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实验研究_孙永平.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894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95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实验研究_孙永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实验研究_孙永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实验研究_孙永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实验研究_孙永平.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分类号 _ U D C _ 单位代码 1 0 0 9 4 时 北 师 范 大 学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实验研究 指导教师姓名:王克勤教授 专业名称:学科教学论(化学教育 ) 申请人姓名:孙永平 申请学位级别:教育硕士 二零零七年九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 实验研究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 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 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 个人和集体,均己在文中表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原创性确认书

2、学生 孙永平 所提交的学位论文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 识培养的实验研究,是在本人的指导下,由其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该文不包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传统教学过程的 “ 填鸭式 ” 教学造成了的教与学的双重被动。学生 长期没有自己的问题可问,思维被教师牵着走,对什么结论都深信不疑, 这从学生心理上讲是缺乏问题意识的表现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 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对学生问题 意识的研究很有必要,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和思考。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是学科教学的

3、主旋律。 问题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用,问题意识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现 问题,关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本 文的研究旨在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落实新课改方案,重点就高中化学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索 。通过对高中化学 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指出影响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主要原 因,结合本人的化学课堂教学实际提出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 意识的原则和策略,以及具体的方法。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根本是我们要切实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 观念,真正实现由 “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4、以教材为中心 ” 向 “ 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 ” 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 键 词 : 化 学 教 学 问 题 意 识 原 则 和 目 标 培 养 Abstract What mak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diplex passive is the way of teaching “duck-fed”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students, there is no question to ask. Their thinking is controlled by others and they never

5、 doubt anything. All of these can come out one point: the lack of consciousness. The new teaching reform makes it clear that we ough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development,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ir science quality.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students question consciousness which could dra

6、w the attention of teachers. “Quality education, is the chief keynote in subject instruction and the core of which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5 creativeness and practicality. In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students5 creativeness and practicality, question consciousness lays the important effect and it is

7、 one of the pivotal factors in the growth of an innovative learner. A learner can be labeled as creative if he or she is good at discovering questions, never hesitates to ask questions and can ask questions in an inspired way. This paper aims at carrying out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new course sc

8、heme and exploring the instruction practice in how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question consciousness. By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the actua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question consciousness in chemistry learning, we point out the primary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students question consciousness,

9、and some principles, strategies and detailed methods combining my own instruction practice. The essential thing in developing the students question consciousness is that we should build up a new student-oriented theory, realizing the change from teacher-oriented, class-oriented and text-oriented to

10、student-oriented and question-oriented to let students be the owner of learning. Key words: chemistry instruction question consciousness principle and target cultivate 目 录 第一章:研究课题的提出 . 1 1问题意识的理论界定 . 1 1.1问题的定义及构成 . 1 1.2问题意识的内涵 . 2 1.3问题意识的作用 . 2 2.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 4 2.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储备丰富的知识信息,形成解

11、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 4 2.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 . 5 2.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和民主意识的形成 . 5 3.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6 3.1学生问题意识现状的调查 . 6 3.2调查结果分析 . 8 3.3影响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因素分析 . 8 第二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论基础 . 10 2.1心理学基础 . 10 2.2创造教育理论 . 10 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1 第三章: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原则和目标 . 13 3.1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原则 . 13 3.2化学教学中学

12、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目标 . 14 第四章:问题意识培养的实验研究 . 16 4.1研究对象的选择 . 16 4.2实验方法 . 16 4.3实验的基本过程 . 16 4.4实验结果分析和思考 . 25 语 . 29 第一章:研究课题的提出 1 问题意识的理论界定 1.1问题的定义及构成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 “ 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诞生 ” ,浩瀚无垠的宇宙, 扑朔迷离的社会,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问题。 “ 问题 ” 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 这些问题的不断产生和破解,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阔步前进。 关于什么是 “ 问题 ” ,历来有着众多观点,现代汉语辞典从语义解释为:一 是要求回答或解释

13、的题目;二是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 ;1 、理学 的角度将问题定义为指个人面临的、不能用已有的经验直接处理的一种情景。美国 学者纽厄尔和西蒙对问题所下的定义得到大多数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认可:问题是 这样一种情景,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知道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1。也就是 说,问题是指个体运用现成的经验或认知结构所不能解决或消除的 “ 差距 ” ,个体必 须改组原有的经验,重组认知成分,运用情境中的已知信息及相应的策略,达到问 题的目标状态。 问题尽管错综复杂,但是所有的问题均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第一,给定:一 组已知的有关问题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第二,目标:有关构成问

14、题结 论的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第三,障碍:正确的解决方法不是直接 的、显而易见的,必须间接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达到目标。这三个 基本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真正的问题,问题 的条件和目标之间有 着内在的联系,但是要把握这种联系,不是容易的,其间存在着障碍,需要个体进 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前辈们对问题的认识有着不同的理解: 2 心理学家梅耶认为:当问题解决者想经过某种情境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不 同的状态,而且问题解决中不知道如何扫除两种状态之间的障碍时,就产生了问题。 问题油三部分组成,即给定状态、目标状态及阻止给定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障碍。

15、 国际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问题,意味着找出适当的行动,去达到一个可见 而不可即时可及的目的。其中困难的程度就含于问题的概念本身之中,那里没困难, 那里也就没问题。 哲学家岩崎先胤等认为:问题是基于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完成积累,为解决某种 未知而提出的任务。 由此可见,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问题对主体来说一定存在 “ 困难 ”或 “ 障碍 ” ,问题是矛盾或困难在特定主体头脑中的反应。 1.2问题意识的内涵 “ 问题意识 ” 一词最早见于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著关于思维科学,所谓 的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或疑 惑的实际问题 及理论问题,并产生的一种怀疑

16、、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 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 题意识。 3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 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不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 培养而谈创新精神及创新教育,是空洞和抽象的,毫无实际意义。 了解问题意识的内涵,就应对问题产生的不同类型有所了解。美国的盖泽尔斯 教授把问题的产生大致分为三类: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和创造型问题。 呈现 型问题情境,即将一个现成的问题提供给解决者去思考,是教学中典型的问题情境, 他是教师传授知识不可或缺的途径,但它所提供的创造

17、性思维空间是极其有限的。 发现型问题情境,即问题是自己发现的,由自己提出的,而不是由他人提供的。 高层次的发现型问题能导致重大的科学发现。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提出的问题能 引人思考,给人以启迪,往往通向发现和创造。 创造型问题情境,即问题在人们 发明、创造它之前是不存在的,它是科学家、艺术家们从事创造性研究活动的基础 4。 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 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 因素。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没有问题也就 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地 思考,学习也就成为被动的和形式上的学习。 1.3问题意

18、识的作用 1.3.1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逻辑起点 美国学者布鲁克认为: “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 题。 ” 5大量的教学研究充分表明,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会自主 地进行探究思索。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关注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 问题看做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助于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优化发展。问题意识的这种自由探索、怀疑批判的特质体 现了求新求异的科学精神。无数的理论与时间非常有力地证明了这样一个简单却又 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

19、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要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 1.3.2 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着力点 创新是 21 世纪的最强音,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 发达的不竭动力。 问题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学生只能有了问题,才能去想,去探索,才有可能产生创 造性的结果。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一语道破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 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 的知识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 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 6创新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以培养 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培养学

20、生学会思考的教育。而学会思考的 核心则在于是否有独到的发现,是否能提出独 特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 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就是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反复转化得来的。这 一由低级简单向高级复杂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存在着大量的创造性因素,尽管问 题意识并不是每次都能体现思维的创造性,但它仍不失为最有可能打开创造之门、 提尚创新能力的着力点。 1.3.3问题意识是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切入点 新的课程标准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落 实、实践,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心理学指出: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 时,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就会出现一

21、种力求统一、 使心理状态趋于平衡的要求,进而促进思维的展开。一旦这种矛盾统一了,便得到 了满足。问题意识对学生来说,既是刺激积极思维的诱因,又是激励其发奋学习的 动力。有了疑问,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 1.3.4 问题意识是互动性原则的集中体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 出: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 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7以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依托来构建互动的 教学关系是 “ 以学生发展为本 ” 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在问题的形成、设计和研究 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感受 到自由、尊重、

22、信任、友善和理解。在问题的设计和解决过程中,学生敢于亮出自 己的观点,老师勇于剖析自己的不足。使师生间的思维与情感的互动,成为学生主 动参与的动力源泉,从而推动学科问题研究的高效进行, 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同 时,学生之间也从原先孤立、静态的学习转变为合作交流的学习。通过问题的探究, 在互爱、互动、相互沟通的情感活动中,有效地加强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把问 题意识的培养作为自己的教学导向,有助于构建一种有效的、平等的师生对话和生 生对话的和谐氛围,使学生在这种自由宽松、生动有趣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提高学 习效率。 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是基于

23、知识的经济,是创新 经济,同时知识经济又是以人为中心的强调个性化、主体化、多样化的经济,人才 培养总是为社会建设服务的,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 求,必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问题意识是思维创新的基础。因此,启发诱导、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直 为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名家所推崇和重视。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 “ 每事问 ” , 指出 “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 ,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其后孟子提出 “ 尽 信书,则不知无书 ” 积极倡导怀疑精神;宋代理学家朱熹 “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 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这是对学习中怀疑精神非常

24、科学的、辩证的论 述。到了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 “ 发明千千万,起问是一点。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共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8概括了问题 意识的重要意义。国外的众多学者也极力推崇问题意识的培养。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 近代英国科学哲学家 K.R.波普尔说: “ 科学只能从 问题开始,科学知识的増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一一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 越能触发新问题的问题 ” 9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储备丰富的知识信息,形成解决问题 的思维方法 知识信息量及思维方法是思

25、维结构的内在系统的基础,是全部思维活动的支撑 点。人们思维结构的进化和完善程度同 知识的质量有着密切关联。学生如有问题意 识,他们的思维活动就会为解决某一具体的局部的实际问题而启动。此时,一方面 学生原有的以各类型的知识、表象和智力行为形式而存在的已有经验起重要作用。 学生思维内部也会产生一种自我刺激、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过程,并对已有知识、 经验重新进行理解,从而丰富和发展原有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当学生思维遇到 疑惑,产生探究心理时,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就会采用查询相关资料,请教师长等 手段,在有意或无意注意之中扩充了广泛领域的知识量,而当思维材 料零散,不系 统或主要的和次要的、真实的和虚

26、伪的、本质的和现象的信息混杂在一起时,学生 要把它们按某种联系系统化、有序化,变成其所需要的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指示, 就必须运用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加以组织和整合。在组织和整合的过程中,学生从 未知走向已知,又从已知走向新的未知,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向更新的指示境界前进, 学生的知识信息得以丰富的储备,并逐渐在实践中形成了自我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 维方法。 2.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 学生一旦形成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在试图 精确地提出问题的各种设想时,学生必须调动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及 动手操作能力等。这样在 “ 做中学,学中用

27、” 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 得以有效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只有在不断地试图提出 问题、克服一起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逐渐具备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 新品质。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 “ 若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 瓦特由于看到开水可以把壶盖掀动,萌发出问题,最终导致蒸汽机的问世;牛 顿看 到苹果成熟落地,产生疑问,才有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可见,问题意识是产生思 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石。 2.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和民主意识的形成 个性是个体一系列生理、心理特点的综合。从

28、心理学角度看它包括能力、智力、 气质和性格等特征。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及思维特点, 经常地发问,独立地思考,自由地想象,试图从多个层面去认识事物,从多个角度 去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促进个性的良好发展。我们传统的教 育模式往往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是控制者,学生只能服从,只能被控制,学生无 权力、无自由,没有机会进行选择,也无需承担任何责任,教师不信任学生,没有 教师不断督促和检查,学生的学习就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样学生也不信任 老师,对教师的动机、诚实、公正和能力产生怀疑。而在与新的课程标准相适应的 教学模式中,应该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

29、位,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 培养。通过问题的探究,在互爱、互动、相互沟通的情感活动中构建一种有效的、 平等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的 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向书本、向教师权威 发出挑战,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逐步形成。 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学生问题意识现状的调查 3.1.1 调查对象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 24中学高二年级学生:男生 136,女生 129。共发放调查问 卷 265份,回收有效问卷 259份。调查问卷 ( 见附录 1)。 3.1.2调杳结果 表 1学生平时提问的倾向 调杳题目(单选 ) 人数 ( n) 259 比例 ( ) 经常提问

30、26 10 较少提问 115 44.3 极少或从不提问 118 45.7 表 2极少或从不提问的原因 调杳题目(单选 ) 人数 ( n) 118 比例 ( ) 有问题但不想问 80 50.8 有问题想问但不知道如何问 21 34.7 感觉没问题 11 9.2 有问题但没机会问 6 5.2 调查题目(多选 ) 人数 ( n) 80 比例 ( ) 感觉不好意思 31 38.7 不喜欢这门课或这个老师 16 20.2 有问题自己解决 45 56.4 其它 23 28.7 表 4学生遇到问题如何解决 调查题目(多选 ) 人数 ( n) 259 比例 ( ) 问老师 85 32.9 问同学 198 76

31、.5 自己想办法 180 69.4 不管它 47 18.2 表 5化学课堂上,问题通常是由谁提出 调杳题目(单选 ) 人数 ( n) 259 比例 ( ) 老师 152 58.6 其它同学 56 21.7 自己 51 19.7 表 6 在化学课堂上, 你经常提出一些不能理解的问题吗? 调杳题目(单选 ) 人数 ( n) 259 比例 ( ) 经常 20 7.6 有时 79 30.5 偶尔 132 50.8 从未有过 28 11.1 从表 1可看出有 90%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较少或从不提问,这说明大部分学 生没有掌握质疑这种学习方法,问题意识较淡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 学生缺乏问题意

32、识的表现,使学生没有进入思维活跃的问题情境。 从表 2可看出没问题的学生是很少的,更多的学生是有问题不想问,甚至想问 而不知道如何表达。这说明学生还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还没有在教学中被调动起来。 从表 3可看出学生有问题不想问的原因是,大部分学生靠自己解决,其次是不 好意思,另外是不喜 欢任课教师。这表明首先学生在提问时存在心理障碍,较强的 自尊心使他们把提问题认为是 “ 无知 ” 的表现,做不到不耻下问。其次是师生的人 际关系上存在情感障碍,缺乏充分的理解和沟通,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 畏惧和逃避。再次是任课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影响了学

33、 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不喜欢本课程或任课教师而产生抵触情绪,拒绝提出问题。 从表 4可看出学生遇到问题时,主要是通过同学和自己解决,其次是问老师, 甚至有一部分学生遇到问题不管。这说明学生还不习惯与老师沟通,教师的主导作 用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得不够。 从表 5可看出化学课堂上的问题主要是由教师提出,由学生本身提出的问题较 少,这表明在课堂教学中 “ 教师问,学生答 ” 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 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对于知识的处理较为机械和被动。 从表 6可看出经常提出问题的学生只占 7.6%,这些学生有很强的学习积极性, 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但是 61.9%的学生很少提出问题,说明化学

34、教学中存在重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轻提出问题的现象。 3.3影响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因素分析 1()1 首先是教学方法的原因,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从小学、初中到 高中,教师采取灌输式教学,教学方法无碍乎是备教材、讲教案、做练习。根本就 不可能去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探究性学习,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思考,总 认为学生一无所知,将所学的知识都灌输给学生,不给学生产生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在课堂教学上,学生必须在教师预设的提问范围之内思考,揣摩教师的意图,力求 接近 “ 标准答案 ” 。有些教师甚至过分讲究课堂纪律和有序性,视学生的质疑和提问 为干扰,过分压制,有时还打击 、讽刺学生的提问

35、,最终导致学生的畏惧和逃避心 理产生,使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 其次是教材、教师的原因,教师的权威指学生在崇高的人格的养成、文化知识 的占有、人生经历的丰富等诸多方面对教师作用的认可和对教师形象的崇拜,尤其 在教育过程中,长期以来教师讲授的都是 “ 无可置疑 ” 的教材知识。而教材则由专 家制定后在全国统一实施的,是课程实施的唯一蓝本,是 “ 圣经 ” ,它的答案是一元 化的,只能遵从复述,不能质疑创新。教师是以 “ 传道、授业、解惑 ” 者的知识权 威身份来执行教学任务的。教学过程以知识、教材为中心,而学生处于 教育的边缘。 统一教材的权威和公认的教师知识权威把学生驯服得墨守陈规。面对 “

36、 无可置疑的 东西 ” ,学生又能有什么问题?又敢问什么问题呢? 再次是学生本身的原因,一是对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提问是教师 的事,而学生只管回答即可;二是心理因素,怕提出问题不成问题或提出的问题太 简单,会受到教师的责备而成为同学的笑料,怕在课堂上提错了问题,会挨教师的 批评;三是由于部分学生的化学基础差,平时不肯积极思考,提不出问题。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一种问题性心理品质。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由于思维总是和问题 联系在一起,而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所以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 思维,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

37、和深刻性。一般说来,显而易见的问题无须发现, 难以发现的是蕴含在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的问题,所以,发现就表现为意识到某种 现象的隐蔽未解之处,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问题 是思维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关键。注重创新教育的美国强调学生 “have atry(试一试) ” , 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发现、创意、沟通、表达、 交流的意识和技能。从人才成长的规律与教育实践来看,那些富有创造才能的学生, 大多是那些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的学生,他们勤学、好问。创新素质中最基本的态 度之一就是质疑。因此,问题意识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对新思 想、新技术的

38、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 理取向。 2.2创造教育理论 创造,从其本质上是 “ 无中生有 ” 的活动,是破旧立新,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造力,即创造能力 ,也可称之为创造才能。它是人们所具有的、在创造活动中表 现和发展起来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而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 品能力。其中,创造思维能力最为重要。 创造力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创造性思维。基 础知识与创造力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创造,同时,只有培 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他们才能深刻地理解基础知识。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是让学 生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

39、的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基本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 性思维能力。世界科学界的最高奖项是诺贝尔奖,从设立至 今,已有千余人获奖, 而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公民竟没有一个获奖者,这其中固然有着很多因素, 但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却存在着令人思考的原因。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朱棣文教 授说过,美国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 惊人的成就。一些西方国家的校长在评价中国学生时谈到: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憾是 不会提问。不会提问就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创造教育,指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造的志向、培养创造的精神、増长创造的 才干、训练创造性思维、 激发创造热情、开展创

40、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也是开发 每一个学生创造力的教育。创造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培 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创造毅力; 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协调发展 ; 培养知识结构合理、智能结构合理的人才。质疑是创造的开始,通过孜孜不倦的 探索求证,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更大地发挥创造力。问题是创造的航标, 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人,才可能拥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我们的化学 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更因该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诱导 学生会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于学生的学

41、习和教师的教学作了一系列新 的解释,在知识上强调其动态性,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 之各种情境而皆准的教条;在学生观上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及其经验世界的丰富 性和差异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 在一定情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 方式获得。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 “ 情境 ” 、 “ 协作 ” 、 “ 会话 ” 和 “ 意义建构 ” 为 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变为信息 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要由知识

42、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 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的 “ 教 ” 要从单纯的知识传 授向传授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方法转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正是要求以 学生为中心,教学生怎样从被动的知识的灌输对象成为主动的意义建构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者对教学和学习提出了许多改革设想,其中有一条被 广泛采用的基本思路,就是机遇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学 习模式之一就是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赫尔巴特等学者提出,要以问题解决为基础来 改革教学,让学生就学科内容形成问题,具有对知识的好奇,想知道 “ 事情为什么 会这样 ” ,然后再去探索,去寻找答案,解决自己认识上的

43、冲突,通过这种活动有可 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激活自己的原有经验,理解分析当前的问题情 境,通过积极地分析、推论活动生成新理解、新假设。在问题解决活动中,新经验 的相互作用得以充分有序地进 行,这使得学习活动完全切入到学习者的经验世界中, 而不是按照教学设计预先编定的框架和路线来生成联系。问题解决为新、旧经验的 同化与顺应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 强调把学习设置到一定的问题 情境中,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建构灵活的知识基础, 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在问题解 决中寻找学习的快乐。 由此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

44、论既强调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而且还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应持有怀疑的态度。因此,在化学 教学中需要注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应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化学知识, 逐渐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是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章: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原则和目标 3.1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原则 3.1.1启发性原则 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课堂教学效果应该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平衡, 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 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使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研究表明,那些和学 生已有知识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是凭自己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 解决的问题,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