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必背.docx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3001430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必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必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必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必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必背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模块知识构建l 横向线索逻辑内涵 生产理论(包括所有制、企业、劳动者);分配理论(包括个人收入分配、国家分配);交换理论(包括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市场经济、对外贸易)消费理论(消费与生产、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等。) 国家理论(国家的内容(国体)、国家形式(政体、机构、结构);公民理论(权利与义务、政治参与); 政府理论(政府性质、职能、政府改革);民主政治理论(基层民主、人大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制度);国际政治理论(国际社会、国际形势、对外政策)l 横向线索行为主体 整体性主体(社会国家政府);团体性主体(企业、行业、产业);个体性主体(劳动者、消

2、费者、储蓄者、纳税人、投资者、经营者等)整体类主体:国家(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团体类主体:政党(执政党、参政党);个体类主体(公民、人民、人大代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党员干部)l 纵向线索三个层次 是什么(内涵、外延;内容、形式;性质、构成、类型等);为什么(原因、意义、地位、作用、功能、必要性、必然性等);如何做(态度、方针、政策、途径、举措、建议等)。经济生活-1. (1) 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当生产成本提高或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涨价;当生产成本降低或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量减少,商品跌价。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降低。纸

3、币的发行量: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下降。国家宏观调控:国家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会影响物价。市场流通秩序:流通领域串通涨价、价格倾销、价格垄断、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行为影响正常价格。经济全球化:国际因素影响价格。(2)稳定物价的措施有哪些?提示科技发展生产纸币发行市场监管宏观调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合理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调节社会总需求。2.多角度分析消费影响因素对消费的影响扩大内需的举措(怎么样)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决定消费发展经济,企业要创新产品,培育新消费热点、新产业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可支配收入影响消费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消费信贷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主要因素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宏观调控,稳定物价居民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等主观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 消费环境消费品的质量和安全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诚信建设,保障消费质量和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因素国家实施科学的宏观

5、调控政策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决定消费的方式、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3)扩大消费的意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对人民)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对社会)有利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投资和消费协调发展,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国家)降低对外依存度,促进经济的可

6、持续发展。(对外)4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生产与企业经营 (1)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 :要重视产品质量,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从而实现商品的价值。 要自觉遵循价值规律,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根据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适时地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2)企业作为经营者 :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 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 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搞好售后服务,实施名牌战略,坚持正当竞争。 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要树立

7、生态文明观,开展节能减排,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企业兼并,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的经营者要有良好的素质,还要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要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公平竞争;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维护市场秩序。要依法诚信纳税。(4)企业作为涉外生产经营者: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以及市场多元化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

8、资源。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外贸结构。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要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要熟悉国际法律法规,要有规则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要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个性:出口贸易型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意识,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等形式,实施“走出去”战略。此外,应该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对外投资型企业: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扩大对外投资;在研发、生产等方面开展全球化经营;注意防范对外投资

9、风险。管理要素管理创新 意义:激发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新意识;建立和谐劳资关系,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塑造企业形象和信誉,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如何: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聘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吸收管理人才入股;鼓励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健全企业内部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进行规范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等资本要素融资难、融资贵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资金难题企业要制定科学的经营战略,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小微企业要加强诚信建设,增强金融机构的信贷信心。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或减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国家要加强对民间资本市场的管理和引导,拓宽企

10、业融资渠道。国家要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增强企业融资能力。5.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国家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企业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肩负社会责任,扩大企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和发展机制, 促进劳动力合理再生。劳动者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积极创业。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要提高自身技能

11、和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6.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1)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原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2)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者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合法的手段、法定的程序维护合法权益。可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维权的途径)企业:自觉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素质,自觉遵守劳动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

12、谐的劳动关系。国家:建立完善的劳动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宣传,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7.有关“公民(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纳税人等)应该 如何做”的一般要点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树立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具体地说: (1)劳动者角度: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制意识,以合法手段、法律程序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权途径)。参加劳动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劳动者素质。遵守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2)消费者角度:增强权利意识,增强法制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权途径)。树立诚信观

13、念,遵守市场道德和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科学、文明、理性消费。 (3)投资者角度:要注意依据经济实力,选择投资方式。既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又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科学、理性投资。 (4)纳税人角度:树立法律意识和义务意识。承担纳税义务,自觉诚信纳税。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8.效率与公平(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效率与公平强调的是不同方面,二者具有对立性。二者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2)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首先,发展社会主义市

14、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3)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从而引导生产、扩大内需。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维护收入分配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

15、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4) 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人民的收入,坚持共同富裕。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重要举措之一: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重要举措之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要健全以税收、

16、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9.(1)财政的作用-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2)税收的作用: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当经济发展过热,可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社会总需求。 当经济发

17、展滞缓,可通过减少税收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引导居民合理消费: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通过调节税收,比如征收奢侈品消费税、白酒消费税等,可调节居民消费行为。维护社会公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税率,可以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10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1)意义-对社会: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讲究诚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促进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对企业:讲究诚信有利于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提升无形资产,打造品牌,扩大市场份额,降低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促进企业投资的扩大。对消费者: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2)加强诚信建设的措施:在全社会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国家要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严厉打击不诚信行为。企业经营者必须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提高商品服务质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消费者要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加强监督。每个经济活动的参与者

19、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11某产业意义资源,市场,优化配置(从市场角度)提升发展某产业,带动相关产业,自主创新、产业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第三产业(从产业角度)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从国家)增加供给满足某项需求(从消费者)结合其自身特殊性的特殊意义1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一个立足点: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

20、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两个更多依靠: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推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和各国生产力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消极影响-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加剧了世界经济

21、的两极分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风险全球化)3)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14、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2)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

22、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加快“走出去”步伐,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和自由便利化政策,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更好地与各国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比较优势战略和追赶超越战略我国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长处-产业容易被复制并产生规模效益;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便捷;可以充分利用外资。局限性-对政策依赖性强

23、;容易受到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微薄;可持续发展能力差;易受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短缺的制约。应对-既要发挥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参与国际分工。维护经济安全,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提升国际分工地位。贸易摩擦(1)易摩擦产生的主要原因:非市场经济地位。地方政府出台的某些产业政策与WTO规则不符。中国国内同行业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品牌和科技含量,无序竞争。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集中。规则意识不强,应对贸易摩擦能力弱。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2)应对。国家(经济生活)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支持企业应对国外贸易壁垒,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及相关保障制度,实行有理有度的保护。引导企业转

24、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开放结构。15、五大发展理念: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6.供给侧结构改革

2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供需错配,要用有效供给满足优质需求。 (2) 推动基础性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推进金融、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体系改革等。 (3) 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4)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5)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6)如何降低企业成本,推进供给侧改革:通过资源品价格改革,更好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减税降费加速折旧,

26、降低企业的财税成本;推进养老体系改革,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推进互联网+,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建立清单管理制度,减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权,降低企业的隐性成本。(7)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要加大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力度,加大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力度。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充分的财产权利。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7、着力振兴实体

27、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要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加强引进外资工作,更好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更加重视优化产业组织,提高大企业素质,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使中小微

28、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18.有关“国家在经济生活中应该如何做”: 制定相关战略和政策,完善法相关律法规,贯彻发展理念,加强宣传,维护人民权益,引导经济发展,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具体地说:(1)生产角度: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维护劳动者权益。引导企业生产,为企业生产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消费角度:稳定物价,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消费水平。 (3)分配角度:制定分配政策,理顺分配机制。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发挥好财政税收的作用。 (4)交换角度: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29、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政治生活1、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公民应积极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公民要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应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能力,依法有序的参与政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公民要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事? 国家性质决定和政府性质决定。 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是政府履行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 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打造有权威政府的需要。政府做好某件事的具体意义。3、政

30、府怎样做某事?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职能。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树立政府权威。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探究政府该如何约束好自己的权力。(2015广东卷)参考答案:厘清政府权力边界/建设有限政府/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3分)加强政府权力监督/建设责任政府/完善政府纠错问责机制。(3分)规范政府权力运行/推进依法行政(3分)提升行政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公务员的法律思维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3分)政府如何依法

31、行政: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建设法治政府,要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4、党为什么要做某事? 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等决定的; 党的地位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党); 党的作用决定的(三个只有才); 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需要; 党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5、党怎样做某事?坚持并不断发展新时代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完善执政方式: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践行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6、人大代表为什么要这样做? 法律地位决定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是行使权利的表现(审议、表决、提案、质询权); 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7、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做? 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 积极行使权利(审议、表决、提案、质询权)。 自觉履行好义务。(遵守

33、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产生、负责、服务、监督)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8、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维护新型民族关系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基础);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基本制度);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 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政策保证);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依法打击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 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

34、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9、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1)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的渠道主要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2)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3)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

35、各方面积极性,维护社会团结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0、当代国际社会1.主权国家的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和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2.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重要因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对内至高无上性对外独立性)。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

36、国正当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5.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6.联合国是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7.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37、,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文化生活1.文化的作用。对社会(宏观):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经济、政治;对综合国力(城市竞争力)对人(微观):影响人(通过什么影响;影响什

38、么,影响的特点)塑造人(三条)文化和经济辩证关系,解释某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和作用。(1)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3)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建设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4)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

39、式的文化活动影响着人的发展。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考法1、对待传统2、对待外来3、怎么办(文化创新)4、意义(第一二单元合)继承、发展、创新 交流、传播、借鉴、融合2为什么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新的前提。(2)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40、,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4)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3如何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2)原则: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3)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任务:既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41、;又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鲜明民族性-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文化作用的双重性: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对待传统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发展

42、-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继承中发展、创新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5全面认识教育的文化力量:文化的特点: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文化与人:教育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交流: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文化传承: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6.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继承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推陈出

43、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坚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4)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5)要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第三单元考法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民族精神的意义 如何培养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的地位、意义、特点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

44、之魂。(2)必要性及意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竞争力的要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8.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

45、者和建设者。第四单元考法9.某种文化乱象的原因、危害、治理某种文化好事的意义、怎么办思想道德建设三个主体 国家-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发展喜闻乐见大众文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核心价值体系、中特理论体系;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八荣八耻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企业、大众传媒-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公民-识别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风尚;提高两个修养

46、。10.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重要意义: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主旋律。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公民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措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根本任务,培育良好文化环境。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依靠人民群众,激发创造活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

47、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因和措施(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因-道德具有时代性,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增添新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深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落后文化侵蚀。要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