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价值选择.html.pdf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2916047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PDF 页数:76 大小:1,00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发展与价值选择.html.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发展与价值选择.html.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发展与价值选择.html.pdf(7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总序 比使命更重要的是行动 最近,管理学一级期刊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AMJ)的许多编辑发表了一篇号召研究学者提出更多适合东 方情境的管理理论及构念的文章。这篇文章回顾了近几十年发表的管理学文章在理论创新及贡献上的不足以及对西方理论过度偏 重的情况,分析了东方与西方社会在管理情境上的一些不同之处,呼吁更多产生于东方式独特管理情境、能够解决社会实际突出 问题的创新性理论及构念。 自己在管理学研究领域已经走过了20多年,其实AMJ编辑关注的话题,也是我一直关注的话题,我总是感觉中国管理研究 没有如中国企业实践那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中国管理研究学者也没有如中国

2、企业家那样勇于拿出自己的观点以及创造出自己 的价值。 在我自己的认知里,管理研究贡献价值需要三个条件:一是企业实践的优秀案例;二是对重大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三是人文 关怀。这三个条件在过去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已经显现出来,或者可以说中国管理研究贡献价值的基本条件已经具 备,但是为什么中国管理研究本身却没有同步创造价值呢?有人认为是语境的问题,有人认为是研究范式的问题,这些也许是问 题,但是我觉得其核心问题是中国管理领域“知”与“行”脱节的问题。 最有意思的现象是,管理学者研究的话题只是去满足西方管理期刊的要求,并不理会现实的中国企业所面对的困难与挑战。 企业家与经理人回到商学院读书,更

3、重要的目的是结识人际网络与构建新的商业机会,甚至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在公众传播中直接 表明观点,认为经济学家、商学院教授没有用。我不想去评价谁对谁错,客观存在的现实是,管理学者的研究与企业家的实践之 间有着一个巨大的鸿沟,管理学研究成果企业家并不去在意,企业家青睐的期刊和书籍,管理学者也不屑一顾,这种现象本身就 可以说明问题。 德鲁克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 一的权威性就是成就。”管理经典正是源自于对管理实践的关注与洞察,并通过与实践的互动来引领实践,此即管理经典的实践 性。基于这一特征,这些经典的研究成果在两个关键方面

4、为我们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贡献了价值:问题的框定与复杂问题的简 单化。我们始终可以受益于那些引领管理实践变化并创造出无数价值的经典研究成果: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解决了劳动效率最大 化的问题,韦伯的行政组织与法约尔的管理原则解决了组织效率最大化的问题,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解决了激励与满足感之间 的关系问题,波特的竞争战略解决了如何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德鲁克让我们了解到知识员工的问题。这些经久的研究,正 是基于对管理实践中重大问题的提炼,与西方企业有效的互动,带动了西方管理实践的高速发展,并引领了世界管理的方向。 如果我们所有人可以回到最基本的问题上思考,可能所有的问题都变得很简单。从这个意义上

5、讲,在近百年的管理实践中, 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迁,科学技术生产力如何发展,管理大师在那些经典研究成果中所提出来的管理问题依然存在,他们所总结 的管理经验依然有益,他们所研究的管理逻辑依然普遍,他们所创造的管理方法依然有效。这一切首先基于这些研究都是面向管 理实践的,其实践性的本质决定了这些研究对管理实践活动的深刻洞察和归纳提炼,从而推动实践成效的提升。因此,实践性正 是这些经典管理研究成果的价值贡献的首要内涵。 管理一定是来源于实践的,没有管理实践的成效,我们无法真正获得管理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因此,中国管理学领域的学者 需要从事更多的启蒙工作、学习的工作,把西方的管理理论传送到中国企业的管理实

6、践。 无论是管理实践还是管理研究,很多人非常努力地在尝试着新的管理理论。20世纪40年代,人际关系训练被看作是组织成 功的关键;50年代,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又被视为解决管理问题的新方法;进入70年代,我们看到了企业战略;90年 代,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更多的新方法层出不穷。当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认为管理创新理论引领变化。其实这些都 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中国企业来讲,所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都是需要面对和接受的。但是,我们往往无奈地发现中国企业活 得很苦,因为付出非常多却没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其中的根本问题就是管理的基本到底是什么?我们的管理发挥了什么作用? 当我们对管理的基本理解不

7、够的时候,后面所有的东西都是没有价值的。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效率,这是德鲁克和我们的共识。也就是说,管理从根本意义上是解决效率的问题。那么,我们的效 率从哪里来?管理的逻辑如何?这是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从管理演变的历史来看,管理演变的第一个阶段是科学管理阶段,代 表人物是泰勒,这个阶段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劳动效率最大化;管理演变的第二个阶段是行政组织管理阶段,代表人物是韦 伯和法约尔,这个阶段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组织效率最大化;管理演变的第三个阶段是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包括人际关系理论 和人力资源理论,这个阶段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个人效率最大化。因此,如果对管理所谈的效率做细致的划分,就是劳

8、动效 率、组织效率和个人效率。先解决劳动效率,然后解决组织效率和个人效率,当顺序颠倒时我们会发现管理无效。因为个人效率 需要支付条件,而支付条件是需要组织给出的,如果没有劳动生产力的产出就不可能有组织效率,没有组织效率就不可能有个人 效率。 选择泰勒、法约尔、福列特的经典研究成果,是因为我们对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认识:管理理论研究的命题来源于对重大实 践问题的认识。泰勒正是认识到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是极其重大的问题,才有了以分工理论为核心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正是 关注到组织效率的问题,才有了一般管理的5个要素和14条原则。福列特则是前瞻性地关注到了科学管理中被忽视的人性因素的 相关问题,通过在企

9、业管理咨询的实践中对现实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从而在发挥个人效率的问题上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回顾 这些管理经典时我们发现,管理大师回答了对管理的最基本理解:效率。正是这样的理论研究,推动了西方近现代的高速发展。 做了一个管理理论演变的梳理和回顾,只是想说明“知”与“行”之间是完全合一的,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只能是知与行 未做到位。只能说管理学者对实践的问题并未观察到位,只能说明立志于从事管理研究的学生与学者,没有要求自己成为一个时 代问题的密切观察者,没有让自己融入社会实践中,没有走到企业中去,没有亲身经历一些组织的变革与挑战,所以无法发现问 题、无法贡献有价值的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一直在讨论

10、“无为”与“有为”的问题,古人有言“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老子说“无为而 治”,金刚经说“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你会发现,哪怕是谈论“无为”,也是为了“有为”。 儒家的思想是把欲望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孔子因此删诗书、定礼乐。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各诸侯国之间不断打仗,根本没 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但是对于文化而言,如果没有安定的社会基础是很难保存的。因此,孔子为了保存宝贵的文化遗产,删诗 书、定礼乐,教书授徒。 孔子有七十二贤人,三千弟子,这些弟子后来都成了文化的主将,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孔子删诗书、定礼 乐,就能保存文化了吗?我想是的,因为诗书礼乐是文化的形式,如果没有一定

11、的形式,任何一个事物也难以保存。汉代班固 汉书艺文志上说“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 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因此,孔子在战事纷纷的年代要保存一些规范,从而达到延续文化的目的。 但是,规范只是形式而已,它不是文化的精义所在,重要的是在于对规范目的的体认。倘若没有体认到规范的目的,规范则 会变成累赘和负担,且会限制人们。可以说,对目的的体认要通过规范,但不能限于规范。这也是孔子的目的所在。因此,孔子 提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这些都是规范,也可以说是教条。 孔子并不像宋儒以及后世所刻画的那样死板,他的生

12、活是充满欢乐和幽默的。这一点,如果贯通起来看,而不是读格言似 的,读一下论语就能体会得到。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一”就是他的目的。倘若明白了它,则会觉得规范不是呆 板的,而是活动的,又是“不逾矩”的,所谓“自然而然”地合于“道”。可惜,后世往往把规范看得最高,也看成是最终的。 这让我联想到一些研究论文,几乎都是符合规范却没有意义和价值。 因此,把对规范“度”的把握放在第二位,正是孔子所说的“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而“过犹不及”的错误,把“仁义道 德”变成了一种枷锁,导致了人们的唾弃,以致出现了“五四”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个错误不在孔子,而应在于后世对孔 子思想的曲解。我觉得,很有必要

13、重新审视一下传统文化,挖掘出传统文化的精义所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把欲望控制在一定 范围内,也即规范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我们要怎样理解的问题。 道家讲“清静无为”,不理会欲望。为什么?因为人总在追求之中,倘若因此而不断奔波,则永不能“清静”,因此,道家 要求人们“虚无”,把欲望淡漠,不去管它,从而达到“清静无染”。应该说,这也是儒家的目的。但是,倘若青年之初就 讲“清静无为”,很容易导致散乱,一切都不在乎。真正的道家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这个“无为”不是什么事都不干,而是 能认清时代的潮流,从而能“无不为”。因此,道家的目的是好的,但必须从扎实的规范做起。 佛家要求认清欲望的面目,从而“止

14、于所当止,发于所当发”,也就是不但对规范要认清,对它的目的也要认清,从而能够 正确、合理地处理一些事情。但是,倘若认不清呢?只有从规范做起。 因此,可以说规范是初步的必经之路,故而圣人都提出所谓的“戒律”。只是我们不能体会到戒律的目的而执着于戒律了, 或对它认识不够而废弃了戒律,从而导致了一些弊病。 正如班固所说“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西方社会就有这种倾 向。因此,“度”的把握非常重要。最好是能够知道什么时候该怎么办,但这很难。正如释家所说,“因人施教”,首先要自己 眼光正确,能指出别人或社会的弊端,并能提出解决的办法。 在治世方面,儒、道

15、两家的思想比较突出。儒家是“一以贯之”,也就是一种“傲骨”。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社会安定也 好,混乱也好,总希望尽自己的心力拯救社会,“救世济人”,所以国破家亡时往往有儒家的忠臣出现。孔子就是“知其不可为 而为之”的例子,这是儒家的观点。道家的思想则主要在乱世时方能显示,我们看历史也会发现,每当社会安定了,儒家思想必 定被重新召起,因为这是社会安定治理的必由之路,而到了乱世,道家思想则占上风。道家思想善于把握关键,能把时代的洪流 疏导,在洪流的下游挖一些渠道,从而能比较容易地处治它,事半功倍,“无为而无不为”,这是一种好办法。但这洪流冲击力 的大小,我们怎样判断呢?也就是我们怎样决断我们用什么方

16、法呢?这不仅需要多读历史书,因历史有重演的味道,孔子也 说“温故而知新”,还要善于观察社会,从而达到“因人施教”,事半功倍。 知行合一不仅是一种理想,更应该是一种行动习惯,无论是我们的先贤,还是近现代西方管理大师,他们的贡献可以引领我 们去完成属于我们的时代使命,而比使命更重要的是行动。 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所总结出的管理理论,启蒙了包括我在内的中国企业经营者与管理研究学者,我们花了整整20年引 进、学习与消化,同时运用到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正是这20年学习的努力,终于在今天,中国领先企业站到了世界舞台上, 并逐步成为全球领先者,伴随而来的,就是中国管理研究领域,也会有机会站在世界舞台上,并成为

17、引领者。 “每一代人都需要新的革命。”托马斯杰斐逊留下了这样的遗嘱,它令一代又一代不同国籍与文化背景的人激动。对于我 而言,正是这个时代,赋予一个中国企业蓬勃发展的机遇,整整一代中国企业家与中国企业的崛起与发展,让全世界各地的人看 到一个生机勃勃、日益强大的中国。当我可以置身于这鲜活之中,中国企业以及企业家所尝试、探索、学习以及创新的实践,充 盈了每个研究的话题,预示着可能出现的崭新理论,投身其中,让我有着取之不尽的源泉。所以从我踏入管理学研究领域那一天 开始,整整20年的见证,让我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去寻找属于中国领先企业的研究价值,才有了这些作品呈现给大家。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及华章公司,感谢

18、前总经理周中华、副总经理王磊、前副总经理张渝涓女士10年来的一贯支持;感谢 我的策划编辑袁璐先生细致而又全面的帮助,在我写作过程中经常与我讨论和交流;感谢程琨编辑极为仔细、认真地为丛书的每 本书校对;感谢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愿意与我一起深入研究的那些领先的中国企业、企业家及团队成员,如新希望、美 的、TCL、华为、广东威创、创维、南方航空、星光集团等,他们的成长时间以及持续的发展,让我得以在实践的第一线真切理 解和感受;感谢一直陪伴着我的研究伙伴,如曹洲涛、乐国林、赵海然、刘祯、宋一晓、马胜辉、陈鸿志等;感谢引领我的两位 导师苏东水教授、赵曙明教授,正是你们的引领与陪伴,我才可以坚持做下去

19、;感谢我所遇到的所有学生,你们的实践、疑惑以 及勇气给了我驱动力量;感谢华南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三所大学给了我滋养的支持;最后感谢我的家人,他们 一直默默地支持,才会让我毫无顾虑地去做各种尝试。 感恩在我从教30周年的日子里,机械工业出版社及华章公司帮助我整理和出版了这套丛书,虽然这不是我过去30年所研究 和写作的全部,但是已经是我渴望付出价值的最重要的部分。当这套丛书出版后,我知道,自己依然会伴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 继续我的成长与追求。 在这代人的记忆中,这个时代意味着一个单纯与乐观的年代,也是一个创新与超越的时代,新事物蜂拥而来,任何尝试都可 能获得某种成功。商业和企业的成长

20、对中国的重要意义并非在于它摧毁了一个旧传统,而在于它在建立一个新世界;实践与理论 的贡献对中国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总结出自己的理论,更是管理提升与人类进步的新组成部分。如果说由荆棘丛生的荒原构成的 中国商业世界,更需要雄心勃勃的梦想者与开拓者,那么已经站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企业实践,更需要肩负使命的行动者与创造 者。 陈春花 26年8月9日于北京 引论 面对新世纪的选择 我是人,我认为人类的一切都与我血肉相关。 泰伦修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当代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正进行着急剧的更张和转换,这无疑是我们走向未来、拥有未来的积极 举措。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深为忧虑地发现,当代人在这个价值观念及行为方

21、式的嬗变中,滋长着一种令人为之不安的相对主 义思潮,这种价值观上的相对主义思潮在道德实践领域、在经济实践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许多人的实践 中,“失当”已不再遭贬斥,“正当”的行为却被无限制地拓展,而“应当”的道德理想则被称之为道德说教!美国学者宾克莱 对相对主义的道德观曾有过如下的描述:“全看你在什么地点,全看你在什么时间,全看你感觉到什么今日为是,明日为 非。”1我们曾引用此段话为问卷要求学生做出辨析,结果被调查者选择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肯定。 面对当代人道德生活实践中的这种相对主义,甚至是虚无主义的价值取向,有人疑虑,有人思考。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 下,从1992年开始,

22、我着手进行“经济发展与人生价值观”这一课题的研究,本书则是这一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真正的革命都是双重系列的:社会整体的深层转折和社会成员的自我更新。中国的改革,固然要改 变旧的生产方式和旧的经济模式,与此同时,这场变革也必然地要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情感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一 双重的改变是在一个有机的、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社会的变革创造了环境和机会,时代的潮流推动着人们奔向新的大陆;同 时,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人作为社会运动的主体,把握着社会变革的方向和途径。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代化运动的目标就是人的现代化。正如智利知识界领袖萨拉扎班

23、迪博士所指出的:“落后和不发 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也是一种心理状态。”2如果国民的心理和精神还禁锢在传统意识之中,那 么现代化永远只是海市蜃楼式的幻景。因此,在现代化运动中,必须促使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化。现代人的诸多素质中,最核心的 就是区别于传统人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支配着人们的人生追求、理想目标、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是人们精神境界 的中枢。中国的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革命,它必然要触动这个中枢,引起人们心理深层的颤动。 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出传统社会,对于中国来说,走出传统社会即是走出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出小农经济,迈向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资本主义能够在不到100年

24、的时间内创造出比过去一切世纪的总和还要大得多的生产力,主要原因就是发展了市场经济。 对于社会主义来说,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我们以巨大 的历史代价换来了这一条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然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既然这一规律不 受社会制度和国界的限制,那么,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应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市场经济。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 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社会经济现象。它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势力,它的充分发展将动摇并最终铲除旧意识、旧道德的 权势。它不仅推动经济体制本身的改革,而且必会

25、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 1 【美】宾克莱,现想的冲突,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页。 2 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第一篇 人生价值的永恒魅力 第1章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谁沉浸到那无边的【深】,将热爱着这最生动【生】。 荷尔德林 大千世界,唯有人以生活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除人以外,从无机界的尘埃、岩石到有机界的灵长类,它们都仅仅是存在 着,或者是生存着。但生活,是有所期望和企求,有所规划和设计的。生活,是提出和解答一连串问题,是以实践去探索世界。 然而,尽管生活是人区别万物的存在方式,却并非人人都抓住了生活

26、,人人都能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人类成员。古往今来,每个 时代都有人以他们的一生向人们提示着真正生活的样式,并且以他们在生活中表现的智慧、精神和道德力量表明人所独有的尊严 和价值。他们有的留下了名,有的没有留下名,但他们都领略过生活。每个时代也有另一类人,他们浑噩、懵懂,虚掷光阴,把 生命消耗在昨天和明天没有区分的机械的吃喝和酣睡之中;一生的活动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却自以为是地做着应 做之事,自以为是地生活着。 正是由于人度过一生的方式有如此之大的差别,睿智的哲人苏格拉底才在法庭申辩时说出了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未经省 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句名言揭示出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任务:在人生与

27、价值的结合中,寻求把短暂的人生纳入永恒的历史之 流的途径。探索人类自身最重大、最激动人心的人生哲学即由此诞生。 每个人一生面临无数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人类是共同的,因为它们可以集中表现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而又必须回答的一系 列人生根本问题,如“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希望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对于每个具 体的人来说,又是极其独特的,因为它们以不可重复的具体形式摆在每个人面前;至于每个人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就更独特了。 它们既不能像身体、外貌、先天能力等特征,通过生物的遗传密码由前人传递给后人,也不可能彼此“抄袭”。因为每个人都有 不同的境遇,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

28、,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寻求答案,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去回答这些问题。 一个人到底在什么状态下才算是真正的诞生?是有生命个体的客观存在就算是生命的诞生,还是另有一个标准来界定?以生 活的感受,我们可以知道,事实上人有生物学意义上的诞生和社会学意义上的诞生。一个人,当他可以呼吸、可以站立、可以行 走,这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诞生,这种诞生只标志着他是活着的个体,是一个存在。但真正意义上的诞生应该是社会学意义上 的,应该是精神上的,是一种意识到自我、自我与社会关系的存在,只有这种诞生,才是完整人生的基点。由此可说,只有人在 精神上诞生,他才真正进入生活,并开始在生活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即人生价值。 精神上的诞生

29、是每个人的任务,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自觉意识到这个任务,并且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如果想要在精神上的 诞生,就必须通过省察人生、领悟自身存在的道理来实现。必须明白,人为什么活着,该怎样活着,绝不会百无聊赖地一天天勾 销生命,毫无价值地耗费着生命。精神上的诞生,绝不会错误地理解人生,绝不会错误地选择人生,更不会在危害他人、危害社 会的同时也毁灭了自我。可见,省察人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乃是每个人一生的根本任务,也正是由此,苏格拉底才大声申 辩:“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每个人都有理由要求关心自己,关心自己怎样度过一生;每个人也都有理由要求充分实现自己,因为任何人都只能存在一 次,要真实地存在,

30、只能通过自己的上下求索,而不要被一些脱离生活的教义封闭了审视自己的求索之心,这个立足也是本书写 作的立足。我们认为,省察人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归根结底是每个人自己的任务,但这个任务的完成,必须通过与社会的 交流,与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领域交流,才能在求索中学会生活,在追求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一篇 人生价值的永恒魅力 第1章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谁沉浸到那无边的【深】,将热爱着这最生动【生】。 荷尔德林 大千世界,唯有人以生活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除人以外,从无机界的尘埃、岩石到有机界的灵长类,它们都仅仅是存在 着,或者是生存着。但生活,是有所期望和企求,有所规划和设计的。生活,是提出和

31、解答一连串问题,是以实践去探索世界。 然而,尽管生活是人区别万物的存在方式,却并非人人都抓住了生活,人人都能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人类成员。古往今来,每个 时代都有人以他们的一生向人们提示着真正生活的样式,并且以他们在生活中表现的智慧、精神和道德力量表明人所独有的尊严 和价值。他们有的留下了名,有的没有留下名,但他们都领略过生活。每个时代也有另一类人,他们浑噩、懵懂,虚掷光阴,把 生命消耗在昨天和明天没有区分的机械的吃喝和酣睡之中;一生的活动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却自以为是地做着应 做之事,自以为是地生活着。 正是由于人度过一生的方式有如此之大的差别,睿智的哲人苏格拉底才在法庭申辩时说出

32、了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未经省 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句名言揭示出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任务:在人生与价值的结合中,寻求把短暂的人生纳入永恒的历史之 流的途径。探索人类自身最重大、最激动人心的人生哲学即由此诞生。 每个人一生面临无数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人类是共同的,因为它们可以集中表现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而又必须回答的一系 列人生根本问题,如“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希望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做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对于每个具 体的人来说,又是极其独特的,因为它们以不可重复的具体形式摆在每个人面前;至于每个人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就更独特了。 它们既不能像身体、外貌、先天能力等特征,通过生物的遗

33、传密码由前人传递给后人,也不可能彼此“抄袭”。因为每个人都有 不同的境遇,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寻求答案,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去回答这些问题。 一个人到底在什么状态下才算是真正的诞生?是有生命个体的客观存在就算是生命的诞生,还是另有一个标准来界定?以生 活的感受,我们可以知道,事实上人有生物学意义上的诞生和社会学意义上的诞生。一个人,当他可以呼吸、可以站立、可以行 走,这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诞生,这种诞生只标志着他是活着的个体,是一个存在。但真正意义上的诞生应该是社会学意义上 的,应该是精神上的,是一种意识到自我、自我与社会关系的存在,只有这种诞生,才是完整人生的基点。由此可说

34、,只有人在 精神上诞生,他才真正进入生活,并开始在生活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即人生价值。 精神上的诞生是每个人的任务,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自觉意识到这个任务,并且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如果想要在精神上的 诞生,就必须通过省察人生、领悟自身存在的道理来实现。必须明白,人为什么活着,该怎样活着,绝不会百无聊赖地一天天勾 销生命,毫无价值地耗费着生命。精神上的诞生,绝不会错误地理解人生,绝不会错误地选择人生,更不会在危害他人、危害社 会的同时也毁灭了自我。可见,省察人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乃是每个人一生的根本任务,也正是由此,苏格拉底才大声申 辩:“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每个人都有理由要求关心自己,

35、关心自己怎样度过一生;每个人也都有理由要求充分实现自己,因为任何人都只能存在一 次,要真实地存在,只能通过自己的上下求索,而不要被一些脱离生活的教义封闭了审视自己的求索之心,这个立足也是本书写 作的立足。我们认为,省察人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归根结底是每个人自己的任务,但这个任务的完成,必须通过与社会的 交流,与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领域交流,才能在求索中学会生活,在追求中实现人生价值。 “认识你自己”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斯芬克司的狮身人面女妖,她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人提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 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过路者都必须猜谜,猜不中就被她

36、吃掉,无数人因此而丧生。最 后,流浪到这里的俄狄浦斯破了谜,指出谜底就是“人”。斯芬克司因羞愧投崖而死。这个以“人”为谜底的谜语,就是被认为 天下最难解的“斯芬克司之谜”。 这个谜语暗示着人的一种命运。如果把人生看作一段旅程,每个人就是一个行路者。在人生旅途上,任何人都要面临不可逃 避的生活之谜。生活就像那神秘莫测的斯芬克司向每个人说:“请你解开我这个谜,否则我就吃掉你。”谁解开了谜底谁也就征 服了生活。 这个谜凝练成一句话,便是那镌刻在德尔斐神庙中的古老箴言:“认识你自己。”它的产生是人类已经由兽向人生成的象 征,也是人类摆脱野蛮、奔向文明的象征。它表明人们摆脱了物我不分、人我不分的混沌状态

37、,个人得以从群体中析出,开始认 识到自己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独立性,从而萌发了自我意识。在人类意识的发展史上,自我意识的萌发,其意义犹如生物进化史上 人的出现。 按照苏格拉底的说法,“自我意识”也就是一种“自觉”。这是一种把自己理解为具有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个人,而不是 可以混迹于人群的个体的意识,是人作为特定的个人,同外部世界、同社会发生关系,并确定自己在这些关系中的位置的意识。 自我意识的意义既在于使人能够驾驭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也在于激励人按照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去干预社会历史进 程,去创造自己的生活,去充分发挥自然赋予的潜能,去达到个人的自我确定并在自己的存在中确证自己和表现自己。任

38、何动物 都没有自我意识,而不具备自我意识的人则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人。自我意识的程度与人的发展程度成正比。 人,是斯芬克司之谜的谜底,又是斯芬克司之谜的猜谜者。猜谜不随人的兴致衰盛而转移,它是每个人不可逃避的命运。人 类文明就在这种认识外物、反观自身的“了解一切”的冲动中产生,并随着这种冲动的深化而发展。在“求解一切”、叩问一切 谜底的冲动中,对于人来说,“认识自己”这一斯芬克司之谜,不仅是天下最难解的谜,而且是人类最渴望解开的谜。人类的这 种渴望固然起于人要揭开一切谜底的好奇心,但是更来自这样一种期待:人要摆脱自身活动的盲目、被动的状态,真正成为自己 的主人。这就要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去确定一

39、切与人有关的事情。当我们试图叩响这个谜底时,耳边始终回响的是那神秘的声 音:“请你解开我这个谜,否则我就吃掉你!” 人性及人的本质 “认识你自己”的古老箴言,打开了人类省察自己的无底洞。人类思想史上对人之为人的本质探讨是亘古及今的。时至今 日,对人性的研究既深且广。在对人的描绘中,最令人自豪的莫过于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发出的赞颂:“人是多么了不起的 一件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正、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理解,多么像天 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歌德对人的能力的赞颂也令人感奋:“只有人能做出不可能的事情:人能区别、选择、裁判; 他能让瞬间变成永续。

40、”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令人丧气的见解,帕斯卡认为人不过是一棵芦苇。马克吐温的论点是:“在一切 生物中,只有他最凶残这是一切本能、情欲和恶习中最下流、最卑鄙的品质。人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痛苦的生物,他并 非出于什么目的,而只是意识到他能够制造它而已,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中,只有他才具有卑鄙下流的才智。”这些评价虽尖 刻,可是你能不承认这其中所包含着的真理吗? 亚里士多德对人做了“政治动物”的著名定义;卡西尔则视人为“文化动物”;别林斯基说人是精神的容器;弗洛姆则要把 人界定为能够说“我”的动物;生性严肃的康德却不无幽默又不无道理地把人定义为“能够笑的动物”;享乐主义的昔勒尼学派 把肉体看作人之根本,

41、斯多葛派以及宗教理论把心灵看作人的本质,人文主义者则要二者并重。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一直到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以及18、19世纪的康德、黑格尔,都把理性看作人的最高力量,认为理性可以支配一切;弗洛伊德则给 人们打开了一个汹涌着创造力和破坏力狂涛的无意识的“黑森林”。这种种定义,无疑表明人性问题上的种种理解。 “人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吗 休谟在人性论中认为,“在我们的道德学研究中,可以希望得到最重要意义的是人性的研究,这个研究可以扩展和影响 到人生所有的其他方面”,而马克思则具体地指明了这个研究的逻辑进程是: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每个时代历 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 1.

42、人性问题上的困惑 我们的研究一旦涉及人性的领域,便马上可以发现,这是一块歧义丛生、众说纷纭的领域。可以说,当斯芬克司的第一个谜 底“人”被猜中时,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反而更复杂了。因为“人又是什么”的问题开始困扰人类。虽然在人类思想史上,哲学家 正确地把“人是什么”的问题归结为斯芬克司之谜。 所以,认真检点一下哲学史,我们可以发现,面对着人性的问题,思想家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又一个困惑:古希腊哲人,如巴 门尼德、德谟克利特认为人性只不过是诸如土地那样的自然之性,其产生方式和禽兽之性一样是自然的;中世纪的宗教哲学家则 干脆断言,人是上帝创造的,不存在人性,人性也就是上帝之性。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权的大旗,

43、反对中世纪的神权,使人类对 人性问题又开始了普遍的关注,但这一时期的人性论研究深受机械论的影响。如在拉美特利那里,人性竟变成了“机械 性”,“人只不过是一架较为精细的机器”。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的观点似乎达到了最高成就,他把人性归纳为“理性、爱和意 志”,并把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口号进行了改造,提出了“人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的观点。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从中可以发现这些探讨和答案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更使我们如坠云雾之中,我们的理论界在 过去一段时间里则采取了一种类似中世纪的荒唐做法,公开宣称:不存在人性,只存在阶级性。于是乎,对人性的研究统统被斥 为“资产阶级人性论”。 2.人性的构成

44、 人性是一个无法否认的存在,因而人性问题的理论研究的缺点,恰恰会导致实践中人性的迷误甚至沉沦。就历史唯物主义的 基本观点而言,人之为人而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征,在于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的三位一体。也就是说, 从逻辑上来认识,人性在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的统一。 其一,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获得自然属性。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的同时改造了自身的自然。人类祖先在进化过程中逐渐获得了 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体质形态、大脑结构等积极方面的特征,同时又凭借这种特有的肉体组织不断适应劳动。所以,人和动物虽都 有满足肉体生存的需要,但人的需要是积极的,随着生产力提高而呈现出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

45、在劳动中又产生新的需要。于 是,吃、喝不只是充饥而成为美食,而性不只是交配而成为爱情,如此等等。比消极的享受更高级的是发展需要,那就是表现自 己的生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即使是肉体的生存需要,也已不是纯粹本能式的需要,它是作为人的需要结构中的一 个层次而产生的。 其二,人是自然存在物,但人更是社会存在物。在人的活动中,包括自然属性在内的自然存在物,是作为包括社会属性在内 的社会存在物的物质承担者而呈现出来的。因此,作为人的自然属性本身不能单独构成人类的内在本质。人在必需的、作为其生 存和发展必要前提的社会交往中获得社会属性。最简单的为了维持生计的劳动也是以个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为前提的,

46、人通过交往 活动,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日益复杂化的社会关系系统,从而铸造成了自己的社会属性,而这一人的社会属性的形成直接关系到人 类内在本质产生的问题。 恩格斯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 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1当人类祖先还没开始摆脱动物状态时,正如我们在动物界所看到的那样,生物的自然必然性 对它们的制约表现为一种“自然本能冲动”,一切动作不由自主地为它所驱使。如果没有对这种自然本能冲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 控制,也就不会有专属于人的自然本性,更不会有社会属性的产生。因而,人之为人,绝不会甘心于被生物的自然必然性制约,

47、 让自然本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而在于能在自己的行动中自觉地意识到社会关系和存在,从而以理性和意志来意识并控制自己的行 动。 于是,我们紧接着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人的这种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源于另一种本能,即“社会本能”。恩格斯认 为:“社会本能是从猿进化到人的最重要的杠杆之一。”2最初的人是群居的,他们以自然形成的部落共同体的社会形式向大自 然开战,以谋取自身的生存。社会本能就是以这种群体力量来弥补个体自身能力不足的一种本能,它是对起初还处于孤立状态下 个体自然本能冲动加以限制和抑制的结果。社会本能开始是为适应联合起来的需要而产生的,带有自发性质。后来,它在长期劳 动的共同交往合作中得到巩固和

48、强化,日益积淀在个体心理结构之中,从而超越动物而专属于人类。人注定是社会存在物,究其 根本就在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活动本身是合作互助的活动,因而是社会活动。 其三,人在认识活动中获得思维属性。在人同自然界、同社会系统的关系上,人之所以与动物不同,恰恰因为在这两种关系 中是意识和自我意识在起作用。当然,与唯心主义人性观不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限于意识和自我意识本身,而是把它们放在人 同自然、同社会的关系中来考察,并由此说明思维属性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它也是构成人类内在本质的属性之一。 人性中的思维属性,集中表现为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在这里,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包含着两重反应关系:一是对外部世界 的反应

49、,一是对自身存在的反应。对道德活动而言,人性中的思维属性主要表现为对“自我”及自我与由许许多多的“他我”构 成的社会关系进行自觉地反思,从而为自己的行为确立规范。动物没有“自我”意识,故它不存在对自己活动负责的问题。人是 自觉地携带着一面意识和思维的“镜子”,无时无刻不看到自己的活动,从而按社会需要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约束 和自我支配。人类有了意识和自我意识,也就有了认识活动。通过这个认识活动,人类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属性。人性中如果没有 思维属性,人甚至无法感知和把握自身的社会存在,那么也就不会产生维护这种社会存在的一切规范意识,更不会从中建构自我 人性改善的理想目标。 3.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认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都是人性所共有的属性。 今天,当人性、人道等问题重新成为我们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被探讨时,我们一些人,尤其是大学校园里的一些 青年学生却自觉或不自觉地拾西方近代文艺复兴时期诸如“人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之类的牙慧,这无疑是在理论上的 倒退,而人的自然属性(兽性)则是在人的社会属性中被规范和说明的。人性中从来不存在纯粹意义上的自然属性(兽性),因 此,试图从人的自然属性中引申或证明许多非道德现象的合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