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9390060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8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第 三 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围绕“伙伴”这个主题编排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3篇课文,其中前两篇是童话,后一篇是儿童诗。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伙伴之间的情谊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把生活中常见的伙伴之间的相处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和朗朗上口的诗歌语言加以展现,道理不在直接告诉,

2、而是在朗读和感受中细细体味。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联系上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个内容在第二篇课文树和喜鹊中以泡泡的形式提出来。教学时需要把握:体现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词语的意思;迁移学习方法,贯穿于整个单元课文的学习中,可在前一篇小公鸡和小鸭子中作适当铺垫,在后一篇怎么都快乐中运用这种方法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词句的积累和运用是本单元的另一个学习重点。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需要通过朗读来感受,避免进行理性分析;树和喜鹊中引导学生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和AABB结构的词语;怎么都快乐中则要在积累“跳绳、讲故事”等动宾短语的基础上再拓展积

3、累这类词语,词语的积累要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归类意识。 课文的朗读要重点练习读好角色的对话、读出儿童诗的情趣。“读好人物的对话”具体落实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中,课文第3段以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构成段落,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怎么都快乐要指导体会儿童诗的情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读出自己的感受。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单元第三单元汇课时间课题小公鸡和小鸭子课时二课时课型设计者张英英 执教者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2学会6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重难点兴趣点【教学重

4、点、难点】1读懂句子,理解词语。2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二次修改第一课时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图片。)板书:小公鸡小鸭子2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4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5、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2检查生字。师: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读准它们吗?出示生字词:kuirzhu jzhyn stu tu dehshn一块儿捉不到急得直哭淹 死 偷 偷地忽然身边(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偷偷地”中“地”读轻声;“身边”的“身”读前鼻音。(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3)开火车朗读。(4)齐读。3趣味识字。(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也他地。转盘游戏读生字。指导书写:“也”是独体字。跟着老师书空笔顺:横折钩、竖、竖弯钩。出示生字“他”“地”,与“也”字进行比较,找出变化。(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字的起

6、笔要收,要有避让。)认识部首“”。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反馈、评价。组词。(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4)听后评议,相机正音。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3出示填空。(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小鸭子_。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2)小鸭子到河里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救了他。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开火车读课文词语。2指名朗读课文。二、图文结合,了解内容1老师范读第1自

7、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2结合插图,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什么地方?他们一块儿做什么?怎么样?谁帮助谁干什么? (2)说说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高兴的心情。(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虫子。)(5)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6)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7)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8、(8)填空:这是一只()的小公鸡。3学习第3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2)小鸭子对小公鸡说了几句话?都是什么意思?(两句话。两个意思:小鸭子要到河里为小公鸡捉鱼吃。小鸭子不让小公鸡下水。)(3)指导朗读。小鸭子会怎么劝小公鸡?读出劝说的语气。(4)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拨水。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鱼。)(5)出示句子:句1: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句2: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读一读,有什么发现?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读出了什么?(小公鸡是悄悄跟着

9、的,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下了水。)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4学习第4自然段。(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3)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句1: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句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这两句读完后,你的感受一样吗?你从加点字中读到了什么?(小鸭子奋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着急。)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小公鸡遇到危险时,小鸭子赶快去救。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鸭子?5观察插图,想象对话。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他会对小鸭子说什

10、么?小鸭子又会对小公鸡说什么?填空:小公鸡_地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小鸭子_说:“_。”6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三、总结全文1分角色朗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2小朋友,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单元第三单元汇课时间课题树和喜鹊课时二课时课型设计者张英英执教者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里、有、几、飞”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并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正确认读文中12个生字。2.

11、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也”的用法,会用“也”说话、写话。学习重难点兴趣点教学过程二次修改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了解内容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

12、读有困难的生字。(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只种乐(4)认识部首“孑”。(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四、指导书写1.重点指导“招”“快”“呼”。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5.学生自己书写。(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

13、导。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1.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从前喜鹊孤单叽叽喳喳后来邻居快乐安安静静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1.轻声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4.出示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6.再读课文,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7.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

14、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8.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出示:远亲不如近邻。) (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喜鹊:每天天一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9.出示句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1)小结:“因为_,他们再也不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2)指名朗读句子。10.教师小结: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我们同学之间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耍,多么快乐呀!11.有感情

15、地朗读第5、6自然段。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1.教师范写“单、居、乐”三个字,学生观察。2.学生练写,注意主笔的位置。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单元第三单元汇课时间课题怎么都快乐课时课型设计者张英英执教者教学目标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得”。2. 学习并熟练书写生字,读准字音。3. 正确、流利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4. 体会不论是一个人玩还是很多人一起玩,都能很快乐。学习重难点兴趣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突破方法:教师指导朗读和书写。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不论是一个人玩还是很多人一起玩,都能很快乐。教学过程二次修

16、改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师:孩子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里你们玩得快乐吗?说说为什么?2师小结:是呀,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快乐,有许多小朋友玩,大家会感到更快乐,无论怎么都快乐。3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4指导朗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诗句读通读顺。2学习新字新词。(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后鼻音“绳、讲、行”。读准多音字“得”,强调在本文中读di。(2)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17、。(4)朗读词语。怎么独自跳绳羽毛球排球篮球游戏运动会跳绳踢足球讲故事听音乐打排球玩游戏自由读一读。观察第二组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都是前面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学生自由说几个这样的词。3再读课文,读出节奏。(1)教师示范朗读。(2)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朗读。三、规范书写,形成习惯1着重指导“讲、许”的写法。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左右结构,言字旁,左窄右宽。)(2)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字的最后一个横画要写在横中线上。(3)师范写,生书空。(4)生各描红一个,临写一个。(师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5)反馈,评价。2学生自学“玩、很、当、音、行”的写法。(1)观察这几个

18、字的笔顺演示。(2)观察这几个字的占格位置 (3)在描红本上练写。第二课时一、检测旧知,比赛朗读1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2朗读课文:同桌之间比赛读文,评一评谁读得好。二、多种朗读,渐入诗境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1)学生交流。(一个人玩很快乐)(2)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在书中圈出来。(3)指名朗读。(4)除了这些,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小创作:一个人玩,很好!独自一个,静悄悄的,正好可以_可以_,可以_2过渡:那么两个人玩,三个人玩,更多人玩,会有哪些乐趣呢?3指名分小节朗读第2、3、4小节。4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交流。5完成小创作。两个人玩

19、,很好!可以_一个人_,一个人_许多人玩,更好!人多,什么游戏_可以_,可以_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快乐。7思考:为什么许多人玩会更好,更快乐?8齐读,读出画面感,读出节奏,读出快乐。9男女生比赛读。三、课堂总结,指导背诵1齐读课文,尝试背诵。2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懂得了什么?3师总结:这节课大家的心情真快乐,做游戏、读诗歌。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下各镇中心小学(单元汇课)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单元第三单元汇课时间课题口语交际课时课型设计者张英英执教者教学目标1在请人帮忙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引导学生懂得“你请别人帮忙”时,要把内容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别人请你帮忙”时,要做到说话语气热情、亲

20、切。2在灵活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中,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习重难点兴趣点【教学重点】:学会自己请别人帮忙时应该怎样说、别人请自己帮忙时又该怎样说,合理使用礼貌用语。【教学难点】:学生能准确、合理、得体地使用礼貌用语。教学过程二次修改一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教师讲小马过河的故事。问:小马在往磨房的路上遇到什么困难?小马是怎么解决这个困难的?在生活中,同学们也许会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自己又解决不了。如果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些困难和麻烦就能迎刃而解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着请人帮忙。(板书课题)二呈现范例,提高实效过渡:现在正是春光烂漫之时,很多同学都喜欢春游,去爬山,去

21、看风景有一群小朋友正在爬山呢,可是山势越来越陡,前面有个小坡上不去了,怎么办呢?1指导“你请别人帮忙”(1)问:如果你想请前面的同学帮忙,你该怎么说?指名同学上讲台,下面同学举手向该同学“求助”,看是得到求助还是遭遇拒绝。(2)教师相机引导:预设1:你为什么要拒绝他?(因为他没有使用礼貌用语;采用命令式的口气;没有把遇到的困难讲清楚)预设2:你怎么一下子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因为他使用了礼貌用语;说话委婉;把自己遇到的困难讲得很清楚) (3)小结。 当我们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态度要诚恳,说话要委婉,并且要把你所遇到的麻烦或困难讲清楚,这样可以使别人更愉快地、更乐意地帮助你。2

22、指导“别人请你帮忙”(1)假如你是前面的那个同学,你又该怎么说呢?(2)交流,评点。预设1:没问题,你把手伸过来,我来拉你。(真是个热心的孩子!)预设2:好的,我拉你上来。要不,我就下去背你上来?(真是太客气了!)(3)小结。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当你热情地帮助了别人以后,你会感到快乐,别人也会心存感激。在你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毫不犹豫地向你伸出援手。3总结方法,相机板书你请别人帮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别人请你帮忙时,你又该注意些什么?(请别人帮忙时要讲清自己的困难,说话有礼貌,态度要诚恳,说话要得体;帮助别人要真诚,态度要热情,说话要亲切。)三、创设语境,自由表述过渡:同学

23、们说得很有道理!看样子,这样的小麻烦是难不倒大家的。但是,假如你遇到的是这样的麻烦,碰到的是这样的困难,你知道该怎么说吗?1出示第二、第三例读一读题中第二、第三种场合下所遇到的困难和麻烦,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想一想,你会怎么说?(小组交流,注意全过程中礼貌用语的使用)2指名交流(1)交流第二个事例:前后同学表演。 指名表演。师生评议:有无达到“说清楚 话得体 有礼貌”的要求(2)交流第三个事例: 出示错误病例,请学生诊断。“叔叔您好!麻烦您帮忙把球捞上来!”(需要帮助的内容还不够明确,况且叔叔在钓鱼,别惊跑了鱼儿。那么,怎么说才能说清楚,又不惊跑了鱼儿?模拟情境表演。小结:你们说得这么好,演

24、得这么棒。老师打心眼儿里替你们高兴。四、打破壁垒,拓宽视野1同学们,就像题中的学生所遇到的困难一样,请回忆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曾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请人帮忙时你又是怎么说的?把你的聪明才智展示给大家。其余学生注意倾听,并评一评!2别人遇到困难时有没有请你帮过忙?你是怎么说的?3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看到大家能准确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这样不仅能方便地寻求到帮助,还给别人提供了帮助。年级一年级学科单元第三单元汇课时间课题语文园地三课时课型设计者张英英执教者教学目标1.“查字典”中根据泡泡,带着学生认识字典,并尝试使用字典。2.在个别查、同桌间查、小组查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3.在总

25、结音序查字法口诀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熟练应用字典。4.“日积月累”与“和大人一起读”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诗词和提高阅读能力。学习重难点兴趣点1.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学会并熟练使用字典。2.积累古诗赠汪伦,“和大人一起读”在读中培养阅读兴趣,在读中理解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过程二次修改第一课时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谁知道这是什么?(课件出示谜语:一位老师不开口,肚里学问样样有。谁要有事请教它,还得自己去动手。)对了,这就是字典。2认识新华字典。3了解新华字典的作用。师:字典的本领可大了,我们学了好多字,可是我们不知道它们的意思怎么办呢?字典爷爷来帮忙了。你们想学这个本

26、领吗?二、情境活动,做好准备1师:要想学习这个本领,我们得先过三关。2过三关游戏。(1)第一关:背一背。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指名按顺序背诵。全班按顺序背诵。(2)第二关:连一连。把字母的大小写准确地用直线连起来。(3)第三关:认一认。教师出示“厨”:仔细看,这个字读什么?看谁认得又快又准。3师:“厨”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知道它的意思呢?我们已经过了三关,可以借助拼音来查字典,向字典爷爷请教了。三、分步指导,学会查字1师:“厨”字很调皮,它躲在字典爷爷的屋子里,汉字宝宝那么多,怎么找到它呢?老师来教你。2比一比,看谁跟着老师找得快。(1)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翻开字典,找到“汉语拼音音节索引”。(2

27、)找到大写字母C。 (3)找到音节chu,重点指导学生找到音节所在的页码。(4)翻开字典,找到相应页码,找到音节chu,按照字的四声次序找到要查的字“厨”。(5)老师读字典上的意思。3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在字典中找到这个调皮的“厨”字的。4读一读。朗读韵文,熟记音序查字典的方法。(1)师出示“音序查字法口诀”,并且范读。(2)生跟着老师一句一句朗读。(3)指名学生朗读。(4)齐读。四、巩固练习,培养查字能力1说一说: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怎样的。2练一练:查老师规定的字:漂(pio)、踪(zn),看谁能最快找到该字所在的正文页码。3赛一赛:夺红旗比赛,完成书上40页的表格。四、诵读古诗,

28、日积月累1教师播放赠汪伦朗读录音,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诵读。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5结合插图,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朋友汪伦的。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6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7背诵古诗。第二课时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幻灯片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提示:谜底手)2同学们真

29、能干,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请大家把小手伸出来看看,老师想找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把它画在黑板上。(找一双学生的小手,把手印画在黑板上。)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边读边想象文中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3开火车连读课文,师生正音。三、图文结合,指导朗读1“全家”是指哪些人?“这张画”是指哪张画?他们为什么喜欢这张画?(1)爸爸说了什么?想一想,爸爸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呢?(提示:高兴)(2)学生朗读爸爸的话。(3)妈妈和姥姥分别说了什么?借助插图说说兰兰

30、帮妈妈和姥姥做了什么?(4)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家里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画。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5)兰兰这双胖乎乎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了很多的事情,你们觉得兰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勤劳、关心长辈、爱劳动、懂事)2指导分角色朗读。(1)想想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交流: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2)分角色朗读。四、总结1兰兰的小手为全家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也给全家人带去了那么多的欢乐。我们要向兰兰学习,也要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拓展交流:你能为别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会说:我替爸爸()。我给妈妈()。我帮老师()。我为大家()。3课堂总结。4师生合作朗读课文。1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这篇课文。2自己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