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课后强化作业: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docx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2984334 上传时间:2020-06-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课后强化作业: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课后强化作业: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课后强化作业: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课后强化作业: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 古代的经济政策1.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管仲为安徽颍上人。他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市也者,劝也(促进),所以起本事(农事)”等。对这些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劝告统治者要以农为本B商业兴旺带动农业发展C提出重农抑商经济政策D认识到物质的决定作用2.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趋于瓦解B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C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倡导变法D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的解放3.汉书食货志中写道:“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

2、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段话()A反映了秦时税赋过重的情况B描述了秦朝商鞅变法的情况C肯定了土地私有的积极意义D指出了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4.汉书记载:“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社会贫富悬殊 D地主残酷剥削农民5.汉代民谣说:“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何以孝悌为,财多而光荣。”该民谣主要反映了汉代社会()A重农抑商的现象 B纺织刺绣的兴盛C追商逐利的风气 D农民生活的艰辛6.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规定: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纳税一算,称“算赋”,计120钱,商人及奴隶

3、加倍。这一规定()A体现了轻徭薄赋的税收原则B有利于促进人口的增长C不利于商业的发展D从政治、经济地位上打压商业7.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重商主义观念盛行C重农抑商观念影响深远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8.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9.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义

4、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10.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对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使中国进一步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A禁绝一切海外贸易 B严格限制海外贸易C禁绝一切对外交往 D严格限制与英国交往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

5、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不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材料二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材料三清代中后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材料四清代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摘编自白寿彝中

6、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的经济政策并说明其理由。(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清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3)根据材料四归纳,面对经济的变化,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对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消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就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1.答案C提出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是战国时期的商鞅,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说明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市也者,劝也(促进),所以起本事(农事)”说明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说明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答案:B本题考查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铁农具的应用与推广

7、促进了私田的开垦,井田制瓦解,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成为可能,最终“废井田,开阡陌”,故B项正确3.答案D材料“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反映出商鞅变法改变了原来的土地制度,土地可以买卖,造成了土地兼并的情况,故D项正确4.答案:A本题考查土地兼并。材料信息反映了汉代土地兼并严重,而中国古代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故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是现象,不是根本原因。5.答案C材料信息对比了农、工、商三种致富手段,肯定了商业致富的作用,甚至以财富多作为孝悌的表现,说明了当时人们追商逐利的风气,C项正确。A项与材料意思相反,可排除;B、D两项与材料无关,可排除。6.答案:

8、C“(算赋)商人及奴隶加倍”不能体现轻徭薄赋的税收原则,故A项错误;“算赋”的本质是人头税,是不利于人口增长的,故B项错误;“(算赋)商人及奴隶加倍”反映了汉朝加强对商业的管理,征收重税,不利于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7.答案C从题干可以看出,山西经商现象虽然非常普遍,但最终还是“壮者服贾,老者归田”,故选C项8.答案A从材料“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即可看出农民已经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可以随意处理自己的土地。故选A项。9.答案:A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人富裕后之所以买田置地,是因为受“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影响。10.答案:B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由所学可知,闭关锁国政策是指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但不是绝对禁止中外贸易,故B项正确。11.(1)政策:重农抑商。理由:有利于发展农业,赢得战争;有利于治理人民。(2)现象:家庭棉纺织业发达;丝织业发达;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市镇发展。(写出任意4点即可)(3)政策: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消极影响:强化了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不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如写“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和扩大再生产,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和社会进步”亦可)(4)政府决策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政府决策应该与时俱进。(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