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29574615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两则》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弈 两小儿辩日 一、文言文两则 刻舟求剑刻舟求剑拔苗助长拔苗助长叶公好龙叶公好龙守株待兔守株待兔 这些都是古人写的文章,古人写的文章,这些都是古人写的文章,古人写的文章,我们叫做我们叫做文言文文言文,也叫,也叫古文古文。文言文是中国的。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俗称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俗称“之乎者也之乎者也”。语。语句简洁,语句意思非常丰富;有些词语的意思句简洁,语句意思非常丰富;有些词语的意思和今天的意思发生了变化。和今天的意思发生了变化。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学弈学弈只有只有5句话,句话,70个字,是一个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学古人写的文章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学古人写的文章有一定困难。有一定困难。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古人写的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古人写的文章呢?文章呢?(有什么方法呢?)(有什么方法呢?)1.多朗读多朗读2.看注释看注释3.懂句意懂句意4.释全文释全文5.明道理明道理学弈学弈学弈学弈围棋围棋下棋下棋弈弈学弈:学弈:学习下围棋。学习下围棋。弈秋弈秋,通国,通国之之善善弈弈者也者也通国:通国:全国全国。之:之:的的。善:善:善于,擅长。善于,擅长。译文:译文:弈秋,是全国善于下棋的人。弈秋,是全国善于下棋的人。弈秋:弈秋:秋,人名,因他

3、善于下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 所以称为弈秋所以称为弈秋。下棋。下棋。弈秋,通国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之善弈者也使使弈秋诲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致志 ,惟,惟弈秋之为听。弈秋之为听。使:使:让。让。诲诲:教导。教导。惟:惟:只。只。专心致志: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一心一意,集中精神。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导。其一人专心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致志,惟弈秋之为听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一心以为有鸿鹄将将至至,思援思援弓缴弓缴而射

4、之而射之 。之之:指弈秋讲的内容。指弈秋讲的内容。援:援:拉。拉。鸿鹄:鸿鹄:天鹅。天鹅。弓缴:弓缴:弓箭(缴:指系在箭上的丝绳)。弓箭(缴:指系在箭上的丝绳)。之:之:指鸿鹄。指鸿鹄。译文:译文: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可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将要飞来,想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将要飞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一心以为有鸿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弓缴而射之 之:他,指前一个人。之:他,指前一个人。俱:一起。俱:一起。弗若:不如。弗若:不如。矣:了。矣:了。 译文:虽然译文:虽然这个人这个人与前一个人一起学与前一个人一起

5、学习,但不如前一个学得好习,但不如前一个学得好。其一人其一人专心专心致志致志,惟弈,惟弈秋之为听秋之为听(专心致志)(专心致志)一心以为有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思援弓缴而射之射之(三心二意)(三心二意)聚精会神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全力以赴一心一意一心一意心不在焉心不在焉一心二用一心二用为:因为。为:因为。 与:吗。与:吗。曰:说。曰:说。非:不是。非:不是。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其:他的,指后一个人。然:这样。然:这样。译文:译文: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弗若:不如。弗若:不如。 弈秋,是全

6、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然也在听弈秋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将要飞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天鹅将要飞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这个人与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虽然这个人与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前一个学得好。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前一个学得好。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思考讨论思考讨论两个人同时在最好的老师指导下两个人同时在最

7、好的老师指导下学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学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答:因为一个人专心致志学习,而答:因为一个人专心致志学习,而另一个人三心二意。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2. 2.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答: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志,绝不可三心二意。选自选自列子列子 汤问汤问 这篇传说故事选自这篇传说故事选自列子列子汤问汤问。 列子列子一书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一书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列御寇的作的作品。列子属于品。列子属于道家道家学派,孔子

8、属于学派,孔子属于儒家儒家学派,而两学派,而两家是对立的学派,常常互相讥讽。列子写这故事,家是对立的学派,常常互相讥讽。列子写这故事,是讥笑孔子的无知。其实两小儿的疑问,也是列子是讥笑孔子的无知。其实两小儿的疑问,也是列子提出的问题,这个疑问,列子也不能解决。提出的问题,这个疑问,列子也不能解决。 列子列子中多记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中多记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形形象鲜明,象鲜明,含义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含义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背景介绍背景介绍背景介绍背景介绍 孔子孔子(公元前公元前551公元前公元前479),名丘,字,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仲尼。鲁国陬

9、邑(今山东今山东曲阜东南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生编成论语论语一书,一书,留传于世留传于世。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2、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并复述故事。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道理并应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道理并应用于生活。于生活。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自读试一试自读试一试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

10、时远也。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孰为汝多知乎!” 孰孰为为汝汝多多知知乎乎辩辩斗斗盘盘盂盂沧沧沧沧探探汤汤 duycngtngrzhsh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凉凉凉凉 孔

11、子孔子东游东游,见两小儿,见两小儿辩斗辩斗,问其,问其故故。 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儿曰:一儿曰:“我我以以日始初时日始初时去去人近,而人近,而日中日中时远时远也。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个小孩说: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以为,认为以为,认为 离离正

12、午正午向东游历向东游历辩论,争辩论,争论论原因,缘故原因,缘故 一儿曰:一儿曰:“日初出大如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及及日中日中则则如如盘盂盘盂,此不,此不为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前一个小孩说: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一儿曰:一儿曰:“日初出日初出沧沧凉凉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及其日中如如探汤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另一个小孩说: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

13、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古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一样,呈圆形到了到了就就盛物的器皿盛物的器皿是是形容清凉的感觉形容清凉的感觉 把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意思是天气很热。 孔子不能孔子不能决决也。也。 裁决,判断。裁决,判断。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小儿笑曰:两小儿笑曰:“孰孰为为汝汝多知乎?多知乎?” 两个小孩笑着说: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你你谁谁看

14、谁讲得好看谁讲得好要求要求: :讲述生动、内容讲述生动、内容完整、完整、 语言流畅语言流畅1、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其根、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其根据是什么?据是什么?研读课文研读课文初出初出日中日中1 1如车盖如车盖(大大近近)如盘盂如盘盂(小小远远)2 2沧沧凉凉沧沧凉凉(凉凉远远) 如探汤如探汤(热热近近)、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致。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致。 3、你觉得、你觉得“两小儿两小儿笑笑曰曰”, “笑笑”有什么含义?有什么含义?

15、 (1)嘲讽的笑,大圣人也有不知道的。嘲讽的笑,大圣人也有不知道的。(2)骄傲的笑,我骄傲的笑,我们难倒了最有学问的人。们难倒了最有学问的人。(3)痛苦的笑,孔子都不知道,那谁还能知道答案)痛苦的笑,孔子都不知道,那谁还能知道答案呢?呢?4 4、孔子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孔子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可取吗?样的?可取吗?他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我们应该他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向他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 4、“孔子孔子不能决不能决也也”,你能想到什么?,你能想到什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诚实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诚实谦虚

16、 。 学海无涯,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学海无涯,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知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学习两儿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学习两儿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 看谁知道得多看谁知道得多两小儿争论的是一个古两小儿争论的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问题,孔子老而有趣的问题,孔子回答不出,如果你是掌回答不出,如果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握

17、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子,你该如何回答他们?你该如何回答他们?难句质疑难句质疑孰为汝多知乎?译:谁说你多智慧呢? 远小近大的原因: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难句质疑难句质疑孰为汝多知乎?译:谁说你多智慧呢? 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