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1-6章期中期末测试卷共八套03含答案.docx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2912887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1-6章期中期末测试卷共八套03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1-6章期中期末测试卷共八套03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1-6章期中期末测试卷共八套03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1-6章期中期末测试卷共八套03含答案.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测量金属块的长度,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ABCD2小明在记录一些长度的测量结果时,忘记了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 )A物理书的长是2.25B一支圆铅笔的直径是7.1C茶杯的高度是9.5D黑板的宽是1.283用下列物理量描述火车上行人的运动情况时,与参照物选择无关的是( )A时间B速度C位置D路程4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两列火车

2、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5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刹车。在限速为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ABCD6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前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C乙同学第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7甲、乙两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

3、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图2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图1ABCD图28某同学用歌曲中的节拍来估测时间,测出中速歌曲的10个节拍用时约,他用同样的节拍估测一位同学跑所用的时间,正好他打完9个节拍该同学到达终点。则该同学跑完的平均速度约为( )ABC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9某同学对一木板的长度测量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此木板长度的真实值最接近_。10指出如图所示测量中的错误。(1)(2)(3)(4)(1)_。(2)_。(3)_。(4)_。11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

4、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飞船和天宫一号进行对接时,它们必须保持相对_(选填“静止”或“运动”)。12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甲乙13小华乘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_的。如图所示的图象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上的运动情况,由图象可得该游船行驶的速度为_,它在3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_m。三、实验探究题(16分)14小丽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她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

5、,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错误的步骤是_,还缺少的步骤F是_。(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四、计算题(20分)15近年来,某市区与周边城镇的道路相继改建成一、二级公路,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遗憾的是,在某些岔路口车撞人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过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1)如图所示,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处以的速度驶过来,如果该同学距离车的

6、垂直距离为,该同学以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安全通过公路?(2)为了避免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分别向交通部门、汽车司机和过路的行人,各提一项合理的建议。第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刻度尺在使用时,要从零刻度线或者从其他清晰的整刻度线量起,而且让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选C。2【答案】C 3【答案】A4【答案】C【解析】由于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先看到乙车的车头,后看到车尾,可能甲静止,乙向前运动,因此A正确;也可能甲、乙同向运动,乙车快,因此B正确;也可能甲倒车,乙静止,因此D正确;如果两车都倒车,应该是甲车运动的速度快,故选C。5【答

7、案】C【解析】,行车距离约可以减少。6【答案】C【解析】由图象可知,前,乙同学走过了,甲同学走过了,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在整个过程中,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相遇时,甲、乙的路程都是;乙同学第后,路程不再增加,停止不前,故乙同学第后不做勾速直线运动。7【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符合要求的图象要表示出两层含义:一是能表示出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二是能表示出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A、B、C三项中的图象都能表示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是A、C项表示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项表示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符合题意;D项中的图象表示甲、乙做变速运动。8【答案】D【解析】因10个节拍用时为,则

8、9个节拍用时,故。二、9【答案】14.52【解析】由物体长度记录数据,可以知道测量结果精确到厘米,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测量结果中错误的数据不能参加平均值的计算,此题中的和其他三个数据差距较大,明显是错误的,计算平均时应去掉,另外计算结果的位数要与测量结果的位数相同(分度值相同),即。10【答案】(1)物体边缘没有与零刻度线对齐 (2)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3)被测物体没有与刻度尺刻度线紧贴 (4)刻度尺没有放正,与被测物体边缘不平行【解析】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六会,即“会认”“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11【答案】静止12【答案】【解析】由题图甲可知,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汽

9、车行驶半小时后,通过的路程,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3【答案】运动1 30【解析】游船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发生变化,以游船为参照物,两岸建筑物是运动的;由图象知,内游船通过的路程是,所以其速度为;通过的路程。由图象得,当时间是时,对应的路程是。三、14【答案】(1)A C算出细铜丝的直径为(2)DBEF【解析】细铜丝的直径用一般刻度尺无法测出,应该采用特殊的方法即积短为长、测多算少的方法。四、15【答案】(1)该同学以正常步行速度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通过公路。(2)交通部门:设立警示标志;提醒注意岔路口;设立强制减速带。汽车司机:通过岔路口时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避让行人。过路行人

10、:正确估计车速和车距,保证足够的过路时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等等。【解析】(1)已知,汽车到达岔路口所需的时间,该同学安全过公路所需的时间,所以该同学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通过公路。(2)该题属于开放型题目,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对司机、交通部门和行人分别提出建议。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卷0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所发乐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

11、,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B.C.D.3.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不能传播声音B.吸收了声波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4.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上装消声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人耳能听到各种频率的声音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12、B.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够传声C.蝙蝠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7.下列技术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探查金属、陶瓷、混凝土等材料制品的内部结构B.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健康状况C.利用超声波将普通水“击碎”成水雾,增大房内空气的湿度D.利用鸣枪声警告歹徒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削弱噪声传播B.声波不能传递能量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9.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声现象

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10.图2-8描述的实验是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声音减小图2-8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考场上,监考老师宣读考生守则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_产生并通过_传人考生耳中的。12.“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能

14、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欣赏到的歌声是通过_传播的。13.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完成下面填空。(1)刮风时,风吹树叶哗哗响,是因为树叶的_产生声音;(2)买瓷碗时,人们常会敲一敲瓷碗,通过声音来判断其是否破损,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不同来识别的;(3)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声波具有传递_的性质。14.图2-9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而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_。图2-915

15、.图2-10所示是唐朝时期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要上钩的小鱼。此诗表明_和_可以传声。图2-1016.观察图2-11的情景:喇叭的纸盆上放一些小纸屑(图甲),“土电话”(图乙)。图2-11(1)喇叭放音时,纸盆上纸屑“翩翩起舞”。说明_。(2)用细线连接“土电话”并张紧细线,能实现间通话。这表明_。(3)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表明_。(4)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细线的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三、实验探究题(17题9分,18题15分,共24分)17.物理兴

16、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2-12所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处,通过纸筒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图2-12(1)保持纸筒和纸筒的位置_,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反射面材料大理石玻璃板木板棉布毛巾海绵反射声音的强弱最强强强较强弱几乎听不到(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_。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写出一条即可)。(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

17、改进的措施或方法_。(4)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_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18.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的音调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活动1:如图2-13甲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图2-13活动2:如图2-13乙、丙所示,用薄塑料片在两把不同的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各划一次。(1)比较你在活动1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得快慢有什么关系。(2)比较你在活动2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有什么关系。(3)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四、简答与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

18、16分)19.小明和小红在鱼缸边击掌做游戏时,发现缸里的金鱼受到了惊吓,如图2-14所示。小明说:“金鱼看到我们的动作被吓跑了!”小红说:“不对,金鱼是听到击掌声被吓跑的。”二人争执不下,你支持谁的观点?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观点吗?图2-1420.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时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气温是,求汽车行驶的速度。(时,空气中的声速为)第二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笛子是靠笛管里空气的振动发声的,抬起压在不同气孔上的手指,改变了空气柱的长短,从而改变了声音振动的频率,即改变了音调。2.【答案】D【解析

19、】中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中现象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中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中现象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故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当用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面停止了振动,故鼓声消失了。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声音的特性、减弱噪声途径的理解。扩音器能将声音的响度放大,所以老师用扩音器讲课用来改变的是响度,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摩托车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而不是用来改变音调,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敲击音又时,用力的大小不同,音又振动的幅度(振幅)不同,而响度与振幅

20、有关,所以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又时,改变的是音又发声的响度,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瓶子里装有水的高度不同,在敲击时,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振动的频率不同,而音调与频率有关,所以改变的是音调,故D选项符合题意。5.【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选项正确;人耳所能接收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而不是能接收到各种频率的声音,故B选项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故C、D选项都错误。6.【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声速、声音的传播、次声波、超声波及声音的特性。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速与介质的种

21、类和温度有关,在15的空气中的声速为,A选项正确;宇航员在太空中是用无线电交流的,真空不能传声,B选项错误;蝙蝠是靠超声波定位、捕食的,C选项错误;“乡音无改”指的是人虽然离家多年,容颜变了,但是说话的声音基本不变,说的是声音的音色不变,故D选项错误。7.【答案】C【解析】探查物品内部的结构是为了知道它的优劣、缺陷等信息;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健康状况,也是为了知道心、肺的信息;鸣枪也是利用声音来向歹徒传递信息;将普通水“击碎”,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8.【答案】A【解析】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所以A选项正确;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所以B选项错误;“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

22、度大,所以C选项错误;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物体振动也不会使我们听到声音,所以D选项错误。9.【答案】A【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声现象的有关知识。声能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故A选项正确;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不可能发声,故B选项错误;“禁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选项错误;根据音色可以判断发声体,“闻其声而知其人”就是由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选项错误。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条件、影响声音音调与响度的因素、声音的传播条件。A选项中,发声的音又激起水花,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选项中,音又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

23、弹开得越远,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选项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钢尺振动的频率变大,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说明发声体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D选项中,在抽取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减少,听到罩内的声音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二、11.【答案】振动空气【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都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传入人耳,使人听到声音。12.【答案】音色空气【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传播。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由于他们的音色不同,仍然能够将他们区别开来。杨光能模

24、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音色;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现场观众欣赏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13.【答案】(1)振动(2)音色(3)能量【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树叶哗哗响是由树叶的振动产生的。(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形状(结构)决定的,不同物体的音色一般不同,我们可以凭音色来判定物体的好坏。(3)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用声波将钟表等精细机械的污垢清除,表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14.【答案】振动音调【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特性。在吹吸管做的笛子时,吸管内的空气柱由于振动而发声;若用手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吸管内的

25、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导致空气柱振动发声的音调发生改变。15.【答案】空气水【解析】水中的鱼和岸上的人之间隔着空气和水,人说话的声音能惊走水中的鱼说明人的说话声能经过空气、水传给鱼,即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16.【答案】(1)发声体在振动(2)固体能够传播声音(3)细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更好(4)细线无法随声音振动,也就不能传声了【解析】(1)物体发声的条件是振动,纸屑的振动说明纸盆在振动。(2)用“土电话”时,声音依靠细线作介质传播。(3)相同条件下改用金属丝连接,响度变大,说明能量损失少,即细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更好。(4)当用手捏住细线时,细线无法振动,而无法听到声音,

26、说明声音要靠细线的振动传播过去。三、17.【答案】(1)不变(或一定)(2)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海绵吸音效果最好(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3)用灵敏仪器替代人耳测量反射声音的强弱(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4)大理石【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反射,题目立意新颖,题型新,具有很好的创新性。(1)由于听到的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与人耳的距离和反射面的材料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在探究听到反射声的强弱与反射面的材料之间的关系时,要控制发声体与人耳的距离一定或不变;(2)在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不变(或一定)时,由实验数据可知,反射面的材料不同,听到的反射声的强弱不同,这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

27、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有关,并且由数据可知大理石对声音的反射效果最好,而海绵吸音效果最好;(3)由于人耳对声音反应的灵敏度一定,对声音强度接近的声音无法分辨,因此可以用灵敏仪器替代人耳测量反射声音的强弱;(4)要想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必须选用反射效果最好的材料作为反射面,根据题表数据可知,大理石反射声音最强,因此应选用大理石作为反射面。18.【答案】(1)同一把梳子,划得快,则音调高;划得慢,则音调低。(2)同样的速度划梳子,梳齿密的音调高;梳齿疏的音调低。(3)音调的高低由振动频率的大小决定。【解析】同一把梳子,划得快,则说明振动得快,振动频率大,音调高;当

28、速度相同时,划过梳齿密的梳子音调高,其实质也是使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即振动频率大。四、19.【答案】支持小红的观点。实验如下:在鱼缸边做无声动作,观察金鱼的活动(仍白由游动);再击掌发声,观察金鱼的活动(金鱼受惊吓乱游动)。结论:金鱼是听到击掌声被吓跑的。20.【答案】解:声音传播的路程,声音传播的时间,汽车的速度:。【解析】抓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题中司机听到鸣笛的回声时,声音的传播时间等于汽车向前行驶的时间,这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即可得出答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测试卷03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图3-8是四位同学在物理实验

29、室中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几种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测酒精灯火焰的温度B.用酒精温度计测烧杯中液体的温度C.读取温度计的示数D.将温度计从烧杯中取出来再读数图3-82.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标准大气压下)物质熔点/沸点/酒精78水银357铅3281740A.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C.铅的凝固点是D.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3.关于水沸腾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降低而降低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4.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

30、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升华、凝华B.汽化、熔化C.凝华、熔化D.汽化、液化5.下列所描绘的自然景象涉及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初春,池塘上结了一层薄冰B.盛夏,打开冰棍纸见到“白气”C.深秋,树枝上结了一层薄霜D.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6.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学好物理的重要能力之一。某种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3-9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3-9A.线段平行于时间轴,说明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B.线段表示温度不断降低,所以该物质的熔点在不断降低C.在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线段对应的时间

31、内,物质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7.如图3-10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B.湿裤子晾干C.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D.钢水浇筑得到钢件8.下列现象利用升华吸热的是(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变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后上岸感到有点冷9.买一块豆腐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当把冰冻的豆腐拿出来化冻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其原因是( )A.豆腐冷缩而成的B.豆腐膨胀而成的C.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成的D.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成的10.将刚烧开的水倒人干冰(固态)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

32、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B.“雾气”是小冰晶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1.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均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12.图3-11是对冰加热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图中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点为_;段物质温度,这是一个_热过程。图3-1113.即使在以下的

33、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_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_现象。14.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5.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慢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现象,很多热量,使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使手不会被烫伤。16

34、.冬天,小明把校服洗净、拧干后,为了使洗过的校服尽快变干,他想到了一些办法。例如:太阳晒、火炉(火炕)旁烤、搭在暖气(地暖)片上、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将衣服展开(挂在衣架上)。除上述事例之外,请你帮他再想出四种在屋子里有效可行的办法:(1)_;(2)_;(3)_;(4)_。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17.【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3-12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图3-12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_的高低、液体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

35、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探究:如图3-13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_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酒精的_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图3-13【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_。18.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1)图3-14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在第6分钟该物质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图3-14(2)

36、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体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9.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室外活动时经常会长出“白眉毛”或“白胡子”。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该现象形成的原因。20.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被蒙上了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第三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一定高于普通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因此会烧坏温度计,A选项错误;测量烧杯内液体

37、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B选项错误;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D选项错误;只有C选项正确。2.【答案】D【解析】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在开始沸腾,的酒精应该是气态;时水银已凝固成固体,不能用来测温度,所以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铅的凝固点是,不是;的固体水银(是晶体)吸热开始熔化,温度不变。3.【答案】B【解析】“白气”不是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放热后液化成的小液滴,A选项错误;液体的沸点都随液体表面大气压强的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B选项正确;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C选项错误;水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沸点

38、不变,D选项错误。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由题干信息可知,食物中的水分变成冷藏室内壁上的水珠,说明食物中的水分先发生蒸发(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再在温度较低的冷藏室内壁上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所以经过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汽化后液化。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形式的判断。池塘上的薄冰是水发生凝固形成的;冰棍纸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棍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放热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深秋的薄霜是水蒸气遇低温,发生凝华形成的;冰冻衣服上的冰发生升华,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失,从而使衣服变干。6.【答案】B【解析】晶体在凝固或熔化时均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此过程

39、表示在凝固或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A、D选项正确;在段物质放出热量,温度降低,而物质的熔点是熔化时的温度,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其熔点是不变的,因此B选项错误;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一部分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因此C选项正确。7.【答案】B【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物态变化的辨别及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的情况。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液化过程要放热,A选项不符合题意;湿裤子晾干是液体汽化现象,汽化过程要吸热,B选项符合题意;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要放热,C选项不符合题意;钢水浇铸得到钢件是液

40、态的钢水变为固态的钢,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要放热,D选项不符合题意。8.【答案】C【解析】向地面洒水使周围变凉快是利用了蒸发吸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凉是因为冰块熔化吸热;利用干冰降温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会使食品的温度降低;游泳后上岸有点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体的温度降低,故C选项正确。9.【答案】D【解析】豆腐内含有大量的水,当把豆腐放在冰箱冷冻室一段时间后,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增大,把豆腐孔胀大。当冰冻的豆腐从冰箱取出后吸热,里面的冰化成了水流了出来,所以冰化后豆腐里出现许多小孔。10.【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升华和液化现象。将开水倒入干冰中,干冰立即会升华变为二氧化碳

41、气体,所以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同时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雾气”,故A、B选项错误。二、11.【答案】外表面内表面【解析】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夏天,装有空调的公交车内温度比车外的温度低,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后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高,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后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12.【答案】BC0不变吸【解析】在冰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中,均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水的沸点是100。故判断出BC段为冰的熔化过程,而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13.【答案】升华吸热液化【解析】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冰升华成了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收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