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条文说明.doc

上传人:fz****2 文档编号:2993063 上传时间:2020-06-17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L 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条文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SL 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条文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L 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条文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L 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条文说明.doc(4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 5293 条文说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5293条文说明目 录前 言1 总则2 平面控制测量3 高程控制测量4 放样的准备与方法5 开挖工程测量6 立模与填筑放样7 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测量8 地下洞室测量9 辅助工程测量10 施工场地地形测量11 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12 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13 竣工测量前 言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DJ 5985(以下简称“原规范”)是原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局标准,自1985年7月1日实施以来,对统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的操作和精度标准,推动测量技术进步,保证施工测量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由

2、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原规范制定的技术依据已日显陈旧,难以反映当前测绘技术水平和现状,急需对原规范进行修订。 本规范的修订工作是在水利部建设开发司和原能源部水电开发司的主持下进行的。水利部建设开发司(90)建技便字第15号文同意修订编委会由周寿彭、荣燮阳、陈宗佩、何薪基、廖在义、韩效华、朱顺全、金本斌等8人组成,周寿彭任主编,荣燮阳、陈宗佩任副主编。本规范修订过程中,于1990年11月、1991年9月、1992年4月、1992年6月先后召开了四次编委会,讨论修订原则和大纲,按章节进行分工,提出规范修订征求意见稿,统稿和集体审校。并发送全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施工单位和有关高等院校广泛征求意见,

3、四易其稿形成规范(送审稿)。1992年11月24日在湖北宜昌召开了规范(送审稿)审查会,在此基础上对规范(送审稿)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完成此稿。 本次修订中,对原规范作了如下主要修改和补充。 (1)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对精度指标作了必要的调整。(2)关于平面控制测量的控制网最末级控制点的相邻点位中误差改为相对于同级起始点或相邻高级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10mm ,更改后点位中误差的基准为,对于一级布网是相对起始点的;而对于二级或多级布网是相对于高级点的。增加了适用于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控制测量的有关规定。 (3)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增加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代替三、四、五等水准测量及过江水准测量的各项技

4、术规定。 (4)在放样的准备与方法中,增加了边角后交的有关技术规定的内容。 (5)完善了开挖工程测量中对开挖轮廓点点位中误差的规定。补充了有关地面摄影测量方面的内容。 (6)在立模与填筑放样中,增加了对建筑物立模、填筑放样点检查的内容。 (7)增加了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测量精度指标的规定。 (8)在地下洞室测量中,改变了隧洞横向贯通误差的估算方法,增加了光电测距导线建立洞外控制的技术规格。 (9)在辅助工程测量中,对放样方法及技术要求进行了必要的增删。 (10)增加了渠堤施工测量的内容。 (11)增加了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内容。 (12)进一步完善了竣工测量项目、内容与技术要求。 河海大学

5、章书寿教授为本规范修订工作的顾问,对编写工作作了重要指导。长江葛洲坝工程局侯家兴、张白丽同志参与了校对描绘工作。本规范(送审稿)审查委员会主任为章书寿和赵全林同志。水利部建设开发司李允中、张严明同志参加了本规范修订大纲、送审稿和报批稿的修改和定稿工作。 d(通过大量数据算得)对向观测高差平均值的中误差为Mn=12.5S(按四等),按误差传播定律并取中误差的两倍作为限差,则往返高差不符值的限差为dh=412.5S=50D(mm)(D以km计),建议采用成dh=100S。 本规范在考虑这一限差时,对已有资料,进行了几组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想求出高差观测的似真误差与边长的关系(在1000m内),结果

6、也发现二者呈松散的统计规律,难以找出一个合适的规定去提高与加强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但所有文献均一致认为“有时往返测较差虽然相当大,但取平均值后,无论在环线闭合或与水准附合都能达到相应等级水准测量的限差要求,因此适当地规定较差限差,主要是防止粗差,故限值可以适当放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浪费”。本规范就是从这一出发点,参照b、d,作出50D(三等)、70D(四等)(D以 km计)的规定的。 (8)关于隔点设站法后视与前视距离差的限值问题。 这项限值的规定直接牵涉到野外作业的效率,因此应十分慎重,有关文献规定应小于10m,这可能会给野外选点带来困难。 在考虑到山区前后视转点选择的困难,前后视距差值

7、可能较大,因此我们规定了在计算高差公式中应加入两差改正计算的内容。所以对前后视距差的限值,不必严格要求,概略的规定不大于40m即可。(9)关于附合或环线闭合差的要求,我们仍采用与相应等级水准测量的规定。34 跨河高程测量34134. 2 鉴于水利水电工程均系在河流两岸进行,结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和近年来的全国各水利水电测绘单位进行的试验,特别是水口电站通过大量的光电测距三角高程跨河的实测资料表明,用其代替二、三、四、五等跨河水准测量是可行的。 关于跨河图形的布置,我们除规定了一般跨河水准的图342(b)、图 342(c)、图34. 2(d)外,特规定了二等必须采用大地四边形图形,增加了两

8、岸往返观测数,以保证达到相应等级的精度,这是参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大量的二等跨河高程测量的总结文献制定的。 至于三等以下跨河图形及操作方法,是根据水口电站大量的跨河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实践而制定的,其方法简单,具体实用。 343 有关跨河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的说明。 (1)由于在跨河高程测量中,测距精度对高差的影响不是主要的,所以我们只规定,在不同时间段内,只需往返测两次即可。 (2)关于跨河高程测量视线长度的规定。 鉴于二等跨河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高,而国内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所在的河流不太宽,所以我们只定了500m的档次。如河流宽度超过50Om时,可参照国家规范执行。

9、关于三、四、五等跨河高程测量视线长度,我们作了800m,1000m,1500m的规定,具体操作也是较方便的。 (3)关于天顶距测量。 这次取二、三、四、五等测角中误差为0”.5(DJ1)和1”.5、1”.8、 2”.2(DJ2)其测回数顺次规定为6、4、3、2。结合国内大量实验资料,也是完全能够达到的。 34. 4 考虑到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代替过河等级水准是一件新的工作,因此,应该规定具体作业程序和操作方法。这些内容引自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35 外业成果的整理与平差计算353 关于计算M和Mw的说明。 在一个水利水电工地上,水准路线虽然多,但闭合环很少。因此,计算M还可以,计算Mw就有困

10、难。本条新提出在二个公式计算时,应注意它们的前提条件。4 放样的准备与方法4. 1 一般规定411 任何测量工作开始之前,都必须收集有关资料,施工放样工作也不例外。条文所列内容都是不可少的资料,否则,工作无法展开。412 由于收集的图纸、资料与施工放样有关的数据、尺寸可能存在错误,如不进行校核,一旦用错数据、尺寸进行放样,轻者造成施工放样的返工,重者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因此作出本条规定。413 测量放样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和文件进行。这是因为个人随意修改图纸或口头通知,是对国家对工程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正确与否无所凭据。414 本条规定是测量工作的传统做法。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特加以强调。4.

11、15 这是施工放样测量工作应该做的。4. 2 放样数据准备421 事先准备好放样数据和草图是施工测量人员常规做法。 在当前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的情况下,特别强调对输入原始数据的正确性进行校核是十分重要的。4. 22 放样数据手簿,对于施工测量人员在现场查找有关数据,及时应付现场放样的急需以及在以后整理资料时,便于查考有关放样的依据都是十分必要的。423 本条强调放样手簿记录中应注意的事项,是保证测量资料完整的重要一环。43 平面位置放样方法的选择431 放样方法与放样的精度要求,与现场工作条件和拥有的仪器设备有关,也与放样程序有关,本条指出来是为了使作业人员便于考虑。432 放样的方法与精度估算

12、,是放样工作保证质量的基础。433、4310 这几条规定的各种放样方法的技术规格,是根据附录 F所列的精度估算公误差应使其影响达到能容许的地步。为此,应定期对仪器进行检验校正。规定检验的各项目均为常规检验项目。452 对使用的有关测量工具进行必要的检验(如钢带尺、水准尺、塔尺和垂球等),使其误差与欲达到的测量精度相一致。 5 开挖工程测量51 一般规定511 一般开挖放样的具体内容。512 开挖放样的精度在已有规范如地下开挖工程规范(SDJ 21283),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J21183)中,一般规定为200mm。随着开挖手段的更新,开挖方法的改进,开挖精度也相应地有了提高。因此

13、本规范分为三种情况,规定不同的开挖放样精度。即有密集钢筋网部位的基础轮廓点和预裂爆破孔的定位,规定为50100mm;主体工程部位的一般开挖规定为100mm;土石方覆盖层开挖,规定为200mm。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因为: (1)当前有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开挖已经普遍采用预裂爆破技术,而预裂爆破孔一次就下钻812m或更深,如果放样误差太大,将无法再第二次下钻处理。有密集钢筋网部位对欠控的严格要求更是理所当然的。 (2)自从实行施工监理制度以来,对于开挖的超、欠挖有了严格的控制,因超挖所引起的开挖工程量和混凝土工程量将不予付款。 (3)施工测量的设备和技术水平有了提高,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同时严格的

14、要求,也能改变开挖放样中的粗放作业现象。52 开挖工程细部放样522 开挖工程的细部放样方法有极坐标法,测角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等,但基本的方法主要是极坐标法和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只是测设放样测站点的坐标,然后由测站点再用极坐标法放样。直接用后方交会法放样开挖轮廓点的情况很少。 实践证明,在开阔地区,采用三点前方交会法放样,不仅有校核条件,而且速度快,且能获得放样点三维坐标,尤其是预裂孔定位,采用此法是最实用的。用极坐标法放样开挖轮廓点,测站点必须靠近放样点,因此不论以钢尺或皮尺量距,均以一尺段为限,对于用视距法或视差法放样也必须限制放样距离。524 本条强调要对所有放样的细部点进行校核。

15、主要防止粗差,以能发现错误为目的,保证放样点的准确性。校核方法可以是目测、与前次放样对照、丈量各放样点之间的相对关系或在关键点上作简易后方交会等方法。5.2.55.2.6 这两条规定对于指导开挖施工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开挖工作面天天都在变标规定为:石方不超过5,土方不超过7,否则应重测。54 资料整理5.4.15.4.2 根据各工程局的实际情况,一般对开挖放样的资料整理重视不够,因此规定这二条是必要的。543 本条提出“在有条件的单位使用计算机,建立工程量数据库”。一个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开挖工程量达几百万甚至千万立方米,项目繁多,情况各异,如果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这对于投资计算,计划的编

16、制与检查,以及竣工结算都是很必要的。6 立模与填筑放样61 一般规定611 立模和填筑放样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目前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的实际工作内容规定的。612 关于水工建筑物的放样精度,国内尚无统一规定,国际工程测量专业委员会虽然设立一个“施工限差与精度研究小组”,但也没有查到具体数值,本章所列精度指标是根据下列文献、资料和实际作业情况确定的。 (1)全国各大中型水电站,特别是新安江、富春江、乌溪江三个电站的实际资料。 (2)李青岳教授主编工程测量学第102页指出:“目前大多数有关文献,都能保证以放样点位中误差不超过(1020)mm,作为确定施工控制网必要精度的起算数据”。 (3)参考建

17、工总局编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定(JGJ391)和原水利电力部编的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DJ20782)的有关条文。 (4)碾压式土石坝的放样精度是参照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第2.0.8条中断面比例尺的精度换算的,即最高精度的放样误差不大于图上0.2mm,实地距离为40mm。 (5)对于各种孔洞位置的精度要求,电梯井、正、倒垂孔等平面位置精度要求高,所以均要求按各种主要水工建筑的精度标准执行。6. 13 关于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及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的精度,是根据建工总局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规定(JGJ 3-91),并结合几个电站开关站结构架立柱的安装情况规定的。614

18、 为了保证拼装面水平,同一层四个角的高差之差,不应超过一定的限值。由于拼装面一般范围不大,一次仪高可全部测完,限差3mm就是根据四等水准一测站的读数精度要求规定的。615 本条原规定为“用于立模、填筑放样的高程控制点,应不低于四等的精度”。 由于水电施工高程放样,一般视线都很短,如果水准点的精度用等级标准来衡量不太直观。故现修改为“用于立模、填筑放样的高程控制点,其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15mm”,这15mm的规定,是参照表612中关于“平面位置误差分配”的数字确定的。62 建筑物的细部放样6. 2. 16. 2. 2 规定了放样点的密度和必须放出的一些特征点,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特殊形状建筑

19、物放样,主要是保持其相对精度,经过分层,分块浇筑后,仍能保证设计的体形。其绝对精度要求并不很高。因此,测站点不能采用相互独立的交会点,导线点,而要采用长期保存的、统一的轴线点。623624 叙述了适用于立模、填筑细部放样的各种方法。各种方法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且运用于一定的场合,叙述这些方法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强调这点。 关于辅助轴线的测设,其中距离丈量的相对精度的规定:有金属结构联系部位为12000;无金属结构联系的部位为11000。前者是根据机械工业建厂测量规范的规定制定的。 建筑物的特殊形状,一般都是由曲线构成的。实践经验证明,在现场放样时,宜事先计算好放样数据,并经检核,否则现场临时计算,

20、既耽误时间又容易出错。本条同时规定应编制放样数据表。625 对挡墙、护坦等狭长建筑物,按以往的施工经验,采用导线作控制比较好,由导线点把建筑物的转折点联系起来,作为细部放样的测站点。对附合导线的点位误差,规定按类建筑物的精度要求,目的是给细部放样有17mm的余地。6. 2. 6 滑升模板的立模放样要求与一般分块浇筑的情况不同,要求上下保持严格的相对关系,因此,其精度标准与表612的规定不同。表62. 6的精度引自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JGJ91表7717将施工允许偏差的12作为测量的允许偏差。627 叙述了高程放样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况。由于高程与平面位置在某些部位(

21、倾斜面、曲面)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在不同的部位进行高程放样时,其精度有很大的不同。要特别加以注意。63 建筑物立模放样点的检查 立模放样点不同于开挖放样点,一旦有错,将会造成严重后果!规范在这里强调了各种检查方法,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至于本节所列的检核方法,是否有效和正确,尚待实践检验。64 填筑工程量测算 641642 由于地形或地质情况的变化,基础开挖不能完全与设计断面相符,因此混凝土方量计算必须以基础实测开挖图为依据,而基础的上面部分,则是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的,方量自然应按设计图计算。 643644 土石坝填筑的材料应该分开测算,因为它们的单价不同,同时也可以用来检查施工是否按设计的材

22、料质量和数量进行。由于目前实行承包制,甲、乙双方往往在工程量的计算上发生争执,因此,规定一个3的差异,以便双方协商解决。65 资料整理651 单项放样任务完成后,向施工单位或质检部门提供放样成果单正是许多单位习惯的作法,它已成为施工人员、质检人员据以作业或检查的凭证,也是日后竣工资料整理或质量事故调查的重要原始记录。因此,制定本条,极为重要。本条明确放样单应该包括的内容,目的是为了验收时能真正起到上述的作用。否则,如果内容欠详,项目不全,日后需要查阅,起不到应起的作用。652 目前有些测量人员对整理资料重视不够,往往是放样工作结束,资料入柜,由于没有及时整理,容易造成资料丢失。如果发生了放样错

23、误,也不易发觉,对于日后的竣工验收造成困难。因此规定及时整理资料是必要的。7 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测量7. 1 一般规定7. 14 关于安装测量的精度指标,目前国内尚未见到有明确的规定。表714的内容是根据安装规范中有关安装允许偏差的规定,摘要综合而成。7. 2 安装轴线及高程基点的测设721 本条指明安装轴线测设的精度指标应满足表27. 1的规定,即不大于10mm,这是指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而言的。7. 22 由于施工现场的干扰很大,根据过去的经验,往往会使已建立的轴线点与高程基点遭到破坏,本条就是结合其破坏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恢复的测设工作。7. 23 是对测设高程基准点提出的

24、两点要求。73 安装点的细部放样7. 31 说明安装测量工作精度要求的相对性,是一般施工测量的经验。7. 32 这是一般安装测量的方法与技术要求,在距离测量中提出了用光电测距仪“差分法”进行距离放样,这在目前广泛使用光电测距仪进行放样的情况下,是十分适宜的。所谓“差分法”是将测距仪设在需要测量距离的延长线上,测定测站点到两端的距离并相减,就得到了所需距离。这样便消除了测距仪加常数的误差,从而提高了距离量测的精度。74 铅垂投点7. 41 本条是参照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要求制定的。大允许偏差50mm而规定的。相邻点的高差测定误差规定为10mm,为一般规定,容易达到。924

25、 由于筛分拌和系统细部高程放样的相对精度要求较高,而高程的绝对精度要求较低。因此,从整个建筑工程来讲,五等水准精度作为高程控制,足以满足整个施工放样的需要。93 线路测量932 所列技术指标,一是来自实践经验,二是参考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J10185的内容制订。 关于最弱点中误差不大于100mm和200mm,是参照公路设计手册、铁道工程测量学的有关内容制定的。934 由于支导线无闭合条件,缺少校核,对可能存在的错误无法发现,为此要求支导线必须加强校核,其方法是进行往返或同向两次观测。935937 根据方量计算和施工放样需要制订。938 目的在于确定输电线路导线对交叉跨越的地(水)面、建筑物以及

26、各种工程设施的最小垂直距离,使之互不影响,保证线路安全运行。939 量测和测放出输电线对地面的最小垂直距离,以确保线路安全。94 桥梁、缆机测量94. 1 为了简化控制方案,本条规定按桥的长度选择控制网的等级。由于桥长在500m以内,选择四、五等控制网,已能够满足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的要求。因此不必另设系列,参照第2章的规定执行即可。942 桥墩放样的精度,是根据隧道及桥涵测量(人民铁道出版社出版)第495页表28l的规定,取12作为桥轴线的相对中误差。桥墩的放样误差是根据该书496页第9项的说明确定的。这样规定,是经过理论分析后得出的,而且可以适用于500m以上的大桥。94. 3 在光电

27、测距仪精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于小于200m的中小桥梁,由光电测距仪测定桥轴线长度是完全可以办到的。在桥轴线端点直接进行桥墩中心线位置放样,也是可以满足桥墩中心点位误差10mm的要求的。这样就可以不必敷设桥梁控制网,加快放样速度。944 按本条(1)、(2)款的要求做,易于达到桥墩沿轴线方向的放样精度,(3)款是确保沿桥梁轴线方向的放样精度的具体措施。945 根据隧道及桥涵测量第538页表301的规定,施工水准点的精度,在桥长为500m以下时,均以四等高程控制即可。946 规范表 94. 6是根据龙羊峡、白山等水利水电工程的实践经验和参照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制定的。94. 8

28、两岸缆机轨道的高程放样精度要求不高,四等水准完全可以满足要求。但轨道水平度要求甚高,测量时应用钢板尺或红黑面水准尺。因为塔尺的底面凸凹不平,影响观测精度。95 围堰、戗堤放样951 由于围堰、戗堤轴线的放样精度要求不高,确定轴线点的点位误差相对于邻近控制。 1:200O的图幅周长只有4km,故用五等水准测量来作高程控制点,是完全能满足测图要求的。1132 根据设计要求和放样所达到的实际精度制订。114 渠堤施工测量1141 选线、定线测量是规划设计阶段的工作,但有时也有可能由施工单位一起做,因此,本条指出了应该遵守的规范。1142 规划阶段的横断面间距为100200m,而施工阶段的横断面间距为

29、:直线取3O50m,曲线取1030m,这是考虑到能够精确计量而规定的。 关于渠道中心线测定中误差不大于200mm,是指由附近的导线点或图根点放样渠道的转折点时的点位误差。当转折点确定以后,两转折点之间的中心桩,应该保持在一直线上。1143 渠道定线时,在拟建水工建筑物部位(渠首、渡槽等)埋设固定标志是为了建筑物施工放样之用。若整个建筑物的绝对位置误差达到200mm,在施工时,只要保持建筑物内部的相对精度,就无损于建筑物的正常运行。1146 渠道的平面位置的测定精度要求木高,但高程精度一定要保证,因为渠道的功能是输水,故渠道中心桩的高程测量精度不能低于五等。根据第3章的规定,五等水准的精度为30

30、L,当渠道长度为10km时,高程误差约为100mm,这对于渠道的正常运行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115 工程量计算与竣工验收测量11. 5. 1 疏浚地区,往往由于大雨冲刷或回淤,影响疏浚工程量。为了正确计算工程量,必须进行测量并上报回淤量。11. 52 在土方施工中,常由于暴雨造成土方流失,因此,应根据土况等确定流失系数。在工程量计算中统一考虑,这样比较符合实际情况。1155 对渠道竣工测量规定了横断面测量的要求。竣工断面的间距、比例尺、精度应与原始断面一致。断面图上画出三条线的目的是便于检查施工质量和工程量的计算。 12 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121 一般规定12111212 明确了本章规定所

31、适用的范围和施工期间变形监测的内容。12. 1. 3 目前,还没有见到有关施工期间临时性变形观测位移量限差的规定。表1213的内容是根据以下原则确定的:(1)参照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33689)表311的规定进行适当调整。(2)根据各个项目的变形特点,以能够观测到危及安全的变形为限。 1.8600206265=5mm 2.5800206265=9.7mm 于是可以满足3mm、5mm和10mm的要求。b活动觇牌法。考虑到活动觇牌法的照准精度比小角度法低一些,因此将视准线长度适当缩短。1235 由于视准线的测点偏离基准线,距离不大于20mm。同时,基点与视准线测点基本上在一个高程面上

32、,垂直角不超过3;因此小角度观测法可不纵转望远镜,仅在度盘的一个位置,用测微鼓量测小角。12. 36 若垂直角大于3时,纵轴倾斜误差会显著影响水平角观测精度,且无法在度盘的两个位置读数中加以消除,因此,遇到上述情况时,要读定气泡偏离值,并进行纵轴倾斜改正。12. 37 关于垂直位移观测,一般采用几何水准法能够保证精度。但对于滑坡、高边坡等观测部位,有时测量人员不能到达或不够安全,因此,本条规定可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12. 4 资料整理 本节内容是参照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Z33689)制定的。13 竣工测量131 一般规定 本章规定是按照原部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D184

33、86)并参照原水利部(79)基字第26号文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前验收工作施工办法(草案)的精神制定的。13. 1. 1 竣工测量主要项目,是根据目前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竣工测量的实际工作内容规定的。本条强调了竣工测量是施工测量的重要内容,施工测量人员应充分的重视。13. 12 竣工测量的精度指标,明确指出一般不应低于放样的精度,其目的充分反映施工质量。1313 本条系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制定的。13. 14 为了使所提供的竣工测量资料,满足工程管理及设计单位的要求。132 开挖竣工测量1321 建基面地形图的性质主要反映建筑物建基面实际的情况,为了使实测建基面地形图与设计图相配合。因此,图上应反映出建

34、筑物的开挖设计线和分块线,以便于设计、施工单位使用。1322 根据以往的经验,本节所提的开挖竣工断面测量的技术要求,符合设计要求,在实施中可与设计图对应。1323 测绘锚杆立面图或平面图是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的需要。133 填筑竣工测量13. 3. 1 为了真实地表示填筑的形象变化,其测量的比例尺应不小于施工放样详图可以满足设计单位的要求。13331334 都是重点强调“逐层进行形体测量”以防止漏测,保证资料的完整性。134 过流部位的形体测量1344 由于竣工测量资料的精度,一般要求达到厘米级,仅用图表不能反映出来。因此,还须提供三维坐标。135 资料整编本节的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ZBA 75002-89)的要求结合目前实际情况而制定的。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国家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