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探析-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9909623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探析-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探析-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探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探析-毕业论文.doc(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探析院系名称建筑与测绘工程系姓名 学号专业土木工程指导教师2013年4月6日22摘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我国建设工程一贯坚持的方针。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工作中永恒的主题。高质量的工程不仅给投资方、社会带来了潜在的效益,而且也将给建设企业带来良好的信誉,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其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质量管理作为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和核心,是增强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环节;更加之近些年来,我国多次遭受百年不遇的地质灾害,以及“楼歪歪”“楼脆脆”等现象,

2、使人们把目光更集中的关注到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上来;这些因素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越来越重视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本文首先阐述了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有关理论知识,在国内外学者对质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构件了新的质量管理的程序。通过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证分析,总结归纳出工程项目中影响质量管理的各种因素,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和控制、质量改进等方面来强化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把质量管理的重点从事后的检查,转移到事前策划和过程控制上来,从而确保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各项质量控制措施顺利施行。最后通过对给出的具体工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步

3、骤和有效性,并结合前人的成果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真正将质量管理方法有效应用到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中去。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Abstract“One hundred plans, quality first” is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project has always adhere to the guideline. Ensur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is engineering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supervision work in under an et

4、ernal theme. High quality engineering not only brings potential to investors and the social benefit, but also will bring good reputation to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enhance enterprises competitive ability. The pros and cons of its quality not only relates to the engineering applicability, but als

5、o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and social stability. Quality management as the key and core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main part; More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suffer the worst geolo

6、gical disasters in many times, and say what floor crispy floor phenomenon, make people look more focused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problem of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se factors have prompted researchers and actual manage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

7、tion to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project.This article first expounds the related theory knowledge of quali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on quality,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domestic currently,

8、component, a new quality management program.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summariz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quality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project,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cluding quality planning, quality assurance and contro

9、l,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so on to strengthen the project the whole process of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focus on inspection, after transfer to advance planning and process control all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smooth implementation. Final

10、ly through the concrete engineering is presented, which demonstrates the specific steps of the method and effectiveness,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combination with predecessors achievements, real apply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 is effective to housing construction e

11、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practice.Key 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目录1引言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12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42.1基本概念界定4 2.1.1房屋建筑工程4 2.1.2 质量4 2.1.3施工质量4 2.1.4质量控制5 2.2建筑工程项目质量5 2.2.1建筑工程质量及其特点5 2.2.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6 2.2.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应达到的

12、质量目标6 2.3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方法7 2.3.1全面质量管理理论7 2.3.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73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11 3.1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11 3.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11 3.2.1建立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原则11 3.2.2掌握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的方法11 3.3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职能与任务12 3.4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13 3.5影响施工项目质量因素的控制14 3.5.1人的控制14 3.5.2机械设备的控制15 3.5.3材料的控制15 3.5.4施工方法的控制15 3.5.5施工环境的控制154实例分析某学校建筑工程项目

13、质量管理与控制17 4.1工程项目介绍17 4.2施工质量管理18 4.2.1施工质量管理方法18 4.2.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18 4.3工程的控制方案18 4.4案例分析总结195结论20参考文献21致谢22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到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也直接影响建筑、施工单位的信誉、效益。因此,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的关键和核心,是增强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环节。据全国消费者协会公布消费者投诉的十大热点问题,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排在首要位置;更加之2008年我国

14、遭遇百年不遇的大地震,地震给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引起全社会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的思考。因此,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不仅受项目决策、设计、材料、机械、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施工人员素质等人为因素的直接以及间接影响,还受到气候、地理、地区资源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建筑工程功亏一篑,质量监督与控制是建筑单位工程项目建筑管理的重点,建筑单位应自觉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协调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的关系,通过控制项目规划、设计质量、招标投标、审定重大技术方案、施工阶段的质

15、量控制、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达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虽然我国对质量管理已经建立相关体系,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的房展,建筑业作为拉动内需、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房展的重点产业,逐步完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已成为事关建筑市场运行机制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势在必行。1.1.2研究意义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提高企业信誉、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根本途径。如何提高工程质量,是摆在所有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永恒的话题。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研究,是对质量管理理论的具体应用的细化,对建筑项目投资和管理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保证房屋建筑

16、项目每道工序和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对一般的房屋建筑项目质量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我国工程建设市场运行机制改革也有借鉴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质量管理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工业革命前,手工艺者与工艺品生产的全过程,出于对自己制作的工艺品的自豪感和对自己名声的看重,手工艺者自己检查产品并确保产品的制作精良,这时产品质量由手工艺者自己掌握。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化,劳动长生了分工,每个工人只完成每个产品的一部分,工人对工艺品的自豪感已经对质量控制没有多大意义了,最终产品有少数工人或工头负责检查,但这一时期的质量检查并不存在计划性。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整整一

17、个世纪,最早提出质量管理的国家是美国,日本在二战后引进美国的一整套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结合本国实际,又将其向前推进,使质量管理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1质量检查阶段直到19世纪末,制造工作本身所固有的都是操作者的质量管理。在这种制度下,一名工人或者至少是很少的几名工人负责加工制造整个产品,因此,每一名工人都有可能对其个人工作的质量实习全面控制。20世纪初,演进到工长的质量管理。这一时期,现代工厂大量出现,执行相同任务的工人被划归一组,以便工长可以指挥他们,于是,工长对工人的工作质量就负有职责。2质量检验阶段也称为事后检验阶段,当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美国的泰勒研究了从工业革命以来

18、的大工业生产的管理实践,创立了“科学管理”的新理论。他提出了计划与执行,检验与生产的职能分开的主张,把质量检验职能从直接生产工序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工序,专门的质量检验机构负责对产品进行检验,挑出不合格品,这种做法有利于保证出厂产品质量,而且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的利用及产品质量的提高都有显著的效果。但由于是事后检验,即在产品完工以后才进行检验剔除废品和不良品,因此,在原材料、人工和费用成本等方面所造成的损失,已不可能挽回。不能事先预防废次品的产生和避免所造成的损失,这是检验质量管理的一个重大缺点。3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大规模

19、生产形成如何控制大批量产品质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美国许多民用生产企业也转为军用品生产,战争对武器弹药等军需品的生产质量,提出了新的严格要求。军需品的质量检验大多属于破坏性检验,不可能进行事后检验,而缺乏事先控制和破坏性检验保证的军需品的质量,必然影响战争的进行,这就迫切需要把数量统计的新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开始采用美国统计学家休哈特提出的一系列统计方法。这种方法实现了从被动的事后把关到生产过程的积极预防的转变。尽管统计质量管理是科学的、经济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仍以满足产品标准为目的,而不是以满足用户的需用为目的;偏重于工序管理,而没有对产品形成过程进行

20、控制;仅限于数学方法,未与组织管理紧密结合。4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是以1961年美国的菲根堡姆出版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为标志而形成的。它并不排斥检验质量管理和统计质量管理的方法,而是更进一步按照现代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力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能够有效的,确保产品质量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质量体系。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德国、美国、瑞典和法国在工程质量控制和材料质量监督方面是很有特点的,虽然其经济及社会制度与我国相比不尽相同,但仍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国家有关部门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尤为重视。上世纪末,我国等同采用GB/T19000-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系列标准。GB/T19000-

21、9000系列标准集成世界先进的管理经验,描述了现代化的高效率管理模式,为我国建设企业和监理企业提高企业素质、开拓国际市场、增强竞争能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项目管理起步较晚,还受原计划经济及传统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影响,受到体制问题、人员素质问题、目标管理问题、现场管理问题的影响,虽努力与国际接轨,全面推行现代化项目管理的理论、方法,但无论在施工项目管理理论还是在工程实践方面,客观上仍然存在着差距,制约着施工项目管理的发展与完善。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同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等许多科研单位、高校的科研人员、一些权威专家组成的专业治疗控制机构在进行治疗管理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科技成果转化

22、为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作为我国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理论体系。随着有关工程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IS09000认证在企业逐步推行,我国的好多企业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的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模式,与国际化更好的接轨,从多个方面综合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明显上升。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些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管理还是在老模式下运行,质量体系在多少项目上未能得到真正有效实行,未严格按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内容指导施工,具体表现如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缺少针对性;材料检验不到位;技术交底形式化;施工过程检验不规范;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管理不合理;施

23、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施工质量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工程垮塌事故时有发生;有的工程已暴露出了质量隐患。所有这些说明质量管理任务相当艰巨,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2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2.1 基本概念界定2.1.1房屋建筑工程一般称为建筑工程,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2.1.2质量2000版GB/T19000-ISO9000标准中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下述定义可以理解为:1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也可以是某项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质量。质

24、量是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这些特性是指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特性,并由其满足要求的程度加以表征。2特性是指区分的特征。特征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质量特性是固有的特性,并通过产品、过程或体系设计和开发及其后实现过程形成的属性。固有的意思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久永的特性。赋予的特性(如:某一产品的价格)并非是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不是它们的质量特性。2.1.3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即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要求,包括在安全、使用功能、耐久性、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确和隐含需要能量

25、的特性综合。其质量特性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的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及与环境的协调性等六个方面。1适用性。即功能,是指房屋建筑工程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结构性能,使用性能,外观性能。 2耐久性。即寿命,是指工程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如民用建筑主体结构耐用年限分为四级(15-30年,30-50年,50-100年,100年以上)。3安全性。是指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安全度、抗震、耐火及防火能力,是否达到特定的要求,都是安全的重要标志。4可靠性。是指房屋

26、建筑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工程不仅要求在交工验收时要达到规定的指标,而且在一定的使用时期内要保持应有的正常功能。5经济性。是指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和消耗的费用。工程经济具体表现为设计成本、施工成本、使用成本三者之和。通过分析比较,判断工程是否符合经济性要求。6与环境的协调性。是指工程与周围生态环境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协调以及与周围已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1.4质量控制2000版GB/T 19000- ISO9000族标准中,质量控制的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上述定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27、去理解: 1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使产品、体系或过程的固有特性达到规定的要求,即满足顾客、法律、法规等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如适用性、安全性等)。所以,质量控制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对各个过程实施控制的。 2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包括了作业技术和活动,也就是包括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围绕产品形成全过程每一阶段的工作如何能保证做好,应对影响其质量的人、机、料 、法、环因素进行控制,并对质量活动的成果进行分阶段验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因此,质量控制应贯彻预防为主与检验把关相结合的原则。 3质量控制应贯穿在产品形成和体

28、系运行的全过程。每一过程都有输入、转换和输出等三个环节,通过对每一个过程三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各个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持续提供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才能得到保障。2.2建筑工程项目质量2.2.1建筑工程质量及其特点建设工程质量建成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涉及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决定的。建设工程(产品)及其生产的特点如下:一是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二是产品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三是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牵涉面广、具有风险性;四是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

29、正是由于建设工程具有这些特点,从而形成了工程项目质量本身所具有以下特点:1影响因素多;2质量波动性大;3质量隐蔽性;4终检的局限性;5评价方法的特殊性;6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2.2.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在进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建设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使用年限长,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总承包项目人员应自始至终把“质量第一作为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2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的原则。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质量控制的动力,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处理好总承包方与业主、与分包单位

30、、与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关系;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提高人的素质,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3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由于工程项目质量存在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隐蔽性等的特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必须以预防为主为原则,主要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有效举措。4坚持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5贯彻科学、公

31、正、守法的职业规范原则。工程质量控制人员在监控和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客观、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坚持原则,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监督,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热情帮助。2.2.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工程项目施工应达到的质量目标是:1工程项目领导班子应坚持全员、全过程、各职能部门的质量管理,保持并实现工程项目的质量,以不断提高工程质量。2应使企业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相信工程施工正在实现并能保持所期望的质量;重视内部质量审核和质量保证活动。3开展一系列有系统、有组织的活动,提供证明真实性文件,使建设单位、建设监理单位确信该工程项

32、目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若有必要,应将这种证实内容和证实的程度明确地写入合同之中。为了确保质量目标实现,质量体系要素可以归结为17个,这17个要素可以分为5个层次。第一层阐述了企业的领导职责,指出厂长、经理的职责是制定实施本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对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负责,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质量管理的职能就是负责质量方针的制定与实施。这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第二层次阐述了展开质量体系的原理和原则,指出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以质量形成规律一质量环为依据,要建立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机构,并明确有关人员和部门的质量责任和权限。第三层次阐述了质量成本,从经济角度来衡量体系的有效性,这是

33、企业的主要目的。第四层次阐述了质量形成的各阶段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保证。第五层次阐述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间接影响因素。2.3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方法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质量检验为主的传统式的质量管理方法,以严格把关为手段,以被动管理的少数专业人员为主要控制力量,因此,施工单位长期存在着抢进度、抓工作量,忽视质量及其相应的管理,从而导致质量事故多、质量通病多、工期拖延、施工成本高、为用户服务差等许多问题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往往只依赖一年若干次的大检查或上级的行政命令。甚至是从严处罚等手段,来使这些问题得到暂时的解决。但不久之后,这些问题又重复出现。大量的事实证明,传统式质量管理方法是

34、一种治标不治本的一种已落后的管理方法,它远不适应科学技术及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要以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取代它。这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即全面质量管理。2.3.1全面质量管理理论1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建筑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定义为:把有关建筑企业的行政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技术管理和统计方法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体系,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从而施工建成适用、经济、可靠、安全的工程。2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包括以下四点:(1)满足顾客的要求,这是组织生存的理由,顾客是组织质量水平的决定因素,顾客不同,需求不同,从而产品质量要求也不同。(2)用事实进行管理,即不

35、靠直觉,而是根据事实的逻辑性和合理性进行判断和管理。(3)对人的尊重,包括尊重顾客和员工。在组织内部,按个人的能力明确个人的职责,并信任其能够完成,同时获取员工的信任,鼓励员工的干劲。(4)PDCA 循环为一个纠偏过程,即计划行动执行计划针对偏差用标准和准则加以检查对偏差的修正。2.3.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为 PDCA 循环法。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把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划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即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进行质量管理,这四个阶段不断循环下去,故称PDCA循环。它是提供产品

36、质量的一种科学管理工作方法,在日本成为“戴明”环。PDCA 循环,事实上就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全面质量管理 PDCA 循环的四个工作阶段:第一阶段:计划阶段,也称 P 阶段,主要是在调查问题的基础上制定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制定目标、方针、活动过程、管理项目和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法。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都要在计划中予以明确,一般应有具体的数量化指标和可操作的措施。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也称 D 阶段,主要是按照制定的计划去实施、落实计划中的各项措施。第三阶段:检查阶段,也称 C 阶段,就是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肯定成功的经验,对执行计划的结果进行检测评定。第四

37、阶段:处理阶段,也称 A 阶段,就是把经过实施、检查之后找出的问题进行处理,正确的要加以肯定,总结成文,在以后的工作中执行;错误的做法要引以为鉴,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在本次 PDCA 循环中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彻底的问题要转入下一个 PDCA 循环中加以解决。在每次循环中都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这样反复下去就会使工作不断前进和提高。PDCA 循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PDCA 循环像一个不停转动的车轮,周而复始,依靠组织的力量推进,不停地转动。管理工作做得越扎实,则转动越有效,企业管理水平也越高。2PDCA 循环是由大环套小环,小环扣小环,环环相制约的环组成的,大环和小环都在不停的循环

38、转动中。如图2-1所示:3大环相当于施工企业,中环则相当于企业下属的项目经理部,小环则相当于项目经理部下设的造作班组。在整个循环过程中,企业的所有部门,所有人员都参与工作。这些环的转动是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相互保证的。在循环过程中,如果有一个环不按计划转动,就会影响整个工作的进行。 A P C DA A P C D施工企业(大环) 班组 (小环) 项目部 (中环) 图2-1建筑工程质量PDCA 循环4PDCA 循环每转动一次,都把质量管理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而不是在原来的水平上空转,如图2-2所示。PDCA 循环必须围绕标准转动,以企业的质量方针为目标,并在循环的过程中,把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对

39、策定为管理制度或标准。 A PC D 提 (修订标准)A PC D 高 维持 提 (修订标准) 高 维持 图2-2质量环提高示意图5建筑施工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要素加以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这个过程必须按一定的步骤和程序来进行,这个程序简而言之可称为“一个过程、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七种工具”。3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3.1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主要是指那些适用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与质量控制有关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文件。1国家法律法规及合同:工程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2有关质量检

40、验与控制的技术法规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质质量控制对象制定的各类技术法规性的文件,包括各种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或规定。施工单位首先应熟悉有关施工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性文件,有以下几类:程质量验收规范体系;有关工程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控制方面的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控制质量依据。3.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3.2.1建立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的原则根据实践经验,可以参照以下几条原则来建立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1分层次规划的原则。第一层次是建设单位和工程总承包企业,分别对整个建设项目和总承包工程项目,进行相关范围的质量控制系统设计;第二层次是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分包)、监理企业,在建设单位和

41、总承包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框架内,进行责任范围内的质量控制系统设计,使总体框架更清晰、具体、落到实处。2总目标分解的原则,按照建设标准和工程质量总体目标,分解到各个责任主体,明示于合同条件,由各责任主体制定质量计划,确定控制措施和方法。3质量责任制的原则,即贯彻谁实施谁负责,质量与经济利益挂钩的原则。4系统有效性的原则,即做到整体系统和局部系统的组织、人员、资源和措施落实到位。3.2.2掌握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验收的方法1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施工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是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正确配置施工生产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这是建设工

42、程各参与方的共同责任。监理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是通过审核施工质量文件、报告报表及参与旁站检查、平行检验、施工指令和结算支付控制等手段的应用,监控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活动行为,协调施工关系,正确履行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责任,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所规定的质量标准。2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包括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施工验收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过程既有施工承包方的质量控制职能,也有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供应方及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控制职能,他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地位、责任和作用; 施工方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的自控主体,既要遵循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也

43、要根据其在所承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中的地位和责任,通过具体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有效地实现自主控制的目标。3施工质量控制的验收项目质量验收是依据质量计划中的范围划分、指标要求和采购合同中的质量条款,遵循相关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项目的质量进行质量认可评定和办理验收交接手续的过程。质量验收是控制项目最终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项目验收的重要内容。质量验收的范围主要包括项目概念阶段、项目规划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结束阶段的质量验收。项目质量验收的标准和依据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标准和依据:在项目概念阶段,必须平衡项目进度、造价和质量之间的制约关系的基础上,对项目的质量目标与要求做出总体性、原则性

44、的规定和决策;在项目规划阶段,必须根据概念阶段决策的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在相应的设计文件中指出达到质量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同时指明项目竣工验收时质量验收评定的范围、标准和依据,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和奖惩措施等;在项目实施阶段,质量控制关键是过程控制,质量保证与控制的过程就是根据项目规划阶段规定的质量验收范围和评价标准、依据,在下一个工序开始之前,对每一个刚完成的工序进行及时的质量检验和记录,并分发给质量保证体系中的所有单位;在项目结束阶段,质量验收的过程就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每个工序的实体质量结果进行汇总、统计、澄清,得出项目的最终的、整体的质量结果。质量验收的结果是产生质量验收报告和项目验收技术资料。3.3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职能与任务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由对投入的资源和条件的质量控制。进而对生产过程及环节质量进行控制,直到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出品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为止的全过程的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