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30269867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同步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1下列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符合的是A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神农本草经奠定中医理论的基础B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直接导致唐王朝的灭亡C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D元朝时期玉米甘薯传入中国,大幅提高了粮食总产量2下为“虎溪三笑”图,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相携访问在庐山修行的高僧慧远,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送客的慧远不觉间跨越其自我禁足的虎溪,三人因之相视大笑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朝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这说明当时A佛道的兴盛B三教合流C儒学式微D理学形成3下图为汉邰阳令曹全碑局部拓印图,该碑由东汉王敞等人为邰阳令曹全纪功颂德而镌立。下列说

2、法正确的是()A字体扁平匀称有汉隶之秀B当时普遍推行郡国并行制C碑文纪功颂德无史料价值D该碑刻属于文献史料类型4昆仑奴,是指来自域外的深肤色奴隶,也就是黑奴,在唐朝的重要城市例如广州、扬州、成都和西安都很常见。黑奴的来源复杂,小部分可能来自东非,多数来自蓄奴的东南亚太平洋地区和南亚印度洋地区,但都被统称为昆仑奴。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陆上丝绸之路兴盛,黑奴多经西域昆仑山进入中国内地B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强大的唐帝国开启最早的黑奴贸易C黑奴贸易过程复杂,华夷之辨使唐人没必要了解其来源D民族融合空前加强,西域地区成为外国黑人的聚居之地5.东晋画家顾恺之强调绘画要“以形写神”,其代表作是( )A.胡旋舞B

3、.禹贡地域图C.洛神赋图D.坤舆万国全图6.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二者虽然都是在北魏时期开凿,但是风格不同。云冈佛像的造型,一般是唇厚、鼻高、目长、额丰、肩宽,显得庄严雄健。龙门石窟则更多地表现出中国的艺术形式,大佛的形象也由庄严肃目变为和蔼可亲。出现这种不同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在北方的衰落B.北魏政权的分裂C.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D.雕刻工匠个人审美观念的差异7.南朝天文历法算学家祖冲之“不虚推古人”,“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他还有两句名言:“愿闻显据,以核理实”,“浮辞虚贬,窃非所惧”。这体现出了祖冲之具有( )A

4、.初步的理学思想B.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C.反抗权威的思想D.注重调查的研究精神8.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种一顷花、植一顷榆或种三十亩葵,比种谷获利多,只要适当配备人力,使用雇佣劳动,即使“单夫只妇”之家,也能从中多获利。这体现了该书( )A.关注农业的精耕细作B.对经济效益思想的重视C.提倡种植非粮食作物D.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9据记载,唐代医药学水平领先世界。医学方面如印度眼科医术的传入,阿拉伯治疗痢疾的悖散汤的传入;药学方面如东南亚的沉香、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的传入等。这说明唐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A朝贡贸易体制的盛行 B政治格局的稳定统一C健全的医学管理制度 D密切的中外文化交流1

5、0齐民要术序中说:“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直自农耕,终于醯醢(酿造、腌制之法)。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这段话体现了()A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B统治阶级对农业的重视C农书与农业的关系 D古代重视农业经验总结11.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了坚实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充满

6、着蓬勃向上的活力。材料二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口述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1)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典型事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根据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唐文化的特点。1.C2.B3.A4.C5.C根据所

7、学知识可知,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C项正确;胡旋舞出现于唐朝,东晋的顾恺之不可能以此为题材,排除A项;禹贡地域图是魏晋时期地图学家裴秀绘制的历史地图集,排除B项;坤舆万国全图是明朝时期意大利耶稣会的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时与李之藻合作刊刻的世界地图,排除D项。故选C项。6.C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前,北魏都城在大同,云冈佛像的造型具有少数民族风格,孝文帝改革后,北魏都城迁往洛阳,龙门石窟佛像具有汉文化特色,这主要是受孝文帝改革汉化政策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佛像风格变了,并没有说佛教衰落了,排除A项;北魏政权的分裂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主要是时代审美观念变化

8、造成的这种不同和变化,并不是雕刻工匠个人审美观念的差异,排除D项。故选C项。7.B根据材料“不虚推古人”“亲量圭尺,躬察仪漏”“愿闻显据,以核理实”可知,祖冲之亲自测量计算,具有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故选B;南北朝时期,理学尚未产生,排除A;材料体现了祖冲之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但并非反抗权威,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祖冲之注重实践,而非注重调查,排除D。8.B齐民要术中认为种植经济作物要比种植粮食获利多,由此可知体现了对经济效益思想的重视,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齐民要术对经济效益思想的重视,并不是关注农业精耕细作,更不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排除AD项;该书肯定种植非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但并不能据此

9、说明是提倡种植非粮食作物,排除C项。故选B项。9.D材料中“唐代医药学水平领先世界。医学方面如印度眼科医术的传入,阿拉伯治疗痢疾的悖散汤的传入;药学方面如东南亚的沉香、琥珀,阿拉伯的乳香、木香的传入等”反映了唐代中印、中阿医药学交流频繁。根据所学可知,唐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中外医药学文化的交流,故答案为D项。A项,朝贡贸易体制虽然在当时盛行,但是材料主要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立意,而非朝贡贸易,排除;B项,政治格局统一是医药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也是唐代文明昌盛的政治前提,但是材料并未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环境,排除;C项,唐代医学管理制度虽然较为健全,这也是唐代医药学发展的原因之一,但是材料并未提及,而且材料强调医药学的发展水平,并非单纯的讲述医学的发展,排除。10.D材料主旨为齐民要术创作资料来源以及验证,该书是对农业技术的总结,选项D正确;材料未强调农业技术重要与否,选项A排除;齐民要术的产生非政府行为,选项B排除;材料强调农书创作过程中将先前农业经验进行验证,并非农书与农业关系,选项C排除。11.(1)从“胡风盛行”、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中任举出一个即可。说明部分要求言之成理、持之有据。(2)文化特点:多元开放;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任答三点即可,有其他表述,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亦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