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狭义虚拟货币.pdf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29195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2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狭义虚拟货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狭义虚拟货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狭义虚拟货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狭义虚拟货币.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软科学研究成果与动态论狭义虚拟货币论狭义虚拟货币秦聪(中国人民大学 财政金融学院,北京100872)摘要: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虚拟货币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型交易工具正蓬勃兴起。尽管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经常引起A4fl的混淆,但是与电子货币不同,虚拟货币仍处于发展初期,人们对虚拟货币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对其分类更是各执一词。虽然虚拟货币在金融市场上的自由流通尚欠火候,但是其与现实货币的兑换已然初现端倪。对于这种“货币”,只有先对其做出明确界定,才方便在流通中和法律上规范各方行为。关键词:虚拟货币;起源;定义;分类;展望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10)02018

2、706The Special Virtual CurrencyQIN Cong(School of Finance,Renmin Unive乃ity,Being 100872,China)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economy,virtual currenc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lourishing,嬲akind of new instrument of transactionAlthough the virtual currency and electronic currency are

3、often be confused,dif-ferent from electronic currency,virtual currency is still hesitating in the developing stagePeople have their own opin-ion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virtual currencyAnd it is the salle with its classificationEven though freely circulating ofvirtual currency needs more time,the e

4、xchange between virtual currency and real currency has already made first ap-pearaneeFor this kind of“currency”。at first we should make clear of its definitionThen it makes as convenient to setup principles in circulation and lawKey words:virtual currency;origin;definition;classification;future一、引言本

5、文结合现阶段学术界对虚拟货币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将虚拟货币按发行主体和使用范围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网络虚拟货币为代表的狭义虚拟货币,囊括了论坛积分、各网络公司推出的虚拟货币等以私人为发行主体并在特定范围内流通的货币符号。第二个层次是包括信用卡在内的电子货币,由主权国家或货币组织发行并可广泛流通,层次上与侠义虚拟货币属于同一级别。第三个层次是指一切虚拟化了的货币,即广义虚拟货币,这部分不仅包括狭义虚拟货币和银行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电子货币,而且包括特别提款权等其他一系列特殊的虚拟货币,其发行主体既可以是政府,又可以是个人,是前两个层次的总和及扩充。对于以电子货币为代表的第二个

6、层次,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给出了这样的定义:电子货币是通过销售终端、各类电子设备以及在公开网络(如Intemet)上执行支付的储值产品和预付机制。这种解释已经为大家所公认。而特殊种类的虚拟货币中包含的各个分项也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所以,本文的重点放在狭义虚拟货币的研究上。以下所提及的虚拟货币,如非特别说明,均指狭义虚拟货币。187万方数据l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2期虚拟货币,顾名思义是指非真实的货币。但是,虚拟世界本身与真实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虚拟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依附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的事物都是由现实存在抽象演变而来,二者不可割裂开来。正是通过这种联系,虚拟货币被赋予了现实价值。也正

7、是由于虚拟货币的这种现实价值属性,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其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仅在中国互联网上流通的各种虚拟货币就有数十种之多,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当属腾讯公司的Q币和网络游戏中的魔兽币等各种游戏币。再加上学习类网站和论坛上的积分,其使用者超过2亿人。据业内人士估计,中国国内互联网已具备每年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市场规模,并以每年15一20的速度增长。随着虚拟世界的不断发展,虚拟货币的支付范围和影响力大大超越了以往。2008年,腾讯QQ会员专区刊登了两则招聘启事:QQ会员记者团将招聘记者和美工共15名。最后工资报酬竟然是以Q币形式进行给付。中国现行的“财务会计准则”

8、中规定,工资的发放属于现金的使用范围。所谓的现金就应该是真实的货币,是现实世界中的货币。而以Q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作为工资给付手段的出现不仅颠覆了传统会计制度,更是对中央银行地位的冲击,从而也给传统的货币银行学带来了挑战。对于如此重要的“货币”形式,明确其起源和分类并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显然是必不可少的。二、虚拟货币的起源提起虚拟货币,人人往往会联想到网络游戏。但是根据笔者的探究,虚拟货币并非是网络游戏附生品,这是很多人误解的地方。虚拟货币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互联网产业的初创阶段,早期的一些互联网社区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增加网站的点击率和各版块的发帖、回帖数量,纷纷采取了“积分制度”,而这些积分的数量

9、则对应着某些特权和待遇,这就是虚拟货币的起源。后来,当积分被冠以论坛、网站的名字,并以所谓的“货币”名义出现的时候,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虚拟货币便最终1R8形成了。当我们对虚拟货币做深层剖析时,我们不难发现,它保留了积分时代的大量特征。比如货币数量的多少对应着不同等级的服务和权利,虚拟货币在虚拟世界所代表的荣誉等。前者逐渐演变成作为商品、劳务支付工具的虚拟货币,而后者则发展成为游戏点卡和游戏币。个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我们了解了虚拟货币的起源,但虚拟货币之所以得以发展,其根源何在呢?我们可以通过发行方和使用方的两个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首先,由虚拟货币发行者的角度看,虚拟货币的优点有二。其一,如

10、果网络上出售的商品或劳务以本国的法定信用货币标价,那么政府就有充分的理由来干预定价。这会给网站运营的灵活性和营销策略的制定造成不便。如果以虚拟货币来定价,面对五花八门的虚拟货币,政府的监管难免力不从心,网站的经营者对价格的制定相对来讲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所以,灵活的自我定价和逃避监管是发行者使用虚拟货币的最重要的根源。其二,面对13益激烈的竞争,各个网络运营商纷纷采取各种奖励措施来招揽用户。给予用户信用货币的奖励显然是不可行的,而实物奖励又不一定是用户所需要的,所以虚拟货币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用户在获得了一定的虚拟货币奖励后,可以在特定网站上使用这些货币来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这就使得网站

11、和用户之间实现了一种双赢。其次,我们再以虚拟货币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其产生的根源。第一,虚拟货币账号保护了个人财产的私密性。不论是什么样的电子货币都与信用货币相联系。如果使用信用卡等电子货币进行支付,则可以反映甚至盗取很多用户的信息,如个人财富状况和真实信息等。而再多的虚拟货币也不能视为财富的象征,同时很多在网上使用的个人信息也不必是真实的,所以在网络上使用虚拟货币可以很好的保护个人隐私。第二,虚拟货币具有安全性。由于各种虚拟货币是被不同的网站所使用,对应着不同的账号,被他人知道的概率较万方数据软科学研究成果与动态论狭义虚拟货币小。同时相比真实的货币账号,虚拟货币账号中的货币数量通常较少,即使被盗

12、取损失也小。第三,用户获得虚拟货币的渠道多。用户可以通过购买、网站赠与、赚取等方式获得虚拟货币。虚拟货币的取得并不局限于使用信用货币的多少。正是由于虚拟货币的发行方和使用方之间的双重需要,虚拟货币才应运而生。但是,归根结底,这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三、虚拟货币的定义及特性虚拟货币是指一种以私人发行为主,以用真实货币购买为主要取得方式,可以在特定的网站购买现实或虚拟的商品、服务的网络支付工具。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虚拟商品和劳务的流通问题,并提高了网络实物买卖中的小额电子支付的效率,使得互联网商品、劳务业务的开展逐步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长久以来,虚拟货币界定不明的一个重要

13、原因就是其归属问题。就这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笔者个人认为虚拟货币应当独立于其他货币形式之外,作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和强大生命力的新型货币为货币史开创一页新的篇章。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并且不需要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至少在现阶段,虚拟货币的发行权不是由国家行使的,更不是强制流通的。虚拟货币源于生活实践,完全是人类以方便生活为目的创造出来的。由此可见,虚拟货币是普罗大众智慧的结晶,不是强制的产物,因此完全有可能比信用货币拥有更强的生命力。虚拟货币应该是信用货币的“接班”者。电子货币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

14、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二进制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由其储存地点和发行主体来看,其还是一种基于使用者金融信用的信用货币。虽然广义虚拟货币中将电子货币收纳进去,但是其以信用为基础的特性还是无法磨灭的。现阶段,由于信用货币还是人们普遍认可的财富标志,所以虚拟货币还需要依附于真实货币,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交换比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的最终介入,其能否超脱于信用货币之上,真正成为一个新的货币阶段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单就虚拟货币的性质而言,它的确不同于传统的各种货币。首先,因为虚拟货币来自不同的发行者,所以各自的货币名称不

15、同。这种差异性是不受国家约束的,一个国家内可以流通着若干种不同名称的虚拟货币。只要我们拥有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创立一个网站或者论坛,我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发行虚拟货币,同时可以为它命名。虚拟货币拥有独立的发行者,这本身就宣告了脱离旧有的货币形式。其次,虚拟货币韵发行量、流通量和与真实货币的兑换比率是政府所难以控制的。虚拟货币除了用一定的真实货币购买,还可以被当作礼物由网站赠与网民,比如各论坛和网络游戏中的初始赠与,也可以是网民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得的,比如发帖、回帖增加积分和做任务赚“钱”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虚拟货币与真实货币的兑换比率也不是政府所能规定。虚拟货币已经具有了市场价值,一些知名度高

16、、信誉度好的虚拟货币甚至出现了二级市场。再次,虚拟货币在货币创造的机制上具有无限性。现有的货币创造机制是指中央银行投入原始货币,经过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的运作,实现货币创造。而虚拟货币的发行不需要储备金,而且通过互联网可以无限地流通,在理论上拥有无限的货币创造能力。最后,虚拟货币具有了部分的货币职能。现实社会中无论何种性质的业务,其结算工具都是真实货币。而当虚拟货币被用来标价或者支付商品或劳务时,虚拟货币实际上执行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职能。同时,由前文的案例可知,有的虚拟货币已经被用于支付工资,那么虚拟货币也有了一定的支付功能。由此看来,虚拟货币实际上已经在执行着除了国际货币和贮藏手段外的其1

17、R9万方数据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2期他货币所特有的职能。虽然虚拟货币暂时还拥有信用货币的影子,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发展成为独立的货币种类还是大有希望的。四、虚拟货币的分类在将所有虚拟货币分为狭义、广义等3个层次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根据发行者和流通范围不同,将狭义虚拟货币进一步细分为以下3类:第一类由提供网络虚拟商品和劳务的网络公司所发行,以消费为主要用途,主要是作为购买虚拟产品和网络服务的支付手段而存在的虚拟货币。对于这类虚拟货币,消费者通常先用真实货币购买虚拟货币,或者通过该虚拟货币发行公司赠送得到虚拟货币,然后使用虚拟币在互联网上的特定空间消费,最终将虚拟货币转换成商品和劳务。由于是不同

18、公司所发行的,某种虚拟货币的流通通常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一类的虚拟货币拥有自己的货币名称、记账单位和面值等,它们的存在方便了网络支付,有利于用户消费的实现。随着网络经济发展,一些影响力高的网络虚拟货币发行者逐渐规范了自己的发行,使其创造的虚拟货币与法定信用货币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兑换比率。正是由于这一点,一些虚拟货币除了可以购买发行公司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外,有时还可以购买其他网站上的虚拟产品或服务,甚至与真实的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对接。因此,这种类型的虚拟货币在实际流通中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并被广泛使用。但是,因为其使用有很强的目的性,就是为了方便在互联网上流通和支付,所以一般的发行公司没有义务也不会承

19、担赎回的义务。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将真实货币转化为虚拟货币打入自己的虚拟账户用以网上支付,但是用户通常不能将虚拟账户中的余额再兑换回真实货币。正因如此i用户在使用时往往不会将过多的真实货币转换成虚拟货币,从而制约了该种虚拟货币的发展。第二类由网络游戏运营商发行的,以网络游戏点卡为代表的虚拟币。这类虚拟货币是玩家使用真实货币购买,并可通过游戏中的个人经营来190获取的。这类货币的鼻祖当属美国著名的网络游戏Second Life,游戏中使用的虚拟货币LindenDollars可以用于虚拟社区内所有交易的支付结算。笔者认为,这种用途的虚拟货币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形成了虚拟货币和现实货币的互换机制。用户

20、既可以把真实货币换成虚拟货币,还可以在网络上的合法网站或者不正规的二级市场以一定的比价将虚拟货币兑换成现实货币。消费用途的第一类虚拟货币的发行是真实货币向虚拟货币的单方向转化,而这种虚拟货币则具有兑换的双向性。美国的Linden Dollars和中国的Q币就是典型的例子。二是这类虚拟货币将个人的付出与虚拟货币的取得联系在了一起。在虚拟世界里,用户可以通过自己出售的虚拟商品和服务获得虚拟货币收入。同样是时间和劳动的付出,就如同在现实世界中一样,这些付出可以得到回报。虽然支付或者得到的是虚拟货币,但是如果有前面的双向兑换作保证,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转变就不是问题了。一种商品如果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

21、那么就有成为货币的潜质。现阶段,我们使用的货币是国家发行的信用货币,当一种虚拟货币可以与真实货币按照固定的比价进行双向兑换,且这种虚拟币不会因为二手交易而贬值,也不会因为长期使用造成磨损而减值,那么这种虚拟货币在理论上完全有可能取代现有的货币。如果虚拟币可以超出游戏和虚拟社区这个范畴,像第一类虚拟货币一样被广泛地用于消费和支付,加上本身与信用货币兑换的双向性,其最有可能衍变为货币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第三类由论坛或虚拟社区的创建者发行的积分式虚拟货币。这类货币实际上是一种用来增加用户满足感的一种手段。在虚拟货币起源的网络论坛上,积分的高低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虽然积分本身并不具有意义,但由于人们的心

22、理作用,积分逐渐有了其价值的体现。通常论坛上的积分与现实货币之间没有兑换关系,但是由网站运营商和电信服务商等创立的用户积分,可以按一定万方数据软科学研究成果与动态论狭义虚拟货币尺度兑换成虚拟物品或服务以及其他真实商品和服务。不管是作为身份象征还是促销手段,这类虚拟货币的创造初衷都是增加人们使用或消费时的满足感。由于这类的虚拟货币抓住了人们的心理,在长时间内将继续存在。但是,从货币发展的角度看,这种货币仅仅是一种象征意义,只能靠个人的努力挣得,而不能与真实货币进行兑换,其流通范围也相对有限,所以这类虚拟货币要得到发展成为独立的货币阶段还有很大的瓶颈问题。五、虚拟货币出现的问题和展望 (一)当前出

23、现的问题由于虚拟货币尚处于发展初期,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加之其本身的一些缺陷,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1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冲击 我国的法定货币是在国家信用的基础上发行的人民币。如果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将虚拟货币视为网络公司基于自身信用发行的货币的话,其存在的合法性就会遭到质疑。同时,由于某些虚拟货币已经与人民币形成了固定的比价,并存在不在现有法规监管范围之内的二级市场,如何使其规范并纳入监管显得尤为重要。2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前文提到,某些虚拟货币与真实货币形成了双向互换。真实货币的发行是有法可循并有国家信用作担保的,而虚拟货币发行者的信用值得考察且其发行是不受节制的。由于虚拟货币理论上有无限创

24、造货币的可能,同时可以部分与真实货币兑换,那么必然会对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3对国家的税收造成影响 由于现行法规对经营虚拟货币的交易,以及虚拟商品和劳务的买卖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随着虚拟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将不断增加,如果工商部门和税务部门不对其经营进行规范,其最终结果必然会导致国家税收的流失。4为犯罪提供温床 首先,为网络犯罪提供便利。由于监管上的不到位,互联网上不仅存在盗号、窃取他人信息等传统的犯罪,而且为洗钱、赌博提供了便利。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可以找到证据表明某人某时在某地做过某事,但是在网络上追查虚拟币的来源和去向则不是这么简单的。其次,由于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

25、联系,还会造成社会问题的出现。由于青少年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其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为了获得虚拟货币,有些人甚至在现实社会中用犯罪的手段获得真实货币,再将赃款转化为虚拟货币。(二)对虚拟货币的展望本文所论述的虚拟货币的论述是建立在现阶段虚拟货币发展状况上的。随着虚拟货币逐渐兴起,其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以及其暴露出来的问题最终会促使政府的介入。国家、社会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虚拟货币的发展走向。究竟虚拟货币能否最终成为货币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还要经历漫长的考验。但是,以现有规律和现象为依据,我们可以展望一下虚拟货币的未来。虚拟货币的产生顺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它的出现突破了传统货币的交易局

26、限,为人们的交易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节约了交易成本。网络虚拟经济孕育了虚拟货币,同时虚拟货币为媒介的网络交易反过来又促进了虚拟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繁华的背后,我们必须要认清其存在的问题。虚拟货币的产生必然会导致原有的货币理论发生震荡,对中央银行的地位以及财政、税收政策的实施都将发生冲击。由于互联网跨越国界将世界联系在一起,虚拟货币的问题必然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必然将通过世界各国的合作和相互借鉴得以解决。各国的政府正在或者在将来难免要介入其中,通过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引导虚拟货币的发展,而这也使虚拟货币的发展更加充满变数。目前,虚拟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正在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为网络支付提供便利的同

27、时,虚拟货币已经可以担负起部分的货币职能。尽管虚拟货币的重要性不断显现,但是现阶段,我国还没有一部成熟的关于包括虚拟货币在内的虚拟经济的监管法律。网络充满无尽的商机,同时也伴随着很多漏洞,而国家又没有有效的约束和监管,这就难免19l万方数据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2期为一些不法之徒留下可乘之机。当前,我国政府应该在明确虚拟货币的含义并认清其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1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维护中央银行的权威,规范虚拟货币的发行渠道和发行量;2建立有效的工商监管机制,对虚拟货币发行者的信用情况进行审查;3在税法上进行补充,抓住时机扩大税源,同时引导居民的消费。参考文献:1孙广志虚拟货币问题研究J企业技术

28、开发,2006,25(11):30332张樊虚拟货币概念的理论构建J襄樊学院学报,2008,29(1):39433李大庆,蒋立佳虚拟货币的本质属性、风险及监管创新J财会月刊:理论,2008(5):44464程皓,中外虚拟货币的含义及其研究视角兼评Q币的性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90965黄志云,程皓,程雯虚拟货币对货币供给量和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J经济分析,2008(12):60646黄 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I本文责编:海洋)(上接第106页)孵化、虚拟孵化等多层次方向发展。为了加大区域研发与产业化子系统和区域创新支持子系统联结的广度和深度,政

29、府应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良好的区域创新外部环境,营造区域协同创新文化,加快知识创新与扩散的速度;培育中介机构,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平台;保持区域创新系统的开放性,积极开展跨区域的科技合作与创新系统建设。参考文献:1】Lalkaka RLessons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for thePromotion of Business Incubator syste瑚in Emerging Econo-miesMNumber 3New York:Business and TecbnologyDevelopment Strategies,19971392张

30、景安,张超英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技产业月刊,1999,(10):52553马文思浅析我国风险投资与孵化器的融合模式J192商业文化,2007,(9):2582594Eliezer Manor以色列高科技和风险投资的发展情况J科技管理研究,2004,(2):3-55崔勇等知本与资本的对话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706克雷格彼得森,克里斯刘易斯管理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997胡凯,尹继东,黄志坚企业创新活动反馈因果结构模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3):961008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89潘旭明组织问的合作关系:基于嵌入关系的视角J经济学家,2008,(2):9610110Coleman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94):95120(本文责编:王延芳)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互联网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