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青璜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线上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2937356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青璜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线上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莆田市青璜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线上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青璜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线上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青璜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线上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19-2020学年下学期七年级5月月考试卷历 史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建立隋朝 灭亡陈朝 开通运河 B.建立隋朝 开通运河 灭亡陈朝C.开通运河 建立隋朝 灭亡陈朝 D.灭亡陈朝 建立隋朝 开通运河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在赞颂隋朝大运河,它的中心是 A江都 B涿郡 C余杭 D洛阳3、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

2、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加强北部边防 C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D巩固隋朝的统一4、史书上说:“贞观之风,一朝复振。”这段话反映的是谁在位时的景象? 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高宗5、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开国皇帝 重视发展生产 提倡节俭 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A BCD6、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下列有关唐太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善于用人 B唐太宗时,魏征敢于直言 C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D唐太宗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7、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

3、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机构是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吏部8、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A. B. C. D. 9、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确立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10、曾经热播的武媚娘传奇讲述了她在家乡的成长到她14岁入宫闱后的权力斗争,到最后登

4、上皇帝的位置,而她的感情故事和政治谋略也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精彩。在封建社会里的她仍属于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主要是:A. 代唐高宗视政,初显管理才能 B.以残酷诛杀的手段对付李唐宗室 C. “武周政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往前发展 D. 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 1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表明在开元年间,唐朝社会 A经济发展 B人口增加 C秩序稳定 D政治清明12、下面有关唐朝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描述不正确的是:A国运鼎盛、政局安定、制度创新 B体现了唐太宗“车轨同八荒,书文混四方”的追求C不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考做官 D整个社会激荡着为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13

5、、科举制是我国隋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新制度,在我围延续了一千多年。新罗、日本都曾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是 A从高门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B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C地方官员推荐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D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14、科举制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对唐朝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在隋朝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进士科明经科是重要的考试科目;解答内容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A B C D15、如果你生活在唐朝中后期,下列哪些现象是你能见到的?在长安城内可以见到长年聚居的外国客人 有人正在看雕版

6、印刷的金刚经 饮茶风靡全国 妇女以穿着男装、骑马出游为时尚A B C D16、“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前的友好关系? A汉族与南诏B汉族与回纥 C汉族与鲜卑 D汉族与吐蕃17、下列属于唐朝创新的工具是: 铁器和牛耕 筒车 曲辕犁 秧马 A B C D18、系列历史文物、图片、或遗迹与民族交往无关的是: A布达拉宫 B会盟碑 C步辇图 D大雁塔19、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鉴真 B玄奘 C郑和 D马可波罗

7、20、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北魏鲜卑族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马球游戏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精义 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 A中外交往 B民族团结 C国家统一 D文化交融21、“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在工业化到来的时刻,完成了它的使命。”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些事件与丝绸之路无直接的关系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汉末年佛教的传入 C玄奘西游 D鉴真东渡22、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23、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A柳公权九成宫醴泉铭

8、 B王羲之兰亭集序C阎立本擅长人物画 D颜真卿颜氏家庙碑24、清代诗人赵翼评李白诗说:“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段材料是说明李白的诗具有A浪漫主义精神 B现实主义精神 C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 D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2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房玄龄2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请你说说唐朝赠给我们的礼物是什么( )A诗歌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 D筒车27、五代十

9、国局面的实质是A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C.武将专权 D.唐末农民起义的延续28、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如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藩镇对中央的威胁 B反映了君主的地位受到藩镇冲击C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 D反映了藩镇问题得到解决29、从根本上动摇了唐朝的腐朽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唐末农民战争 C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D宦官专权30、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而纵情享乐 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王朝无法与之抗衡 D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

10、败二、辨析题(本大题6分)31、小明说:“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对后世影响深远,造福百姓。”小红说:“隋朝大运河的开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只带来了负面影响。”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题,共26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贞观年间实现汉藏和亲,传下千古佳话。请回答:(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2分)他被西北少数民族称为什么?(2分)(2)材料一这句话表达了“朕”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3)材料二中的少数民族政权是什么?(2分)“和亲”的是哪两位人物?(2分)对该少数民族有何意义?(2分)33、材料一:材料二:(1

11、)材料一是什么路线?(2分)哪个朝代形成的?(2分)(2)发生在哪个皇帝在位时期?(2分)(3)材料二路线目的地是哪里?(2分)此地点在材料一路线中又叫什么?(2分)(4)请分别简述两条路线对佛教传播的影响。(4分)四论述题(8分)34、材料:贞观四年(650年),唐太宗平了东突厥,北边威胁解除,他想修治在隋末已被毁坏了的洛阳宫殿,以便于巡幸。修治的诏令已经下达了,给事中(官名)张玄素认为不要,上书指出:天下刚刚安定,百姓承隋末离乱之后,财力、物力都已调尽,修建宫殿,必然大动功役,这就会“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要求唐太宗停工,认为如果要营造下去,百姓的怨银恐怕会超过隋炀帝时。这

12、话说得十分尖锐、激切。唐太宗听他言之有理,立即下诏罢役。摘编自徐连达中国历史205个细节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青璜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七年级5月考试历史答题卡一、选择题(共30题,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 二、辨析题(共1题,6分) 31、 三、材料解析题(共2题,共26分)32、(1) (2分) (2分)(2) (2分) (3)政权: (2分) 人物: (2分) 意义: (2分) 33、(1)路线: (2分) 朝代: (2分) (2)皇帝: (2分)(3) (2分) (2分)(4)影响: (4分)四论述题(8分)34、观点: 论述: 例一: 例二: 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