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doc

上传人:fz****2 文档编号:2985699 上传时间:2020-06-16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6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doc(5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27.140P59备案号:J151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P DLT 5148200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ement groutingconstruction of hydraulic structures主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文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2001年第31号20011226发布 200205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布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关于下达1997年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综科教19982

2、8号文)进行修订的。 1994年5月21日,水利部和原电力工业部联合发布了SL62199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这一规范对1983年版本进行了重大的修改和补充,对指导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灌浆工程施工,推广和应用先进经验、先进技术,保证工程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水工建筑物灌浆的技术和实践,又有了新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6001996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特对1994年的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予以适当补充和修改,形成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施

3、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 参编单位:水利部建设与管理总站、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武警水电一总队、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可风、孙钊、杨晓东、杨月林、张景秀、郑治、赵存厚。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目 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名词和术语4 总则5 灌浆材料、设备和制浆6 坝基岩体灌浆7 隧洞灌浆8 混凝土坝接缝灌浆9 岸坡接触灌浆10 竣工资料和工程验收附录A(标准的附录) 灌浆工程压水试验附录B(提示的附录) 灌浆工程施工记录及成果图表条文说明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工建筑物水

4、泥灌浆的施工技术要求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1、2、3级水工建筑物基岩灌浆、隧洞灌浆、混凝土坝接缝灌浆等工程。4、5级水工建筑物灌浆工程可参照使用。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 502011994 防洪标准 DL 50101992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 DL 50131992 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 DLT 50551996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 DL 510819

5、99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DLT 51442001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D 1341984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SDJ 249.11988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一)(试行) SDJ 3381989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 SL 251992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3 名词和术语3.0.1 水泥灌浆 cement grouting 利用灌浆泵或浆液自重,通过钻孔、埋管或其它方法把水泥浆液压送到岩体的裂隙、混凝土裂缝、接缝或空洞内的工程措施。3.0.2 回填灌浆 filling grouting 用浆液填充混凝土与围岩或混凝土与钢板之间的空隙和孔洞,

6、以增强围岩或结构的密实性的灌浆,这种空隙和孔洞是由于混凝土浇筑施工的缺陷或技术能力的限制所造成的。3.0.3 固结灌浆 consolidation grouting 用浆液灌入岩体裂隙或破碎带,以提高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的灌浆。3.0.4 帷幕灌浆 curtain grouting 用浆液灌入岩体或土层的裂隙、孔隙,形成阻水幕,以减小渗流量或降低扬压力的灌浆。3.0.5 接缝灌浆 joint grouting 通过埋设管路或其它方式将浆液灌入混凝土坝体的接缝,以改善传力条件增强坝体整体性的灌浆。3.0.6 接触灌浆 contact grouting 用浆液灌入混凝土与基岩或混凝土与钢板之间

7、的缝隙,以增强接触面结合能力的灌浆,这种缝隙是由于混凝土的凝固收缩而造成的。3.0.7 循环式灌浆 circulation grouting 浆液通过射浆管注入到孔段内,部分浆液渗入到岩体裂隙中,部分浆液通过回浆管返回,保持孔段内的浆液呈循环流动状态的灌浆方式。3.0.8 纯压式灌浆 noncirculation grouting 浆液注入到孔段内和岩体裂隙中,不再返回的灌浆方式。3.0.9 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 descending stage grouting method 从上向下逐段进行钻孔,逐段安装灌浆塞进行灌浆,直至孔底的灌浆方法。3.0.10 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 ascending

8、 stage grouting method 将灌浆孔一次钻进到底,然后从钻孔的底部往上,逐段安装灌浆塞进行灌浆,直至孔口的灌浆方法。3.0.11 综合灌浆法 comprehensive grouting method 在钻孔的某些段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另一些段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的方法。3.0.12 孔口封闭灌浆法 orificeclosed grouting method 在钻孔的孔口安装孔口管,自上而下分段钻孔和灌浆,各段灌浆时都在孔口安装孔口封闭器进行灌浆的方法。3.0.13 先导孔 pilot hole 最先施工的、用于核对或补充灌浆地区地质资料的少数灌浆孔。3.0.14 压水试验

9、 water testing 利用水泵或水柱自重,将清水压入钻孔试验段,根据一定时间内压入的水量和施加压力大小的关系,计算岩体相对透水性和了解裂隙发育程度的试验。3.0.15 简易压水 simple water testing 一种简化和粗略的压水试验,其目的是了解灌浆施工过程中岩体透水性变化的趋势。3.0.16 屏浆 the measurement for keeping pressure to stage 灌浆段的灌浆工作达到结束条件后,为使已灌入的浆液加快凝固、提高强度,继续使用灌浆泵对灌浆孔段内施加压力的措施。3.0.17 闭浆 the measurement for keeping

10、closed stage 灌浆段的灌浆工作结束后,为防止孔段内的浆液返流溢出,继续保持孔段封闭状态的措施。3.0.18 高压水泥灌浆 high pressure cement grouting 灌浆压力大于或等于3MPa的水泥灌浆。3.0.19 水灰比 watercement ratio 水泥浆液中所含的水与水泥成分数量的比值。我国通常使用质量(重量)比,用数字或分式表示,如1、2或11、21等。4 总 则4.0.1 灌浆工程施工前应取得下列设计文件或相应的资料: 1 坝基和隧洞岩体灌浆: 施工详图和设计说明书; 灌浆地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初步设计阶段的灌浆施工组织设计; 灌浆试验报告

11、; 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灌浆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2 混凝土坝接缝灌浆: 坝体结构和灌浆设计说明书; 接缝灌浆分区和灌浆系统设计图; 坝块混凝土应达到的温度和测定温度的方法,接缝设计张开度、增开度; 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灌浆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4.0.2 下列灌浆工程在施工前或施工初期应进行现场灌浆试验: 1 1、2级水工建筑物基岩帷幕灌浆; 2 地质条件复杂地区或有特殊要求的1、2级水工建筑物基岩固结灌浆和隧洞围岩固结灌浆。 灌浆试验的地点应具有代表性。当在工程建设部位进行试验时,不得采取对工程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试验方法。4.0.3 灌浆工程所用的风、水、电供应必须可靠,必要时宜设置专用管路

12、和线路,并有备用水源和电源。4.0.4 灌浆工程应制定妥善的环保和劳动安全措施。钻渣、污水和废浆不得随意排放;廊道、井洞内作业,应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4.0.5 已完成灌浆或正在灌浆的部位,其附近30m以内不得进行可能损害灌浆工程的爆破作业。必须爆破时应采取减震和防震措施,并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4.0.6 灌浆工程中的各个钻孔必须统一分类和编号。4.0.7 各项施工记录应有专人在现场随着施工作业的进行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笔逐项填写,做到及时、准确、真实、齐全、整洁;各种资料必须及时整理,编制成所需的图表和其它成果资料。4.0.8 重要工程的帷幕灌浆和高压固结灌浆,应使用灌浆自动记录仪。4.0

13、.9 在施工过程中,各有关单位对灌浆资料、地质情况和施工技术措施应经常进行分析总结,优化设计和施工。5 灌浆材料、设备和制浆5.1 灌浆材料和浆液5.1.1 灌浆工程所采用的水泥品种,应根据灌浆目的和环境水的侵蚀作用等由设计确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当有抗侵蚀或其它要求时,应使用特种水泥。 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灌浆时应得到设计许可,浆液水灰比不宜稀于1。5.1.2 灌浆用水泥的品质必须符合GB175或所采用的其它水泥的标准以及本条文的规定。 回填灌浆、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可为32.5或以上,坝体接缝灌浆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可为42.5或

14、以上。 帷幕灌浆和坝体接缝灌浆所用水泥的细度宜为通过80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 钢衬接触灌浆和岸坡接触灌浆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和细度,可参照坝体接缝灌浆的要求。5.1.3 灌浆水泥应妥善保存,严格防潮并缩短存放时间。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5.1.4 灌浆用水应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的要求。5.1.5 水泥灌浆一般使用纯水泥浆液。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或有特殊要求时,根据需要通过现场灌浆试验论证,可使用下列类型浆液: 1 细水泥浆液,系指干磨细水泥浆液、超细水泥浆液和湿磨水泥浆液; 2 稳定浆液,系指掺有稳定剂,2h析水率不大于5%的水泥浆液; 3 混合浆液,系指掺有掺合料的水泥浆液; 4 膏状

15、浆液,系指塑性屈服强度大于20Pa的混合浆液。5.1.6 根据灌浆需要,可在水泥浆液中加入下列掺合料: 1 砂,质地坚硬的天然砂或人工砂,粒径不宜大于2.5mm,细度模数不宜大于2.0,SO3含量不宜大于1%(以重量计,下同),含泥量不宜大于3%,有机物含量不宜大于3%。 2 膨润土或黏性土,黏性土的塑性指数不宜小于14,黏粒(粒径小于0.005mm)含量不宜低于25%,含砂量不宜大于5%,有机物含量不宜大于3%; 3 粉煤灰,可选用、或级粉煤灰。各级粉煤灰的品质指标应符合DLT 5055; 4 水玻璃,模数宜为2.43.0,浓度宜为(3045)波美度; 5 其它掺合料。 对掺合料品质指标的具

16、体要求,应根据工程的情况和灌浆的目的确定。5.1.7 根据灌浆需要,可在水泥浆液中加入下列外加剂: 1 速凝剂,水玻璃、氯化钙等; 2 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等; 3 稳定剂,膨润土及其它高塑性黏土等; 4 其它外加剂。 所有外加剂凡能溶于水的应以水溶液状态加入。5.1.8 各类浆液中加入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种类及数量,应通过室内浆材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5.1.9 纯水泥浆液可不进行室内试验。其它类型浆液应根据工程需要,有选择地进行下列性能试验: 1 掺合料的细度和颗分曲线; 2 浆液的流动性或流变参数; 3 浆液的沉降稳定性; 4 浆液的凝结时间; 5 结石的密度、强度

17、、弹性模量和渗透性; 6 其它。5.2 灌浆设备和机具5.2.1 搅拌机的转速和拌和能力应分别与所搅拌浆液的类型和灌浆泵的排浆量相适应,保证能均匀、连续地拌制浆液。高速搅拌机的搅拌转速应不小于1200rmin。5.2.2 灌浆泵的技术性能与所灌注的浆液的类型、浓度应相适应。额定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压力波动范围宜小于灌浆压力的20%,排浆量能满足灌浆最大注入率的要求。5.2.3 灌浆管路应保证浆液流动畅通,并应能承受1.5倍的最大灌浆压力。5.2.4 灌浆泵和灌浆孔口处均应安设压力表。使用压力宜在压力表最大标值的1434之间。压力表与管路之间应设有隔浆装置。5.2.5 灌浆塞应

18、与所采用的灌浆方式、方法、灌浆压力及地质条件相适应,应有良好的膨胀和耐压性能,在最大灌浆压力下能可靠地封闭灌浆孔段,并且易于安装和卸除。5.2.6 高压灌浆施工应采用下列设备和机具: 1 高压灌浆泵; 2 耐蚀灌浆阀门; 3 钢丝编织胶管; 4 大量程压力表,其最大标值宜为最大灌浆压力的2.02.5倍; 5 孔口封闭器或高压灌浆塞。5.2.7 集中制浆站的制浆能力应满足灌浆高峰期所有机组用浆需要,并应配备防尘、除尘设施。当浆液中需加入掺合料或外加剂时,应增设相应的设备。5.2.8 所有灌浆设备应注意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并应有备用量。5.2.9 钻孔灌浆的计量器具,如测斜仪、压力表、流

19、量计、密度计、自动记录仪等,应定期进行校验或检定,保持量值准确。5.3 制 浆5.3.1 制浆材料必须按规定的浆液配比计量,计量误差应小于5%。水泥等固相材料宜采用质量(重量)称量法计量。5.3.2 各类浆液必须搅拌均匀并测定浆液密度。5.3.3 纯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使用高速搅拌机时应大于30s;使用普通搅拌机时应大于3min。浆液在使用前应过筛,浆液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不宜大于4h。5.3.4 拌制细水泥浆液和稳定浆液应使用高速搅拌机并加入减水剂。搅拌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细水泥浆液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宜少于2h。5.3.5 集中制浆站宜制备水灰比为0.5的纯水泥浆液。输送浆液的管道流速宜为1.

20、4ms2.0ms。各灌浆地点应测定从制浆站或输浆站输送来的浆液密度,然后调制使用。5.3.6 寒冷季节施工应做好机房和灌浆管路的防寒保暖工作。炎热季节施工应采取防晒和降温措施。浆液温度应保持在540。若用热水制浆,水温不得超过40。6 坝基岩体灌浆6.1 一 般 规 定6.1.1 本章适用于混凝土重力坝等各种坝型的基岩灌浆,水电站厂房等其它水工建筑物的基岩灌浆可参照执行。6.1.2 蓄水前应完成蓄水初期最低库水位以下的帷幕灌浆及其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蓄水后,帷幕灌浆应在库水位低于孔口高程时施工。6.1.3 同一地段的基岩灌浆必须按先固结灌浆、后帷幕灌浆的顺序进行。6.1.4 灌浆在有盖重混凝土

21、的条件下进行时,盖重混凝土应达到50%设计强度后钻孔灌浆方可开始。6.1.5 帷幕灌浆必须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由三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灌注下游排孔,再灌注上游排孔,然后进行中间排孔的灌浆,每排孔可分为二序。由两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灌注下游排,后灌注上游排,每排可分为二序或三序。单排孔帷幕应分为三序灌浆。6.1.6 在帷幕灌浆的先灌排或主帷幕孔中宜布置先导孔,先导孔可在一序孔中选取,其间距不宜小于15m,或按该排孔数的10%布置。6.1.7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或孔口封闭灌浆法进行帷幕灌浆时,同一排相邻的两个次序孔之间,以及后序排的第一次序孔与其相邻部位前序排的最后次序孔之间,在岩石中钻孔灌浆

22、的高差不得小于15m。6.1.8 帷幕后的排水孔和扬压力观测孔必须在相应部位的帷幕灌浆完成并检查合格后,方可钻进。6.1.9 深孔固结灌浆可参照帷幕灌浆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6.1.10 固结灌浆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灌浆孔排与排之间和同一排孔内孔与孔之间,可分为二序施工。6.1.11 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应对固结灌浆和混凝土浇筑的时间统筹安排。6.1.12 工程必要时,应安设抬动监测装置,在灌浆过程中连续进行观测记录,严禁抬动值超过设计规定。6.2 钻 孔6.2.1 帷幕灌浆孔宜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头钻进,也可采用冲击式或冲击回转式钻机钻进。当采用后种钻进方法时,应加强钻孔和裂

23、隙的冲洗。固结灌浆孔可采用各种适宜的方法钻进。6.2.2 帷幕灌浆孔位与设计孔位的偏差值不得大于10cm,孔深应符合设计规定。实际孔位、孔深应有记录。6.2.3 帷幕灌浆孔孔径不得小于46mm,固结灌浆孔孔径不宜小于38mm。6.2.4 帷幕灌浆孔应进行孔斜测量。垂直的或顶角小于5的帷幕灌浆孔,孔底的偏差不得大于表6.2.4的规定。发现钻孔偏斜值超过设计规定时,应及时纠正或采取补救措施。表6.2.4 帷幕灌浆孔孔底允许偏差 m孔 深2030405060允许偏差单排孔0.250.450.701.001.30二或三排孔0.250.500.801.151.50顶角大于5的斜孔,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可根

24、据实际情况按表6.2.4中的规定适当放宽,但方位角的偏差值不应大于5。孔深大于60m时,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并不宜大于孔距。 深孔钻进时,应严格控制孔深20m以内的偏差。6.2.5 钻孔过程中,遇岩层、岩性变化,发生掉钻、坍孔、钻速变化、回水变色、失水、涌水等异常情况,应详细进行记录。6.2.6 钻孔遇有洞穴、塌孔或掉块难以钻进时,可先进行灌浆处理,再行钻进。如发现集中漏水或涌水,应查明情况、分析原因,经处理后再行钻进。6.2.7 灌浆孔(段)在钻进结束后,应进行钻孔冲洗,孔底沉积厚度不得超过20cm。6.2.8 各类钻孔当施工作业暂时中止时,孔口应妥加保护,防止流进污水

25、和落入异物。6.3 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6.3.1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循环式灌浆法、孔口封闭灌浆法进行帷幕灌浆时,各灌浆孔(段)在灌浆前应采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直至回水清净时止。冲洗压力可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各灌浆孔可在灌浆前全孔进行一次裂隙冲洗。 对岩溶、断层、大型破碎带、软弱夹层等地质条件复杂地段,以及设计有专门要求的地段, 裂隙冲洗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6.3.2 帷幕灌浆先导孔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压水试验,试验采用单点法或五点法,按附录A执行。6.3.3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循环式灌浆法、孔口封闭灌浆法进行帷幕灌浆时,各灌浆段在灌浆

26、前宜进行简易压水。简易压水可结合裂隙冲洗进行,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压水时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q表示,单位为吕荣(Lu)。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各灌浆孔灌浆前可在孔底段进行一次简易压水。6.3.4 固结灌浆孔各孔段灌浆前应采用压力水进行裂隙冲洗,冲洗时间可至回水清净时止或不大于20min,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 地质条件复杂以及设计对裂隙冲洗有殊特要求时,冲洗方法应通过现场试验或由设计确定。6.3.5 固结灌浆孔灌浆前的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进行,试验孔数不宜少于总孔数的5%,试验采用

27、单点法,按附录A执行。其余孔段可结合裂隙冲洗进行简易压水,按6.3.3执行。6.3.6 在岩溶泥质充填物和遇水后性能易恶化的岩层中进行灌浆时,可不进行裂隙冲洗和简易压水,也宜少做或不做压水试验。6.4 灌浆方法和灌浆方式6.4.1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基岩灌浆方法可选用全孔一次灌浆法、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综合灌浆法或孔口封闭灌浆法。6.4.2 帷幕灌浆方式宜采用循环式灌浆,也可采用纯压式灌浆。当采用循环式灌浆时,射浆管距孔底不得大于50cm。浅孔固结灌浆可采用纯压式灌浆。6.4.3 进行帷幕灌浆时,坝体混凝土和基岩接触部位的灌浆段应先行单独灌注并待凝。接触段在岩石

28、中的长度不得大于2m,以下灌浆段长度可采用5m6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缩短或加长,但不宜大于10m。6.4.4 进行固结灌浆时,如钻孔中岩石灌浆段的长度不大于6m,可一次灌浆;大于6m时,宜分段灌注。6.4.5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灌浆塞应阻塞在该灌浆段段顶以上0.5m处,防止漏灌。 各灌浆段灌浆结束后一般可不待凝,但在灌前涌水、灌后返浆或遇其它地质条件复杂情况,则宜待凝,待凝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具体情况确定。6.4.6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灌浆段的长度因故超过10m,对该段宜采取补救措施。6.4.7 帷幕灌浆先导孔各孔段可与压水试验同步自上而下进行灌浆,也可在全孔压水试验完成之

29、后自下而上进行灌浆。6.4.8 帷幕灌浆孔各灌浆段不论透水率大小均应按技术要求进行灌浆。6.4.9 固结灌浆孔相互串浆时,可采用互串孔并联灌注,但并灌孔不宜多于3个,并应注意控制灌浆压力,防止上部混凝土或岩体抬动。6.5 灌浆压力和浆液变换6.5.1 灌浆压力应根据工程和地质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并结合工程类比拟定,必要时进行灌浆试验论证,而后在施工过程中调整确定。6.5.2 采用循环式灌浆时,压力表应安装在孔口回浆管路上。采用纯压式灌浆时,压力表应安装在孔口进浆管路上。压力值宜读取压力表指针摆动的中值,指针摆动范围应小于灌浆压力的20%,摆动范围宜作记录。如采用灌浆自动记录仪时,自动记录仪应能测记

30、间隔时段内灌浆压力的平均值和最大值。6.5.3 灌浆应尽快达到设计压力,但对于注入率较大或易于抬动的部位应分级升压。6.5.4 灌浆浆液应由稀至浓逐级变换。帷幕灌浆浆液水灰比可采用5、3、2、1、0.8、0.6(或0.5)等六个比级。固结灌浆浆液水灰比可采用3、2、1、0.6(或0.5),也可采用2、1、0.8、0.6(或0.5)四个比级。 灌注细水泥浆液时,水灰比可采用2、1、0.6或1、0.8、0.6三个比级。6.5.5 灌注稳定浆液、混合浆液、膏状浆液时,比级宜少,其配比和变换方法应通过室内浆材试验 和现场工艺试验确定。6.5.6 浆液变换原则如下: 1 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

31、少时,或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2 当某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浆时间已达30min,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应改浓一级水灰比。 3 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6.5.7 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或注入率突然改变较大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6.5.8 灌浆过程中应定时测记浆液密度,必要时应测记浆液温度。灌注稳定浆液时还应测记浆液黏度和析水率。当发现浆液性能偏离规定指标较大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6.5.9 灌浆过程的控制也可采用灌浆强度值(GIN)等方法进行,但最大灌浆压力、最大注入量、灌浆强度值、浆液配

32、比和灌浆结束条件等参数的确定,应经过试验论证。6.6 灌浆结束和封孔6.6.1 帷幕灌浆各灌浆段的结束条件为: 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灌浆段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后,继续灌注60min,可结束灌浆。 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在该灌浆段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后,继续灌注30min,可结束灌浆。6.6.2 固结灌浆各灌浆段的结束条件为:在该灌浆段最大设计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1Lmin后,继续灌注30min,可结束灌浆。6.6.3 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时,灌浆孔封孔应采用“分段灌浆封孔法”或“全孔灌浆封孔法”;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时,应采用“全孔灌

33、浆封孔法”。6.6.4 固结灌浆孔封孔应采用“导管注浆封孔法”或“全孔灌浆封孔法”。6.7 孔口封闭灌浆法6.7.1 孔口封闭灌浆法适用于高压水泥灌浆工程,小于3MPa的灌浆工程可参照应用。6.7.2 钻孔孔径宜为60mm左右。各灌浆段应自上而下分段钻进。6.7.3 孔口管段应按6.4、6.5、6.6的要求先行灌浆,而后镶铸孔口管。6.7.4 孔口管埋入岩体的深度应根据最大灌浆压力和岩体特性确定。最大灌浆压力为5MPa时,孔口管埋入岩体的深度不宜小于2m。6.7.5 孔口封闭器应具有良好的耐压和密封性能,在灌浆过程中灌浆管应能灵活转动和升降。6.7.6 灌浆管的外径与钻孔孔径之差宜为10mm2

34、0mm,若用钻杆作为灌浆管,应采用平接头连接。6.7.7 各段灌浆时灌浆管必须深入灌浆段底部,管口离孔底的距离不得大于50cm。6.7.8 各灌浆孔的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参照6.3规定执行。6.7.9 孔口管段以下3或4个灌浆段,段长宜短,灌浆压力递增宜快;再以下各段段长宜为5m,按设计最大灌浆压力灌注。6.7.10 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必须相适应,当压力大于4MPa时,注入率宜小于10Lmin。6.7.11 灌浆浆液的比级和变换,应按照6.5.4、6.5.5和6.5. 6规定执行。6.7.12 灌浆过程中应经常转动和上下活动灌浆管,回浆管宜有15Lmin以上的回浆量,防止灌浆管在孔内被

35、水泥浆凝住。6.7.13 各灌浆段的结束条件为:在该灌浆段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继续灌注60min90min,可结束灌浆。6.7.14 每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6.7.15 各孔灌浆结束后封孔应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6.8 特殊情况处理6.8.1 帷幕灌浆孔的终孔段,其透水率或单位注灰量大于设计规定值时,钻孔宜继续加深。6.8.2 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待凝等方法进行处理。6.8.3 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应一泵一孔同时进行灌浆。否则,应塞住串浆孔,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再对串浆孔进行

36、扫扎、冲洗,而后继续钻进或灌浆。6.8.4 灌浆必须连续进行,若因故中断,应按下述原则处理: 1 应尽快恢复灌浆。否则应立即冲洗钻孔,再恢复灌浆。若无法冲洗或冲洗无效,则应进行扫孔,再恢复灌浆; 2 恢复灌浆时,应使用开灌比级的水泥浆进行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相近,即可采用中断前水泥浆的比级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较多,应逐级加浓浆液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很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应采取补救措施。6.8.5 孔口有涌水的灌浆孔段,灌浆前应测记涌水压力和涌水量, 根据涌水情况,可选用下列措施综合处理: 1 自上而下分段灌浆; 2 缩短段长; 3 提高灌浆压力; 4 进行纯压式灌浆

37、; 5 灌注浓浆; 6 灌注速凝浆液; 7 屏浆; 8 闭浆; 9 待凝; 10 采用分段灌浆封孔法或全孔灌浆封孔法封孔。6.8.6 灌浆段注入量大而难以结束时,可选用下列措施处理: 1 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 2 灌注速凝浆液; 3 灌注混合浆液或膏状浆液。6.8.7 对溶洞灌浆,应查明溶洞充填类型、规模和渗流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1 溶洞内无充填物时,根据溶洞大小和地下水活动程度,可泵入高流态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或投入碎石再灌注水泥浆液、混合浆液、模袋水泥浆液等; 2 溶洞内有充填物时,根据充填物类型、特征以及充填程度,可采用高压灌浆、高压旋喷灌浆等措施。灌浆注入量大时,可参

38、照6.8.6处理。6.8.8 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可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灌注,若效果不明显,继续灌注30min,即可结束灌注,也不再进行复灌。6.8.9 灌浆孔段遇特殊情况,无论采用何种措施处理,其复灌前应进行扫孔,复灌后应达到6.6.1、6.6.2或6.7.13规定的结束条件。6.9 工程质量检查6.9.1 坝基岩体灌浆工程必须做好施工过程(工序)的质量控制和检查,其检查的内容、方法、合格标准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按本标准有关条文的要求或设计要求确定。6.9.2 帷幕灌浆工程的质量应以检查孔压水试验成果为主,结合对施工记录、成果资料和检验测试资料的分析,进行综合评定。6.9.3 帷幕灌浆检查

39、孔应在分析施工资料的基础上在下述部位布置: 1 帷幕中心线上; 2 断层、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强岩溶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 3 末序孔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 4 钻孔偏斜过大、灌浆过程不正常等经分析资料认为可能对帷幕质量有影响的部位。6.9.4 帷幕灌浆检查孔的数量可为灌浆孔总数的10%左右,一个坝段或一个单元工程内,至少应布置一个检查孔。6.9.5 帷幕灌浆检查孔应采取岩芯,绘制钻孔柱状图。6.9.6 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应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d后进行,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或五点法,按附录A执行。6.9.7 帷幕灌浆工程质量的评定标准为:经检查孔压水试验检查, 坝体混凝土

40、与基岩接触段及其下一段的透水率的合格率为100%;其余各段的合格率不小于90%。当设计防渗标准为小于2Lu时,不合格试段的透水率不超过设计规定的200%;当设计防渗标准大于或等于2Lu时,不合格试段的透水率不超过设计规定的150%;且不合格试段的分布不集中。灌浆质量可评为合格。6.9.8 固结灌浆工程质量的检查宜采用测量岩体波速和(或)岩体静弹性模量的方法。检测时间分别在灌浆结束14d和28d以后。测试的仪器、方法以及岩体波速和(或)静弹性模量的改善程度应符合设计规定。6.9.9 固结灌浆工程质量的检查也可采用钻孔压水试验的方法,检查孔数量不宜少于灌浆孔总数的5%,检查时间在灌浆结束3d或7d

41、以后,试验采用单点法,按附录A进行。质量的评定标准为:试段的合格率在85%以上,不合格试段的透水率不超过设计规定的150%,且不集中,灌浆质量可评为合格。6.9.10 各类检查孔检查工作结束后,应按技术要求进行灌浆,按6.6.3或6.6.4要求封孔。6.9.11 各种钻孔的封孔质量应进行抽样检查,封孔质量的合格标准按设计规定执行。7 隧 洞 灌 浆7.1 一 般 规 定7.1.1 本章适用于水工隧洞的灌浆,竖井等其它地下洞室的灌浆可参照执行。7.1.2 隧洞混凝土衬砌段的灌浆,应按先回填灌浆后固结灌浆的顺序进行。回填灌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70%设计强度后进行,固结灌浆宜在该部位的回填灌浆结束7d

42、后进行。当在隧洞中进行帷幕灌浆时,应当先进行隧洞回填灌浆、固结灌浆,再进行帷幕灌浆。7.1.3 隧洞钢板衬砌段各类灌浆的顺序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钢衬接触灌浆应在衬砌混凝土浇筑结束60d后进行。7.1.4 灌浆结束时,对孔口返浆的灌浆孔应闭浆待凝。7.1.5 必要时,应安设变形监测装置,进行观测和记录。7.2 回 填 灌 浆7.2.1 回填灌浆孔在素混凝土衬砌中宜直接钻进,在钢筋混凝土衬砌中可从预埋管中钻进。钻孔孔径不宜小于38mm,孔深宜进入岩石10cm。 对混凝土厚度和混凝土与围岩之间的空隙尺寸应进行记录。7.2.2 遇有围岩塌陷、溶洞、超挖较大等特殊情况时,应在该部位预埋灌浆管(排气管),其数量不应少于2个。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