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模块-专题突破-专题五-实验探究题-(新版)新人教版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29384997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模块-专题突破-专题五-实验探究题-(新版)新人教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模块-专题突破-专题五-实验探究题-(新版)新人教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模块-专题突破-专题五-实验探究题-(新版)新人教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模块-专题突破-专题五-实验探究题-(新版)新人教版ppt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五实验探究题-2-1.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3-6.物质的变质及反应后物质的成分探究仍是考查重点。实验探究题主要取材于实验情景、日常生活情景和社会问题情景等;出题方式主要有文字叙述、图表数据、实验装置及实验报告等形式;探究内容是从“情景设置”中提出的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小课题,比如物质的化学成分、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用途

2、、元素含量或数据处理、理论推断等。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即题目看起来新颖独特,要求高,但解决问题用到的知识却往往很基础。-4-类型1气体成分的探究【考题】(2015广东)如图为某家长带着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发生爆炸的画面。现要探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成分:【猜想】()含可燃性气体CO;()含可燃性气体CH4;()含可燃性气体CO和CH4。【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5-【进行实验】-6-【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 也有相同的

3、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 的存在,其方法是。【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7-解析:【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瓶内水倒完,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这样就收集了一瓶地下水道中的气体。【进行实验】(1)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反应,可用氢氧化钠除去除去CO2等酸性气体;(2)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来干燥气体;(3)实验室常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水、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也有相同的现象

4、。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CO的存在,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其方法是 将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粉末,看粉末是否变红。【拓展】由于地下水道中含有可燃性的气体,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通风。-8-答案:【收集气体】瓶内水倒完;【进行实验】H2O;变蓝色;CO2【作出判断】,CO,将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粉末,看粉末是否变红;【拓展】通风。解题对策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见气体的性质和检验方法,还有在检验的过程如何除去干扰的气体的相关知识,有时还需弄清图示信息,以及有关实验的注意事项等;然后,结合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图等,细心地进行探

5、究解答。 -9-类型2固体的组成的探究【考题】(2016广东)小明在课外阅读中得知: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Ca(OH)2CuO+X,于是用CuSO4溶液与KOH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并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1)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2)制取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3)小明在加热氢氧化铜时,发现蓝色固体先变成黑色;继续高温灼烧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同时有气体产生。为弄清这种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查阅资料】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H2SO4Cu+CuSO4+H2O。【提出猜想】红色固体是:.Cu .Cu2O .。-10-【进行实验】【结论分析】据上述实验现象,小明

6、认为猜想正确。但有同学认为小明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也有相同现象。氧化铜高温灼烧由黑色变成红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如要确定1.44g红色固体成分,还需要补充的操作是,再通过得出结论。-11-解析:(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X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O。(2)CuSO4溶液与K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可用CuSO4溶液与KOH溶液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铜。(3)根据查阅资料知猜想为:有Cu也有Cu2O;在进行实验中由于Cu2O+H2SO4Cu+CuSO4+H2O知,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固体减少;并得红色固体,说明1.44g红色固体一定有:Cu2O。

7、此实验现象是由Cu2O与硫酸反应产生的,猜想、猜想都有Cu2O,小明认为猜想正确,小明的判断不严谨;氧化铜高温灼烧由黑色变成红色是生成了Cu2O和O2;如要确定1.44g红色固体成分,还需要补充的操作是称量最后得到的红色固体质量,再通过计算得出结论。-12-答案:(1)H2O;(2)CuSO4+2KOHCu(OH)2+K2SO4;(3)Cu和Cu2O;Cu2O;【结论分析】;4CuO2Cu2O+O2;称量最后得到的红色固体质量,计算得出结论解题对策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分析问题情景,找到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探究的现象,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有时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8、来定量确定物质的组成。-13-类型3反应后混合物成分的探究【考题】(2017广东)某同学进行如图两个实验:-14-(l)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提出猜想】白色沉淀为:. ;.Mg(OH)2和BaSO4;.Mg(OH)2和MgCO3。-15-【实验方案】【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 ;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16-解析:(1)甲实验

9、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知,镁可以把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镁,所以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镁条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17-(3)【提出猜想】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乙中硫酸镁与甲中的氢氧化钡、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镁沉淀或硫酸钡沉淀;如果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则硫酸镁与甲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白色沉淀为:.Mg(OH)2;如果氢氧化钡有剩余,则白色沉淀为:.Mg(OH)2和BaSO4;如果碳酸钠有剩余,则白色沉淀为:.M

10、g(OH)2和MgCO3;【实验方案】根据氢氧化镁能与盐酸反应;硫酸钡不溶于酸,碳酸镁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设计实验。【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滴加的碳酸钠过量,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甲反应后的溶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18-答案:(1)Ba(OH)2+Na2CO3BaCO3+2NaOH;(2)镁条表面出现红色固体;(3)【提出猜想】Mg(OH)2;【实验方案】Mg(OH)2+2HClMgCl2+2H2O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体产生【拓展与思考】滴加的碳酸钠过量;甲反应后的溶液中碳酸钠与氢氧化

11、钡不能共存。解题对策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分析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还是反应物是否有过量现象,然后结合反应后的生成物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9-一、有关物质变质的探究1.氢氧化钠的变质及检验Na2CO3-20-Na2CO3盐酸气泡氯化钡白色沉淀酚酞-21-2.氢氧化钙的变质及检验CaCO3Ca(OH)2CaCO3盐酸气泡气泡酚酞-22-3.氧化钙的变质及检验二、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1.中和反应后存在三种情况:外壁发烫酸碱石蕊溶液-23-2.复分解反应后溶质存在三种情况:3.金属回收与废水处理BA锌铁酸-24-三、有关反应因素的探究1.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的探究化学反应速率质量化学性质-25-

12、2.反应条件、影响因素的探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一定温度氧气水盐溶液气体-26-四、涉及数据分析的定量探究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或极值法,通过计算进行判断。五、涉及实验设计与评价的探究评价时要考虑:实验目的是否明确;实验方法是否科学、简便;现象是否明显;操作是否安全可靠;推断是否完整严密等。-27-1.理解提出的探究问题,紧扣探究的问题,从多角度、多方向分析问题,根据实验现象及基础知识,正确推理,得出结论。2.有关反应因素的探究要学会控制变量与不变量,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3.有关物质成分或变质的探究实际上就是要确定物质是否存在,要通过物质的特殊反应,产生明显现象来验证。-28-

13、1.(2017益阳)某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围绕Na2CO3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丙同学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2),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29-(1)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 碳酸钠。(2)乙同学的实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CaCl2CaCO3+2NaCl。小组同学将C中液体过滤后,对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滤液的成分作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猜想二: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猜想三: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HCl猜

14、想四: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讨论与交流】通过认真讨论,小组同学排除了其中一种不合理的猜想。-30-(3)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 猜想三,理由是 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中的盐酸完全反应。【进行实验】丁同学取少量滤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种物质,发现有无色气泡生成。(4)你认为丁同学向滤液中滴加的物质是 稀盐酸或稀硫酸。【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小组同学得出了猜想一是正确的结论。-31-2.(2017本溪)皮蛋又称松花蛋,因其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某兴趣小组在市场上获得了少许腌制皮蛋的原料。拿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将该固体混合物放于烧杯中,缓慢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

15、色澄清滤液B。【提出问题】(1)白色沉淀A是什么?(2)无色滤液B中的溶质有哪些?【查阅资料】腌制皮蛋的原料配方是少量NaCl、CaO和过量Na2CO3的固体混合物。【理论推理】(1)白色沉淀A是CaCO3,请写出生成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32-(2)滤液B中含有Na2CO3、NaOH、NaCl三种溶质。【实验验证】为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33-【拓展提升】(1)向步骤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的目的是验证并除去溶液中的Na2CO3。(2)小妮同学认为若将步骤I中的Ba(NO3)2溶液换为BaCl2溶液,进行以

16、上实验,最终也能证明滤液B中存在的三种溶质。你认为是否合理 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3)小轩同学认为向滤液B中先加入酚酞溶液,后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也能得出滤液B的溶质中含有Na2CO3和NaOH的结论,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同意,加入Ba(NO3)2溶液后,若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红色不褪去,就证明溶质中含有Na2CO3和NaOH。-34-3.(2017湘潭)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酸的化学性质,他们将一定量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CuO的试管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SO4CuSO4+H2O。为进一步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

17、质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提出猜想】猜想一:CuSO4;猜想二:H2SO4和CuSO4。【资料查询】CuSO4溶液呈弱酸性,加入Zn粒时有极少量的气体产生。【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一: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振荡,若观察到溶液显红色,则猜想二正确。方案二:取所得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Zn粒,若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红色物质生成等现象,则猜想二正确。-35-【讨论交流】A.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一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CuSO4溶液呈弱酸性。B.要使由H2SO4和Cu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SO4,可向其中加入

18、过量的ab(填序号)。a.CuOb.Cu(OH)2c.Cud.Cu(NO3)2【拓展探究】某混合溶液由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4.5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gNaOH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毎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36-计算:(1)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m=4.9g,n=9.8g。(2)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40%(3)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5.5%-37-4.(2017绥化)工

19、业铁红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有少量的FeO、Fe2O4。【查阅资料】1.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2O43H2OCO2+CO+4H2O。2.碱石灰是固体NaOH和CaO的混合物,能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3.铁的常见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38-【问题讨论】为了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1)该实验为了保证进入E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B、C、D中的试剂依次是cba。(填字母序号)a.浓硫酸b.澄清的石灰水c.氢氧化钠溶液(2)C装置的作用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尽。-39-(4)称取铁红样品10.0

20、g,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若E中充分反应后得到铁粉的质量为mg,则7.0m7.78。若实验前后称得F装置增重7.7g,则此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是 72%。【实验反思】(1)如果缺少装置G(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测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会 偏小(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2)该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是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40-5.(2017株洲)某校九年级“我们爱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探究了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硫(SO2)反应后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过程如下:【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使品红溶液褪色。【提出猜想】猜想1:固体成分为Na2SO3

21、 猜想2:固体成分为Na2SO4猜想3:Na2SO3和Na2SO4-41-【实验探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反应发生(产生足量的SO2)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从a处导出的气体,木条复燃。实验前称得Na2O2固体的质量为78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的质量为134g。-42-【实验结论】(1)A是制取SO2气体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类似,请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H2O+SO2。(2)由题中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从a处导出的气体,木条复燃的实验现象,可推测猜想2是错误的。(3)装置B的作用是

22、干燥SO2;装置D的作用是 防止过量二氧化硫排放在环境中和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C中。(4)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可计算出Na2SO3的质量为126g,Na2SO4的质量为8g。-43-【总结提升】(1)若实验前称得Na2O2固体的质量为m1g,充分反应后称得生成物固体质量为m2g,则m2的取值范围是 (用含m1的关系式表示)。(2)请另外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定性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后所得固体产物的成分:将白色固体溶于水,滴加盐酸,收集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若品红褪色,则说明含有Na2SO3;否则为硫酸钠。-44-6.(2017大庆)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

23、量,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过氧化氢分解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三个小组均可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收集10mL氧气的时间,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有:2.5%、5%、10%三种浓度的H2O2溶液,MnO2、CuO、红砖粉末。-45-A组: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取5mL10%H2O2溶液,三次实验分别加入0.5gMnO2、红砖粉末、CuO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由此可出结论:MnO2、CuO对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红砖粉末无催化作用,某同学对该结论提出疑问。补充对比实验,操作为取5mL10%H2O2溶液,记录数据。结果:长时间(大于100s),收集到很少量气体。更正结论:红砖粉末

24、有(选填“有”“无”)催化作用,三者中二氧化锰催化效率最高。-46-B组: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甲同学:取10mL5%H2O2溶液,加入0.5gMnO2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1。乙同学:取10mL2.5%H2O2溶液,加入0.5gMnO2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2。实验结果 t1t2。结论: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丙同学:对实验设计提出疑问,并补充实验 取10mL5%H2O2溶液,加入0.5gCuO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3。记录时间t3,且t1t3t5。结论:当反应物浓度和催化剂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综上所述:为了研究某一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只允

25、许有一个变量,其他量必须相同。探究发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催化剂、反应物浓度、温度。-48-7.(2017聊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RFeCu;猜想二:FeRCu;猜想三:FeCuR。【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49-50-【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2)金属与酸溶液

26、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3)金属与 盐溶液是否反应。-51-8.(2017德州)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下图),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氧化镁小颗粒(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去了,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52-(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

27、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产生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可与水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53-【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反思与交流】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3;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同学们又联想到氯气在氧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54-9.(2017桂林)一些金属易生锈,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金属锈蚀进行探

28、究。【实验一】取5枚去油去锈的洁净铁钉,分别装入下表的试管中,进行实验。-55-(1)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温度越高铁钉生锈速率越 快(填“慢”或“快”);在 酸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环境中铁钉生锈速率较快。【实验二】为探究铁锈的成分,用图1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进行实验(每步反应和吸收均完全)。【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而变蓝,碱石灰既能吸收水也能吸收CO2。-56-(2)请指出图1所示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没有进行尾气处理。(3)加热前,先通入CO一段时间,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4)将铁锈样品加热,样品逐渐变黑,无水硫酸铜逐渐变蓝,由此推知铁锈中一定含有

29、氢元素,从而推断出空气中的 水参加了铁生锈反应。【实验记录】(5)根据上表数据推算,可确定铁锈的成分,用FexOynH2O表示,则n=4;若缺少D装置,x:y的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57-(6)欲通过实验探究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的条件,用图2所示装置,试管内可选用的物质如下:O2水CO2O2和CO2CO2和水O2和水O2、CO2和水至少需要选用 (填数字序号),才能达到探究镁带锈蚀的条件。(7)请写出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生成碱式碳酸镁Mg3(OH)2(CO3)2的化学方程式6Mg+3O2+4CO2+2H2O2Mg3(OH)2(CO3)2。-58-10.(2017随州)实验探究一

30、:课本第二单元课后作业中有“寻找新的催化剂”的探究内容,实验中学探究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实验探究】-59-60-【拓展应用】己知CuSO4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向101.2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2gCuSO4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则生成氧气 3.2g。实验探究二: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淅河中学化学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封的氢氧化钾固体,对其是否变质进行探究。【提出猜想】1.未变质2.部分变质3.完全变质【查阅资料】KOH与NaOH性

31、质类似,也能与CO2反应而变质。写出K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CO2K2CO3+H2O。-61-【设计实验】(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猜想1不成立。(2)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放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实验,根据CO2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从而确定变质情况,你认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不可行,因为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并且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62-(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进一步探究变质情况-63-11.(2017无锡)二氧化锰因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制备二氧化锰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某研究性小组对此展开了系列研究。.用

32、高锰酸钾制备资料一:(1)3K2MnO4+2H2SO42KMnO4+MnO2+2K2SO4+H2O(2)K2MnO4易溶于水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其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用稀硫酸浸取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烘干即得MnO2,用稀硫酸而不用水浸取的原因是 使锰酸钾转化得到二氧化锰,获得更多的二氧化锰。-64-.用硫酸锰制备:电解MnSO4溶液可制得活性MnO2,同时生成氢气和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MnSO4H2+H2SO4+MnO2,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将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用废锂电池制备-65-用废锂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碳粉等涂覆在铝箔上)制备纳米MnO2,并进行锂资源回收,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NaAlO2(填化学式)。(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玻璃棒。(3)MnO2与碳粉经下列三步反应制得纳米MnO2:-66-上述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有 (填序号)。.用碳酸锰制备控制一定的温度,焙烧MnCO3制取MnO2的装置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