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窗.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9938113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救援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消防救援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救援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救援窗.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消防救援窗1、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2.5条中有具体规定:“7.2.5 供消防扑救人员进入的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2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2个,设置位置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设置可在室外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2、 (1)建筑物与消防车道相对应的范围内,必须设置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入口。(2)厂房、仓库、公共建筑的外墙每层均应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窗口的净尺寸不得小于0.8m1.0m,窗口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

2、大于1.2m,该窗口间距不应大于20m,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设置可在室外识别的明显标志。设置要求:(1)建筑高度大于36m的住宅建筑,其他一类、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应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1台。符合消防电梯要求的客梯或工作电梯可兼作消防电梯。(2 ) 建筑高度大于32m且设置电梯的高层厂房或高层仓库,每个防火分区内宜设置1台消防电梯。符合消防电梯要求的客梯或货梯可兼作消防电梯。3、 消防救援窗可以采用易碎固定玻璃。根据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1.1条规定,大、中型以上商业建筑的外墙三层以上应在每层设置灭火救援窗(含阳台),其间隔不宜大于40

3、米;每扇窗的面积不应小于1.00平方米,且其净宽不应小于0.90米,净高不应小于1.00米。窗口下沿距室内地坪不宜大于1.20米。灭火救援窗外侧应有灭火救援专用标识。 之所以称作为灭火救援窗,因为不仅有缓降器可以逃生,还兼具灭火功能。有了灭火救援窗,消防人员可以直接从窗口进入室内灭火救援。将挂在墙壁上的逃生绳拉出,套在身上,让绳子卡在两腋下,翻出救援窗,双手抓住绳子,脚登在墙壁上,从2楼降落到地面用时不到30秒。好的灭火救援窗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还可加设一套应急照明装置、一件灭火器材、一幅逃生标志、两个缓降梯4、 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包括可将窗户玻璃砸碎的工具,又包括逃生和报警救援系统的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它包括能将玻璃击碎的窗户自爆装置、报警传达系统、自动打开成为梯子的救援箱、人可以站在上面等待救援的救援板以及能自动弹出且能防火的挡板。本发明集玻璃击碎工具、逃生、报警救援系统为一体,能够缩短报警救援时间,它不仅操作便捷,而且可以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专利说明】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逃生救援系统,具体为一种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背景技术】0002当今,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灾难性问题,它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随着经济的发展,

5、城市中随处可见高层建筑,由于楼层高、体量大、人员密集、疏散楼梯少,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目前,常用的火灾逃生通道即消防梯,但如果火势将人员困在室内,由于建筑外立面中的窗大多是封闭式的,他们将无法逃生。同时,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人力凭借普通工具在没有正确使用的情况下,砸碎窗户是很难实现的,而且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另外,近年来,鉴于高层建筑存在火灾安全隐患,一些消防逃生工具也开始步入市场,例如消防逃生软梯、应急耐火救生绳、钢丝绳等产品。但是这些工具的应用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窗”,然而玻璃幕墙广泛应用的现今,使得该“窗”难以实现。这就需要设计集玻璃击碎工具、逃生、报警救援系统为一体的建筑安全

6、窗逃生救援系统。【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包括可将窗户玻璃砸碎的工具,又包括逃生和报警救援系统的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窗户自爆装置,所述的窗户自爆装置包括侧面设有孔的箱体、启动装置以及盒芯结构,所述的盒芯结构置于箱体内部,启动装置延伸出箱体外且启动装置与盒芯结构连接;0005所述的盒芯结构包括击发装置、弹簧、内径与弹簧直径相匹配的弹簧套管以及顶针,在弹簧套管的前端设有开口,弹簧和顶针依次连接并设置于弹簧套管内,弹簧未与顶针连接的一端连接于弹簧套管的后端端壁上,在弹簧套管的侧壁上还设有一

7、对对应的槽口,在顶针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的击发装置包括与启动装置相连的形变杆、置于形变杆两端的支撑杆以及凸块,凸块分别置于支撑杆的另一端且两个凸块相向分布,凸块分别穿过槽口且凸块的端部卡在凹槽内,所述的弹簧套管的后端固定于形变杆上,弹簧套管的前端开口与箱体侧面的孔连通。此外,这种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还包括报警传达系统、救援箱、救援板以及挡板。0006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集玻璃击碎工具、逃生、报警救援系统为一体,能够缩短报警救援时间,它不仅操作便捷,而且可以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专利附图】【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实施前各部件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0008图2

8、是本发明实施后的状态示意图。0009图3是窗户自爆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0010图4是窗户自爆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0011图5是窗户自爆装置一种实施例实施前的状态示意图。0012图6是窗户自爆装置一种实施例实施后的状态示意图0013标号说明:1窗户自爆装置、2救援箱、3救援板、4钢制防火板、5安全窗、6滑动轴、7箱体、8手动按钮、9形变杆、10弹簧套管、11弹簧、12顶针、13支撑杆、14凸块、15凹槽、16闪烁消防指示灯、17槽口、18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0015一种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它包括窗户自爆装置I,所

9、述的窗户自爆装置包括侧面设有孔的箱体7、启动装置以及盒芯结构,所述的盒芯结构置于箱体7内部,启动装置延伸出箱体7外且启动装置与盒芯结构连接;0016所述的盒芯结构包括击发装置、弹簧11、内径与弹簧11直径相匹配的弹簧套管10以及顶针12,在弹簧套管10的前端设有开口,弹簧11和顶针12依次连接并设置于弹簧套管10内,弹簧11未与顶针12连接的一端连接于弹簧套管10的后端端壁上,在弹簧套管10的侧壁上还设有一对对应的槽口 17,在顶针12的侧壁上设有凹槽15 ;所述的击发装置包括与启动装置相连的形变杆9、置于形变杆9两端的支撑杆13以及凸块14,凸块14分别置于支撑杆13的另一端且两个凸块14相

10、向分布,凸块14分别穿过槽口 17且凸块14的端部卡在凹槽15内,所述的弹簧套管10的后端固定于形变杆9上,弹簧套管10的前端开口与箱体7侧面的孔连通。0017所述的启动装置为手动按钮8,手动按钮8的一端与形变杆9连接,在箱体7另一侧面通孔,所述的手动按钮8穿过通孔延伸出箱体7。0018本发明还包与手动按钮8相连的报警传达系统。报警传达系统包括与手动按钮8相连且能传输的报警器以及与报警器相连且置于箱体7上的闪烁消防指示灯16。0019此外,这种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还包括当窗户爆破时能自动打开成为梯子的救援箱2、隐藏于救援箱2和窗台之间的救援板3以及当窗户爆破时能自动弹出的挡板,所述的救援箱2

11、置于窗台下且高度与窗台高度齐平,救援板3的一侧设有滑动轴6,窗台侧面设有可供滑动轴6滑动的滑槽,救援板3通过滑动轴6与窗台相连。0020所述的挡板为钢制防火板4且实施前隐藏于救援箱2底部和地面之间,钢制防火板4设有它立起时与地面相互固定的固定装置。0021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安全窗5、安装于安全窗框上的窗户自爆装置1、救援箱2、救援板3、钢制防火板4以及滑动轴6。救援箱2位于窗台下且与窗台高度相同,在本发明实施前救援箱2是一个箱体结构,实施后为一个梯子结构。救援板3实施前隐藏于救援箱2和窗台之间,救援板3通过滑动轴6与窗台连接,窗台侧面设有可供滑动轴6滑动的滑槽,救援板3实施时,先将救援板3

12、通过滑动轴6在滑槽中的滑动将其抽出,再将救援板3围绕滑动轴旋转至窗台上并延伸于窗外,人可以站在救援板3上等待救援。钢制防火板4在实施隐藏于救援箱2和地面之间,当窗户爆破时能自动弹出,然后人为将其竖立起来并用固定装置固定。固定装置可以是设于钢制防火板4底部的转动杆以及设于地面供转动杆滑动的水平槽。实施时先将钢制防火板4沿水平槽滑到目标位置,再将钢制防火板4围绕转动杆旋转至竖直位置。0022如图3所示,4个窗户自爆装置I通过安装座18安装于安全窗框的4个角上,且窗户自爆装置I上设有闪烁消防指示灯16。通过按压手动按钮8击碎玻璃的同时能启动报警器,此时闪烁消防指示灯16闪烁,玻璃击碎后,人为再将击碎

13、的玻璃往外推,达到破窗效果O0023如图4所示,窗户自爆装置I为一个箱体结构,且设有手动按钮8和闪烁消防指示灯16。箱体7的两个相对侧面是透明的,这样可以让处于室内和室外的人都能看见闪烁的闪烁消防指示灯16,从而让人们知道安全窗所处的位置。箱体7上设有安装座18,窗户自爆装置I可通过安装座18将其固定于安全窗5框上。0024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箱体7、手动按钮8、形变杆9、弹簧套管10、弹簧11、顶针12、支撑杆13、凸块14、凹槽15、槽口 17以及安装座18,箱体7两个相对侧面都设有孔,手动按钮8穿过箱体侧面的通孔延伸出箱体7外且与形变杆9相连,弹簧套管10的开口与箱体另一个孔相通。在按

14、压手动按钮8前,形变杆9保持竖直,凸块14分别穿过槽口 17且凸块14的端部卡在凹槽15内,因为顶针12被卡住,弹簧11被压缩积累了大量的弹性势能。按压手动按钮8时,形变杆9发生形变,凸块14脱离槽口 17和凹槽15,弹簧11积累的弹性势能释放,将顶针12弹出,顶针12穿过弹簧套管的开口击中玻璃,将玻璃击碎。0025本发明除了上述实施例外还有其他实施例,例如:所述的启动装置除了为上述实施例的手动按钮8外,还可以是自动通电控制装置,该装置通过自动通电促使形变杆9发生形变,同时启动报警器和闪烁消防指示灯灯,形变杆9发生形变后,支撑杆13的凸块脱离槽口 19和凹槽15,弹簧11将积累的弹性势能释放,

15、把顶针12弹出,顶针12穿过弹簧套管的开口击中玻璃,将玻璃击碎。此外,本发明还可以与BM建筑信息模型连用,进行消防安全评估。【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窗户自爆装置(I),所述的窗户自爆装置(I)包括侧面设有孔的箱体(7)、启动装置以及盒芯结构,所述的盒芯结构置于箱体(7)内部,启动装置延伸出箱体(7)外且启动装置与盒芯结构连接; 所述的盒芯结构包括击发装置、弹簧(11)、内径与弹簧(11)直径相匹配的弹簧套管(10)以及顶针(12),在弹簧套管(10)的前端设有开口,弹簧(11)和顶针(12)依次连接并设置于弹簧套管(10)内,弹簧(11)未与顶针(12)连

16、接的一端连接于弹簧套管(10)的后端端壁上,在弹簧套管(10)的侧壁上还设有一对对应的槽口(17),在顶针(12)的侧壁上设有凹槽(15);所述的击发装置包括与启动装置相连的形变杆(9)、置于形变杆(9)两端的支撑杆(13)以及凸块(14),凸块(14)分别置于支撑杆(13)的另一端且两个凸块(14)相向分布,凸块(14)分别穿过槽口(17)且凸块(14)的端部卡在凹槽(15)内,所述的弹簧套管(10)的后端固定于形变杆(9)上,弹簧套管(10)的前端开口与箱体(7)侧面的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启动装置为手动按钮(8),手动按钮(8)的一端与

17、形变杆(9)连接,在箱体(7)另一侧面通孔,所述的手动按钮(8)穿过通孔延伸出箱体(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启动装置为自动通电控制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与启动装置相连的报警传达系统。5.根据权利要 求4所述的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传达系统包括与启动装置相连且能传输的报警器以及与报警器相连且置于箱体(7)上的闪烁消防指示灯(1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当窗户爆破时能自动打开成为梯子的救援箱(2),所述的救援箱(2)置于窗台

18、下且高度与窗台高度齐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隐藏于救援箱和窗台之间的救援板(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援板(3)一侧设有滑动轴(6),窗台侧面设有可供滑动轴(6)滑动的滑槽,救援板(3)通过滑动轴(6)与窗台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当窗户爆破时能自动弹出的挡板,所述的挡板隐藏于救援箱(2)底部和地面之间,挡板设有挡板立起时与地面相互固定的固定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安全窗逃生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为钢制防火板。【文档编号】A62B3/00GK103736218SQ201310744243【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发明者】胡雪彦, 黄晓冬, 张河文, 张洁, 马非, 郭钦, 王彦哲 申请人:胡雪彦, 黄晓冬, 福州市公安消防支队,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X技术网 原文链接:http:/www.x-【精品文档】第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