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12练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docx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2950387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12练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12练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12练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第12练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2练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甲午战争前,英国人赫德认为,中国的“陆军和海军,并没它自己所想象的实力”“(日本)料将勇猛进攻,它有成功的可能。中国方面不免又用它的老战术,但是只要它能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由此可见,赫德认为()A军事实力在战争中具有决定作用B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战术的落后C作战意志是日本取胜的充分条件D中国的国情更适合对日本持久作战2.甲午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军备落后B政府腐败C.军费匮乏 D军纪松弛3

2、.日本大阪纺织公司的山边丈夫1889年5月在联合纺织报上撰文说:“必须向我国西部邻国中国寻求原棉。”据此推知,甲午中日战争()A是由中国闭关锁国引起的B是中日争夺原料的商业战争C使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D中国加速沦为列强经济附庸4.从1896年开始,日本在中国的杭州、苏州、汉口、沙市、天津、福州、厦门、重庆八个城市取得建立专管租界的特权,从而成为在中国拥有租界最多的国家。这主要反映出()A.中日马关条约的规定得到了落实B.日本凭借在华特权暂时地独霸中国C.片面最惠国待遇扩大了日本在华特权D.群众反帝斗争为日本侵华带来便利5.下列条约中能反映出列强对华侵略“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各个领域

3、,使中国在经济和财政上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依附”的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1895年4月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第六款第四条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这一规定()A.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B.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C.使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D.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7.1899年,慈禧册立载漪之子溥俊为大阿哥,计划废黜光绪帝,但溥俊不获外国公使承认,慈禧被迫停止废立计划。义和团运动中,载漪与载勋等利用义和团排外。1901年,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时,载漪被指为“首

4、祸”要求惩办。1902年,清政府下令将载漪、溥俊父子流放新疆。据此可知()A.列强开始干涉中国内政B.晚清政府进一步走向沉沦C.晚清统治集团发生分裂D.义和团运动引发朝廷内争8.1899年,美国向各国提出有关中国的“门户开放”照会,主要内容是:各国对他国在中国取得的任何势力范围、租借地内的通商口岸、投资事业,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运至各势力范围口岸的各国货物,均按中国现行关税税率,由中国政府征收。这一政策 ()A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B保障了美国对华侵略取得优势地位C必然得到列强比较广泛的赞同支持D扩大了美国在华势力范围和租借地9.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辛丑条约订立后的中国“低落到

5、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其核心依据应是()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B.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C.列强驻军京津地区D.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10.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见当时()A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B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C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D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11.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

6、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熸矣。”该战之后()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2.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了义和团()A.滥杀无辜百姓 B具有爱国主义情感C.极端排外情结 D维护传统社会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

7、,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材料二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袁伟时甲午

8、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材料三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故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新华网(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9、(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这一观点的理解。1.答案:D根据“只要它能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可知赫德认为中国的国情更适合对日本持久作战,故选D项。2.答案:B1895年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分析失败的原因有许多,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最主要的应该是B项政府的腐败3.答案:D依据材料“日本大阪纺织公司的山边丈夫1889年5月说:必须向我国西部邻国中国寻求原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走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迫切需要解决原料问题,189418

10、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会利用战争获得的特权更加疯狂地掠夺中国的原料,加速中国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故选D项4.答案:C中日马关条约的规定中并没有“建立专管租界”的内容,故A项错误;日本在中国的杭州、苏州等八个城市取得建立专管租界的特权,并不能说明日本凭借在华特权暂时地独霸中国,故B项错误;建立租界的特权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已经存在,日本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建立专管租界的特权,从而扩大了日本在华特权,故C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排除。5.答案: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入侵,故C项正确6.答案:D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

11、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故D项正确7.答案:B材料体现了列强干涉中国内政,慈禧废立计划的停止及后来对载漪、溥俊父子的流放,都是受到列强的干涉与指使;材料中“1901年,清政府与联军议和”指的是签订辛丑条约,这都反映了清政府进一步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B项正确8.答案:A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强调维护列强在华既得利益,缓和列强瓜分中国的矛盾,同时也保留清政府,客观上延缓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故A项正确9.答案:A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符合材料“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故A项正确10.答案:A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

12、,故A项正确11.答案:C根据材料“剪我最亲之藩属”“夺我最坚之海口”可以判断出该战争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故C项正确。12.答案:C从材料信息看,义和团运动时期,凡是和洋人有关的一切事物,如“铅笔”“洋纸”“火柴”等,都遭到仇视,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极端排外情结,故选C项13.(1)变化: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2)理由:对中国而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对日本而言,战斗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二战战败投降。(3)理解:一方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另一方面,战争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