白一生漂泊流浪,思恋故乡的日子远比住在故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