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61-120)—茹清平整理—练习.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9897024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161 大小: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61-120)—茹清平整理—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61-120)—茹清平整理—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61-120)—茹清平整理—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61-120)—茹清平整理—练习.doc(16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61-120)茹清平整理练习2006年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61-120)设计人:茹清平六十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

2、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 【注释】飙:暴风。这里指迅速。盬(g):吸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闻崖上有声甚厉 ( )渐近临之 ( )久之,蛇竟死 (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 )蜘蛛乃盬其脑

3、果腹而去 (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4分) 之 反侧倾跌之状 蛇复昂首待之 以 以刺刀攫其首 以首俯地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然审视殊无所见 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 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最后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4分) 5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六十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于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

4、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日:“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景公:齐国国君。霁(j):天放晴。被:同“披”。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 其 实 味 不 同 2.解释下列

5、加点的字。(6分) 吏二缚一人诣王( ) 晏子避席对曰( ) 齐人固善盗乎( ) 叶徒相似( ) 晏子入见,立有间( ) 逸而知人之劳(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译文: 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2分) 答: 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4分) 答: 六十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

6、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间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 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是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三国志王粲传 注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车骑填巷,宾客盈坐: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倒屣(q):急于迎客,把鞋子穿倒了,形容对来客的热情欢迎。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强(qing)记:记忆力强。属(zh)文:写文章。宿构:预先谋划准备。精意覃(tn)思:精心深思。加:超过。 1用“”画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

7、争取停顿。 时 邕 才 学 显 著。 2解释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奇: 一: 识: 3说说文段中画线句“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的意思。(2分) 4.文段中写了王粲的哪些才能?(摘选文段中概括性词语回答。) 5用自己的话说出“粲至”“一坐尽惊”的原因。 6就蔡邕的言行,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2分) 六十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乎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

8、(指陷在空想中),执一隅以自矜严(矜持自负)者,视此省哉!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有盲手道涸溪 道: 视此省哉 省: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译: 久之,力惫,失手坠地 译: 3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获得了哪些 答: 六十五、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用兵之法:高陵(山头)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迎击),佯北(假装失败)勿从(追逐),锐卒勿攻,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勿食,归师勿遏(阻击),围师(包围敌方部队)必缺(让条出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勿迫(逼迫)。此用兵之法也。(选自孙子今译) 1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

9、与短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2分) 2结合“长勺之战”,对“用兵八法”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2分) 六十六、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 注释 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严:敬重。 具待:具,备办;待,接待。 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1解释下

10、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闻准入相 ( ) (2)咏适自成都罢还 ( ) (3)准莫谕其意 ( ) 2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此张公谓我矣。 译文: 3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具有哪些品质?(2分) 六十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选自罗烨醉翁谈录) 注

11、释 神:灵性。 厮:相互。 1请用“ / ”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 吾 能 别 香 臭 然 后 子 可 食 故 吾 位 居 汝 上。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 A.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C. 不足为外人道也。 D.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3请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译文: 4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六十八、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王著教帝学书 太宗朝,有王著学右军

12、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太宗:宋太宗赵匡义。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遽:匆忙。 1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百姓多闻其贤 B其如土石何 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其一犬坐于前 2依据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2分) 太宗益刻意临学 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

13、面的句子。(2分) 又以问著,对如初。 译文:4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六十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题。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为天子今,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

14、“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栗。(后汉书董宣传)注:湖阳公主: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诅。下文又称“主”。苍头:奴仆。骖乘:在车右边陪乘。帝:即汉光武帝。 黄门:指太监。文叔:刘秀的字。1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而纵奴杀人 纵:放纵。 B使宣叩头谢主 谢:感谢。C强使顿之 顿:指磕头。 D宣悉以班诸吏 班:分发。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因匿主家 (2)驻车叩马 因格杀之宣叩头曰A两个“因”字相同,两个“叩”字也相同。B两个“因”字不同,两个“叩”字相同。C两个“因”字相同,两个“叩”

15、字不同。D两个“因”字不同,两个“叩”字也不同。3下列语句翻译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1)藏亡匿死 (2)强项令出A(1)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2)坚强不低头的县令出来B(1)躲藏逃跑几乎至死 (2)坚强不低头的县令出来C(1)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2)这是他的强项命令他出来D(1)躲藏逃跑几乎至死 (2)这是他的强项命令他出来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董宣在湖阳公主出行时,查堵列举公主过失并打死了杀人犯,公主告诉皇帝,皇帝大怒,欲棰杀董宣。B面临被棰杀,董宣没有畏惧,借允许说话之机,阐明应严明法律才能治国之理。C.董宣的一番话使皇帝醒悟,以头击楹流血被面的自杀之举更是使皇帝感

16、动,而释放董宣并赐钱给他。D.湖阳公主对皇帝所说的话,是要皇帝想想她的恩德,而为她出气,不能放过董宣。七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这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惟一女远适他乡 B老者暴

17、卒 惟吾德馨 士卒亡者过半 C乃俱归 D仍牢守故宅 吾谁与归 彼竭我盈,故克之。 2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猴子从家里一直哭到乡里,乡里人也跟着掩面哭泣。 B 猴子在乡里哭了一遍又一遍,乡里人帮它一起哭。 C 猴子在乡里到处哭着(求别人帮助),乡里人于是资助掩埋了(老者) D 猴子一遍又一遍的哭声惊动了乡里人,大家竟然资助掩埋了(老者) 3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 七十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

18、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屦:麻鞋。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跣:赤脚。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1)或谓之曰 (2)以子之长 2翻译划线句(2分)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七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宋太宗赵匡义)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妄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唐代贤臣李靖)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

19、昔贤之所难也。 1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宗尤所眷遇 眷遇:器重,宠信 B有一朝士家藏古鉴 鉴:镜子 C欲因公弟献以求知 知:了解,重视 D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间:时间 2请将文中“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译文:3这个故事写出了吕蒙正怎样的性格特点?七十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岑文本官高而忧 岑文本初仕萧铣。江陵平,授秘书郎,直中书。校省李靖骤称其才,擢拜中书舍人,渐蒙恩遇。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冀复用之。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乃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与枢密。及迁中书令,归家却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文本对曰:“

20、非勋非旧,滥登宠荣,位高责重,古人所戒,所以忧耳。”有来贺者,辄曰:“今日也,受吊不受贺。”江东之役,几所度支,一以委之,神用顿竭。太宗忧之曰:“文本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反。”俄病卒矣。(选自刘肃大唐新语) 注释:岑文本(595-645)。萧铣(583621),隋末起兵重立梁国号,建都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市)“秘书郎”“校省”(检校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侍郎”“中书令”,均为唐朝时的官职。谙:熟练。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B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C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D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

21、诰,时/无逮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长于文诰,时无逮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其母怪而问之 A相同,也相同 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 D不同,也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省李靖骤称其才 称:称赞 B及迁中书令,归家却有忧色 迁:降职远调 C恐不与我同反 返:同“返”,返回 D俄病卒矣 卒:死 4下列对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陵平,授秘书郎。 译文:江陵平定后,岑文本进入朝廷任秘书郎。 B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 译文:唐太宗说:“我自己选拔一个人,你(颜师古)就不再担任原职了。” C今日

22、也,受吊不受贺。 译文:今天,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贺。 D非勋非旧,滥登宠荣。 译文:我既不是功臣,又不是皇帝的老朋友,却乱用职权得到了很多的恩宠。 5下列对文意解说不正确的一句是 A岑文本一直都在唐朝当官,并多次受到朝廷的奖赏。 B岑文本当上中书侍郎,原因之一就是唐太宗不想让颜师古官复原职。 C岑文本被提拔到中书令后反而感到忧虑,可见他不是狂妄自大的人。 D综观全文,岑文本的后半生可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概括。 七十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

23、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王积薪:围棋高手。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成过程全凭记忆。伏局:认输。复其势:复验那盘棋的局势。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把那盘棋重新布子走一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分) 宿地逆旅( ) 良宵难遣( ) 2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表现在何处?(2分) 3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

24、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 七十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解衣欲睡 解: 相与步于中庭 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能

25、体现友情的句子: 理由: 4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七十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逃暑:避暑,乘凉。孤林:独立的一棵树。衽(rn): 卧席。濡(r):沾湿。逾:同“愈”,更加。 1用现

26、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分)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2分) 七十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资

27、治通鉴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A 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处在道路中间 B 但当涉猎涉猎:粗略的阅读 C 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干和谋略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 2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蒙辞以军中多务。 A 吕蒙因为军中事务繁忙而告辞。B 吕蒙借军中事务多而推托。 C 吕蒙因为军中任务很多而拒绝。D 吕蒙说军中事务太多了。 3仔细阅读语段,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分) 七十八、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8分)黄生借书说(节选)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28、,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随园主人”是( )朝的( )(人名)。(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上文运用典型事例阐明了什么观点?(3分)七十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扁鹊投石注

29、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注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武王示之病( ) (2)君与知之者谋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将使耳不聪,目不明。3“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4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4分)八十、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30、,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

31、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1)出淤泥而不染 而:(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蔽: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译文:(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文:3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答:4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答: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答:八十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

32、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33、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注释(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 (5)修:设置. (6) 饬:谨慎、恭敬。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忠之属也。属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2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一鼓作气,

34、再而衰,三而竭。(2)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3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八十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网口技(节选)学科网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

35、)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3)几欲先走 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译文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3分)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八十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网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

36、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甚蕃_ 亵玩_ 宜乎众矣_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相同:不同:八十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

37、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1)齐师伐我

38、 伐:(2)牺牲玉帛 牺牲:(3)小大之狱 狱: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1)肉食者鄙 翻译:(2)可以一战 翻译:(3)一鼓作气 翻译:3.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答:八十五、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

39、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1)云归而岩穴暝 暝:(2)佳木秀而繁阴 秀: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翻译:4.用简洁的

40、语言归纳第段的段意。(2分)答:八十六、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巨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1、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臣之妻私臣:期年

41、之后:2、翻译下列语句。(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二)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未尝苟且 或答人简札5、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6、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分)八十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

42、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王之蔽甚矣 时时而间进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3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2分)(二)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注释】 错:镶嵌。 纶:钓鱼绳。 是:正确。4下列语句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以桂为饵 B皆以美于徐公C错以银碧 D醒能述以文者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然其得鱼不几矣。6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八十八、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