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全血采集技术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3018727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站全血采集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血站全血采集技术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站全血采集技术操作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站全血采集技术操作规程.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血站全血采集技术操作规程1.1 献血场所配置献血场所的人员、设施、设备和器具、关键物料的配备按有关规定执行。1.2 采血人员准备1.1.1 心理调适采血人员调整好心理与情绪,进入为献血者服务工作状态,情绪稳定,工作热情,说话和气,态度和蔼,耐心细致。1.1.2 技术准备熟悉采血技术操作规程,尤其应注意关键控制点和近期变更的操作步骤。1.1.3 着装与配饰 采血人员着工作制服,不佩带戒指、手镯(链)等饰物。1.1.4 手卫生 采血人员保持手卫生,具体操作按照国家有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1.3 采血器材准备1.3.1 采血器材清单 建立采血器材卡片,列出采血位所需的全部器材。采血人员按卡片准备

2、和核查采血器材的种类和数量。采血器材的数量与预计采血量相适宜。一次性使用物品在有效期内且包装完好。采血器材准备工作应有专人复核。1.3.2 血袋 1)无破损、无渗漏,无污染,抗凝剂和保养液无变色;2)处于有效期内;3)宜采用具有留样袋的血袋。1.3.3 标本管 1)带有分离胶用于检测病毒核酸的标本管;2)用于血清学检测、ALT和血型检测的标本管。1.3.4 消毒剂 1)一般选用含碘消毒剂,对碘过敏者可选用其他消毒剂;2)所用消毒剂应当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3)处于有效期内;4)标明启用日期。1.3.5 采血仪(秤) 开启并检查采血仪(秤),证实正常运行。1.3.6 热合机 开启并检查热合机,

3、证实处于正常状态。1.4 献血者身份核对1.4.1 在静脉穿刺前,应核对献血者身份。1.5 献血者沟通与评估1.5.1 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应当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尤其是进行每一项主要操作之前,应当与献血者沟通并取得配合。1.5.2 询问献血者的既往献血经历、近日休息等情况,评估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和不适合献血的情况。1.5.3 观察献血者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是否处于紧张、害怕甚至恐惧状态。如发现这些不利情况,则不急于采血,做好宽慰工作,待献血者解除思想顾虑,充分放松后开始准备采血。1.6 静脉及其穿刺路径评估与选择1.6.1 穿刺部位的选择 应选择无损伤、炎症、皮疹、皮癣、疤痕的皮肤区域为穿

4、刺部位。1.6.2 穿刺静脉的选择 1)选择上肢肘部清晰可见、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较固定、不易滑动的静脉;2)常选择的静脉主要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前臂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等;3)用食指指腹上下左右触摸,确定其位置、粗细和弹性,评估并确定穿刺位点和路径;4)使用止血带可使静脉充盈,便于触及和穿刺。1.7 穿刺部位消毒1.7.1 用无菌棉蘸取适量消毒剂,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螺旋式旋转涂拭,消毒面积不小于6 cm8 cm,作用13分钟 。宜消毒23遍。1.7.2 不应触摸已消毒的皮肤,不应靠近已消毒的皮肤讲话。1.8 静脉穿刺1.8.1 待消毒剂干后方可进行静脉穿刺。1.8.2 采取相应措施

5、(如用止流夹夹住血袋导管)防止空气进入血袋。手持针柄,取下护针帽,按照预先选定的穿刺部位进行穿刺。1.8.3 穿刺路径为自皮肤穿刺点进入,皮下组织前行约0.51.0 cm,进入静脉腔,前行约0.51.0 cm。1.8.4 如需第二次穿刺,应当在征得献血者同意后,在另一手臂选择穿刺部位和静脉,使用新采血袋的采血针进行穿刺。1.9 血液采集和混匀1.9.1 静脉穿刺成功后,如果使用带留样袋的采血袋,松开留样袋夹子,使最先流出的血液流入留样袋,约1520 ml,用做血液检测标本。夹闭留样袋夹子,松开阻塞件下端止流夹,使血液流入采血袋。如果使用不带留样袋的采血袋,松开夹子,使血液直接流入采血袋,血液采

6、集完成后,应先留取血清学检测标本管,再留取核酸检测标本管。1.9.2 固定针头位置,用敷料保护穿刺点。1.9.3 维持静脉穿刺点与血袋的落差,保持血流通畅。嘱献血者做握拳和松手动作,以促进静脉回流。血流不畅时,及时调整针头位置。当不易观察血流时,应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异常及血袋重量是否递增。1.9.4 血液开始流入采血袋后,即将其与抗凝剂轻匀混合。宜采用连续混合采血仪。如果采用手工混合,应当至少每90秒混合1次,充分混匀。1.9.5 应当对采血时间进行控制。200 ml全血采集时间5 分钟,或400 ml全血采集时间10 分钟,应给予特殊标识,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血小板。200ml全血采集

7、时间7 分钟,或400 ml全血采集时间13 分钟,所采集的全血不可用于制备新鲜冰冻血浆。1.9.6 与献血者进行交流,观察献血者面容、表情,及时发现并处置献血不良反应。1.10 采血结束和献血者休息与观察1.10.1 采血量达到要求时,嘱献血者松拳,松开止血带,合闭止流夹,用创可贴/消毒棉球/纱布轻按静脉穿刺点,拨出针头后即加重按压,用弹力绷带包扎,松紧度适中。1.10.2 嘱献血者在献血者休息处用茶点,休息1015 分钟。1.10.3 如出现献血不良反应,按相应程序处理。1.11 献血后注意事项的告知1.11.1 应当印制献血后注意事项,并将其发给每位献血者。1.11.2 献血后注意事项主

8、要有:1)穿刺点上的敷料应保留至少4小时;2)多补充水分,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避免饮酒,保证充足的睡眠;3)献血后24小时内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和过度疲劳;4)血站的联系方式,如果存在献血前没有如实告知的可能影响血液安全的高危行为,或者献血后感觉明显不适或异常,请其及时联系血站工作人员。1.12 致谢发给献血者无偿献血证和纪念品,表示感谢,鼓励定期献血。1.13 留取标本1.13.1 检测结果用于判定血液能否放行的标本只能在献血时同步留取,不得在献血者健康检查时提前留取。1.13.2 如果使用带留样袋的采血袋,将留样针插入真空采血管,留取血样。1.13.3 如果使用不带留样袋的采血袋,将静

9、脉穿刺针插入真空采血管,留取血样。应单手操作,避免手被针头刺伤。1.13.4 将标本管内促凝剂或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匀。1.14 血袋及血液标本标识1.14.1 一次只能对来源于同一献血者的一份血袋、标本管和献血记录进行标识。经核对后,将唯一性条形码标识牢固粘贴在采血袋、标本管、转移袋、血袋导管、献血记录单上。1.14.2 宜在标本管与留样针/静脉穿刺针分离前开始标识,对采血袋和标本管的标识应当首先连续完成,不应中断。1.14.3 宜在标本管与留样针/静脉穿刺针分离前核查采血袋、血液标本、献血登记表,所标识的献血条形码应一致。宜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核查。1.15 热合1.15.1 分段热合血袋导管

10、,以供交叉配血、血型复查和血液标本保存使用。血袋应保留注满全血的导管至少20 cm。1.15.2 在热合过程中不应用力牵拉或扭转导管,待焊极松开12秒后方可取出已封口的导管。1.15.3 应检查热合部位,如有渗漏,则重新热合,并评估对血液无菌性的影响。1.15.4 热合分离针头,将其放置在利器盒内。1.16 血液保存1.16.1 全血采集后应尽快在规定的温度下保存。1.17 血液标本处理和保存1.17.1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处理,在规定的温度下保存。1.17.2 核酸检测标本应按要求进行离心、保存。1.18 献血现场整理1.18.1 献血相关信息应及时录入BMIS。1.18.2 盘点采集血液、标本、献血登记表数量,应当一一对应,保证准确无误。1.18.3 做好血液装箱、运输和交接工作。1.18.4 盘点物料消耗。1.18.5 做好医疗废物装箱、运输和交接工作。1.18.6 整理清洁现场,用消毒剂擦拭操作台及采血器材,清洁地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