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计划书和可行性报告珠海港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报告.doc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30241577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132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计划书和可行性报告珠海港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商业计划书和可行性报告珠海港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计划书和可行性报告珠海港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计划书和可行性报告珠海港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报告.doc(1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现状及评价6第一节 地理位置6第二节 自然条件6第三节 港口现状21第四节 港口现状评价25第二章 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32第一节 腹地经济32第二节 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42第三章 船型发展预测56第一节 到港船型现状56第二节 船型发展预测58第四章 性质和功能63第五章 岸线利用规划68第一节 规划原则68第二节 岸线利用现状及资源评价68第三节 港口岸线利用规划73第六章 总体布局规划81第一节 规划原则81第二节 陆域布置规划81第三节 水域布置规划93第四节 港 界96第七章 配套工程规划100第一节 主要集疏运通道规划100第二节 供电规

2、划104第三节 给排水规划105第四节 消防规划107第五节 通信导航108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规划112第一节 规划港区的环境现状112第二节 规划期各阶段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分析113第三节 港区可能出现的生态变化115第四节 控制污染和生态变化的规划和治理措施116第五节 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118第九章 规划的分期实施121第十章 问题和建议124附件:珠海港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报告附图:1. 珠海港地理位置及经济腹地形势图 2. 珠海港港口现状图 3. 珠海港岸线利用规划图 4-1. 高栏港区规划图4-2. 高栏港区南迳湾作业区规划图 4-3. 高栏港区南水作业区规划图 4-4.

3、 高栏港区黄茅海作业区规划图4-5. 高栏港区虫雷蛛作业区规划图4-6. 高栏港区荷包岛作业区及黄茅海作业区西区规划图5. 万山港区桂山作业区规划图6. 九洲港区规划图 7. 香洲港区规划图 8. 唐家港区规划图 9-1. 洪湾港区洪湾冲作业区规划图 9-2. 洪湾港区保税区作业区规划图 10-1. 斗门港区斗门作业区规划图10-2. 斗门港区井岸作业区规划图11. 珠海港各港区布置及集疏运通道规划图 12. 珠海港水域布置规划图 前 言一、工作背景珠海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沿海、珠江口西岸、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南缘,濒临南海,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陆地接连,北距广州约140公里。自1980

4、年珠海经济特区建立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珠海市国民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珠海市已由一个以农渔业为主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珠海港是我国规划的沿海主枢纽港之一,是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主要的出海口岸。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珠海港进入快速发展期,珠海港承担了珠海市的能源、原材料、外贸物资运输的任务,对珠海市外向型经济和临港工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年珠海港务局组织编制了珠海港总体布局规划,2000年经交通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该规划确定的港口总体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对珠海港的建设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进入21世纪,全球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

5、;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网络正在建设和逐步完善;CEPA签署和实施将使珠海市、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步入新的发展期;珠海市实施“城市西拓、工业西进”战略,以石化、能源为主的临港工业正在崛起;珠海城市发展要求九洲、香洲等老港区进行功能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珠海港提出了新的需求。为强化珠海港在国民经济、对外贸易以及在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明确珠海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中的功能定位,有效地开发利用珠海港的深水岸线,保证港口健康、持续发展,需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对现有的港口总体规划进行调整修订。受珠海市港务管理局委托,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于2003年开展珠海港

6、总体规划修订工作。二、主要原则1. 贯彻以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为主轴的交通运输业总方针,遵循交通部关于“三主一支持”的长远规划设想。2. 适应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从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更大的范围内把握港口发展的定位,正确处理与周边港口发展的关系。3. 与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相衔接,满足城市实现总体规划目标的需要。4. 努力适应腹地国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以及世界航运发展对港口的新要求,促进港口运输功能和产业功能共同发展。5. 充分考虑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体现规划对港口发展的指导作用,保证港口长远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并提高资源开发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6. 与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等相关规划相

7、衔接和协调,注重生态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规划范围为2000年交通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的珠海港总体布局规划中明确的珠海港所辖区域内的岸线及相关水陆域。规划基础年为2003年,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和2020年。三、主要结论1. 珠海港现已形成包括西部的高栏港区、东部的桂山港区和市区的九洲、香洲、唐家、洪湾、井岸、斗门等港区的总体格局。到2003年末,建成生产性泊位9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客运泊位18个,全港货运通过能力为24392434万吨/年(含集装箱30万TEU/年)、客运到发能力771万人次/年。1990年以来,珠海港货物吞吐量年均递增12%以上,2003年完成客运吞

8、吐量433万人次、货物吞吐量2470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150万吨、集装箱41万TEU。珠海港已发展成为以散货为主、内外贸运输并重的港口,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海市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珠海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码头基础设施结构性矛盾突出,公用码头能力不足、专业化深水泊位数量少、比重低,高栏港区进港航道标准有待提高;码头布局分散,深水港区的总体规模小,港口对外辐射范围有限;依托港口的大规模临港工业和物流园区还没有发展起来;需对港口建设与临港工业开发之间的岸线和土地资源利用做进一步协调,九洲、香洲等港区逐渐被市区包围,需要按城市规划进行功能调整;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2. 根

9、据腹地经济发展的规划目标和产业布局,预测珠海港2010年、2020年货物吞吐量将分别达到8000万吨和13100万吨,客运量分别为500万人次和600万人次。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分别为3670万吨和7360万吨,石油及其制品吞吐量分别为3050万吨和4080万吨,煤炭吞吐量分别为1170万吨和1690万吨,金属矿石吞吐量分别为820万吨和16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190万TEU和500万TEU。3. 珠海港的性质是: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是广东省及西南等腹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广东省及泛珠三角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托;珠海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和临海工业的重要基础

10、设施;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宗散货中转基地和集装箱运输支线港。珠海港将重点发展油气化工品和大宗物资转运及集装箱支线运输,并为临海工业提供运输服务,拓展港口物流、保税、信息、商贸等功能,逐步发展成为以大宗散货和外贸物资运输为主,客货兼顾、内外贸结合、商工贸并举的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珠海港应具备装卸储运、运输组织、工业开发、现代物流、通信信息、综合服务等多种功能。4. 珠海市所辖岸线包括以大陆海岸线为主的西部海岸线、东部岛屿岸线、内河岸线三部分,岸线总长894.7km。大陆海岸线包括由路堤或桥梁与大陆相连和规划发展的淇澳岛、野狸岛、三灶岛、高栏岛、荷包岛、横琴岛等岛屿岸线,长度为395.9km

11、;东部岛屿岸线是指位于珠海市区东南部、隶属万山海洋试验开发区的主要岛屿岸线,长度为300.8km;内河岸线是指珠海市范围内四级以上内河航道两岸的岸线,长度为198km。大陆海岸线基本维持2000年珠海港总体布局规划确定的港口岸线利用规划。本次规划重点对小蜘洲岛、三角山岛、三门岛等东部岛屿岸线以及部分内河港口岸线进行调整。6. 规划珠海港将以高栏港区为核心,形成“三片七区”的港口总体格局,由高栏、万山、九洲、香洲、唐家、洪湾、斗门共七个港区组成。高栏港区:珠海港的主体和综合性枢纽港区,以油气化工品和干散货等大宗物资运输为主,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并为临港工业、物流园区的发展服务。万山港区:大宗散货

12、转运港区,逐步建成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宗散货水水转运基地。市区共五个港区,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九洲港区重点发展快速客运;香洲港区以陆岛交通运输、海岛补给和海岛旅游运输服务为主;唐家港区主要为周围市区的集装箱运输服务,保留部分件杂货运输,并具有水上客运及旅游服务功能;洪湾港区的洪湾冲作业区主要承担南湾城区、横琴新城等的建筑材料和物资运输服务,保税区作业区主要服务于保税区及周边工业园区;斗门港区的斗门作业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井岸作业区以接卸建筑材料、农副产品等为主,并为周边地区的水产养殖服务,兼有内河船舶避风港的功能。7. 2010年前,珠海港将重点建设高栏港区的大型专业化泊位,积极开发临港工业,调

13、整九洲、香洲等老港区功能。2011-2020年,珠海港将继续建设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扩大港口规模并拓展港口的功能,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实力,实现港口的现代化。8. 规划建议珠海市人民政府加强对岸线和土地资源的管理,落实港口总体规划确定的开发方案和规划布局;集中力量建设规模化集装箱深水作业区,实现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尽快组织开展港口水文、地质等方面前期研究工作,为港区开发建设积累必要的基础资料;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港口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建设和维护港口公益性基础设施;制定并积极推行加快港口信息化建设、发展港口物流园区、完善港口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第一章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现

14、状及评价第一节 地理位置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西岸,濒临南海,地理坐标为21432251N、1130211424E。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陆路东南与澳门接壤,西连新会、台山,北邻中山,距广州约140公里。 珠海港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条件便捷。海路横渡珠江口可达深圳和香港,距香港36海里;北距上海928海里;南距湛江、海口分别为217海里和255海里。珠江水系的崖门、虎跳门、鸡啼门和磨刀门水道均穿过珠海市入海,珠海港通过内河航运可与桂、黔、滇广大腹地相连;经京珠高速公路(GZ30)、国道G105线以及省道S111广珠线、珠港大道等与全国公路网相连。目前广东省正在积极推进广珠铁路的建设

15、,建成通车后将沟通珠海市与广东省其它地区,并与京广铁路连接。珠海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等地约20条国内航线。第二节 自然条件一、气象珠海市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多偏北风,空气干燥;夏季多东南风,光照充足、气温高、湿度大;夏秋季常受台风影响,风力强、雨量大;春季冷暖气流交替,阴雨多雾。珠海市海域、陆域面积较大,规划港口范围内有8个主要港区,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及地形的差异,各港区的气象状况有少量差异。本规划采用珠海市气象站、斗门区气象站、荷包岛风及波浪观测站、高栏临时测站、桂山岛短期测风测波站、桂山岛牛头角临时测站和大万山海洋站的资料(各测站位置见图1-1),综合分析的成果如下: (一)气温多年平

16、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1.7;历年日最高气温35年平均出现天数2.9天。(二)降水 每年3月至10月为雨季,降水日数占全年降水日数的81.6%;多年平均降水量2271.6mm;历年最大降水量3379.6mm;历年最小降水量1200mm;日最大降水量620mm(2000年4月14日);多年平均降水日数153天;多年平均日降水量25mm的天数26.4天。(三)雾本海区多年平均雾日数(能见度小于1km)6天,最多年份11天。(四)风况根据上述测站资料综合分析本港区风况见表1-1、图1-2、图1-3、图1-4。 表1-1 珠海测站风况统计表 测站项目荷包岛高栏临时测站珠海市桂山

17、岛大万山斗门区年平均风速(m/s)4.54.22.72.85.84.0常风向NENENEESE常风向对应频率(%)24.218.42016.423.512.6强风向NEN、SEESSWNNW实测最大风速(m/s)23.32131.416.733年平均6级以上大风日数(天)352161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数(天)435统计年限1981.10-1982.91998.8-1999.81993-20021988.6-1989.51974-19941967-1975注:珠海市6级以上大风天数按每日出现一次为一天统计。(五)台风珠海市地处台风多发地区,每年411月为台风影响期,69月为台风盛行期。据199

18、3-2003年资料统计,对珠海地区有一般影响的台风29次,平均每年3次,最多年份5次;对珠海地区有严重影响的台风(在珠海附近登陆)13次,平均每年1.3次,最多年份4次。1993年16号台风、1999年10号台风在珠海登陆,瞬时极大风速44.6m/s,过程雨量142mm(大暴雨);2003年7号“伊步都”、13号“杜鹃”两次台风对珠海造成严重损失。二、水文 (一) 潮汐本海区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混合潮型,潮汐日不等现象异常明显。由于岛屿众多、潮波反射和海底摩擦作用,局部潮汐特征有明显差异。本海域为弱潮海区,潮差较小,自珠江口向西潮差加大。台风侵袭期间有风暴增水现象发生,台风增水值一般为1.61.9

19、m。各部分港区潮位特征值及设计水位、乘潮水位见表1-2(以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起算)。 表1-2 珠海港部分港区潮位特征值表 单位:m 港区 项目高栏唐家九洲桂山香洲洪湾虫雷蛛最高潮位3.943.533.242.603.343.953.84最低潮位-0.31-0.180.01-0.02-0.37-0.33-0.31平均潮位1.451.601.601.321.391.481.45最大潮差3.413.442.842.533.182.292.84平均潮差1.261.371.071.311.110.861.07设计高水位2.762.732.882.602.452.552.76设计低水位0.330.440.

20、500.200.480.300.33校核高水位3.904.053.983.703.653.904.12校核低水位-0.39-0.31-0.20-0.50-0.46-0.40-0.52乘潮水位1.571.901.761.501.57 注:(1)桂山为近1个月统计资料。 (2)乘潮水位为乘潮2小时、保证率90%的水位。(3)高栏港区乘潮3小时、保证率90%的水位1.49m。(二)波浪 1. 波况珠海市曾在荷包岛、桂山岛、高栏临时测站进行为期一年的波浪观测。根据上述测站及桂山岛牛头角临时测站台风期间(3个月)和大万山海洋站长期波浪观测资料综合分析,本海区波况如下:高栏港区荷包岛附近的波浪多为涌浪和涌

21、浪为主的混合浪,实测年平均波高1.12m;H1/101.5m的各向波高频率为15.13%。常浪向SE,频率51%;其次是NE和S向,频率分别为12%和10%。强浪向SE,次强浪向为S向。1982年9月14日台风过境该站目测最大波高H1%=7.29m,H1/10=6.42m,波向S,对应风速18m/s,风向SSW。根据珠海高栏临时测站1998年5月至1999年8月自记波浪仪16个月的波浪观测统计分析,其常浪向SSE。详见波玫瑰图1-5。大万山海洋站有长期实测波浪资料,根据1986年实测波高统计分析,该海域常浪向为ESE,次常浪向为 SE;强浪向为SSW,实测最大波高 H1%=11.9m,T=12

22、.6s。各测站实测波况统计详见表1-3。表1-3 各测站实测波况统计表 测 站 项 目荷包岛高栏临时测站桂山岛大万山桂山岛牛头角常浪向SESSEESEESEE频率(%)5129.7211.338.4427.3强浪向SESSWSESSWNNW实测最大波高H1%(m)5.585.411.93.0实测最大波高H1/10(m)4.684.83.62.5对应波周期T(s)6.67.68.512.65.9对应风速(m/s)151217.3对应风向SESNNW统计年限1981年10月-1982年9月1998年5月-1999年8月1988年6月-1989年5月1986年1998年7-9月代表水域高栏港区高栏港

23、区桂山港区外海桂山港区注:(1)荷包岛1982年9月14日目测最大波高H1%=7.29m,H1/10=6.42m,波向S,对应风速18m/s,对应风向SSW。 (2)桂山岛一年观测中台风影响不大,实测波高偏小。2. 设计波要素本海区SE向和S向面向外海,经常受台风侵袭,台风过境时引起狂风巨浪,近岸极值波高均为台风造成。由于各港址地理位置不同、遮挡情况有差异,波况差别较大。整个海区的波浪多为涌浪和以涌浪为主的混合浪。外海的ESE、SE、SSE、S四个主波向的频率占全年频率的78%,实测波高一般为34m,台风期间极值波高10m以上。 高栏港区的南迳湾、南水作业区位于高栏岛的西侧,周围有南水岛、三角

24、山岛、大杧岛、荷包岛的掩护,外海波浪经岛与岛之间的水域传入港区,受浅水折射、岛屿绕射等影响,波能已大为衰减。目前高栏港区南面已建成一条1400米的斜坡式防波堤,南迳湾作业区位于其西侧,防波堤对从外海传进来的 SE、SSE、S、SSW向波浪有很好的掩护作用。桂山等岛屿周围水域水深变浅,来自外海的波浪已衰减了许多;唐家、九洲、香洲海区位于珠江口西水道,深槽浅滩交错,地形复杂,外海波浪传到这些海区时已大大减弱,港区的波浪主要是有限风区的风浪;斗门、洪湾等港址分别位于泥湾门、磨刀门及马骝洲水道,波浪一般不大。外海深水设计波要素根据上述测站的长、短期实测波浪资料推算,经浅水折射、岛屿及防波堤绕射后传入港

25、区。经初步推算,各港区主要部位主波向五十年一遇设计高水位时的设计波要素见表1-4。表1-4 各部分港区主要部位设计波要素表项目部位主波向H1%(m)H1/10(m)T(s)高栏港区口门-10m等深线处SE9.708.4414.9S9.268.0915.0SW6.015.0412.4南迳湾作业区SSW-SW4.533.948.9NW-WNW3.583.116.9南水作业区SSW-SW4.383.818.5WNW-NW3.452.956.4唐家港区(金星门内)附近水域ENE3.202.916.5NNW1.821.514.2唐家港区铜鼓角以东海域NE-ENE5.104.407.9SE-ESE5.31

26、4.708.5九洲港区(防波堤头)附近水域SSE3.913.617.8香洲港区附近水域SSE-SE3.873.597.7桂山岛南部水域(-17m等深线处)SE10.18.8015.5桂山岛西南侧(-7.3m等深线处)SE5.044.4015.5SW6.625.5012.4S5.544.9110.9桂山岛东南部水域S7.636.5710.9SE5.715.0110.3桂山牛头岛东侧水域E4.073.449.9S4.503.8910.9(三)海流南海分局1992年56月在高栏港区附近黄茅海水域进行过18个测站的海流观测。根据实测资料分析,本海区海流以潮流为主,并伴有南海沿岸流和风海流,径流影响很小

27、。潮流为不正规半日混合潮流,多为往复流,涨潮流向NW,落潮流向SE。高栏列岛深槽上段和下段为往复流,中段地形开阔为旋转流;高栏岛与荷包岛、大杧岛之间水域潮流具有旋转流性质,潮流主轴为NW-SE;南、北两侧峡口处,受地形制约,基本为往复流;荷包岛与大杧岛之间的水域基本上为向西的单向流。港湾水域最大流速0.781.30m/s,平均流速0.260.68m/s。高栏岛与荷包岛之间的峡口地段,潮汐动力以涨潮动力为主,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港湾以南的外海开阔水域为逆时针旋转流,属沿岸流性质,涨潮流向为WNW向,落潮流向为偏S向。沿岸流流速较大,流向随季风变化而变化,但以偏西向沿岸流为主。当风速78m/s时

28、,海流流场发生较大变化。实测沿岸流最大流速0.8m/s,一般0.20.5m/s。受地形及东南向常浪向的影响,三灶岛、高栏岛和荷包岛附近全年都有一股向西南的近岸流,在洪水季节近岸流较强,有时在海水表层可连续出现20小时的西向近岸流。唐家、香洲海域受珠江水流下泄影响较大,汛期洪水下泄时最大流速可达2.1m/s。各港区主要水域实测海流特征值详见表1-5。表1-5 各港区各位置实测最大流速统计表项目位置涨 潮落 潮流向()流速(cm/s)流向()流速(cm/s)高栏岛与荷包岛之间水域3308214080高栏岛南侧水域27511819089南水岛西侧水域3507017065崖门水道35814216514

29、3洪湾港区附近马骝洲水道310105140120香洲港区附近水域3153613520唐家港区附近水域30090135210桂山岛东北侧水域343107130130(四)余流本海区余流终年为向西的沿岸流,流速一般在0.20.5m/s之间。最大余流流速为0.78m/s,出现在高栏岛以南水域表层,流向253。桂山岛东北水域最大余流流速0.26m/s,流向偏西。三、海岸地貌与淤积趋势 珠海港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南部沿海,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河流泥沙不断充填古海湾、切过古海湾内北东向展布的岭地而形成的,迄今尚未填满这个古海湾,万山群岛仍屹立海中。珠江丰水少沙,分八大口门入海,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3260亿m3、

30、悬移质泥沙7098万t,各口门入海水沙分配不均,但均在口门附近形成拦门浅滩,同时形成SW向的沿岸泥沙流,发育了宽阔的珠江口西滩。在规划区内入海的口门有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合计年入海水量1518亿m3、悬移质泥沙3709万t。三角洲平原上河网纵横,间有岛状丘陵,岸外岛屿大多呈岛群状NE向分布,本区西部大陆沿岸为平原汊道型海岸,东部海域岛屿为基岩山地港湾海岸。(一)西部平原汊道型海岸西部大陆沿岸河流来沙较丰富,同时受波浪掀沙作用,泥沙运动较活跃,岸滩以淤涨为主,但各岸段有所不同。 1. 澳门以北段 沿岸以花岗岩丘陵为主,唐家、银坑、九洲等处山丘临岸、岸线突出,其间岸线弧形内凹,沿岸以泥滩

31、为主,间有少量沙滩,岸滩不宽,但水下浅滩宽缓,属珠江口西滩的下段。本岸段岸线稳定,水下浅滩不断淤长,1983年以来自然淤积速率为3cm/a(据海图对比)。位于本岸段北部的洪奇沥和横门两个口门的入海水量和沙量分别占珠江八大口门入海水量和沙量的17.6%和20.3,入海悬移质泥沙直接影响本区。同时,由于海岸开敞,东南和东北向风浪掀沙作用强烈,无风天海水尚清,风天顿时变浑,大风天更盛,难于深浚。 2. 澳门以南段 沿岸以垦植平原为主,沟汊众多,地势低。本岸段有珠江西四门入海,海岸以淤长为主,岸线逐年外移,磨刀门岸线外移速度为130m/a,崖门口为5070m/a。1958年以来的围垦和河口治理工程加速

32、了岸线向海推移,使港汊归并、沙丘成陆、岛岸相连、河口向外延伸,目前三灶、南水和高栏岛的花岗岩丘陵已成为平原前沿的抗浪屏障,岛屿向海侧的岸线稳定、坡陡滩窄、深水近岸,其中高栏岛距外海10m线最近处约600m。 本岸段位于珠江西滩最南部,海岸冲淤演变除受珠江口SW向泥沙流和波浪掀沙的影响外,区内西四门入海水沙起着决定性作用,海岸稳定性南北差异较大: (1)高栏岛以北的磨刀门、鸡啼门海区是珠海市岸线淤长最快、淤积作用最强的区段。磨刀门和鸡啼门水道为堆积性河流,河道较顺直,宽深比小,河岸冲淤变幅一般在1m/a以内,两岸有人工堤岸约束,除有江心洲与边滩的河段,河床较为稳定,便于治理,目前磨刀门、鸡啼门水

33、道分别维持2.5m和2m的通航水深。河口治理并未改变河流特性,河口拦门沙的淤长依然如故,磨刀门是西江的主要泄洪口,入海水沙居珠江八大口门之冠,分别为923亿m3和2341万t,鸡啼门分别为197亿m3和496万t,两水道合计入海水沙分别占珠江八大口门的34.4%和40%,径流作用强。磨刀门和鸡啼门的径潮比均大于1,属于河流型河口,拦门沙处于盐水楔活动区,淤长迅速,1964年磨刀门内的5m深槽几近消失,拦门浅滩最小水深从4.6m降至不足2m,三灶岛北侧的龙屎窟深槽也淤浅萎缩;鸡啼门口外的拦门浅滩水深仅1m左右,这类拦门沙的治理较为复杂。 (2)马骝洲水道自磨刀门挂定角向东入澳门东南海域和十字门水

34、道,分洪量约占磨刀门的17,入海水沙分别为157万m3和398万t,是以径流作用为主的水道。在磨刀门治理工程中按500m宽修筑的治导堤已完成,除电厂重件码头油码头段急拐弯外,其余段较为顺直。本河段上口水深1.952.55m,主槽居中,拐弯段横琴大桥东500m段主槽3.55水深贯通,其中电厂油码头附近横琴大桥西1.6km水深4.556.55m,仅油码头以东1.5km深槽偏北岸;下口水深0.95m左右。据历史海图对比,天然条件下年淤积率约3cm,河道呈缓慢淤积状态,对洪湾港区已建码头情况调查表明,港池开挖后,年回淤强度在0.35m/a左右;口外水沙较为复杂,落潮流与外海向南的落潮流交角70左右,两

35、股水流互相顶托,流速减缓,淤积较为明显,潮坪和水深小于5m浅滩发育,治理较为困难。 (3)高栏岛以西的黄茅海属溺谷型河口湾,崖门和虎跳门交汇于其湾顶,虎跳门入海水沙分别占珠江八大口门的6.2%和7.2%,径潮比3.56,属河流型河口;崖门入海水沙分别占珠江八大口门的6.0%和5.1%,径潮比0.31,属潮流型河口。洪季咸水界在高潮时达黄茅海赤鼻一带,低潮时在三虎以南;枯季咸水上溯至虎跳门内25km和崖门口内44km处,三虎以南盐度大于15,整个黄茅海为咸水控制。赤鼻、三虎以南海域为洪季滞流点活动范围,该处最大垂线平均含沙量0.330.57kg/m3,泥沙落淤形成拦门浅滩,最小水深3.15m。在

36、崖门口外,沿虫雷蛛至三虎附近有一落潮冲刷槽,因两股落流汇聚冲刷而成,加上围垦束水作用,深槽逐年刷深,19391988年间平均每年刷深0.24cm,5m线南伸4.7km,现水深为58m,最深达10m;拦门浅滩处于淤积环境,中泓水深逐年变小,滩体南移,其东侧19391977年间淤速为2.46 cm/a,19771988年间为冲,平均冲速0.16cm/a,19882000年间微冲,西侧为连续淤积,19391988年淤速2.15 cm/a,19882000年淤速为0.6cm/a。1994年10月1995年7月,广州航道局进行了崖门出海航道(东航道)的开挖工程,开挖标准为3000吨级货轮全潮通航,开挖段

37、长度30.5km,底宽80m,浚深至-6.0m,浚后一年(1996年6月)检测,平均淤厚33.6cm;据崖门口万吨级航道预可研究报告,航道开挖后年回淤量226.89万m3,浚深达到10000吨级海轮通航标准前景是乐观的。黄茅海东南侧的高栏、南水、三角山、大忙和荷包诸岛环抱的海域,原有5个通道,1991年建成南水高栏大堤后拦截了鸡啼门、磨刀门的直接来沙,三灶、南水、高栏岛与陆相连,造就了深水近岸的海域,鸡啼门和磨刀门入海的悬移质泥沙近期对十字海区的影响较小。西侧的大忙岛荷包岛间口门仅15个小时海水东流,流速小于0.20m/s,由该口门带来的泥沙极少。据有关资料分析,虎跳门和崖门的入海泥沙大部分沉

38、积在黄茅海拦门沙和两侧浅滩,约有20%(174.4万t)可带出海湾,大杧岛西侧以落潮流为主,东侧以涨潮流为主,泥沙主要从西侧排出,三角山东西两侧峡口的平均水深分别为3.5m和5.5m,实测最大流速达1.2m/s,水深易于维持。十字海区为高盐陆架水控制,潮流作用强,据1991年12月和1992年56月的实测水流泥沙成果,平均含沙量一般小于0.1kg/m3,最大值0.12kg/m3,垂线平均含沙量最大值在0.020.86kg/m3范围,水域面积约80km2,水深大部分小于5m,悬沙d50=0.011mm,在SESW向波浪作用下,易于起动和落淤,据电厂泥沙数学模型试验报告,波、潮共同作用下的悬沙回淤

39、将占75.578%,潮流作用引起的占1314%,底沙回淤占8.511%。高栏港区自1993年7月起步工程至今,已建成一条水深13.4m的主航道和港池,一般航道淤积较多,港池淤积较少;目前全港区的年维护量达到518.2万方。水域面积缩小而深水区扩大,回淤情况将比建港初减小。南迳湾位于湾口,自然水深大、含沙量小,回淤强度较小,易于建深水泊位。 (二)东部海域岛屿基岩山地港湾海岸万山区岛屿为侵蚀型大陆岛,绝大部分由花岗岩丘陵构成,山坡陡,岸滩窄,相对高差大;沿岸多陡崖、石礁,岸线微曲,平地少;海岛周围水深一般在730m,担杆列岛和佳蓬列岛南部海域水深在40m以上,以海洋动力影响为主。万山海域泥沙主要

40、来源于珠江河口输出的悬移质泥沙在入海途中不断扩散影响,海域来沙很少。水体含沙量的分布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由河口附近向外海急剧递减。除青洲岛至小蒲台岛一带水体稍浑浊外,珠江入海泥沙对本海域的影响极微,海水清澈,丰水期含沙量仅在0.010.1kg/m3,海底地形处于相对稳定,岛屿周围基本没有海滩或泥滩发育。综上所述,本区大部分岛屿深水近岸,自然水深大,底沙难以起动,泥沙回淤主要表现为悬移质泥沙的沉积,水体含沙量低,建港后回淤强度很小。四、地质 规划港区范围属珠江三角洲地区南部沉积区,明末清初才成陆。第四系地层发育,主要为全新世海陆交互相松散沉积,下伏基岩;陆上丘陵及岸外岛屿的岩性以花岗岩为主,其

41、次为砂岩、页岩。 区内构造线有NE、NW和EW向三组,磨刀门西江干流和黄茅海银洲湖沿NW向断裂发育,NE向构造主要控制岛丘及港湾分布方向,未见活动性断裂构造。 根据珠海港规划范围内的地质钻探资料,近岸水域的全新世松散沉积层厚35m至45m,表层以淤泥、淤泥混砂和淤泥质土为主。在唐家镇北后环沿岸至金星门水道-5m(理论深度基准面,下同)范围淤泥层厚622m,下伏基岩面高程-6-23m,近岸残留坡积层最大厚度可达10余米;九洲港区一带淤泥层厚1.517m;洪湾港区淤泥层厚约18m;在南水、高栏、大杧、荷包环绕的十字海区及岛间峡湾,基岩之上松散沉积厚达3050m,有的达80m;珠海电厂防波堤处钻至-

42、20-40m未见基岩。 高栏岛北侧现有码头以西拟建码头区的地层自上而下为: (1)灰色淤泥和淤泥质土,含粉砂和贝壳碎片,软塑流塑,分布在海底表层,泥面高程为0.02-2.31m,厚8.618m。 (2)褐黄、灰黄色粘土和亚粘土,可塑,夹细砂、亚粘土透镜体,厚17.1m或缺失。 (3)深灰色淤泥质粘土、粘土和亚粘土,含腐木屑,软塑可塑,厚度0.4512.7m或缺失。 (4)褐黄色粘土和亚粘土,含浅灰、棕红斑,可塑硬塑,夹灰色粘土和淤泥质粘土透镜体及细砂、亚粘土透镜体,厚度110.6m,或缺失。 (5)深灰色粘土和亚粘土,可塑硬塑,厚度115.4m或缺失。 (6)灰白、褐黄色亚粘土、亚砂土,为风化

43、残积层,厚度0.55.2m,局部分布。 (7)强风化花岗岩,灰白、褐黄色,含石英、长石,原岩结构可见,手掰易碎,N100击左右,岩面高程-15.05-47.48m不等。据桂山岛和中心洲5个钻孔、大蜘洲岛3个钻孔资料,与近岸水域地层较类似,大致可分三层:表层为灰黑色淤泥,软塑,厚2.76.1m不等;向下为3.48.7m厚的中密状中粗砂或厚约4m的可塑状粘土;底部为强风化花岗岩。风化岩是大部分岸段水工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局部地段砂层较厚,埋深适宜,也可做为地基持力层,表层普遍存在淤泥和淤泥质土软弱层,含水量3687,厚度较大,作为回填陆域,需进行地基处理。五、地震 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最新发布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说明书(GB18306-2001),珠海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对应于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第三节 港口现状一、港口发展历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珠海港是香港的喂给港,主要服务于珠海城市建设和对港贸易,先后开发建设了香洲、九洲、井岸等市区和内河港区。最早建设的香洲港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解放后成为广东省的主要渔港,于1975年扩建为渔商两用港;1978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培训材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