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文物保护学概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29786941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物保护文物保护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文物保护文物保护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物保护文物保护学概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物保护文物保护学概论ppt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物保护学概论袁凯铮课程性质及内容 文物保护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了解不同材质文物的工艺特征、劣变和腐蚀的机理、以及保护抢救的措施和方法,深刻地认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掌握文物保护学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具体措施方法,为今后的开展文物博物馆实际保护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教 材王蕙贞王蕙贞文物保护学文物保护学文物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20092009 陕西省高陵县人,196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专业,后留校工作,从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教学与科研。1989年,调入文博学院从事文物保护的教学与科研,任文物保护教研室主任和文物保护材料研

2、究室主任。教学内容 概论陶瓷砖瓦类文物保护金属类文物保护石质文物保护纸质文物保护漆木竹器类文物保护纺织品类文物保护壁画、彩绘、泥塑保护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考核方式平时成绩:10%,出勤情况、课堂讨论表现;期中成绩:30%,撰写2000字左右论文;期末成绩:60%,根据课堂表现和期中作业情况决定考试形式。第一章 文物保护学概论山东定陶汉墓1.文物的基本内容及分类1.1 文物的基本内容(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代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3)历史

3、上各个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4)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 2007)1.文物的基本内容及分类1.2 文物的分类 文物分类的必要性 文物种类繁多,包含历史上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分类是方便理解、利用和保护文物,是一种简化工作的措施。1.文物的基本内容及分类文物分类的方法(1)博物馆文物藏品的分类方法序号序号馆藏文物分类馆藏文物分类不同分类的文物举例不同分类的文物举例1按文物材料分类金、银、青铜、玉、石、陶、瓷、丝、毛、棉、木、竹、骨、

4、角等2按文物用途分类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交通工具、兵器、乐器、礼器等3按文物制造分类织物、刺绣、雕漆、错金银、珐琅等4按文物制作年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隋、唐等1.文物的基本内容及分类文物分类的方法(2)文物保护研究的分类方法文物保护研究主要包括:A.研究各类文物的组成,材质的结构、性质、损害的原因及机理;B.研究文物保存环境对文物的影响;C.研究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的技术与工艺D.研究文物保护的新材料。文物保护研究中,主要依据文物的材质和保存环境来分类。1.文物的基本内容及分类文物分类的方法(2)文物保护研究的分类方法按文物材料组成分为有机质文物和无机质文物1.文物的基本内容及分类

5、有机质文物a. 纸质文物(古书籍、字画、碑帖、档案)b. 纺织品文物(丝、毛、棉、麻织物)c. 漆木竹器类文物(古漆、木、竹器、竹简,古代建筑木构件)d. 皮革类文物(皮革制品、羊皮书)e. 尸体类文物(干尸、腊尸、湿尸、糅尸)f. 骨角质类文物(甲骨、牙雕、贝雕、骨角)g. 音像类文物(磁带、磁盘、电影胶片等)1.文物的基本内容及分类无机质文物a. 金属类文物(金、银、铜、铁、锡器等b. 石质文物(石刻、石碑、石窟、玉石、宝石、水晶、玛瑙等)c. 陶瓷砖瓦类文物(陶器、瓷器、玻璃、珐琅、砖、瓦等)d. 彩绘壁画类文物(石窟、墓葬、寺庙、壁画、彩绘、颜料、岩画等)1.文物的基本内容及分类 文物

6、分类的方法(2)文物保护研究的分类方法 按文物保存环境分为: a. 馆藏文物; b. 室外文物:一般指体型大、不可移动文物; c. 地下水下文物:地下水下现在还未发现或已发现但因种种原因而未发掘的文物。2.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2.1 鉴定文物真伪 是否可以做到? 在何种前提条件下可以做到?2.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2.2 研究古代文物的制作工艺 金属工艺(采矿、冶炼、熔铸、镶嵌等) 陶瓷工艺(练泥、制坯、上釉、烧制) 皮革鞣制工艺 壁画制作工艺运用现代分析技术来研究古代文物的制造工艺2.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2.3 分析测定文物的成分、结构及表面性质(1)

7、文物成分化学分析法 文物由化学元素组成,构成化学元素的基本单元是原子,原子进一步组成分子。分子因含有不同的原子团具有不同化学性质,可以进行不同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中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如颜色变化,产生沉淀、气体等。根据产物的性质、含量来确定文物的组成成分。 这种方法所用仪器简单,缺点是需要样品多,属于破坏性分析,方法繁琐。2.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2.3 分析测定文物的成分、结构及表面性质(2)文物中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原理:原子和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中,具有一定的能量,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在接受外界能量时,就会由低能级(E1)跃迁至高能级(E2),此过程叫激发。处于激发态的分子、原子、原

8、子核和电子,能量较高,很不稳定,在自发放出能量而返回到低能级过程中,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原来吸收的能量,此过程叫退激。由于各种分子、原子、原子核和电子,在退激时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不同而辐射出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 用电磁波作为外界能源对分子、原子、原子核和电子进行激发,并设法测定退激时电磁波的波长和强度,就可以对待测文物的成分和数量进行分析鉴定。2.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根据上述原理设计成各种专用分析仪器一、成分分析原子发射光谱(AES)电感耦合离子体发生光谱(ICP/AES)原子吸收光谱(AAS)X荧光分析(XRF)原子X荧光(PIXE)中子活化分析(NAA)用于

9、陶瓷、玻璃、釉料、颜料、金属、纸张、骨质等2.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二、结构分析核磁共振(NMR)色质联谱(GC/MS,LC/MS)红外吸收光谱(IR)激光拉曼光谱(NRS)X射线衍射分析(XRD)顺磁共振(ESR)用于宝石、陶瓷、有机物材料等的分析2.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三、微观形态及表面分析光学显微镜(偏光、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微分光光度计及图像分析系统电子探针(EPA)光电子能谱(ESCA)俄歇电子能谱(AES)用于釉料、陶瓷、金属、纺织品、木料、岩石、纸张、古生物样品、金属锈层的分析2.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

10、法四、断代分析C-14法断代热释光(TLD)穆斯堡尔法电子自旋共振法用于对古遗址、石窟寺、纸张、毛皮、丝绸等断代2.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五、热分析差热分析(DTA)热重分析(TG)热机械分析(TMA)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已用于陶瓷的烧结工艺、原材料相变、测定玻璃化温度等2.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2.4 研究文物毁坏的原因及锈蚀腐败机理文物毁坏的原因:A. 文物本身组成和性质的因素B. 环境因素C. 人为因素D. 自然因素2.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人为因素的破坏城市现代化建设,开矿、采石、爆破震动地下水过度开发、河流改道、地基下沉现代工业废气、废水、废

11、物旅游业发展对文物古迹的乱刻乱画不合理的考古发掘和文物出土后保护不利不科学的保存方法,不符合文物保护要求的保护修复材料,不科学的保护方法、工艺带来的有害保护和破坏性保护文物盗掘造成文物的损坏管理不善引起的文物破坏2.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自然因素的破坏(1)重大自然灾害 地震、台风、海啸、火山爆发等(2)经常性缓慢累积性破坏 气候变化 紫外光辐射 空气污染(有害气体、降尘)(3)生物对文物的破坏 鼠类、有害昆虫、有害微生物(4)文物材料自身老化变质对文物的破坏2.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研究文物腐蚀机理文物材料老化变质的原因、速度、规律OHCOOHCOHCnOHnn226

12、12610201025126)(22OHC纤维素酶)(纤维素葡萄糖2.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2.5 研究文物保护材料文物保护的主要材料:文物清洗剂除锈剂防腐防霉杀菌剂消毒剂杀虫剂粘接剂加固剂修补剂缓蚀剂脱水定形剂表面封护剂2.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2.5 研究文物保护材料文物保护材料的特殊要求:保持文物原貌,修旧如旧,文物历史信息不受影响不出现“保护性”损害能将文物病害的治理与预防两方面结合材料性质及保护效果具有长时间稳定性,同时这种处理还具有可逆性和再处理性原料来源丰富易得,价格便宜,合成工艺简单可靠必须经过严格的对比试验2.文物保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2.6

13、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保护修复的主要操作单元和程序:a. 文物清洗;b. 消除文物病害;c. 杀死有害微生物;d. 文物黏结;e. 缓蚀处理;f. 加固文物;g. 文物表面封护。3.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3.1 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 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3.文物保护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3.2 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保存或恢复文物原状的原则清除病害保护文物安全的原则保护文物价值的原则文物保护修复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原则 a. 以使用原材料为主 b. 选用文保材料应与文物强度、颜色协调 c.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4.文物保护学发展方向文物保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文物环境研究逐步深化文物材料成分、结构分析手段现代化文物保护研究方法综合化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精深化文物保护设施的现代化文物保护研究单位研究工作的专门化系统化文物保护研究单位工作的协作化文物保护教育的普及化深入化4.文物保护发展方向l文物保护科技人才培养问题:A. 文物保护科技工作人员的整体缺乏与大量亟待保护文物之间的矛盾;B. 缺乏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和学术带头人;C. 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匮乏;D. 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人才急需培养;E. 缺少文物保护复合型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