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之专题二 分子运动探究及构成物质的微粒-【敲重点】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2944680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总复习之专题二 分子运动探究及构成物质的微粒-【敲重点】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之专题二 分子运动探究及构成物质的微粒-【敲重点】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总复习之专题二 分子运动探究及构成物质的微粒-【敲重点】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之专题二 分子运动探究及构成物质的微粒-【敲重点】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核心考点透析(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二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及构成物质的微粒重点突破 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1.实验目的:认识分子的运动。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 1 )向盛有约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 )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所示 ),观察现象。4.实验现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步骤( 1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步骤( 2 )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红色步骤( 3 )小烧杯A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红色,小烧杯B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5.实验结论:酚酞

2、遇氨水变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6.实验改进 基础练1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冰与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C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D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答案】A【解析】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B、冰与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C、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

3、,故选项解释错误。D、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2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宏观现象微观解释A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湿衣服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C6000mL氮气可以压缩在40mL钢瓶中增大压强可以减小分子间间隔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答案】A【解析】A、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说明分子

4、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故选项解释正确。C、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加压时分子的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所以,6000m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mL的钢瓶中,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说明分子本身发生改变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

5、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答案】A【解析】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分子的大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故此说法错误;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嗅到,故此项说法正确;C、食物腐败是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故此选项说法正确;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此选项说法正确。4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对教材中“分子的性质实验”进行了如图改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A、B烧杯中酚酞溶液都变成红色B图1和图2都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图2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D改进后的优点

6、:节约药品,更环保【答案】A【解析】A、图1中A烧杯变红,B烧杯酚酞不变红,A错误;B、图1中C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A烧杯中,使酚酞变红,图2中A和D中的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B和C烧杯中,使酚酞变红,都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正确;C、图2中可看到C烧杯比B烧杯变红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C正确;D、图2在密闭装置中进行,不污染环境,用试管节约药品用量,D正确;能力练5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氨水的pH大于7B酸、

7、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示不同颜色C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D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答案】D【解析】A、氨水属于弱碱,所以氨水的pH大于7,故A正确;B、紫色石蕊试液是指遇到酸变红色,遇到碱不变色,故B正确;C、浓氨水和浓盐酸都易发挥,故C正确;D、由图示现象可知变蓝得点要比变红的点多,说明氨分子运动速度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得快,故D不正确。6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敞口放置;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双手紧贴并倒转瓶口。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如图中的 MN段

8、、NP段和PR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中MN的变化过程,说明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曲线中MN和NP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C曲线中NP 和PQ相比较,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D曲线中PQ和QR相比较,说明Q点后氧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答案】D【解析】A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MN段,这是因为敞口放置,氧气体积分数不断减小,是因为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部分氧分子运动到瓶外;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瓶内温度升高,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会导致部分气体膨胀逸出,不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将塑瓶的瓶口朝下,在重力作用下,部分氧气会由于重力作用而下降,不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正确。B双手贴

9、在塑料瓶外壁上,瓶内温度升高,分子之间间隔变大,运动速率加快,正确;C将塑瓶的瓶口朝下,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在重力作用下,部分氧气会由于重力作用而下降,正确;DQ点以后,由于手依然紧贴瓶口,温度并未明显改变,因此氧分子运动速度不会减慢。而之所以氧气体积分数基本不变,是因为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已经接近空气,将稳定在该数值,错误。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湿衣服晾在有太阳的地方比晾在没有太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C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构成新的分子

10、【答案】C【解析】A分子的不断运动导致远处能闻到花香,故A正确;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湿衣服晾在有太阳的地方比晾在没有太阳的地方容易干,故B正确;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的原因,温度越高,分子之间的间隔越大,温度越低,分子之间的间隔越小,与分子体积大小无关,故C错误;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解为原子,原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原子能构成新的分子,所以水电解时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故D正确;故选:C。8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受热时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B降温时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C液体蒸发变成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D电解

11、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答案】A【解析】A、水在受热的情况下水分子获得能量,水分子运动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导致水的体积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本身的体积大小是不变的,故叙述错误;B、降温时,水分子失去能量,水分子运动变慢,故叙述正确;C、水在受热的情况下水分子获得能量,水分子运动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由液体变成气体。故叙述正确;D、电解水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分解成氢、氧原子,然后氢、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说明了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故叙述正确。 真题练9(2019福建)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

12、示。、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水分子间的间隔: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C状态的水分子静止不动D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A【解析】A、是水蒸气状态,是冰的状态,故水分子间的间隔:,正确;B、在状态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状态,错误;C、状态的水分子在固定的位置震动,错误;D、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10(2018鄂州)对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分子的体积变大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D石油气加压可贮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得间隔缩小【答案】B【解析】A、酒

13、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D、石油气加压可贮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进是正确。11(2018滨州)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50mL水和50mL酒精

14、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答案】B【解析】A、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菠萝蜜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B、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故选项解释正确。12(2016攀枝花)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

15、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C2H5OH)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气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壶内酒精受热气化从喷口喷出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D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B、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C、蒸发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D、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

16、质生成,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所以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C。13(2013厦门)用Y形管或Y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1)图1中Y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2)图2中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 ;若把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3),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b管中试纸变色比a管明显,原因: 【答案】(1)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分子的不断运动;(2)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H2O+

17、CO2H2CO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主要从b管中通过【解析】(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且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从微观上来理解就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答案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分子的不断运动;(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另外,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位于下方的 b 管中试纸变色比 a 管明显,故答案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H2O+CO2H2CO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主要从b管中通过重点突破 构成物质的微粒1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粒子分子原子

18、离子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电性中性中性阳离子带正电,阴离子带负电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可以再分不能再分原子团在某些变化中可再分表示方法化学式,如氧分子:O2元素符号,如氧原子:O离子符号,如氧离子: O2- 构成的物质举例如水、二氧化碳等如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等如氯化钠等相同点(1)都具有粒子的基本性质(小、动、隙),简记为“小东西”(2)都能保持由它们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关系2、离子(1)用“”或“”或“不一定”填空:在原子中: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一定中子数。在离子中: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

19、数不一定中子数。(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_右上角_用“”或“”号表示离子的电性,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先写数字_后写“”“”,当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如Na、Cl、O2、Al3。(3)离子符号表示的含义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现象(1)解释生活现象分子不断地运动:物质的扩散、溶解、蒸发、挥发、闻到气味、晾晒衣服等;分子间有间隔: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气体压缩于钢瓶中、给轮胎打气、同体积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等。(2)解释概念(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图1水蒸气液化 图2水通电分解

20、(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混合物中各物质仍保持各自原来的性质。4、原子结构(1)构成原子是不显电性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表示(原子结构示意图)(3)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结论及判断依据判断原子、离子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判断元素种类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氢、氦、硼除外)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8(氦除外)判断得失电子易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最外层电子数4化学性质对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H、He除外)基础练1图为某

21、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丙是氧化物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均不变【答案】C【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由上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O22SO3。A、由上述可知,甲、丙都属于氧化物,乙是单质,故说法错误;B、由上图可知,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故说法错误;C、此反应中生成物是一种物质,反应物是两种物质,故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D、由图示和方

22、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而原子种类没有变化,故说法错误;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电子【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来保持的。3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ABCD【答案】C【解析】A、最外层电子是6,大于4,易得到电子,故A不符合题意;B、最外层电子是8,达到了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故B不符合题意;C、最外层电子是1,小于4,易失去电子,故C符合题意;D、最外层电子是8,达到了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故D不符合题意。4如图是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钙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

23、原子第三电子层有8个电子,所以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从而该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C该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均为20D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Ca2+【答案】A【解析】A、由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性质比较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从而该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均为20,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

24、位正电荷的钙离子(Ca2+),故选项说法正确。能力练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比原子大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C分子不参加化学反应而原子参加化学反应D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答案】B【解析】A、笼统地说分子和原子是不能比较大小的,有的分子就比有的原子小,有的大,如果具体到某个分子或原子能比较大小,故A错误;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再分,故B正确;C、分子和原子都参加化学反应,故C错误;D、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故D错误。6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分子的是()ABCD【答案】A【解析】A、氢分子

25、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能表示氢分子,故A符合题意;B、表示水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C、表示过氧化氢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D、表示氧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C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D稀有气体又叫惰性气体,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答案】A【解析】A、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故A说法不正确;B、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故B说法正确;C、排水法收

26、集的气体必须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故C说法正确;D、稀有气体又叫惰性气体,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故D说法正确。 真题练8(2019宁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证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都可再分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说明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C铁由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此可见物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D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是由于分子变小的缘故【答案】B【解析】A、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证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故A错;B、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例如氧气、臭氧;金刚石和石墨,故

27、B正确;C、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C错;D、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故D错。9(2019百色)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答案】C【解析】A、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正确。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选项错误。10(2019桂林)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中引入了高效催化体系,使该反应可在120时进行,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

28、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B反应每消耗28g甲,可生成44g丙C该过程体现了催化剂吸附微粒的选择性D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同时消耗1个乙分子【答案】C【解析】由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在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O+H2OCO2+H2;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2个分子变成了2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故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甲与丙的质量比是28:44,所以反应每消耗28g甲,可生成44g丙,故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过程不能体现了催化剂吸附微粒的选择性,故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同时消耗1个乙分子,故正确。11(2

29、019赤峰)从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B氢原子和氧原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故A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氢原子和氧原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C、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D正确。二填空题(共2小题)12(2019营口)根据以下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1)属于同种元素的粒

30、子是 ;(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3)具有相对稳定结的粒子是 ;(4)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答案】(1)和;(2);(3)和;(4)和。【解析】(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和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2)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3)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均具有相对稳定结构;(4)图中和最外层电子均为7,化学性质相似。13(2019眉山)天然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把如图反应物的微观示意图补画齐全。(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答案】(1);(2)2CH4+O22CH3OH;化合反应。【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应补充3个甲烷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如下图:;(2)反应物是甲烷和氧气,生成物是甲醇,所以方程式是:2CH4+O22CH3OH;反应物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