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新唐书 韦陟传》专练.doc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295733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新唐书 韦陟传》专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新唐书 韦陟传》专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新唐书 韦陟传》专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新唐书 韦陟传》专练.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唐书 韦陟传专练韦陟,字经卿,京兆万年人。陟甫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风格方整,有文采,善隶书,一时名士皆与游。开元初,丁父忧,杜门不出八年,与弟斌探讨典坟,俱有盛名。张九龄一代辞宗,为中书令,引陟为中书舍人,时人以为美谈。后为礼部侍郎,陟好接后草,喜鉴于文,后生秀士,靡不请练。陟于鉴裁尤长,囊者主司取与,故事,取人以一试为高下。陟令举人自通所工诗笔,先试一日,知其所长,然后依常式考核,片善无遗,关声盈耳。迁史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声望越辩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誉为公平。李林甫忌之,出为襄阳太守,寻移河东太守,充本道采访使。十二年,入考华清宫,右相杨国忠恶其才望,恐其践台衡,阴使拾遗

2、吴豸之诬劾陟以馈遗事,陟贬桂岭尉。会安禄山陷洛阳,弟斌没贼,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密谕守吏,令胁陟使忧死。州豪杰皆说曰:“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坚卧不出。肃宗即位于灵武,有诏令陟赴行在,深器之,拜御史大夫。杜甫上表论房琯有大臣度,辞旨迂诞,肃宗怒,令陟讯之。陟奏曰:“杜甫所论房琯事,不失谏臣大体。”上由此疏之。会永王兵起,委陟招谕,乃授江东节度使。与高适、来瑱会安州,陟曰:“今中原未平,若不斋盟质信以忠,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乃推瑱为地主,为载书,登坛曰:“皇天后土,实鉴斯言。”辞旨慷慨,士皆陨泣。陟早有台辅之望,间被李林甫、杨国忠所

3、挤。及中原兵起,天下事殷,陟常自谓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常郁郁不得志,因遘疾,卒于虢州,时年六十五,赠荆州大都督。(节选自新唐书.韦陟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声望/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誉为公平B.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声望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誉为公平C.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声望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誉为公平D.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声望/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

4、综誉为公平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达到顶峰,上承楷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影响极大,书法界有“汉隶唐草”之称。B.台衡,台,三台星;衡,玉衡,北斗杓三星。皆位于紫微宫帝座前。文中“台衡”与陆机诗中“奕世台衡,扶帝紫极”意思相同,均喻宰辅大臣。C.肃宗,庙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奉祀时所起名号,最初起号很严格,按“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D.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5、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陟颇有才华,名显当世。他十岁就被授予官职,气度作风方正端庄,有文才,当时的名士都与他交往,后被张九龄赏识。B. 韦陟不拘常法,公平选才。任职礼部,他选拔人才时重视诗文,对考生多方考核;任职吏部,他挑选官员无人不服。C. 韦陟敢于直言,忠于国事。他不顾肃宗的愤怒,替杜甫辩护而被疏远;永王兵变时, 他前往招抚,慷慨陈词,感动众人。D.韦陟遭人嫉恨,仕途乖舛。他先后遭受到李林甫、杨国忠的排挤或构陷,后又因天下兵乱,自叹有志不能伸,最终抑郁成疾。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陟好接后辈,喜鉴于文,后生秀士,靡不谙

6、练。(5 分)(2)及中原兵起,天下事殷.陟常自谓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5分)【分析】(1)本题考查断句,注意句意,抓好常见的文言虚词这些断句标志和主谓结构。(2)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考生既要了解识记文学著作名称、主要内容、表达的主题,还要了解识记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创作情况等方面知识。(3)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将题干与原文进行对比。(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

7、”,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解答】(1)D文意:升任吏部侍郎,候选的人多有虚假,与正式调任的相互冒名顶替,韦陟有名声和威望,挑选官员无人不服,罢免修正官员几百名,他选拔官员被人赞誉为公正合理。“多伪集”是“多有虚假”的意思,排除AB“陟”是“有声望”的主语,在其前停顿,排除C,故选D。(2)A应该是上承篆书传统,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3)B“选拔人才时重视诗文,对考生多方考核”有误,原文“陟令举人自通所工诗笔,先试一日,知其所长,然后依常式考核

8、,片善无遗,关声盈耳”,是说韦陟让举人们根据自己所擅长的诗和文先考核一日,知道了考生的长处,然后再依照常规形式进行考核,这样考生的优点就一点都没有遗漏。(4)喜鉴于文,介词结构后置,“喜于文鉴”;秀士,德行才艺出众的人;谙练,熟悉。译为:(韦陟)爱好结交后辈,喜欢对他们的文章进行评鉴,后辈中德行才艺出众的人,他没有不熟悉的。殷,繁,多;腾谤,肆意诽谤,大加指责;见,被。译为:等到中原兵戈四起,天下战事频繁,韦陟经常自认为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却遭到后辈肆意诽谤,被君主怀疑。答案:(1)D(2)A(3)B(4)(韦陟)爱好结交后辈,喜欢对他们的文章进行评鉴,后辈中德行才艺出众的人,他没有不熟悉的。等

9、到中原兵戈四起,天下战事频繁,韦陟经常自认为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却遭到后辈肆意诽谤,被君主怀疑。【点评】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韦陟字殷卿,京兆万年人。父安石晚有子,及为并州司马,始生陟及斌,俱少聪敏,颇异常童。神龙二年,陟始十岁,拜温王府东阁祭酒,累迁秘书太堂丞,有文彩,善隶书,辞人、秀士已游其门矣。开元初,丁父忧,杜门不出八年,与弟斌相劝励,探讨典坟,俱有盛名。张九龄一代辞宗,为中书令引陟为

10、中书舍人,时人以为美谈。后为礼部侍郎。陟好接后辈,尤鉴于文,虽辞人后生,靡不谙练。曩者主司取与,皆以一场之善,登其科目,不尽其才。陟令举人自通所工诗笔,先试一日,知其所长,然后依常式考核,片善无遗,美声盈路。李林甫忌之,出为襄阳太守,寻移河东太守,充本道采访使。十二年入考,右相杨国忠恶其才望,恐其践台衡,乃引河东人吴象之谓日:“子能使人告陟乎?吾以子为御史。”象之乃告陟与御史中丞吉温结托,欲谋陷朝廷,又诱陟侄韦元志证之。陟坐贬昭州平乐尉。会禄山反,陷洛阳,弟斌为贼所得。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应,潜令吏卒伺其所居。陟坚卧不动。肃宗即位于灵武,有诏令陟赴行在深器之,拜御史大夫。杜甫上表论房琯有大臣度,辞

11、旨迂诞,肃宗怒,令陟讯之。陟因入奏曰:“杜甫所论房琯事,不失谏臣大体。”上由此疏之。时朝臣立班多不整肃,至有班头相吊哭者,乃罢陟御史大夫,授吏部尚书。因宗人伐墓柏,坐不能禁,出为绛州刺史。陟早有台辅之望,间被李林甫、杨国忠所挤。及中原兵起,天下事殷,陟常自谓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因遘疾,卒于虢州,时年六十五,赠荆州大都督。5下列对文中回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B-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

12、乎C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D陟常自谓负经纬之器遭后生腾谤明主见疑常郁郁不得志乃叹曰吾道穷于此乎有志不伸得非天命乎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隶书,汉字书法的常见字体之一,一般认为由楷书发展而来,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B典坟,三坟五典的简称,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五典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的书。后泛指各种古典书籍。C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巡幸的地方。安史之乱中长安被叛军攻占,唐肃宗在灵武登基称帝,灵武在当时就成为行在所。D谏臣,一般都是忠君报国、刚正不阿之士

13、,他们会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进谏规劝。文中韦陟认为杜甫上表论房琯事并无过错。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陟聪颖好学,才华显于当世。他年幼时十分聪敏,十岁就开始做官。曾多年闭门不出,用心攻读,享有盛名。张九龄引荐他担任中书舍人。B韦陟关心后辈,善于选拔人才。他担任礼部侍郎时,喜好和后辈交往,对后辈文人十分熟悉。选拔人才结合考生特长进行考核,得到众人赞誉。C韦陟为人正直,敢于仗义执言。安史之乱期间他担任御史大夫时为杜甫直言辩护,但也因此被唐肃宗疏远,不得不离开朝廷出任绛州刺史。D韦陟命途多舛,深感壮志难酬。他才华出众极有声望,但仕途坎坷,先后遭到李林甫、杨国忠的排挤或陷

14、害,感慨有一身本领却无法施展。8把文中画横线的甸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弟斌为贼所得。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应,潜令吏卒伺其所居。(5分)(2)杜甫上表论房琯有大臣度,辞旨迂诞,肃宗怒,令陟讯之。(5分)答案:5.(3分)C(由“后生”“明主”并列、“郁郁不得志”和固定句式“得非乎”可判断)6. (3分)A(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行云流水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行书特点)7. (3分)C(因不能制止族人砍伐墓地柏树出任绛州刺史)8.(10分)(1)弟弟韦斌被叛贼抓获。杨国忠想构陷韦陟与叛贼勾结,暗地里派人监视他的居所。( “构”“潜”各1分,句子通顺3分)(2)杜甫上奏表说房琯有大臣的气

15、度,(奏表的)言辞内容荒诞迂腐,肃宗十分生气,让韦陟审问杜甫。(“迂诞”“讯”各1分,句子通畅3分)参考译文:韦陟字殷卿,京兆万年县人。他的父亲韦安石很晚才有儿子,担任并州司马时才生下韦陟和韦斌,兄弟二人年少时都十分聪敏,和平常孩童很不一样。神龙二年,韦陟才十岁,被授予温王府东阁祭酒一职,多次升迁为秘书太堂丞,有文才,善写隶书,文人秀士已经登门和他交往了。开元初年,父亲去世,韦陟闭门不出八年,和弟弟韦斌互相劝勉鼓励,探究研讨古典文籍,二人都有了盛大的名声。张九龄是当时的文坛宗主,担任中书令,引荐韦陟做中书舍人,当时人们传为美谈。后来韦陟担任礼部侍郎,喜好结交后辈,尤其是帮他们鉴别文章,即使是后

16、辈文人,没有不熟悉的。先前礼部主管部门选拔人才,都是凭一场考试选出成绩好的进行录取,不能尽显考生才华。韦陟让举人们根据自己擅长的诗文笔法先考核一日,知道了考生的长处后再依照常规形式进行考核,考生的优点没有遗漏,赞美韦陟的声音传播很广。李林甫妒忌他,让他出任襄阳太守,不久转任河东太守,充任河东道采访使。开元十二年来到朝廷考绩,右相杨国忠厌恶他的才华名望,担心他进入台阁任职,于是叫来河东人吴象之,对他说:“你能让人告发韦陟吗?我让你担任御史。”吴象之于是诬告韦陟和御史中丞吉温勾结,想要谋反朝廷,又诱使韦陟的侄子韦元志证实这件事。韦陟因此获罪被贬谪为昭州平乐尉。适逢安禄山谋反,攻陷洛阳,弟弟韦斌被叛

17、贼抓获。杨国忠想构陷韦陟与叛贼勾结,暗地里派人监视他的居所。韦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唐肃宗在灵武登位称帝,下诏让韦陟前去行宫,十分器重他,任命他为御史大夫。杜甫上奏表说房琯有大臣的气度,言辞内容荒诞迂腐,肃宗十分生气,让韦陟审问杜甫。韦陟上奏说:“杜甫上表议论房琯的事情,并未失去谏臣的本份。”皇上因此疏远韦陟。当时官员上朝时班列多有不整齐肃穆的情况,甚至有人在朝廷上吊唁哭泣,于是罢免了韦陟御史大夫一职,改任吏部尚书。因不能禁止宗族之人砍伐墓地柏树获罪,离开朝廷担任绛州刺史。韦陟早年就有跻身台阁的声望,先后被李林甫、杨国忠排挤。等到中原兵戈四起,天下战事频繁,韦陟经常自认为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却遭到后生毁谤,被君主怀疑,常常郁郁不得志,于是感叹到:“我的道路困厄到这个地步吗?有志向却不能施展,难道不是天命吗?”因为生病死于虢州,享年六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为荆州大都督。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