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资产划分.doc

上传人:fz****2 文档编号:2992647 上传时间:2020-06-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益性资产划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益性资产划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益性资产划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益性资产划分.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好各项测算工作 加快水管改革步伐一、作好测算的政策依据 1、国务院体改办2002年9月3日颁布了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实施见:水管单位性质的划分:三类。承担防洪、排涝等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划为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定性为事业单位;承担城市供水、水力发电等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划分为经营性水管单位,定性为企业;承担既有防洪、排涝等公益性任务,又有供水和水力发电等经营性功能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以及承担农业灌溉服务的水管单位,划分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需要通过测算定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依据其经营收益情况确定性质,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定性为事业单位,具备

2、自收自支条件的(支出含折旧费提留),定性为企业。经费来源开支规定:纯公益性的水管单位,编制内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由同级财政负担。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岁修资金中列支。工程更新改造费用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计划部门在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安排。事业性质的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其编制内承担公益性任务的在职人员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以及公益性部分的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等项支出,由同级财政负担,更新改造费用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由计划部门在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安排;经营性部分的工程日常维修养护经费在水管单位的经营收益中列支,更新改造费用在提留

3、的折旧资金中列支,不足部分由计划部门在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安排。企业性质的水管单位,其所管理的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修养护资金由水管单位自行筹集,财政不予补贴。管养分离三步走:期限3-5年。第一步:内部实行管理和维修养护机构、人员、经费分离,对维修养护实行内部合同管理,养护中心实行企业化运作。日常养护和维修以合同的形式承包给工程养护中心,实行经费分离。 第二步:将工程养护中心转变为企业,与分离,但仍然隶属于原单位,主要承担管理处的工程养护和维修任务。 第三步:将工程养护中心从处彻底分离出来,独立和组专业化的建维修养护企业,走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2、2004年5月自治区实施方案规定分三个

4、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组织准备阶段,主要是宣传、动员、组建领导机构,开展调研、摸底、测算及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在2004年结束。第二阶段:全面落实实施方案,2006年完成。第三阶段:组织验收,全面总结,在2007年完成。3、新疆水利厅最新指示:2005年1月召开的全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要求:2005年各地以测算、试点为主;2006年全面铺开;2007年基本完成改革的各项任务;2008年自治区将对各地的改革情况进行验收。不能按步骤完成工作的单位,停止所有国债项目的申报和报批。二、测算的要求与改革的注意事项:测算的要求:1、要摸清单位的基本情况,反映单位的基本要素;2、实事求是,不编凑数据,

5、经得起检验和推敲;3、费用测算中要考虑到目前水价不到位,有些应开支的经常性支出项目因经费紧张而没有支出的因素,要全面;4、对测算结果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科学分析,进行修正确定。改革中的注意事项:1、财政补贴资金到位是前提;2、单位定性要慎重,不可盲目;3、养护经费必须有保障;4、养护人员不得推向社会,要有情安置;5、借此机会加快调整水价的步伐。三、水管单位的收入测算。水管单位的收入包括营业收入和其他收入。1、水管单位营业收入是指水管单位的生产经营收入和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及其他业务收入。水管单位的生产经营收入包括供水包括材料销售、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无形资产转让、提供非经营性劳务所取得的收

6、入。2、水管单位的公益收入是指堤防建设维护费、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费(实收)及其他政策性事业收费。水管单位收入要以近3-5年的财务数据为准,实事求是地进行统计分析。这一环节在整个测算中至关重要。为了对财政有说服力,建议收入采用上年度总收入作为计算依据。 四、水管单位支出测算水管单位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水管单位的正常公用经费、运行费、日常养护修理费、一般设备及配件费、水源费、水利工程保险费、大修理费、折旧费及防汛费等其他项目支出。水管单位费用构成: 注:* 代表水管单位经常性开支(一)人员经费: 基本工资,指在职职工的固定工资(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和国家规定比例的津贴。津贴及奖金,津贴是指单位在基

7、本工资之外按国家统一规定开支的津贴和补贴。包括政府特殊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书报费补贴、价格补贴、地区性补贴、冬季取暖补贴、防暑降温补贴、职工上下班交通补贴、女同志卫生费、伙食补贴等。奖金是指按国家规定开支的各类奖金。包括国家统一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年终一次性奖金等。社会保障缴费,指按国家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离退体费,包括离休费、退休费、退职费等。医疗费,指未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以及参保人员在医疗保险基金开支范围之外,按规定应由单位负责的医疗补贴。住房补助,包括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购房补贴。其他人员经费,各种加

8、班工资、病假两个月以上期间的人员工资、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及临时工工资等;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独生子女保健费、婴幼儿补贴、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职工探亲旅费、退职人员及随行家属路费、高干保姆自雇费、抚恤金、遗属生活补助、职工因公负伤等住院治疗、住疗养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长期瞻养人员补助等。基本工资,指在职职工的固定工资(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和国家规定的比例的津贴;(二)日常公用费用 办公及印刷费,包括购买日常办公用品、书报杂志的订购费和日常印刷费及大宗帐簿、表册、票证、规章制度、资料等的印刷费。水电费,包括水费、污水处理费和电费。邮电费,包括信函、包裹、货物等物品的邮寄费及电话费(含住宅电话补助费

9、)、电报费、传真费、网络通讯费等。取暖费,包括办公用房取暖费(含取暖用燃料费、热力费、炉具购置费等)、职工住宅取暖费、临时雇佣锅炉工的工资、节煤奖等。交通费,包括车船等各类交通工具的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等。差旅费,包括出差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其他杂费以及干部的调谴费、调干家属旅费补助等。会议费,是指二、三类会议经费,包括房租费、伙食费和其他费用。福利费,指按国家规定提取的福利费。物业管理费,包括办公及业务用房物业管理费、职工宿舍物业管理费和其他物业管理费。日常维修费,仅包括房屋建筑物等日常修缮费和各种设备(如传真机、电话交换机、计算机、打印机、复

10、印机等)的日常修理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购置费,包括专用材料费、一般办公设备购置费(含办公家具)、一般专用设备购置费、一般交通工具购置费、按固定资产管理的非大批量图书资料购置费等。其他费用,包括劳务费(含翻译费、咨询费、手续费等)、招待费(含内外宾的招待费)、日常培训费(含职工教育经费)、就业补助费、行政赔偿费与诉讼、会员费、工会经费、来访费、其他杂项费等。(三)运行费,是指用于水利工程所消耗的燃料、动力费用(含工程照明)。(四)日常养护修理费,是指为保持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完整、正常运行,而进行的日常预防性保养和修补所发生的费用。(五)一般设备、配件费,是指用于水利工程的一般性简单小型机电、金属

11、结构设备和各种设备配件更换所发生的费用。(六)工程大修理费,是指为保持水利工程的功能而直行的间断性且规模较大的修理活动而发生的费用。(七)固定资产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中,由于逐渐损艳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以货币表现的价值,是构成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需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逐年从产品销售收入中提取,以便逐步更新固定资产,维持其生产功能:或者能在使用期末重置该固定资产(八)水利工程保险费,是指为水利工程固定资产保险而发生的费用,保险费率1.5-2%。(九)水源费,是指支付上一级次的供水水费(对非农村供水还要包括水资源费)。(十)防汛及其他项目支出防汛费,是用于汛期

12、防汛及防汛抢险后的堵口复堤补助费(特大防汛补助费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包括:防汛和抢险用工器具、专用设备、物料的采购、运输、管护以及防汛仓库维修的费用;防汛抢险期间发生的调用民工补助以及防汛专职人员劳保用品补助;防汛检查、宣传、演习、培训、防汛会议所发生的费用;防汛专用车、船及照明设施的运行、养护、维修、租赁和水情报汛费用;防汛通信设施、设备的运行、养护、维修、租赁费用;防汛通讯、水文测报设施(含站房)、预警系统以及防洪工程设施的水毁修复;蓄、滞洪区防汛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费用;防汛预案编制费用等。水文专项费,用于开展水文测报、水文信息传输、测报车船及设施的运行维护、水文仪器设备购置等的费用

13、。水资源保护和水质检测费,用于水利系统资源保护、水质检测所需的专用仪器设备、车船运行维护、水质公报、用品材料等的费用。水土保持专项经费,用于水土保持的预防监测、综合治理开发技术的示范推广、宣传培训和监督执法等的费用。水政水资源管理费,用于水政执法监督、管理、宣传培训、水事纠纷协调以及水资源管理、规划、调度等的费用。勘探设计费,用于未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的公益性水利项目前期规划、勘测、设计等的费用。技术推广费,用于国内外先进水利技术的引进、推广、应用、宣传培训等的费用。大型房屋修缮、租赁费,是指管理单位办公和生产用房多年发生一次的大型修缮和因开展管理、生产活动而租赁发生的费用,防汛仓库、水文观测

14、、水质监测等专项活动房屋除外。大型设备、车辆购置费,是指管理单位间断性地购置用于管理、生产的大型设备及专用车辆而发生的费用,防汛专用设备、防汛车辆及水文观测、水质监测等设备除外。大型会议费(一类会议),是指管理单位在特殊情况下召开的大型工作会议而发生的费用,防汛会议除外。专项培训费,包括管理单位开展集体性的管理人员培训而发生的费用,防汛演习除外。注:在测算水管单位支出时,一定要把水利工程固定资产折旧费考虑其中。水管单位收入测算值与支出测算值是确定水管单位属性的根本依据。五、水管单位基本支出测算 (一)水管单位的基本支出就是指保障水管单位机构正常运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需要发生的费用支出。它包括

15、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项。水管单位基本支出测算也是财政部门核定经费补贴的重要依据之一。(二)在职人员经费支出参数确定1、在职正式职工人员全部经费/在职人数(万元/人/年),是核算定岗后在职人员经费的基础。全国3.5万元/人/年;西部地区应该在2.8-3万元/人/年;我处2.5万元/人/年,可参考。2、计算的水管单位日常公用经费是在职人员基本工资的1.11.3倍较为适宜,可与计算结果比照。(三)日常公用费用应考虑到欠发达地区应发生费用,而因经济紧张未发生的因素,要考虑到所有应发生费用,算足算好,但要有说服力。六、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测算水管单位实行管养分离,是对其所管辖的水利工程实行管养分离。

16、公益性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由财政补贴,经营性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在其经营收入中列支。养护经费按财政部、水利部联合下发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分类测算。 七、岗位设置测算(一)测定依据 1、按水利部水利管理单位编制定员标准。 2、以前年度自治区编委批准的编制。 (二)确定岗位人数 若测定岗位人员数大于编委批准的编制人数,以编委批准的编制数设置岗位; 若测定岗位人员数小于编委批准的编制人数,以测定数为准。 八、公益部分资产的划分的测算我区大部分水利工程同时具有公益服务和生产经营功能,水管单位主要包括水库、水闸、堤防、灌区、机电排灌站、水电站等工程管理单位。纯排涝水闸、堤防为纯公益性水管单位;

17、水库、灌区、机电排灌站、水电站为准公益性或经营性水管单位。(一)水库工程:按库容比例法划分公益性和经营性部分所占比例。公益部分分摊比例=防洪库容/(死库容+兴利库容+防洪库容)生产经营分摊比例=(死库容+兴利库容)/(死库容+兴利库容+防洪库容)(二)水闸、机电排灌工程:按工作量法划分划分公益性和经营性部分所占比例。公益服务分摊比例=排水工时/(提水工时+排水工时)生产经营分摊比例=提水工时/(提水工时+排水工时)对于没有排涝功能的水闸,可以视为灌区工程,我区绝大部分水闸属于此类情况,即为纯灌溉水闸。(三)灌区农田水利工程公益部分的划分1、对灌区农田水利工程公益性划分的依据(1)依据水利产业政

18、策第七条规定:“水利建设项目根据其功能和作用划分为两类:甲类为防洪除涝、农田灌排骨干工程、城市防洪、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项目;乙类为供水、水力发电、水库养殖、水上旅游及水利综合经营等以经济效益为主、兼有一定社会效益的项目。”所以,农田排灌骨干工程具有较强的公益性。(2)我国加入WTO后,允许政府补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绿箱政策。(3)为农业供水的水价没有利润,涉及利润的支付问题;我区水价长期不到位,涉及差价部分的补贴问题。2、依据以上理由,农田骨干工程可先按50%划分公益性服务的资产。(四)水管单位承担的河道管理、流域防洪、水土保持及水资源保护等均属公益服务性质

19、。生态用水也应由政府补贴或通过建立市场补偿机制解决所需费用。九、依据测算结果科学地对单位进行定性 根据国务院体改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对同时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水管单位,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定性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判别标准=预测收入定编后年运行费用(含折旧费)差数若大于零,则定性为企业;反之,定性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 注意:当前由于水利工程老化,水管单位既承担公益性的防洪、排涝义务,又担负着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任务,水价远离于成本,水管单位大多亏本运行,特别是要考虑到在流域内近年供水状况变化和整个发展趋势,因此对单位定性要慎重,不可盲目乐观,要通过全面分析再定性。 十、财政补贴经费

20、测算测定改制后的年运行费用,剔除年提取的折旧费,但考虑到水管单位目前水价低于供水成本运行,按规定应该发生的设备常规大修费用无力正常进行的因素,因此在最后计算中考虑按固定资产原值的1.40%计入大修费用,以此来确保改革后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财政补贴额=定编测定的年运行费用-折旧费+固定资产总金额*1。4%-公益收入-生产经营收入-其他收入-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十一、养护人员成本及人员安置1、确定养护人员安置人数=实有职工数-测定最终岗位人数。2、安置养护人员的成本测算需安置养护人员数*在职人员经费支出参数3、人员众多,是水管单位的一大特点;观念落后,是水管单位的通病。改革的阵痛是必然的,因此首先要

21、做好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从内部“小打小闹”改革做起,使大家从思想深处对改革有所触动和认识。管养分离,意味着近30%的员工要脱离目前舒适的水管岗位,那么,他们下来后干什么,有无收入保障,将是单位稳定的一件大事。要先开渠后放水,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三产项目,并扶持规范发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使分离人员得以妥善安置,作到无情定岗,有情安置。 十二、灌区末级水利工程水价的测算1、明晰产权:摸清现状。2、核定资产:估算价值。3、明确供水模式:国有水管单位+乡(镇、场)水管站+农户:这是当前传统的供水方式; 国有水管单位+协会+农户:这是新型的,先进的管理方式; 国有水管单位+公司+农户:这

22、是一种代表将来灌区供水改革发展趋势的供水形式。4、核定供水成本和末级渠系维护费的测定:支渠可计算完全成本,斗农渠计算合理的渠系维护费用。5、制定“一线通”水价:0。075立方米/秒。一价收费到户、一票开具到手、过程管理到位。二级供水核算管理核算体制。“三进地”、“三公开”,接受农户全过程自主监督。“四到户”供水过程管理。做好银行托收水费,减少中间环节,加快水费的征收到位。坚持浇一轮水,收一轮费。6、建立和完善末级供水计量设施:杜绝搭车收费、公平用水环境的目的已达到,今后3-5年应该是建立和完善末级供水计量设施。努力通过国家对农业骨干工程的投资、争取人民政府的投资和水利部门的扶持以及农民投共投劳共同完成,真正作到计量到户。计量设施应具有投资少、便管理、易操作、便推广的特点。7、提高对灌区的服务水平:更新供水观念,树立服务理念;积极主动,树立新的供水思路,全方位接受拥护的监督。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国家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