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交际手段和言语交际手段不同.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9404889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言语交际手段和言语交际手段不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非言语交际手段和言语交际手段不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言语交际手段和言语交际手段不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言语交际手段和言语交际手段不同.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非言语交际简述非言语交际手段和言语交际手段不同,并无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分。它包括除了使用言语之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从广义上讲,非言语交际手段包括身体动作与姿势、触摸行为、声音暗示、人际距离、服装容饰等?!身体动作与姿势又称身势,传递信息者通过自身器官或部位的动作即手势、面部表情、腿部动作、头部动作来达到交流的目的。! 手势主要包括手指、手掌和双臂体态语。鉴于手是动作灵活的器官,人们广泛利用手势进行交流。食指靠近嘴唇并与嘴唇交叉成十字型,表示#请安静#、#不要出声#。将中指和食指叉开或将双臂叉开成$型,表示争取胜利的决心或表达胜利的喜悦。双手

2、抱臂体现一种高傲、漠然、。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手势不同的交际功能,各种手势在各国所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中国人竖起拇指表示“好”或“棒极了”,伸出小指表示“差”或“坏”,美国人将拇指朝上表示要求搭便车,将拇指朝下则表示“坏”。用手指在太阳穴旁边转圈,中国人表示动脑筋,美国人和巴西人则表示神经有问题。美国人用拇指和食指捏成一个圈,其余% 个指头分开向上伸直,则表示“&”一词;在日本,这种手势表示钱;阿拉伯人做这种动作常常伴以咬紧牙关,一起表示深恶痛绝。中国人表示“(”时伸出食指和拇指,而英美人通常用这一手势表示“)”。英美人向人示意向其走进时,通常是掌心朝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中国人则是掌心向

3、下,手指同时弯曲几次。英美人站在公路旁向上伸出拇指,向过往汽车司机表示希望能搭他们的车,(*+,-. / 0123);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表示希望事情办得成功,故有“4335 67389 :17;309 .30* ?3.0/.1/7 就发现人的情绪信息,只有百分之七是来自语言行为;而百分之五十五来自说话者的脸部表情;百分之三十八来自说话者的声音。(*6*/:3317; AB C30./ :3317; D %(B C6 :3317; D EEB :/ :3317;) 这组数字也许稍显偏激,但是足以说明脸部表情在人类交际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眼神交流也是交际重要的一部分。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凡心

4、中的一切情感,多半会在眼睛上显露出来。比如瞪眼视人意味着敌视、愤怒、反对、不以为然。眼珠旋转不停F避他人的眼光G或避开眼神则是心虚掩饰。斜睨则可以是疑心、不信任、轻蔑、敌视、偷看。睁大双眼意味着惊讶、奇异、意外、害怕。眯着双眼则表露了阴险、怕光亮、倦怠、沉思。一只眼半闭则表达了#我早就晓得他是不可靠的#或#我不相信这件事。# 眼神交流在交际中的重要功能同样受到文化的影响。在旧西藏,农奴不能直视农奴主表示承认和服从主从关系。黑人也如此。传统中国人看陌生异性时一般避免长时间的凝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而法国人则有一种鉴赏似的注视,这种眼光传达了一种非言语信号: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从心底里欣赏你的美

5、,所以法国男于在公共场合对女士的凝视是人们公认的一种文化准则。中国人在交谈时,双方不一定要不时地直视对方,有时还有意地回避不断的目光接触,以表示谦卑或尊敬。而美国人则强调交谈时应该直视对方表示自己坦荡荡,如果缺乏目光接触则意味着没有兴趣,或不信任。再看看嘴的动作。两唇并紧,一端口角向下可以表示“他一定在骗我。” 两唇并紧,一端口角向上则表示“让我来整他一下。” 两唇并紧,口角两端皆向下表现出固执、拚命。 嘴角两端向下、咬下唇则表示失望、懊悔。咧嘴既可能是开心地咧嘴露齿而笑,也有可能是痛苦地龇牙咧嘴。撇嘴则表现出不满或轻视的情绪。咬牙切齿表示凶狠、愤怒、仇恨、忍痛。颠齿作响表示惊惧、寒冷、胆怯。

6、舌头虽然也可表达情感,譬如暗中吐舌表示自己秘密被人发觉或惊讶H但是并不常用,因为用舌头作表情,被认为是较不文雅的表示。总之,面部表情是整体的,在表达“喜、怒、哀、惧、爱、厌、勇、怯”等种种情绪时脸嘴眼等的动作是和谐的,不能单独隔离开来。在非言语交流手段中,面部表情具有较大的共性。!# 头部的动作是与面部表情相互配合的。动作的种类虽然不多,但是所表现的意义却是特别明显。仰头$昂首%表示骄傲、快乐、得意或不屈服。低头可以表示羞怯、胆小、忧郁、衰弱、悲哀、投降。 扭头表示拒绝、倔强、不合作、不以为然。 歪头可以表示羞怯、嘲弄、否认。点头表示同意、赞成、鼓励、理解、承认。摇头表否认、反对、不以为然。同

7、样受到不同的文化的影响,在保加利亚、土耳其、伊朗和印度的部分地区,人们却摆头或摇头表示肯定。&触摸行为就是通过触觉手段,即身体部位的碰触来传达和接受信息。握手则是最常见的触觉手段。无论高级官员还是一般市民,见面时都会握手。对于解放时期的地下工作者,和同志接头成功时一个紧紧的握手胜过了千言万语。其实早在石器时代,原始人相遇,为了表明彼此并无恶意,就放下手中狩猎用的棍棒或石块,让对方摸摸掌心。随着人类的进化这些手势逐步演变成如今的两手相握。在大多国家,握手已成为一种常用的表示亲热和友好的礼节,一种最普遍而且最简便的问候方式。除了握手,在西方国家,见面拥抱、久别重逢时拥抱接吻也都是非常自然的触摸手段

8、。又比如长辈对晚辈、上司对下属轻拍肩膀和抚摸头部以表鼓励关心;足球运动员在进球后会相互热烈拥抱表示祝贺;而排球运动员会相互击掌表示赞扬或鼓励。但是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确定了不同的接触方式,印度人见面合掌;毛里求斯人见面时行碰鼻礼。佛教徒认为只有活佛才能摸头,因为只有活佛才能行摸顶礼。如果俗人去摸头部,则视为一种亵渎。中国人不能容忍陌生人去触摸他或她的脸,这种行为不仅粗鲁而且成了一种挑逗。男性一起搂搂抱抱在美国则有同性恋的嫌疑,但拉美国家的男子见面和妇女见面都会互相触摸拥吻。为什么?因为在接触文化(()*+ *),)-.)与非接触文化(/(/0()*+ *),)-.)两大文化中,阿拉伯人,南欧和西

9、欧人、犹太人及拉丁语系的人属于第一类,美国人、北欧人及东方人属于第二类。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决定了不同的接触方式,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接触则在交际中传递着信息,对触摸行为的正确了解直接决定了交际的成功。#爱德华霍尔把人际距离划分个人距离、亲密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对空间的不同需求区域传递着不同的讯息及人们相互间的密切程度。亲密距离(1/123. 4153/*. 6789*2):即可以用手互相摸触到的距离,是与少数最亲密的人诸如夫妻情侣之间所保持的距离。个人距离(:.-5(/3, 4153/*. 97!&6*2):即双方手臂伸直可以互相接触的距离。通常与朋友交往谈话是在这个距离之内。社交距离(5

10、(*13, 4153/*. !&67#;6*2):一般公事交往的距离,通常用来处理公共关系。公众距离(:)谈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然而, 非语言行为既具有普遍性, 也具有非普遍性。非语言行为的普遍性, 即有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所能接受和共同理解的。例如,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面部表情, 作为表达感情的交流手段, 基本上是共同的。在现代文明社会里, 各国为便于交际而广泛使用的一些约定俗成的非语言行为, 如放礼炮、降半旗、出示黄牌警告等, 作为人类行为规范的语言手段具有一定的法律或道德的约束力, 是普遍认可和共同理解的国际性的 非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更多地表现为非普遍性, 它仅局限于一个民族、一个地区、

11、一个群体、一个家庭甚至两人( 如夫妻) 之间使用。在一定的范围内, 人们对于某种非语言行为有共同的认识和理解, 而局外人则不理 解, 甚至误解。有时, 不同民族的人使用相同或相近的体态语, 却表达着不同的语义。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点头称是, 但也有一些民族却摇头称是。拇指和食指连成一个圆圈其余三指伸直, 这个动作在英美文化圈内是表示 OK, 在我国是 三 的意思。而巴西人却将这种手势视为猥亵下流的行为。有一次,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去巴西访问, 下飞机时举手做出表示OK 的动作, 惹恼了巴西全国, 因为这一手势在巴被视为下流的动作。结果美国人向巴西人道歉。( 林大津 跨文化交际研究 第228 页)体

12、态语是非语言交际的一大门类, 下面本文就体态语中的手势、面部表情、身势、时间观念和距离等几个方面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分别加以讨论。手势 各民族都用手势表达一定 的意义, 但同一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却可以表示并不相同的意义。例如, 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在我国文化中是杀头的意思, 但是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却可以表示吃饱了的意思。即使在同一民族中, 由于地区习俗的不同, 同一手势也可能回具有不 同意义, 例如, 在广东, 主人给客人斟酒时, 客人为了表现感谢,用食指和中指轻扣桌面, 而在北方同一动作却表示不耐烦的情绪。有些手势是某一文化所特有的, 例如, 英美人所用的一些手势我们并不使用。为了顺

13、利地交际, 我们必须了解它们的意义。美国人站在公路旁边向上伸出母指, 这是向过往的汽车司机表示, 希望能搭他们的车, 即英语中表达的 thumb a ride。英美人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 表示希望事情能办成功, 具体说法是Let s keep our fingers crossed。伸出食指与中指, 作 V 型, 表示胜利。这是二次大战胜利后传布开的手势。也有跨越文化的手势, 例如把母指与食指中指放在一起轻轻撮动, 在英美、中东和我国都是钱的意思。在穆斯林国家, 左右手严格的分工, 右手清洁, 用以待客, 左手肮脏, 不能拿东西给人。与穆斯 林国家的人打交道时, 必须尊重他们的习俗, 送东西给

14、对方时必须用右手。面部表情 在所有的非语言行为中, 面部表情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传递感情而又能普遍被人们接受的一种方式。面部表情上确实存在民族区别, 不同民族表达感情的方式和程度存在着差异。以眼神为例, 语言学家 Ralph Waldo Emerron 认为 人类的眼神所能表达的思想至少与他的舌头传递的信息是一样多 。也就是说, 各种眼神总是始终与人们的思想、感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是, 在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活动中, 同一种眼神表示的并非都是同一种含义。比如, 英美人交谈时双方正视对方, 在他们认为这是正直与诚实的标志。有句格言 Never trust a person whocannot l

15、ook you in the eyes. ( 不要相信不敢直视你的人) 正说明了这一点。而中国人或葡萄牙人在交谈时, 总避免用眼睛直接接触人, 以示谦虚、服从或尊敬。这说明, 人们的各种面部表情可以表现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各种思想与感情活动, 并可以直接完成相当部分的信息交流。因此, 在跨文化的语言交流中学会并理解各种面表情所隐藏的含义 是很重要的。身势 不同类型的体姿可以表现出人们的性别、社会地位、个性特点以及人们所从事的职业等。某种体姿在某一个民族中是习以为常的, 但在另一个民族中就可能是无法被人接受的。例如, 有一位英国诗人在某大学讲课的课间休息时, 由于完全陶醉在他的诗歌中而忘记了穆斯林人

16、的宗教习惯, 将椅子向后斜靠, 从而鞋底暴露在学生的面前, 引起了穆斯林学生的强烈不满。这种姿态对英国人来说则意味着轻松愉快, 而绝非穆斯林人所想象的那种 冒犯 。尽管人们的体姿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差异很大, 但还是可以为人们传递很多信息的。如美国人双腿交叉而坐表示成功和自信; 根据一个人的站姿, 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他是一个军人或是一个普通人。研究不同民族人们的体姿的内在含义,对于提高跨文化语言交流的效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时间观念 跨文化交流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 遵守约定时间 。人们早以注意到不同的民族对于时间有不同的概念和态度。即使在同一民族同一国家, 由于社会阶层的不同, 生活方式的

17、差异, 人们对于时间仍抱有迥然不同的看法。人类学家 Hall 根据他的观察把人们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遵守单时制( Monochronic time , M- time) 的人们, 一类是遵守多时制( Polychronic time, P- time) 的人们。他认为, M- time 强调的是在某一个时间阶段内做某一件事情, P- time 则没有严格的计划性, 一次时间可做多件事。何道宽曾对单时制与多时制的定义作了十分有趣形象的比喻: 他说单时制就象一串珠子, 空间上的位置是一点位置上只容一个珠子, 像一间封闭的屋子, 一次只容一人进入; 而多时制像一堆散落的珠子, 无所谓时间顺序和空间

18、秩序,像一家开放的茶馆, 所以办公务时可以同时会晤几个人。英美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可以人为地进行切分或组合的具有实体性 tangibili-ty 的东西。在英语中, time 可与这么一些动词搭配: spend( 花) 、save( 省) 、waste( 浪费) 、lose( 失去 ) 、make up ( 弥补 ) 等 ( 郑立 信等,1993: 101) 。英美人习惯于一个单位时间只做一件事, 因此特讲究计划的周密性, 所以,在社交活动中提前预约被视为必要的礼貌行为。the last minute notice( 最后一刻的通知) 会引起人的反感, 一是会打乱人的原先计划, 措手不及, 二是会

19、让人觉得你没有诚意。讲究计划的人最不喜欢做事 behind the schedule( 落后于计划) , 所以在英语中有关 准时 或 及时 的词很多: punctual, on schedule, on time,perfect timing, at the appointed time 等. 在跨文化交流中, 弄清楚有关民族的 时间 观念, 对于提高文化交流的效果也是十分重要的, 尤其与英美人交往时, 守时至关重要。距离 生活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习惯中的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 保持一定的空间与距离有其内涵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所谓个人空间是指一个人与另外的人之间所保持的空间或距离。它是

20、无形的, 但却是实际存在的。影响 个人空间的因素很多, 包括性别、年龄、关系远近和文化背景等。Hall 将个人之间的距离分为四种: 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中国人和日本人在进行语言交流 时要保持一定的距117离, 是表示个人的自信和对对方的尊重。北欧人的后裔不喜欢人体的直接接触( 拥抱和亲吻) 以表示他们的个人尊严。而意大利人、法国人、俄罗斯人和中东地区各个国家的人则喜欢比较亲密的人体接触, 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亲密。如果在交际活动中, 人们忽视了民族文化习惯, 其结果必然是伤害了民族感情, 从而影响文化交流的成功。综上所述, 非语言交际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差异很大, 但在跨文化

21、的语言交流中却又起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上文提到的体态语,有助于克服语言方面的障碍, 它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表达语言不能表达的信息, 帮助人们实现各自的目的。因此, 非语言交际具有很大的交际用途, 便于促进人们互相了解和增进友谊。对于非语言行为的独特交际功能,马兰德罗等( 孟小平译, 1991: 14- 15) 归纳出了六 大功 能: 补充 ( complementing ) , 抵 触( contradict ing) , 重复( repeating ) , 协调( regula-ting) , 替代( substituting ) , 强调( accent ing) .总而言之, 非语言交际所能

22、传递的信息远远超过了人们所能预想的范围, 它将在日益扩大的民族文化交流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和了解, 将大大地改善语言交际的外部环境, 有效地提高民族文化交流应该实现的目标。参考文献 1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94- 124. 2 潘永梁. 身势语与跨文化理解 J .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7( 1) : 5. 3 杨真洪、包家珍 . 论文化交流中的非语言行为 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1998( 4) . 4 法斯特著、孟小平译 . 体态与交际 M ,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88: 57. 5 林大津 . 跨

23、文化交际研究 M . 福建人民出版 社,1 995: 221 260. 6 马兰德罗 巴克著、孟小平等译 . 非言语交流 M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1: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论?三 ) 正确运用非言语交际策略交际策略指的是交际者为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和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如主动与人交谈, 克服交流中遇到的困难, 想办法延长交流时间等。交际策略包括语言性交际策略和非言语性交际策略两部分。语言交际传递信息具有线性、单向的特点, 而非言语交际信息传输则是全方位立体式的, 除了对语言交际具有辅助和补偿等功能外, 也最能真实反映交际者内心思想意愿, 所显示的意义也比语言交际多得多、深

24、刻得多小。 ( 3)搁置。即把交际中存在疑惑不解的非言语行为暂时搁置, 随着交际的进行, 逐渐明白和理解。 ( 4)调节。即交际者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非言语行为, 使之趋近于对方 13。四、结语语言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两种手段, 相互补充, 缺一不可。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辅助, 非言语交际可以传递丰富、复杂和微妙的信息, 甚至可以起到语言交际所不可能起到的作用, 产生的影响也 更为潜在而深刻 。在跨文化交际中, 对所犯的语言错误往往会得到对方的谅解, 而对所犯的非言语交际错误则会被认为是存心的, 往往被看成是人际间的冲突, 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冲突, 因而所产生的后果更严重。因此,只有

25、意识到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本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非言语行为的共性和差异, 运用正确的非言语交际策略, 才能增强非言语交际能力, 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4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语用对策非言语行为作为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交际, 并且对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进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在跨文化交际中, 如果人们只承认或坚持自己的非言语行为, 对其它文化的非言语行为不予了解和尊重, 误解就会发生, 导致交际的失败。为了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 在进行非言语交际时要做到:( 1) 了解和尊重。要充分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中人们非言语行为的差异, 不断增强跨文化意识和文化差异意识。( 2) 容忍

26、和解释。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也是对异国文化的了解过程。在容忍对方因为文化上的欠缺而适应对方的同时, 也应该将自己文化中的非言语行为向对方做出解释说明。非言语包含的内容异常丰富, 因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世界上没有普遍正确的非言语行为, 对某一文化来说是正确的行为, 对与之不同的文化来说则可能是完全无法接受的。因此,在交际的过程中, 应多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的习惯性行为, 观察他们在什么情况下, 什么时候, 对谁等, 是如何使用非言语手段来表达意义和维持社会关系的。这样才能做到准确掌握有关文化背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5结束语本文讨论了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语用功能, 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异

27、同以及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语用对策, 旨在提高交际者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能力, 避免因缺乏文化常识或文化差异意识而导致的非言语行为的使用不当, 或对非言语交际行为的误解, 造成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障碍或失败。同时, 在研究和探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语用功能的同时, 必须密切结合言语交际的研究, 只有这样, 才能对跨文化非言语交际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才能更好地完善整个交际过程。参考文献: 1毕继万.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J.汉语学习, 1993, ( 3) 2戚雨村.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胡文仲, 毕继万. 跨文化非言语

28、交际 M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4刘明阁, 秦志勇. 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J.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 1999, 13( 3) 5李杰群. 非言语交际概论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李瑞华.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7贾玉新 . 跨文化交际学 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8朱文俊. 人类语言学论题研究 M .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 责任编辑: 段兆英 )140北 京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 7卷非语言交际理论的研究与实?四、常见的非语言行为

29、沟通渠道和非语言行为的含义非语言行为包括所有在人际互动中所交换的各种行为信息。身势语又称体态语、形体语, 指人们利用姿态、动作、包括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的非言语行为。人们交际的点头、招手、扬眉、耸肩等姿态动作构成身势语的单位。( 王德春, 1997) 身势语的专门术语为 kinesics, 意为 人体动作学 , 它研究通过人体动作进行沟通的科学规律, 探索有来龙去脉的种种身体动作(而不是一种孤立的有意义的姿势)模式。目光接触与注视目光的接触与注视, 通常代表了善意与兴趣, 通常我们的目光会不由自主地 去追随我们 喜欢或关心 我们的人( K leinke, 1986) 。我们对别人送出的

30、 目光信息 也相当敏感。目光语的表意功能极为丰富细腻, 目光接触是判断交际者关系亲疏的一个重要方法。不过目光接触的文化差异很大。比如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东女子, 就是让男子看到她的眼睛, 也会被认为轻浮放荡, 更不用说与之交换眼神了。再如许多美国人在外时, 因当地人盯着他们看而恼火, 认为那里的人 无礼 而感到气愤。殊不知在当地这是正常的, 表示好奇 。这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只有通过不同文化间互相理解才能消除。脸部表情脸部表情应是最能表达个人情绪感受的。喜悦、愤怒、悲哀、恐惧和厌恶是五种最容易辨识的基本情绪。当美国人在谈话时, 他们期望别人对其所讲的有所响应。对他们来说, 有礼貌的谈话者应该通

31、过惊喜、讨厌、吃惊或悲哀的表情来与别人心领神会。那种带着一张扑克脸孔 的人, 他的情绪隐藏于毫无表情的面容下, 会被别人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人的面部表情是最为丰富的, 有人统计出人的面部所能做出的动作表情多达 25 万种。据有关专家研究认为, 求职面试中, 从求职者面部表情中获得的信息量可达 50% 以上。在面试过程中, 被试者的面部表情会有许多的变换, 主试者必须能够体察到这种表情的变换, 并分析判断其内在心理。如面试中自信不足, 心情紧张的被试者往往会面部涨得通红,鼻尖出汗, 目光不敢与主试对视, 当主试者提出某些突然性的问题时, 被试者的目光也可能久久地盯着自己的双手或双脚, 虽然未做任何

32、语言反应, 但这可能反映了其内心的斗争与思考过程。当主试者提出某一难以回答或窘迫的问题时,应试者可能目光黯淡, 双眉紧锁, 带着明显的苦恼焦虑或压抑的神色。此外, 嘴也是整个面部又一表情丰富之处, 许多表情与面部整体的肌肉活动有关, 但嘴还有些特殊性, 有时微笑, 嘴角肌肉的微小活动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 如轻视、思索、自信、下决心等。主试者借助于对应试者面部表情的观察与分析, 可以判断应试者的情绪、态度、自信心、反应力、思维的敏捷性、性格特征、人际交往能力、诚实性等素质特征。肢体语言体态语对内在素质的揭示还具有直观性。语言对内在素质的揭示具有某种抽象性与间接性, 而体态语对内在素

33、质的揭示是以形象实在的动作直接流露与表现。有些行为是下意识的。假如一个人一边回答上司完成某种任务毫无问题, 一边又下意识地用手抓后脑勺, 并流露了一丝疑虑的目光。那么这无疑表明这个人的回答并无绝对把握, 可能具有胆大、好强、虚浮等品德特征, 需要结合其他测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此外, 此举也无声胜有声地说明了体态语揭示内在素质的直观性特点。体态语的确定性( 习惯性、天生性)与失控性( 不知不觉、情不自禁、生理反应、瞳孔变化、心跳、出汗、生物电反应等), 使体态语对素质的揭示具有某种必然性。例如, 嘲笑他人会 嗤之以鼻 ; 得意忘形会 趾高气扬 ; 自身反省会 抚躬自问 与 扪心自问 ; 愤怒急躁

34、会 戟指怒目 ;心藏无名火会 横眉紧锁 、牙关紧咬 ; 心里非常高兴会 喜笑颜开 、手舞足蹈 ; 而人在安详或激动时, 总爱叼上一支烟。这些现象表明, 内在情感和素质存在着体态语表现的必然性。手势: 与人互动交谈时, 常会伴随着手势, 此时多使用手势有助于说明沟通的内容。手势是非语言传达中很重要的- 环。这与聋人用来沟通复杂信息所使用的手语是不同的,手势的功能就像是视觉上的图像, 它代表的是单- 的意念。而往往这些手势极受文化限制, 甚至造成尴尬的误解。例如, 当新西兰的毛利人对某人伸舌头, 这是尊敬的表象。当美国学童作同样的动作时, 它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还有,美国人通常用大拇指及食指环绕起

35、一个圆圈表示没问题。同样的手势对日本人是 钱 的意思, 对法国人是 零 的意思, 对巴西人是极低俗的手势。因此, 处在外国文化中的人必须小心地使用手势。姿势: 不同的姿势显示不同的情绪状态, 与其他人的关系, 以及对所处情境的掌握程度。姿势协调同步是指互动的两人肢体动作的相互配合, 彼此呼应模仿, 因而经常出现相同的姿势及行为。弗洛伊德曾写道: 没有一个普通人能真正保守秘密。如果他的嘴唇保持沉默, 他会用手指谈话, 浑身上下总会有背叛者把他出卖。这实际是指人的姿势、态度等身势语传递了更多被掩饰的信息。由于后天习得的许多形体语言具有可控性, 因此, - 个人可能成功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 从而显得

36、平静和克制, 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 紧张和第 4 期 非语言交际理论的研究与实践111急切的迹象正从他的身体姿势中泄露出来。他的脚或许正在不停地敲打着地板, 仿佛脚也有了生命- 样。狂怒是一种极可能从脚和腿泄露出来的感情。争吵时双脚经常会变得紧张。恐惧有时会产生难以察觉的连续性运作, 腿会神经质地轻晃。女性腿部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做出微妙的带有挑逗性的姿势来。动作: 特指需要整个身体配合才能表现出来的特定行为。在面试过程中, 人的身体、四肢的运动在信息交流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非语言交流的躯体表现包括手势和身体姿势, 按照某些行为科学研究者的看法, 手势具有说明、强调、解释或指出某一问题、插入谈

37、话等作用, 是很难与口头的语言表达分开的。手势在人际交往中, 往往是经过推敲而运用的。手势的运用是与身体姿势相关联的。借助手势与身体姿势人们可以表达惊奇、苦恼、愤怒、焦虑、快乐、自信、灰心等各种内在心理活动。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的这些表现往往是很相似的。有时语言表现得不够用了, 身体姿势与手势的运用就是必须的了。在面试过程中, 具有不同心理素质的人, 其身体动作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一个情绪压抑郁闷的人除了目光黯淡、双眉紧锁之外, 他可能两肩微垂, 双手连续地做着某个单调的动作, 身体移动的速度相对较慢,似乎要经过很大的努力才行。而一个心情急躁、焦虑的应试者, 常常会有无休止的快速手足运动,

38、双手可能在不断颤抖。一个行为退缩、缺乏自信和创新精神的人, 会始终使他自己的双手处于与身体紧密接触的部位( 如双手紧插在衣兜里等) , 头部下垂。一个人处于紧张烦躁不安时, 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身体动作, 身体坐不稳, 仿佛座椅使之感到不舒服, 膝盖或脚尖有节奏地抖动, 手指不停地转动手里的东西, 相互磨擦, 摆弄衣服, 乱摸头发等, 这些动作往往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 是无声的表白。此外, 身体姿势的改变也是身体语言中最有用的一种形式。因此, 在面试中观察这种改变可以得到从对方语言交流中得不到的东西。比如, 面试时被试者开始可能用某种自然的姿势坐在椅子上, 但是没有任何明显的原因, 他就改变了

39、姿势, 双手交叉在腋下, 向后靠在椅背上, 或跷起一条腿等等。有的这些貌似无关的变动, 可能反映了应试者内心的冲突和斗争。此时, 他嘴上说的和心里所想的往往不是一回事。接触行为肢体的接触会引发对方的争相反应, 但是如果接触时间过长, 或接触部位不当时, 反而会引发负面效果, 造成被接触者的反感或愤怒。Henley(1977)的研究, 强调身份地位高的人会先去接触对方, 因为此时接触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地位低的人主动接触地位高的人, 则会被认为是犯上不敬。在空间习惯方面, 交际双方的体触行为的次数与程度往往因文化而异, 体触行为只能发生在亲近距离和个人距离之内。在亲近距离内, 人们能够相互搂抱、拥

40、抱、亲吻、爱抚。在个人距离内, 可以相互触摸、拉手、审视对方面部的细微表情。在美国等英语国家, 亲近距离只能在最亲密的人之间适用。一般的朋友和熟人之间会 尽量避免身体间的任何部位相接触。即使在拥挤的电梯中, 相互间的身体接触也是不允许的。稍微触抚或无意识中碰到对方一下, 要赶紧说 Sorr y 、 Ver y sor ry 、Ex cuse me 等表歉意的话。否则, 肯定会遭到对方的白眼甚至更为强烈的反应。这些国家的文化特别强调 私人领域 不容侵犯, 交际中人人都会携带被称为流动领域 的私人地盘, 这一空间的大小往往标志着个人隐私的程度及交际双方的关系亲疏。而中国人私人空间意识较为薄弱, 加

41、上人口太多, 对拥挤习以为常, 对拥挤中的体触行为虽有反感也能采取谅解、宽容的态度, 一般不会发火。日本人虽私人空间意识也不强, 但对相互身体接触却有极为严格的界限。阿拉伯人却对体触行为相当偏爱, 无论在家还是公共场合, 他们都喜欢挤靠在一起, 相互见面往往拥抱在一起, 还会彼此触碰一下鼻子, 并抚摸对方和闻对方的气味,而这些会令英美人望而生畏。当众拥抱是身体接触中的常见形式, 一般是在夫妻、亲朋久别重逢时发生。在许多国家, 两个女性见面拥抱亲热也是常事。英美等英语国家的女性常以轻轻拥抱男性并亲吻对方的面颊以示再见。在东亚多数国家和英语国家, 男性之间表示欢迎时只是握握手, 很少拥抱, 日本人

42、更是习惯深鞠躬以表示欢迎。在阿拉伯、俄国、法国、东欧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 两个男性往往热烈拥抱、亲吻双颊表示欢迎, 有些拉美国家也是如此。在中国, 往往看到同性青少年交往中手拉手、肩靠肩、搂腰、拥抱, 同性间一块跳舞也很常见。而在讲英语的国家, 同性男女身体接触是个微妙的问题。一般过了童年期, 同性之间就不应再手拉手或一方搭在另一方肩上走路。同性一块搂抱跳舞更是罕见, 因为这常意味着双方是同性恋者。声音的线索同样的内容, 因为语气、说话速度等等的差异, 传达出了不同的意义。除了语言内容之外, 与语音有关的种种其他线索, 包括音量大小、说话的速度、频率、语调、音质及语气的停顿等等, 均构成了

43、声音的线索或附语言。衣著打扮衣著打扮成为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渠道之一, 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一直以来就发现, 衣着和性格有关系, 有运动有休闲, 有严肃有活泼, 得体的衣服一定要配合性格, 其实性格这个东西是比较复杂的, 人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些时候衣服也可以引领人的性格, 不同性格的人对衣服的看法也不同,互相作用产生奇异的关联。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性格的主要表现, 性格的主要表现是一个人的语言、行为, 而这里的行为是相当广义的, 其中包含的一个重要的成分就是衣着。因此, 性格会通过衣着体现。衣着对性格的作用主要由于人的审美观造成, 是一种视觉心理暗示的效果。论非言语交际中的体势语四、体势语的

44、交际功能和文化差异体势语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具有言语无法传达的交际功能。从5种体势语加以阐述。1. 空间距离人们支配和运用空间作为交际的情况称为人际空间学(proxernics)。兽类、鸟类、鱼类都有各自的“势力圈”,人和其它动物一样,也有势力范围的感觉。交际双方在空间所处位置的距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告诉我们交际双方的关系、心里状态,而且也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点。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一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不同个性等而不同。根据霍尔博士(美国人类学家)研究,有 4 种距离表示不同情况:(1) 亲密接触(inti

45、mate distance:0-45 cm)交谈双方关系密切。(2)私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45-120 cm)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3) 礼貌距离(social distance:120-360cm)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4)一般距离(public distance:360-750 cm)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4。从这 4 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距离。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人们之间不同的空间区域,多数讲英语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时会凑得很近,而对俄罗

46、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是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更有趣的是英国人与意大利人交谈时,意大利人不停地“进攻”,英国人不断地“撤退”。实际上他们交谈时都只不过是要占据对自己适当的、习惯的实际距离。西方文化注重个人隐私,东方人“私”的概念薄弱。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人的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拥挤,西方人则无法容忍,在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方面,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要比西方人小得多。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习俗的缘故,西方人看中宽松的氛围,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而东方人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2. 目光语目光语是人们非常重要的交际手段,几乎所有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感情交流

47、都依靠目光。它的表意功能极为丰富。目光语也是判断交际者关系亲疏的一个重要方法,不过目光语的文化差异很大。两个阿拉伯人在一起交流时会用非常热情的目光凝视对方,因为他们认为双目是个人存在的钥匙。如果从美国文化角度来看,这种目光是不适用于 2 个男人之间的,这种长时间凝视常常是同性恋的亚文化群使用的非语言代码的一部分。有教养的英国男子认为直接凝视对方眼睛是一种绅士风度,而瑞典人在交谈中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数多于英国人。日本人与人交谈时目光一般落在对方的颈部,而对方的脸部和双眼要在自己眼帘的外缘,他们认为眼对眼是一种失礼的行为。中国人则对紧盯着自己看的目光感到不自在,甚至惶惑不安,原因是“羞耻感”文化的影响,即“非礼勿视”。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