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申请材料.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032573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泉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申请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突泉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申请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泉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申请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泉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申请材料.doc(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突泉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申报书申报单位:内蒙古突泉县人民政府申报时间:二0一一年十月十日目 录一、示范区基本情况-51.示范区名称-52.示范区基本情况-5二、示范区优势与特色-61.示范区区域优势-62.示范区产业机构情况-73.示范区农业基础设施情况-84.示范区科技推广情况-95.示范区农业机械化情况-106.示范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117.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138.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情况-139.示范区农民教育培训情况-1410.示范区节约型农业发展情况-1411.示范区生产效益情况-15三、推进示范区建设的思路及打算-15(一)基本思路-15(二)发展目标-15(三)

2、重点任务-161.“二个产业带”功能区-161.1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带-161.2.现代商贸物流带-172.“三个示范区”功能-172.1.精品农业示范区-172.2.设施农业示范区-182.3.生态养殖示范区-193.“四个生产基地”功能区-193.1.高效种植基地-193.2.安全养殖基地-203.3.绿色蔬菜基地-213.4.洁净加工基地-214.“六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224.1.蔬菜瓜果合作社-234.2农机专业合作社 - 234.3.奶牛产业合作社-234.4.肉鸡产业合作社-244.5.肉羊产业合作社-244.6.生猪产业合作社-24四、保障措施-251、加强组织领导-252、

3、加强政策扶持-253、完善示范区管理制度-264、建立多渠道投资保障措施-265、 强化科技支撑与信息服务-26附件:1、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申报创建县突泉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表2、突泉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行政区位图3、突泉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图4、突泉县农牧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纲要5、示范区联系方式表6、其他证明材料一、示范区基本情况1、示范区名称:突泉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示范区基本情况突泉县是传统的农业县,总土地面积4889.5平方公里,全县可播种耕地面积217万亩,全县草场面积363.7万亩,林地275万亩,水资源2.19亿立方米,全县总人口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24万人。主导产业以种植业(包括大田作物种植、设施农业、和露地蔬菜)养殖业为主。全县粮食平均产量12亿斤以上,是全国商品粮大县,大小牲畜存栏70.3万头只。其中,突泉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突泉县南部,总土地面积1628平方公里,示范区辖突泉镇、太平乡,总人口1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4万,63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63万亩。示范区内农民人均年收入3388元。示范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是5,10活动积温2600-2800,无霜期是125-135天。年降水380毫米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2880.7小时,占可照时数的64.7,年光合有效辐射总量66

5、.56大卡/cm2 ,占总辐射量的49.0。农业资源丰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地上地下水资源充沛,有肥沃的土地,适宜发展农、牧、林,适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示范区交通通讯便利,国道111线、省际大通道和突洮公路等连起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水电通讯等设施完备,电信设施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营业窗口电子化,所有的乡镇和村都实现了网络化。二、示范区优势与特色1、示范区区域优势: 示范区的主要优势农产品以粮油、蔬菜、奶牛、肉羊、禽类等为主。种植业主要种植玉米、绿豆、葵花、高粱、马铃薯、蔬菜等;养殖业主要养殖奶牛、肉牛、肉羊、禽类等。打造了 “突泉镇蔬菜”、“溪柳紫皮蒜”、“太东香瓜”、 “曙光肉鸡”等一大

6、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设施农业面积达1万亩,各类养殖小区50个,年生产迎季和反季节蔬菜4万吨;养殖业类年产量:肉类2万吨、奶类6万吨、肉鸡3000万只,鸡蛋0.6万吨以及羊绒羊毛、皮张等,产值3.6亿元。肉鸡养殖规模在内蒙第一,东北最大。近年来,突泉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大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突泉,与江苏雨润集团合作建成年屠宰3000万只肉鸡的突泉县福润公司生产线,与吉林安大牧业合作建成安达牧业公司,年加工300万只肉鸡生产线。叁山菜业、森源公司脱水蔬菜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突泉县脱水蔬菜规模和产量是东北最大。新注册农合组织95家,发展农民经纪人240人。

7、农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 2、示范区产业结构情况:示范区内引进了安达牧业、福润集团、叁山菜业、森源公司等农牧业龙头企业,成立了蔬菜瓜果、生猪、玉米、奶牛、肉牛、禽蛋、农资等农合组织,通过订单农业及合作社调节,实现专业化生产。示范区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1)、种植业基地:我县共有耕地217万亩,其中,种植玉米130万亩、杂粮杂豆50万亩;薯类、蔬菜等特种经济作物37万亩,粮食产量突破12亿斤。其中,示范区内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3万亩,其中优质玉米生产总面积45万亩、高粱、绿豆等杂粮杂豆生产总面积16.8万亩、蔬菜生产总面积1.2万亩。(2)、奶牛、肉羊、肉牛、肉鸡基地:我县牧业年度

8、家畜存栏78万头只。肉牛肉羊产业建设稳步推进。全县建设肉牛肉羊育肥场24个,舍饲示范户7360户。促进了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全县生猪存栏15万口。奶源基地建设稳定发展。奶牛存栏总数1.398万头,日产鲜奶61吨。禽产业完成养殖基地建设:年饲养肉鸡3000万只,出栏肉鸡2800万只,实现牧业产值67200万元,拉动养殖户增收6000万元以上(包括拉动就业2472人,实现就业收入2472万元),拉动运输等第三产业增加值4800万元,拉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20元。其中,示范区有舍饲示范户23648户,奶牛存栏0.6万头,生猪5万头,年饲养肉鸡1500万只。(3)、设施农业:我县建有设施农业园区91个,

9、温室蔬菜大棚和冷棚达到10000座,反季节蔬菜生产能力6万吨,其中,设施农业总产值达到13066万元,拉动种植户增收12240万元,拉动运输等第三产业增加值730万元,拉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60元。其中,示范区有温室蔬菜棚4750座4750亩,冷棚3250座3250亩。(4)、蔬菜产业:我县共建设蔬菜基地5万亩,有内蒙古叁山菜业有限责任公司、突泉县森源蔬菜脱水有限公司和乡村级脱水蔬菜等十余家脱水蔬菜企业,全县脱水蔬菜加工企业通过扩规技改后生产能力达到年生产干品6300吨。脱水蔬菜产业2010年拉动全县24万农民人均增收205元。 其中,示范区两个乡镇共蔬菜基地1.2万亩。(5)示范区内规模种植

10、大户530户,养殖大户240户。3、示范区农业基础设施情况:(1)、全县近年来打机电井1.5万眼,灌溉面积150万亩,建设标准粮田42万亩。其中,示范区内建设标准良田8万亩,形成了田成方、林成带、路成网、井配套的现代农业建设格局。示范区有效灌溉面积55万亩,农田灌溉基本实现了滴灌、管灌、白龙灌、喷灌相结合。(2)、全县建设肉牛肉羊育肥场24个,舍饲示范户7360户,促进了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标准化猪舍达到103座,总建筑面积32 000平方米。奶源基地建设稳定发展。机械化挤奶站25个,日产鲜奶61吨。肉鸡养殖小区13处。其中,示范区有舍饲示范户2150户,标准化猪舍达到300座,机械化挤奶站8个

11、,肉鸡养殖小区6处。(3)、近几年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每个乡镇以年建设50座日光温室或冷棚的进度推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其中,43式标准化蔬菜大棚住房及操作间等配套设施齐全。现在,全县日光温室和冷棚计6800余座。其中,示范区有温室蔬菜棚3750座2000亩,冷棚1250座655亩。4、示范区科技推广情况 近些年示范区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标准粮田建设、旱作农业项目、新型农牧民培训、良种补贴等项目的实施,新品种新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地膜覆盖、除草剂应用、种子包衣、抗旱座水种、机械精量播种、平衡施肥等农业技术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农牧民素质得到提高,增加基础农业科技含量,提高了农牧民收入。(1)、玉米主推品

12、种:先玉335、兴垦3、郝玉19、郑单958、丰田六等品种;主推技术“抗旱节水技术”、种子包衣、玉米“一增四改”技术等。(2)、大豆主推品种:合丰25、绥农14、东农46。主推技术:配方施肥、种子包衣。(3)、绿豆主推品种:大民9160、中绿1号等。(4)、设施农业,主推各类反季和迎季蔬菜、食用菌、水果等高产优质新品种及新技术。在各项技术推广的同时,配合推广五大作物核心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等,为明年生产上推广的技术和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突泉县从事农牧业技术推广的部门和单位包括农牧业下属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兽医站、改良站、草原站及乡镇综合实验站等,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完全能够适应工作需

13、要。5、示范区农业机械化情况(1)、示范园区内农机普及率95%,农机补贴项目促进了机械化发展进程。(2)、示范区耕种、田间管理综合机械化率60%以上。(3)、养殖业生产机械化情况近几年为适应舍饲禁牧、发展生态效益型畜牧业的需要积极争取政府专项资金用于推动秸秆机械化生产,秸秆转化产业化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广了青贮铡草机和秸秆饲草加工设备。6、示范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以高效农业生产、精品农业生产分区划带,以龙头企业订单模式、合作社调节模式,以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方式,提高生产、经营、销售的组织化程度,打造市场平台,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业经济综合增长因素。(1)、脱水蔬菜产业:龙头企业建设

14、:叁山菜业:2010年企业把脱水蔬菜加工和保鲜销售进行同步发展,年底可生产脱水蔬菜干品3700吨,保鲜蔬菜1万吨,创产值7000万元,使农民增收1200万元,保鲜蔬菜可使农民多增收320万元,拉动就业500人,实现就业收入260万元,带动运输及其它产业增加值 4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1元森源公司:森源公司是突泉县较大的脱水蔬菜加工企业,年设计生产能力2000吨,主要以生产加工甘蓝、红甜菜和马铃薯为主, 2010年落实基地3500亩。、预计生产脱水蔬菜干品300吨。创产值300万元,拉动就业110人,实现就业收入66万元。拉动第三产业增加值20万元。其它脱水蔬菜厂年可生产干品600吨,拉动

15、就业120人,实现就业收入6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4元。生产基地建设:2010年全县规划蔬菜基地6万亩,种植5万亩,预计生产蔬菜20万吨创产值1亿元,拉动农民增收7000万元,拉动运输业等第三产业增加值700万元,拉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90元脱水蔬菜产业2010年拉动全县24万农民人均增收205元(2)设施农业:2010年,全县设施农业温室大棚达到6800座,设施农业园区达到54个,迎季和反季节蔬菜生产能力4万吨,设施农业总产值达到10066万元,拉动种植户增收8240万元,拉动运输等第三产业增加值530万元,拉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80元(3)、禽产业:完成龙头企业建设:安达牧业投资1.78

16、亿元,完成一企四厂建设,即15万套种鸡场养殖场、1500万只鸡雏孵化厂、18万吨饲料厂、800万只肉鸡屠宰厂,并顺利投产运营。完成“安达肉鸡”品牌和“清真食品”认证,安达牧业年实现工业产值85900万元,创利税6400万元,拉动就业2620人,实现就业收入2620万元,拉动运输等第三产业增加值3000万元。拉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30元雨润禽业完成投资1.87亿元,并投入试生产,试生产期间,日屠宰肉鸡4000只,预计10月份可达到日屠宰2万只的生产能力,到2011年5月可实现满负荷生产,雨润禽业年创工业产值8.4亿元,创利税6000万元,拉动就业1000人;实现就业收入1000万元,拉动运输等第

17、三产业增加值6000万元,拉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0元完成养殖基地建设:年饲养肉鸡3000万只,出栏肉鸡2800万只,实现牧业产值67200万元,拉动养殖户增收6000万元以上(包括拉动就业2472人,实现就业收入2472万元),拉动运输等第三产业增加值4800万元,拉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220元禽产业2010年拉动全县24万农民人均增收400元7、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2008年正式成立突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对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全程监管。全县217万亩耕地全部符合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生产A级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标准。示范区内水产品及蔬菜通过无公害蔬菜认证,小米通过有机食品认证。8、体制机

18、制创新情况:示范区成立了管理委员会,下设示范区管理办公室,由各专业人员组成40人专业技术组,常年接受农户咨询,发放便民连心卡,并入户讲解科技知识,提供市场供求信息,聘用160名示范区科技示范户代表,开展带头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科技种养技术入户,为示范区内农户提供电话、信息平台服务,管委会联系安华农业保险公司为农户投入保险,玉米、大豆投保率达100%,有效地降低了灾害损失。9、示范区农民教育培训情况示范区内每年以定期举办近920期农村实用技术技能培训班、市场信息讲析班,着力培养现代农业新型农民,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是着力培育农村基层干部,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二是着力培育实用型技术人才,

19、使外出务工农民成为转产转岗的创业人。三是着力抓好农业先进技术培训,使在家务农农民成为科学种田的明白人。四是着力在农产品流通中培训农民,形成一批具有市场观念和现代物流意识的农民经纪人。五是着力抓好农村职业教育,培育下一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接班人。示范区年培训农民10万人次以上,占示范区农业人口83%,示范区内科技示范村12个,科技示范户240户。示范区所辖63个村内村村都有农民培训教室,近50%的村有图书室,95%的村有培训设备。10、示范区节约型农业发展情况(1)、示范区内良种覆盖率达到100%,80%以上全部采用机械精量播种。(2)、节水:示范区内节水灌溉面积达58万亩,基本实现管道灌溉、膜下

20、滴灌、微喷等灌溉模式。灌溉水利用率92%。(3)、突泉县自2005年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为我县农业增产、农民节本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采取以点带面、整村推进方式,进一步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服务力度,着力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覆盖率、到位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60万亩,占示范区总耕地面积的73%,配方施肥建议卡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100%。(4)、我县大力发展沼气,农村沼气用户达10000户以上,示范区畜禽排污物通过农户发展沼气户实现节能、减排、零排放。通过沼气和有机肥处理达80余万吨。11、示范区生产效益情况(1)、土地产出

21、率提高20 %,投入产出比达1:2.8 。(2)、农民收入情况:人均年纯收入4064元。三、推进示范区建设的思路及打算(一)基本思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县农业发展特点、基础和要求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示范、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多样化的要求,立足于突泉县农业基础和优势条件,巩固提高传统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主导产业,把技术先进、特色突出、规模较大、效益较高放在示范区建设的首要位置。(二)发展目标 通过五年的规划建设,使示范区按照“一区多能”的建设发展格局,建立“2个产业带(现代农业生产带和现代物流产业带)、3个示范区(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和生态养殖示范区)、4个

22、基地(高效种植、规模养殖、绿色蔬菜和洁净加工基地)、6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蔬菜瓜果生产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肉羊产业合作社、奶牛产业合作社、肉鸡产业合作社、生猪产业合作社)”,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突泉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三)重点任务 1、“二个产业带”功能区两个产业带是指:依托土地、水、技术资源,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带;依托省际通道及计划建成的霍长铁路建设现代商贸物流带。1.1 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带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带 (示范区的主导产业是蔬菜,示范区内水源丰富,配套设施齐全,适于发展高效农业种植)在示范区内地势平坦处规划建设10万亩蔬菜种植带、20万亩玉米节水灌溉工程、100

23、00栋日光温室大棚,优质绿色绿豆种植区20万亩、10万亩优质绿色谷子生产示范区,形成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带。1.2 现代商贸物流带主要依托吉林安达牧业有限公司、江苏雨润集团及多家脱水蔬菜加工企业,并考虑计划建成的霍长铁路在示范区中间打造现代商贸物流带。分为商品粮油仓储区、公路货运配载平台区、农牧林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区、工业标准化仓储区、综合服务交易中心区等5个功能区,争取实现入驻企业达到20家以上。物流园位置在突泉镇内。2“三个示范区”功能三个示范区分别是精品农业示范区、设施农业示范区、规模养殖示范区。2.1 精品农业示范区在太平乡建立1万亩精品农业示范区。主要推广玉米、谷子、大豆、蔬菜优良品种及多

24、样化种植模式,展示现代农业种植技术,进行精品农业示范。精品农业示范区除了每年进行玉米、蔬菜等优良品种种植示范外,还利用“阳光工程”培训、科技示范县培训等项目优势,将其打造成农业人才培养基地。计划每年培训农民15000人次,通过5年建设,逐步发展为全县乃至全盟现代农业技能培训基地。2.2 设施农业示范区目标:绿色有机蔬菜种植生产示范区(是示范区的重点示范项目),规划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5万亩,5年带动周边露地蔬菜种植10万亩。规划新增建设日光温室大棚6000栋,蔬菜5万亩及蔬菜检测中心、配送中心、农产品初加工及冷藏库、病虫害防治等配套设施,建设年产10万吨无公害净菜加工厂一座,建设气调低恒温保鲜库

25、2座,年生产能力均在10万吨。在突泉镇建立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一个,年销售量10万吨。周边建立50个销售点,实现突泉镇地区蔬菜配送、初加工销售、技术服务、新品种推广等为一体的新示范区。(2)项目建成,设施蔬菜种植达到3万亩,平均产量6000公斤,年产量18000万公斤,露地大棚蔬菜种植60000亩,平均产量5000公斤,年产量30000万公斤。蔬菜种植服务中心通过与农户联营、合作,发展基地生产,向农户提供种子种苗、肥料、农药及生产技术,以“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模式,在全县示范区范围内建立产业基地及无公害农产品连锁经营点,努力打造成全县、全盟乃至全区的蔬菜产业龙头。项目达产,可以带动全县蔬

26、菜种植户10000户,户均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达到3万元,而且蔬菜加工后的脚料还可以带动当地养殖业发展。2.3 生态养殖示范区打造规模养殖示范区 5万亩,分4个功能区,即肉羊养殖区;肉鸡养殖区;奶牛养殖区;生猪养殖区。全力打造多功能规模绿色养殖区,以此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使示范区内肉羊生产达1000万只,肉鸡达 1亿只,奶牛存栏8万头,生猪50万头。3“四个生产基地”功能区四个基地分别是高效种植基地、安全养殖基地、绿色蔬菜基地、洁净加工基地。3.1 高效种植基地(1)优质蔬菜产业基地面积10万亩。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稳产、高产、高效, 亩单产优质蔬菜5000公斤,总产量3亿公斤,亩增加效益3

27、0%。项目区人均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增加2000元。(2)绿色绿豆种植基地20万亩。示范区严格按照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统一平衡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获、统一加工包装等“六统一”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和标准化生产质量。每亩产优质绿豆100公斤,年产优质绿豆2000万公斤。(3)节水示范基地规划节水灌溉示范面积20万亩。通过节水设施的改善,每亩玉米单产提高100公斤,达到700公斤,玉米总产1.4万公斤。3.2 安全养殖基地(1)肉鸡养殖基地肉鸡养殖是突泉县优化畜牧业结构的主导产业之一,种鸡孵化和肉鸡饲养均有一定规模,目前年饲养量已达到3000万只。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生

28、产模式,面对全县,实施订单养殖,降低群众养殖风险,计划用5年时间实现养殖优质肉鸡1亿只。(2)肉羊养殖基地目标:以太平乡为中心规划建设 100 万平方米肉羊养殖基地,小区肉羊养殖数量达到10万只,力争5年示范区肉羊饲养突破50万只。打造肉羊养殖专业村、示范村35个,以此带动全县肉羊养殖。(3) 生猪繁育基地突泉县是自治区生猪调出大县,也是我盟种猪繁育基地,现有江苏雨润集团年屠宰加工生猪200万头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年出栏1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9家,其中,年出栏0.5万头以上养殖大场5家。生猪饲养量是6万头,其中生猪存栏达到4万头,能繁优良母猪达到 0.5万头。目标:在示范区内新增500

29、0平方米养殖小区 处,全力推进生猪养殖三项技术,新建猪人工授精站三处,标准化猪舍建筑面积 60 万平方米。以突泉镇生猪养殖示范区为核心,以新增5000米养殖小区为辐射点,以丹麦原种猪核心场为载体,全力推进生猪饲养上新台阶,全县生猪饲养量稳定在45万头以上。3.3 绿色蔬菜基地建设蔬菜日光温室大棚10000栋,总面积3万亩。以突泉镇红星村、城郊村、南厢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蔬菜种植,蔬菜批发市场和气调低恒温保鲜库的建成将给蔬菜产业发展解决后顾之忧,5年内使示范区陆地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3.4 洁净加工基地洁净加工基地突出体现环保理念,配合示范区的农产品生产、养殖等,依托政策扶持和龙头企业

30、带动,有效推动农村工业化建设,提高优势农产品生产能力,促进当地农业全面发展,从而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为了促进相关产业联合发展,具体基地建设放在其他基地建设当中,基地的作用只是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借鉴国内外先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和经验,充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基地作用。4“六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为搞好示范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做出积极贡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通过组织、指导、扶持、服务等措施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加快六类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分别是蔬菜瓜果合作社、农机

31、专业合作社、奶牛产业合作社、肉鸡养殖合作社、肉羊养殖合作社、生猪养殖产业合作社。我县现有各类专业合作社97家,通过5年时间,全县力争有专业合作社260家,辐射全县12个乡镇。 通过合作社的建设与摸索,努力探索出一条合作社成功的规范化运营机制和经验。为了做好这项工程,项目办将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宣传、学习和有关管理培训工作,以促进专业合作社项目的健康顺利开展。六类专业合作社还将组织建成一个示范区合作社联盟,以便形成资源、信息、服务共享,更大限度地提高合作社的经济社会效益和作用,尤其是以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原理为基础,建成示范区种、养、加和产、供、销为一体的新型专业合作社体系,科学合理地进而为全县合作社

32、有序科学地发展做好示范推动作用。合作社建立后不仅有效提高各产业的生产率、农业安全生产和降低生产风险,而且通过经营模式还将大幅度地提高农民收入,预计至少提高农民收入20%以上。4.1 蔬菜瓜果合作社我县突泉镇蔬菜合作社是成立较早的农民合作组织,现已有社员160多人,已成为发展蔬菜产业的保障。太东香瓜合作社近年来也不断发展壮大,“金三角”香瓜以其“香、甜、脆”而闻名区内外。示范区将以蔬菜瓜果生产重点,依托县内的20家脱水蔬菜加工企业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继续组织建立蔬菜瓜果合作社。全县每年落实基地5万亩,生产蔬菜25万吨,带动农民2万户,年创产值1亿元,拉动农牧民增收,蔬菜瓜果合作社将带动我县蔬菜瓜果产

33、业快速发展。4.2 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托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标准化粮食生产基地,以示范区种植业为基础,组织农户成立农业机械化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生产,从种到收全部机械化操作,真正实现现代化。我县溪柳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太平乡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联合收割生产已辐射我县南部六个乡镇,2011年机械化收割面积已达100万亩。因标准化基地建设和机械化生产使土地单产增加150公斤以上。4.3 奶牛养殖合作社突泉县现有奶牛养殖合作社9家,辐射奶牛户300户,年产奶量5.8万吨。示范区将以生态养殖基地奶牛养殖为基础,组织农民继续成立奶牛产业合作社,通过统一管理与经营,有效地提高牛奶的品质、产量与卫生指标,切实

34、提高当地的牛奶生产发展。4.4 肉鸡养殖合作社全县已有肉鸡养殖合作社12家,辐射带动农户980户,养殖能力2000万只,每年农民从肉鸡养殖产业中获取纯收入6000万元以上,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肉鸡养殖基地。肉鸡养殖将以生态养殖示范区为基础组织扶持相关农户继续建立,在鸡的引种、生产、防疫、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将实行统一经营管理,通过公司化运营模式进入市场,推动示范区及全县肉鸡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4.5 肉羊养殖合作社突泉县现有肉羊养殖合作社14家,带动养殖户1123户,年生产肉羊40万只,也是东北最大的肉羊养殖基地。农民肉羊养殖纯收入8000万元。肉羊养殖以生态养殖示范区和基地为重点,以肉羊生产农户

35、集中村为基础组织农户建立肉羊产业合作社,切实提高肉羊的生产和产业的发展,同时鼓励养殖户加大肉牛的饲养力度。4.6生猪养殖合作社全县现有生猪养殖合作社16家,辐射养殖大户1000户,年出栏生猪14万头,拉动养殖户增收7000万元。生猪生产将以生态养殖示范区为基础组织扶持相关农户建立,在生猪的引种、生产、防疫、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将实行统一经营管理,通过公司化运营模式进入市场,推动示范区生猪产业的继续发展壮大。四、保障措施为了尽速建成突泉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全面发挥示范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示范推广与辐射能力,实现以示范区经济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不仅需要贯彻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而且

36、还必须在领导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系统及技术、资金、人才体系等方面予以充分的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为按质按量、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发改委、财政、审计、农牧业、规划、国土、交通、城建、环保、开发、水利、林业、科技、产业化办公室、供销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项目的实施、工程监督、财务核算、验收总结工作。全面推进示范区的各项建设任务。(领导小组名单附后。)2、加强政策扶持结合本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充分把握国家、自治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与部署,通过充分调研制定示范区建设配套政策,建立能持续服务于示范区建设

37、和发展的政策支持系统,从土地流转、税收管理、财政金融、人才启用等多方面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3、完善示范区管理制度依据国家及自治区相关部门对科技示范区目标管理和发展要求,在盟行署相关管理办法基础上,县政府将充分分析区域特点,对示范区及主导产业关联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科学的配套实施方案。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应组织政策、法规、技术等领域专家队伍,研究制定示范区企业认定办法、示范区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相应的规章制度,实现示范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4、建立多渠道投资保障措施(1)建立示范区科技发展基金,充分利用基金为示范区科技研究和开发活动提供资金支持;(2)广泛开辟

38、各种融资渠道,包括招商引资、国家支持、社会筹集、业主自筹等,对各种资金来源,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使用办法,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其为示范区建设发挥重大的作用和效益。5、 强化科技支撑与信息服务首先,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全盟知名专家、教授作为示范区的专家顾问,从规划制定、实施方案,主导产业重大技术难题等方面进行咨询论证,已完成了示范区前期基础性项目设计、规划,实施了技术指导。其次,通过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科研、培训中心建设,为当地培养一批优秀专业人才,依托自治区内外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开发一批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关键技术及产品,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突泉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 长:屈振年(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副组长:郑建军(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成 员:陈海涛(县农牧业局局长)陈国明(财政局局长)冯全胜(发改委主任) 崔连勇(县审计局局长) 徐国忠(县水务局局长) 关立春(县林业局局长) 丁 洁(县国土局局长) 于子龙(县交通局局长) 宋泽海(县建设局局长) 邵鸿飞(县规划局局长) 刘晶奇(县环保局局长) 杨舒广(县科技局局长) 佟仁杰(县供销联社主任)韩立君(县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盖文国(县开发办主任)耿 成(突泉镇党委书记)徐 新(太平乡党委书记) 办公室主任:陈海涛(县农牧业局长)(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