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室内覆盖分场景建设指导意见(暂行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005502 上传时间:2020-06-21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3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室内覆盖分场景建设指导意见(暂行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中国联通室内覆盖分场景建设指导意见(暂行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室内覆盖分场景建设指导意见(暂行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室内覆盖分场景建设指导意见(暂行版).doc(7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国联通室内覆盖分场景建设指导意见中国联通室内覆盖分场景建设指导意见 (暂行版)(暂行版) 中国联通网络公司网络建设部 2012 年 11 月 ,. 目 次 一. 室内覆盖总体原则 .1 二. 室内覆盖的技术手段 .3 1.技术手段分类 .3 2.室外基站覆盖技术 .3 2.1 室外基站.3 2.2 RRU 拉远 .4 2.3 直放站.4 3.室内分布系统技术 .4 3.1 无源分布系统.4 3.2 有源分布系统.5 3.3 光纤分布系统.6 4.室内外综合覆盖 .7 5.SMALL CELL.7 6.无源和光纤分布系统对比 .7 三. 室内覆盖的场景 .9 1.场景分类 .9 2.覆盖

2、方式选取原则 .9 3.各场景主要覆盖手段 .9 四. 各场景方案要求 .12 1.交通枢纽 .12 1.1 场景分类.12 1.2 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12 1.3 机场.13 1.4 地铁及隧道.18 ,. 2.公共场所 .21 2.1 场景分类.21 2.2 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21 2.3 体育场馆.22 3.写字楼 .28 3.1 场景分类.28 3.2 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29 3.3 写字楼.29 4.住宅小区 .33 4.1 场景分类.33 4.2 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34 4.3 别墅小区.34 4.4 多层小区.36 4.5 城中村.37 4.6 高层/环抱型小区.38 4

3、.7 独栋高层.42 5.学校 .44 5.1 场景分类.44 5.2 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45 5.3 覆盖总原则.45 5.4 网络示意图.46 5.5 覆盖规划.46 5.6 切换规划.48 5.7 容量规划.48 6.独立休闲场所 .51 6.1 场景分类.51 6.2 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51 6.3 独立休闲场所.51 7.其他 .53 7.1 场景分类.53 ,. 7.2 电梯.53 7.3 地下停车场.54 7.4 沿街商铺.55 五. 天线选型和布放原则 .56 1.主要天线类型 .56 2.天线选取主要原则 .56 3.天线布放主要原则 .56 4.技术参数和使用场景 .5

4、7 4.1 新型全向吸顶天线.57 4.2 传统全向吸顶天线.58 4.3 定向吸顶天线.59 4.4 定向壁挂天线.60 4.5 对数周期天线.61 4.6 草坪灯天线.61 4.7 路灯天线.62 4.8 广告牌天线.63 4.9 射灯天线.64 六. 综合造价要求 .65 1.主要建设内容 .65 2.主要费用 .65 3.各场景综合造价要求 .65 ,. 一. 室内覆盖总体原则 (1 1)室室内内外外协协同同规规划划建建设设 室内覆盖的规划与建设应与室外基站有机的融为一体。整体考虑、统筹规划、互为 补充、协调发展。从干扰控制、移动性管理、业务质量等几方面出发,避免室内外信号 的不必要切

5、换和相互干扰,保证室内外网络的覆盖和质量,提升网络质量,提高投资效 率。 (2 2)统统筹筹考考虑虑 3 3G G、2 2G G 和和 W WL LA AN N 的的建建设设 室内分布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对于新建和改造的室内分布系统, 须根据总部下发的建设指导意见,统筹考虑 3G、2G 和 WLAN 等业务发展需要。对于热点 场所,信源部分一次建设全部接入,或者预留接入端口,避免后期重复建设。天线、馈 线、无源器件须满足不同业务工作频段要求。 (3 3)采采用用多多天天线线、小小功功率率的的设设计计思思路路 采用多天线、小功率的设计思路,天线尽可能的贴近用户实现滴灌覆盖。尽量减少

6、 梁、柱、墙等障碍物的穿透损耗和绕射衰耗,实现信号强度均匀分布。有效节约信源功 率,达到良好的覆盖效果。有效降低系统负载和底噪,提升系统容量和接入性能。 (4 4)根根据据场场景景和和建建筑筑物物特特点点选选择择合合适适的的技技术术方方案案 场景和建筑物的特点对于室内分布系统技术方案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场 景,其用户行为特点、业务类型诉求、业务量大小及分布、覆盖区域要求等存在诸多差 异。而建筑物的特点,又直接影响到信号的传播特性、系统的结构、天线的选型和布局 等多个方面。应根据场景和建筑物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从而提供优质 优质的覆盖和网络质量。 (5 5)大大力力推推广广

7、新新型型室室分分天天线线 新型全向吸顶天线技术上的改进,提高了高辐射角增益,降低了天线正下方的辐射 功率,增强了覆盖能力。新型室分天线扩大了单天线覆盖面积,可有效节省投资。新型 新型室分天线改善了高频信号的辐射特性,解决了高、低频信号覆盖不同步的问题,有 利于多网协同覆盖,有效降低电磁辐射。同时,其工作频率可扩展到 3GHz 以上,利于 技术发展和网络演进。对于密闭型环境和大面积的开阔区域,应优选新型室分天线。 (6 6)密密切切关关注注新新技技术术的的发发展展,并并适适时时推推广广应应用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演进,传统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的不足越来越明显,应密接 关注光纤分布系统、Small

8、 Cell 等新技术,积极参与并引领技术的发展。 ,. 光纤分布系统支持固移融合,可多系统融合部署,满足多业务运营需求。采用光纤 传输为基础,带宽满足未来升级需求。在住宅小区等路由复杂、施工困难的场景,具备 更大的优势。对未来 LTE 的升级改造量也比无源分布系统要小。 Small Cell 体积小巧、传输多样、部署灵活。可快速解决沿街商铺、独立休闲场所、 学校、高档住宅等热点区域的覆盖。 ,. 二. 室内覆盖的技术手段 1. 技术手段分类 室内无线网络覆盖实现方式主要分为室外基站、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外综合以及近 年提出的 Small Cell 技术四种。 (1)室外基站 主要用于单层面积比较

9、小、无线信号比较容易穿透建筑物的室内覆盖;建设成本低, 但对大型楼宇覆盖效果差。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设置宏基站、 RRU 拉远、直放站等。 (2)室内分布系统 主要用于单层面积比较大、无线信号不容易穿透建筑物的室内覆盖单体建筑;室内 信号均匀分布、效果好,但成本高。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有源分布系统、无源分布系统、 光纤分布系统,在室内不同的区域,可采用常规方式布放射频电缆、泄漏电缆、赋形天 线等具体手段进行覆盖。 (3)室内外综合覆盖 将室内和室外覆盖综合统筹考虑的一种手段,主要用于室内室外覆盖需要互补的密 集群体建筑,可满足室内大部分区域的覆盖,成本较低、效果好,但规划复杂,对泄漏 控制的要求高

10、,需在特定场景下使用。例如对于住宅小区,电梯地停、走廊等楼宇内公 共区域的覆盖可采用室内分布系统,居民房间内和小区内部需要室分外引室外天线覆盖。 (4)Small Cell Small Cell 融合了 femtocell,picocell,microcell 和分布式无线技术,是从室 外基站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信源技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相关技术标准和产品尚 在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一般来说 Small Cell 的发射功率小于 5W,可以覆盖 10 米到 200 米的范围。可在沿街商铺、独立休闲场所、学校、单点的高档住宅等场景使用。 2. 室外基站覆盖技术 2.1 室外基站 通过室外基站覆盖

11、室内是最常用的手段,但对穿透损耗比较大的建筑物覆盖效果不 够好。 ,. 2.2 RRU 拉远 同室外基站,只不过提供的容量较小,主要用于基站附近弱覆盖区的补盲。 2.3 直放站 将室外基站的信号通过直放站拉远覆盖,主要用于短隧道等无容量需求场景的覆盖。 3. 室内分布系统技术 3.1 无源分布系统 3.1.1 无源分布系统原理 无源分布系统采用基站做信源,采用 RRU 拉远的方式进行平层和分区的覆盖,不使 用直放站、干放等有源设备。 无源分布系统的核心思想是采用 RRU 替代有源分布系统的直放站、干放设备,系统 的容量大、性能稳定,特别适用于大容量需求、大体量建筑物的覆盖。 3.1.2 主要覆

12、盖手段 (1)常规手段 采用常规手段的无源分布系统适用于大多数场景,但对于需要地面布放路由的住宅 小区等场景。 采用常规手段的无源分布系统 (2)泄漏电缆 采用泄漏电缆的无源分布系统主要适用于地铁、公路、铁路等隧道。 ,. 采用泄漏电缆的无源分布系统 (3)赋形天线 采用赋形天线的无源分布系统主要适用于体育场馆。 采用赋形天线的无源分布系统 3.2 有源分布系统 3.2.1 有源分布系统原理 有源分布系统原理与无源分布系统类似,只是采用了直放站作为信源或者分布系统 中使用了干放,在监控和设备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最大的问题是会抬升系统底 噪,影响系统容量和接入性能。 图 3.1 无源小区底

13、噪不随业务量上涨而变化无源小区底噪不随业务量上涨而变化有源小区底噪随业务量上涨而上涨有源小区底噪随业务量上涨而上涨 ,. 3.2.2 有源分布系统使用原则 (1 1)室室内内分分布布系系统统原原则则上上不不使使用用直直放放站站和和干干放放。 (2 2)对对于于郊郊区区无无容容量量需需求求的的覆覆盖盖场场景景,如如公公路路和和铁铁路路隧隧道道、地地堑堑等等,可可考考虑虑采采用用 直直放放站站。 (3 3)对对于于光光纤纤传传输输不不到到位位的的覆覆盖盖站站点点,可可考考虑虑采采用用直直放放站站作作为为临临时时替替代代,光光纤纤传传 输输到到位位后后用用 R RR RU U 进进行行替替换换。 3

14、.3 光纤分布系统 3.3.1 光纤分布系统原理 光纤分布系统采用基站做信源,采用光远端、光近端等将基站射频信号转化为光信 号传送到平层和分区,通过集成光电转换器的天线对用户进行覆盖,路由采用光纤和网 线,基本不使用功分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 光纤分布系统的核心思想是采用光电转换设备替代有源分布系统的直放站、干放设 备,采用光纤和网线替代同轴电缆作为路由。 光纤分布系统拓扑图 3.3.2 光纤分布系统特点 ,. (1)多系统融合,可融合 2G、3G、WLAN、宽带等多种业务。 (2)降低底噪,微功率分布,降低底噪,改善上行覆盖。 (3)施工方便,光纤和网线作为路由,布放方便,施工便捷。 (4)

15、设计简单,端到端设计,即插即用,远端可调功率,系统调整、优化方便。 (5)全系统监控,实现网络拓扑各节点实时全面监控,监控粒度更精细。 光光纤纤分分布布系系统统的的技技术术特特点点鲜鲜明明,和和无无源源分分布布系系统统的的使使用用场场景景类类似似。在在住住宅宅小小区区等等路路 由由复复杂杂、施施工工困困难难的的场场景景,具具备备更更大大的的优优势势。对对未未来来 L LT TE E 的的升升级级改改造造量量也也比比无无源源分分布布系系 统统要要小小。 4. 室内外综合覆盖 综合运用室内覆盖和室外基站等技术手段,全方位解决区域化场景室内外覆盖,主 要用于室内外覆盖需要互补的密集建筑群,如住宅小区

16、和校园等。 5. Small Cell Small Cell 有 femtocell,picocell,microcell 等设备类型,根据厂家的技术体 制,有基于 Femto 平台的,也有基于现有基站平台的。设备更加轻巧、隐蔽,但功率和 容量相对较小,可采用放装型设备直接覆盖,也可作为分布系统信源外接天线覆盖。主 要用于沿街商铺、独立休闲场所、学校、单点的高档住宅等小的热点。 6. 无源和光纤分布系统对比 类别 无源分布系统光纤分布系统 扩展 性 可融合 2G/3G/WLAN,LTE 引入后需要增 加成双路由,如果是 2.6G 的 LTE,原 有系统的无源器件和天线需要全部更换 可融合 2G

17、/3G/WLAN/ETHERNET,LTE 引入后需 要增加部分硬件并进行软件升级 ,. 类别 无源分布系统光纤分布系统 健壮 性 除基站设备需要电源配套,其他均为无 源器件,系统性能稳定 几乎全部为有源设备,故障点较多,且设备 的稳定性有待验证 成熟 度 设备和技术成熟 各厂家的设备和技术还不够统一、规范和完 善,还处于试商用阶段,设备性能、组网能 力和可靠性等有待进一步验证 施工 难度 同轴电缆重量大,弯曲、布放和穿线不 方便,隐蔽性较差 网线和超五类线易弯曲、易布放,施工方便, 借助宽带名义隐蔽性强 方案 设计 链路预算较复杂,因器件个体差异导致 天线口功率有一定误差 设计过程简单,端到

18、端即插即用 功率 损耗 馈线传输有一定功率损耗数字信号传输为主,损耗小 优化 调整 系统调整、调试及优化余地较小,往往 需要改造 远端功率可调,优化调整方便 无源 互调 无源器件和馈线使用量较大,会引起互 调问题 无源器件和馈线用量少,互调影响小 监控 性 可监控到设备,器件、馈线、天线无法 监控 分布系统各节点均可实时监控 供电 方式 信源集中设置集中供电,RRU 就近引电 或远程供电 可本地取电,支持 POE 供电,也可采用光电 复合缆供电 目前,光纤分布系统最适合的应用场景是住宅小区等路由复杂、进场困难的区域。 光纤分布系统还处于试商用阶段,设备性能、组网能力和可靠性等有待进一步验证,但

19、 应积极参与并引领技术的发展。 ,. 三. 室内覆盖的场景 1. 场景分类 根据用途,可将建筑物划分为 10 大场景,31 种细分场景。 考虑到建筑物的形态,交通枢纽、公共场所、写字楼、住宅小区、学校、其他等 6 大场景中,机场、地铁及隧道、体育场馆、写字楼、别墅小区、多层小区、城中村、高 层/环抱小区、独栋高层、学校、独立休闲场所、电梯、地下停车场、沿街商铺等14 种 细分场景最具特点和代表性,其他 17 种细分场景均可类比参照这 14 种细分场景进行覆 盖。 2. 覆盖方式选取原则 室内覆盖方式的选取主要考虑六大因素:建筑物的规模和传播特性、服务指标要求、 建设造价、系统维护的便利性、系统

20、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系统的可扩展性。应根据以上 要素选取一种客户感知良好、成本合理、易于维护和扩展的室内覆盖系统。 3. 各场景主要覆盖手段 ,. 序 号 大场景细分场景主要覆盖手段 1 机场 采用无源分布系统技术,主干路由采用光纤,将 RRU 拉远至需要覆盖的区域,主要采用水平分区。 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选择板状天线、吸顶天线和赋形天线进行覆盖。 2 地铁及隧道 主要采用无源分布系统技术,主干路由采用光纤,将 RRU 拉远至需要覆盖的区域。 地铁站台采用常规手段布放分布系统。 地铁隧道采用泄漏电缆覆盖。 3 火车站与机场类似 4 汽车站与机场类似 5 码头与机场类似 6 交通枢 纽 口岸与机场类

21、似 7 体育场馆 采用无源分布系统技术,主干路由采用光纤,将 RRU 拉远至需要覆盖的区域。 采用赋形天线对观众席进行精准的分区和覆盖,采用水平分区。 采用常规手段布放分布系统覆盖商业区、工作区、出入口等。 8 会展中心与体育场馆类似 9 公共图书馆与写字楼类似 10 景区建筑物与写字楼类似 11 公共场 所 博物馆剧院 采用无源分布系统技术,分布式基站作信源,通过常规手段布放分布系统覆盖。 可采用赋形天线对观众席进行精准的分区和覆盖。 12 写字楼写字楼 采用无源分布系统技术,主干路由采用光纤,将 RRU 拉远至需要覆盖的区域。 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选择垂直分区或水平分区。 采用常规手段布放分布

22、系统进行覆盖,办公区、停车场适宜采用新型室分天线。 13 别墅小区采取室外覆盖室内的策略,采用光纤分布系统技术,通过地面路灯天线进行覆盖。 14 多层小区采取室外覆盖室内的策略,采用光纤分布系统技术,通过地面路灯天线或者楼顶射灯天线进行覆盖。 15 城中村 采取室外覆盖室内的策略,采用光纤分布系统技术,通过在沿街杆路或楼宇墙体设置光分布系统室外天线 单元覆盖。 16 高层/环抱小区采取室内外综合覆盖的策略,采用光纤分布系统技术,通过地面路灯天线和楼顶射灯天线立体覆盖。 17 住宅小 区 独栋高层采取室内外综合覆盖的策略,采用光纤分布系统技术,通过地面路灯天线和楼顶射灯天线立体覆盖。 ,. 序

23、号 大场景细分场景主要覆盖手段 18 学校学校 学校是一个超大型的社区,集合了多种场景的特点。 采取室内外综合覆盖的策略,采用室外基站、无源分布系统等技术相结合,对办公楼、教学楼、宿舍、图 书馆、体育馆、宾馆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覆盖。 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话务潮汐效应,进行容量和区域的划分。 学校的容量需求大,可采用新型的信源技术。 19 电梯 对于需要和主体建筑物一起覆盖的电梯,视主体建筑物的覆盖技术,可采用传统方式和随动方式覆盖。 对于只需要覆盖电梯的建筑物,可采用有源分布系统技术,信源采用直放站,在电梯井道布放壁挂天线覆 盖。 20 电梯地 停 地下停车场 对于需要和主体建筑物一起覆盖的地下

24、停车场,视主体建筑物的覆盖技术,将地下停车场融入到整体覆盖 方案。 对于只需要覆盖地下停车场的建筑物,可采用有源分布系统技术,信源采用直放站,采用新型全向吸顶天 线或定向壁挂天线布放分布系统覆盖。 21 高档及大型购物场所 采用无源分布系统技术,主干路由采用光纤,将 RRU 拉远至需要覆盖的区域。 采用常规手段布放分布系统进行覆盖,适宜采用新型室分天线。 22 大型连锁超市与高档及大型购物场所类似 23 大型购 物中心 及聚类 市场大型聚类市场与高档及大型购物场所类似 24 政府机关与写字楼类似 25 政府、 机关、 医院 三甲医院与写字楼类似 26 五星级酒店与写字楼类似 27 四星级酒店与

25、写字楼类似 28 宾馆酒 店 三星及连锁酒店与写字楼类似 29 独立休 闲场所 独立休闲场所采用无源分布系统技术,采用常规手段布放分布系统进行覆盖。 30 沿街商铺 采取室外覆盖室内的策略,采用光纤分布系统技术,通过在沿街杆路或楼宇墙体设置光分布系统室外天线 单元覆盖。 31 其他 工业园区与学校类似 ,. 四. 各场景方案要求 1. 交通枢纽 1.1 场景分类 交通枢纽场景类型较多,根据交通工具的不同可分为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 及隧道、码头、口岸。 1.2 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1)覆盖 交通枢纽主要采取以室内覆盖为主、兼顾室外覆盖的策略。主要根据场景规模、建 筑物形态、功能分区选择相

26、应的覆盖方案。 (2)容量 交通枢纽的业务量与场景类型、规模大小、用户行为相关。大型枢纽需要单独进行 容量预测,结合用户规模、业务类型、建筑物内区域用途进行评估。 (3)切换 需考虑建筑物出入口的切换,包括人及交通工具的进出;以及不同楼层、功能区之 间的切换,如电梯。用户流动性强,切换量整体上很大,须合理分区减少不必要的切换。 ,. (4)干扰 场景较为开放,与大网覆盖有交互,室内信号外泄应控制,更应避免室外信号穿透 影响。需要室内外协同考虑,包括频率策略、邻区配置、天线选型及位置等。 1.3 机场 1.3.1 机场特点 包括航站楼、停机坪等,属开阔式封闭场景,其中航站楼多采用钢结构 +玻璃幕

27、墙 方式,穿透损耗较小,覆盖面积大。用户量非常大,流动性强且有规律,具有室内外联 动的特性,高端用户比重大,语音和数据业务需求均较高,主要考虑室内部分的覆盖及 容量分配。国际性机场的国际漫游用户较多,信号强度决定了用户初次开机时的驻留网 络。 1.3.2 解决思路 (1)采取室内分布系统覆盖策略,重点覆盖航站楼内各功能区域,停机坪通过室 外宏站或室分外引兼顾覆盖。 (2)采用无源室内分布系统,技术成熟,工程实施复杂度较低。 (3)BBU 集中放置,RRU 拉远布放在相应楼层电井,水平分区。 (4)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的选用合理的覆盖方案。 ,. 1.3.3 网络示意图 1.3.4

28、覆盖方式 室内分布系统全覆盖,采用 “小功率、多天线”的布放思路。航站楼内功能区较多, 根据不同区域合理选择解决方案非常重要。 (1)值机厅、候机厅 吊顶较低时可采用新型全向吸顶天线覆盖,吊顶较高( 8 米以上),则新型全向吸 顶天线覆盖范围不易控制,建议使用定向板状天线或赋形天线进行覆盖。 ,. (2)行李厅、登机连廊 采用定向板状天线或定向壁挂天线覆盖。 (3)玻璃外墙边缘处 使用定向吸顶天线安装在外墙上,方向朝内进行覆盖,半径约 10-16 米。 (4)房间、商铺、VIP 候机区及办公区 对于纵深较深的房间、有隔断的商铺、 VIP 候机室及办公区,将全向吸顶天线尽可 能安装在房间内,采用

29、暗装方式;如无法进入房间可安装在房间门口外吊顶上。 ,. (5)电梯 采用定向壁挂天线安装在电梯井道内,主瓣方向朝上或者下覆盖。如不能在电梯井 道内布放天线,可在电梯厅口布放定向吸顶天线,主瓣方向朝向电梯轿厢。如为观光电 梯,在电梯厅口布放全向吸顶天线即可。 (6)旅客捷运系统 可采用对数周期天线或泄漏电缆覆盖。 对数周期天线 因地制宜,在捷运系统路径上选择天线安装位置(如连接两侧候机厅的廊桥上), 小功率覆盖车厢内部。选择旁瓣抑制比高的定向天线,避免干扰捷运系统临近区域。该 方案物业协调难度较小,实施简便。 泄漏电缆 类似地铁隧道,将电缆挂装在捷运系统轨道侧面,与车窗等高。拉远 RRU 放置

30、于 弱电机房,如捷运行程较长则需沿途布放多个 RRU,通过共小区提高切换成功率。该方 案覆盖均匀,对捷运两侧区域干扰小。 (7)停机坪 若无法通过宏站覆盖,可采用 RRU 拉远或室分外引结合美化天线兼顾覆盖。 1.3.5 容量配置 (1)容量配置思路 交通枢纽场景用户数多、时变特性明显、节假日发生业务高峰,因此容量配置需参 照最高峰时段的需求。 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历史业务量统计:包括话音及数据业务。 用户数增长趋势,渗透率变化。 ,. 业务模型。 (2)扩容考虑 交通枢纽覆盖系统建成后调整难度较大,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预留灵活的扩容空间 来满足日后容量需求。 应首先通过增加载频扩容,当增加

31、载频仍不能满足容量需求时,可通过小区分裂的 方式进行扩容。 (3)小区划分 分区依据:容量需求、覆盖需求、信源数量、设备能力。 分区方式:一般以水平分区为主,垂直分区为辅。 分区建议: 综合考虑航站楼功能分区、用户流动规律。 利用楼层间的隔离保证小区间的隔离度。 利用建筑结构,明晰平层相邻小区界限。 与切换区规划以及邻区规划相结合。 登机口在通道末端,可 7-9 个划分为 1 个小区;不在末端,含通道区域可 3-5 个划分为 1 个小区,后期随业务量变化调整。 考虑业务均衡,将低话务区域和高话务覆盖区划分为同一个小区。 (4)切换原则 出入口:一般要求在出入口安装吸顶天线,保证重叠区域足够。

32、上下层:需保证上下层切换带满足移动速度要求,要求在楼梯口安装吸顶天线。 平层切换:设计在人流较少、移动速度较低处。 地停:车载用户移动快,切换带尽量设在出口通道内,保留足够长度。 电梯:切换带尽量设在电梯厅;电梯内无法避免切换时,需保证电梯内切换带足 ,. 够长。 1.4 地铁及隧道 1.4.1 地铁及隧道特点 地铁站点属于封闭式结构,通常分为地下站、地面及高架站。地下部分较封闭,与 地面上的网络隔离。人流量大,有一定的语音和数据业务需求。一般多运营商共建POI 和天线分布系统,接入各自信源,覆盖地下通道、站厅及站台等区域。 1.4.2 解决思路 (1)采取室内分布系统覆盖策略,覆盖地铁站内各

33、区域。 (2)采用无源室内分布系统,主干路由采用光纤,将 RRU 拉远至需要覆盖的区域。 (3)站台采用常规手段布放分布系统天线。 (4)隧道采用泄漏电缆覆盖。 1.4.3 整体策略 (1)站台站厅 地铁进出口、站厅、站台采用天馈分布系统进行覆盖。 各站出入口处设置室内外信号重叠覆盖区,保证进出车站的平滑切换。 (2)隧道覆盖 ,. 根据运营商多制式技术特点,在隧道中使用收发分缆技术,保障各系统通信质量。 采用 POI 完成多系统合路,保证系统间干扰隔离。 (3)隧道切换 在隧道内,根据各通信制式切换特点,设置相应切换保护带。 隧道口覆盖向外延伸,与室外小区保证合适的切换电平,同时关注跨 BS

34、C、RNC 切换。 (4)内外协同优化 调节室外高架线路附近基站天线,满足室外高架覆盖。 调整覆盖高架小区的相关参数,保证高速移动条件下通信质量。 1.4.4 网络示意图 1.4.5 站台站厅覆盖 (1)地铁进出口、大厅、换乘站上下层采用无源分布系统的方式进行覆盖。 (2)大规模站台站厅需要采用同小区 RRU 进行拉远覆盖。 (3)天线选择新型全向吸顶天线或定向板状天线。 (4)出入口与街道衔接处,采用全向天线覆盖,合理设置天线安装位置和发射功 率,实现与室外信号的协同覆盖 (5)天花板为石膏板或胶合板,天线可内置安装;金属材质,天线须外露安装。 ,. (6)换乘站设计时需要考虑与原线路已有室

35、分的统一规划和切换。 1.4.6 隧道覆盖 (1)地铁隧道为封闭式结构,信号屏蔽严重,列车运行速度快。 (2)采用 13/8 泄漏电缆的覆盖方式,布设于隧道侧壁上,高度应与列车窗口等高。 1.4.7 切换设置 (1)根据人流量及流向规划切换区,应设在业务发生率较低的区域,预留足够的 切换区域。 (2)人员出入口应设置过渡天线,满足切换不掉话,同时注意控制信号外泄。 (3)隧道出入口需要设置引导覆盖天线或泄漏电缆。 (4)如隧道内需要分区,应根据车速核算切换带的长度,保证用户在运动过程中 的业务感知。 (5)对于非换乘站,高峰人流量不大,站台、站厅及隧道采用一个小区覆盖。 (6)对于换乘站,高峰人流量大,站台与隧道同小区覆盖,站厅另设小区覆盖。 ,. 通通信信制制式式切切换换类类型型切切换换时时间间列列车车速速度度双双向向切切换换距距离离要要求求 CDMA 软切换 1s34m GSM 硬切换 5s167m WCMDA 软切换 2s67m TD-SCDMA 接力切换 2s 60Km/h 67m 2. 公共场所 2.1 场景分类 公共场所场景类型较多,根据场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公共图 书馆、景区建筑物、博物馆剧院。 2.2 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1)覆盖 公共场所主要以室内覆盖为主,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兼顾室外覆盖。覆盖方案选择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